03.05 青岛真正的夏天什么时候来?

手机用户100067664131


当济南、江浙沪和大东北都纷纷入夏的时候,青岛却还停留在20℃,这也让很多外地游客纷纷奔入青岛来避暑,这都6月底了,再过8天就进入7月了,按理说这在别的城市都已经是过盛夏的季节了,咱青岛的气温却仍然不紧不慢,一天高一天低的调皮的很,青岛在气象意义上的夏天究竟什么时候来,成为很多人关心的话题。


昨天是二十四节气的夏至,相信昨天一早大家都感受到了,岛城艳阳高照,在室外走上一会儿,汗水就能浸湿衣服。大家就连见面的问候语都从“吃饭了没有?变成了,“这天可真热啊!”。


据青岛气象专家介绍,从24节气上来说,“夏至”的到来就意味着夏季过去一半了,但是对青岛来说,往往在“夏至”期间,才是本市真正由春天进入夏天的转换时期,这个时候,青岛各区市陆陆续续进入气象意义上的夏季。


“夏至”之后,意味着炎热天气正式开始,天气越来越热,而且是闷热,强对流、暴雨等天气也开始渐渐增多。由于青岛处于沿海,靠近大海的地区入夏晚一些,离海远点的内陆入夏的时间会早一些。


气象上将连续5天平均气温稳定通过22度的开始之日,作为入夏的第一天。按照这个标准,即墨一般在6月17日左右率先进入到夏季,其它区市往往在6月19日~28日陆续进入气候学意义上的夏天。青岛市区由于受到海洋的调节作用,入夏最晚,一般在7月2号左右入夏。


进入夏天后,大家要注意了:

少吃冷饮

第一条就让不少人犯了难,在暑热季节人体胃酸分泌减少,消化系统免疫功能有所下降,而此时的气候条件又恰恰适合细菌生长繁殖,因此,夏季消化道疾病高发,贪吃冷饮非常不利。


少开空调

要使气机通畅、毛孔疏泄正常,夏季应尽量少开空调,让毛孔得以开放,自然排汗,这有利于体内积聚的废物、毒素随汗液排出体外。最好使用自然的避暑方法。


少吃肥肉

当气温超过35℃时,血液就会变得黏稠,如果在这时吃油脂过多的食物,比如肥肉,肉类中含有大量的动物蛋白,会让脑中的色氨酸含量减少,从而让你的情绪变得低落、忧郁。


多喝水

我们每个人每天要喝到七八杯白开水,在喝水的同时可以在水中加入适量蜂蜜。夏天人的体能消耗特别快,再加上食欲不好,所以加点蜂蜜还可以快速补充人体所缺失的能量。


多喝粥

夏天人体新陈代谢旺盛,损失津液水分较多,饮食应该以清淡、容易消化为主,喝粥可以补充身体需要的水分,还可以通过搭配丰富的食材,达到滋补身体、预防疾病的功用。


多吃蔬菜

夏季蔬菜瓜果种类繁多,营养丰富。市面上常见的苦瓜、冬瓜、番茄、丝瓜、南瓜、黄瓜、西瓜等,有清凉祛暑的作用。

尤其是一些深色的果蔬,如胡萝卜、芒果、红黄番茄等,有助于增强免疫力,补充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


多喝汤

人们夏天可以多喝素汤,新鲜蔬菜中含有大量碱性成分并溶于汤中,常喝可使体内血液呈正常的弱碱性状态,防止血液酸化,并使沉积于细胞中的污染物或毒性物质重新溶解后随尿排出体外。


多用热水洗脚

夏天不少人喜欢用冷水冲脚,这是一个误区。出汗多时突然用凉水洗脚,会使已经扩张的毛孔骤然关闭阻塞。加上锻炼后肌肉疲劳、紧张度增加,受到冷刺激后,还会引发抽筋。


多喝茶

夏日炎热,以品绿茶为好。绿茶属未发酵茶,性寒,“寒可清热”,最能去火,生津止渴,消食化痰,对口腔和轻度胃溃疡有加速愈合的作用。而且它营养成分较高,还可降血脂、防血管硬化…


半岛都市报


青岛的夏天绝对凉快!

当笔者在济南的35℃高温下,不得不打开空调工作的时候,看到了一条最“招恨”的新闻“热热热!今天青岛最高温达到28℃!”呵呵一笑,笔者这边35℃。

因为沿海的原因,气候受海洋影响较大,青岛夏天气温确实不高。一直以来,青岛也是避暑胜地,当其他地方30℃以上时,青岛也就20来度。前段时间去了趟青岛,短袖去的,到地后就去买了个长袖外套……

也有青岛市民说青岛的夏天也热,这是错觉。青岛的夏天不热但是中午很晒。去青岛避暑时,中午就不要在海边晒着了。以前大学时,常常带着烧烤架子去海边沙滩上吃烧烤,基本晒一中午,身上的颜色就“层次分明”了,脱掉衣服后还被人笑称“穿了短袖”,有的还被晒的蜕皮,往事不堪回首。

之前,青岛一直有个说法很有名“青岛20℃”“青岛26℃”等,大都是再说青岛夏天气候适宜,得益于地理位置和南风的作用,海洋成了青岛沿海一带免费的空调,让适宜的温度在青岛不愿意离开。

5月份的青岛,还是很冷的,穿短袖早晚肯定会“冻”。(在青岛读大学时,一般五一假期后就开始穿短袖,早晚带个外套)在2012年左右,网上那个就出现一篇“青岛20℃”的帖子,在朋友圈里广为流传,相比于其他城市的温度渐高,岛城的低温反倒有一种世外桃源的感觉。

而且,从青岛市气象部门了解到,4月份到7月份为青岛的雾季,暖湿气流作用下的平流雾也成了“特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