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為什麼司馬炎統一三國的時候,蜀國和吳國不聯合抗魏呢?

無敵小白羊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應該先探討一下三國的關係。從三國鼎立開始,魏國都是最強大的,所以魏國對於南方的兩個國家來說,是要進行共同抵抗的!
所以也不認識諸葛亮還是魯肅,兩個人都是建議蜀吳聯合對抗北方的曹魏。他們確實也是這麼做的,比如取得赤壁之戰的勝利,就是孫劉聯軍共同取得的!劉備也藉此建立了自己的根據地,進而成為割據政權。
但是在荊州的處理上,劉備和孫權並沒有處理好,從而導致了關羽大意失荊州,這個過程中有孫權的推波助瀾,在這個過程中,魏國和吳國實現了短暫的聯合,在蜀國的鋒芒實在太盛了!
在劉備死後,諸葛亮還是秉承聯吳抗曹的原則,派使者去吳國,與吳國修好。這個時候的蜀吳又聯合在一起,至少不會相互攻打!

隨著蜀吳第一代大臣的去世,蜀吳聯盟更多的是形式,而且蜀吳內部都發生了問題,蜀國孫皓弄權,吳國出現了皇位之爭!



而北方的魏國則蒸蒸日上,在公元263年,魏國攻打蜀國的時候,吳國內部發生了動亂,而劉禪相信孫皓的胡言亂語,讓鄧艾以奇兵的方式出現在成都,劉禪在內部的勸說下投降,吳國根本沒時間反應!
楚國滅亡之後,就只剩下了吳國,而吳國的實力逐漸衰弱,魏國在司馬炎篡權以後,國力繼續蒸蒸日上,滅亡吳國統一全國就再自然不過了!
不是蜀國吳國沒有聯合,是他們聯合在一起,也沒有能夠對抗北方政權的統一!

歷史百家爭鳴團隊成員:魯速


歷史百家爭鳴


這個問題主要得從內部和外部方面來分析。

首先吳國的內部其實早在孫策去世的時候,這個勢力的本質目標就已經從統一天下的戰略進攻轉變成了固守江東割據一方的戰略防禦。特別晚年的孫權沉迷於安逸的生活,性格又變得多疑和偏激。導致孫吳整體都喪失了進取天下的野心,朝廷內部也開始為了皇位和權力發生各種宮鬥戲碼,所以在司馬氏掌權開啟統一之路的時候,孫吳的狀態非常的低迷,不要說對抗魏國一統中原的野心,就連守衛江東偏安一隅都是渾渾度日,這樣的孫吳又怎麼可能想著抗擊呢?

再來說一說外部方面,這裡又要從魏國和蜀國分開講。魏國方面司馬氏掌權以後,對於蜀吳的戰略節奏有了調整,司馬氏決定先捏蜀國這個軟柿子,先把蜀國幹趴,吳國自然就沒有了外援。且當時的魏國曆經高平陵之變以後,政局慢慢穩定,司馬氏也採取了一系列政策強化了國力和內政,當時的魏國雖然曹氏大權旁落,但是國力確實三國巔峰。

蜀國方面更加寒磣,由於長期北伐導致國力衰退,劉備的原北方派,荊襄派以及巴蜀派的官員們又互相打算盤,加上黃皓亂政,姜維被邊緣化,這樣的蜀國已經是一觸即潰的狀態。也自然是最早滅亡的命運了。

綜上所述,吳國本身的混亂與不思進取,加上更加豬隊友的蜀國,此時面對的還是如日中天的魏國,沒辦法聯合抗戰最後先後被滅也是情理之中了。


奕道君心


這個問題問的不準確,嚴格來說司馬炎稱帝的時候,蜀國早已滅亡,中國的北方和西南早已在西晉的掌握下,偏暗江南的東吳又如何聯合已經不存在的蜀國去抵抗司馬炎?

其實應該問的是,蜀國和東吳為何不聯合起來抵抗魏國,但這個問題不用問,因為這個聯合方針在三國時期的大部分時間內一直在執行。

在三國鼎立的初期,由於三國的實力都在巔峰期,因此即便蜀國和東吳的力量加起來都不如曹魏,但曹魏想吃掉蜀國與東吳,也仍然困難重重,這一時期蜀國的劉備和諸葛亮先後在世,東吳的孫權也牢牢掌權,兩國的實力和凝聚力都在巔峰期,因此雖然兩國力量不如曹魏,但卻絲毫不懼怕曹魏的攻擊,甚至個別時段尚能進行大規模反擊。

但隨著蜀國與東吳原領導人的相繼離世,老班底在戰爭中的消耗,兩國國力不足的隱患開始在長期消耗的戰爭中開始顯現,東吳孫權死後,東吳長時間進入兒皇帝時期,後主年幼難以掌控大權,皇家貴族和士族集團不斷爭權奪利,東吳更多的時間內在自保,已然失去了反擊的能力,地處西南的蜀國,在長期戰爭消耗下更是疲憊不堪,姜維多次的北伐,能動員的兵力最高不過數萬,卻也同樣讓蜀國的經濟精疲力盡。

實際上從三國鼎立的初期,國力上的差距就已經預示了最後的結果,雖然初期蜀吳也展示出的不俗的力量,但也只是曇花一現,在頻繁的戰爭消耗下,血液流乾已是必然趨勢。


遼寧資深球迷


1.經濟:三國中,以魏國經濟實力最強,蜀國最弱。最好的證明就是赤壁戰敗之後,另外兩家聯手都沒有北上動曹操的能力只能在荊州的圈子裡和曹操較勁。以下具體說明各項經濟資源。 人口,三國都稱帝時,魏國440萬人口,吳國230萬,蜀國90萬。因此從兵源上來講,魏國佔絕對優勢,並且魏國單兵素質也是最強,吳國次之,蜀國最弱。至於為什麼蜀國最弱以下有說明; 國土,魏國國土面積與吳蜀兩國相當,但國土資源效率遠高於吳蜀兩國。原因在於魏國佔據中原、關中平原、遼東平原等大片可耕地國土。而蜀國國土資源效率最低,原因不言自明絕大多數都是山地丘陵; 糧食,由以上國土面積及國土資源效率可知,魏國糧食產量是佔絕對優勢的。比吳蜀兩國還要多一倍。蜀國產糧最少,以至於每次戰爭都要集全國的糧食產量,並且糧食利用率最低。10斤糧食從成都運送到漢中戰場就只剩下4斤左右,主要由於路途遙遠並且路況艱難,途中消耗甚大。所以吃不飽飯、缺乏訓練、軍力的無謂消耗造成了蜀軍單兵素質嚴重下降。 其他資源,魏國在鐵、銅、鹽、優質木材等資源方面也佔盡絕對優勢; 2軍事:有經濟基礎決定了三國中魏國軍事實力及軍事潛力最強;兵源、糧食、裝備都佔盡絕對優勢;吳國次之,蜀國最弱。第一,蜀國每次北向出征都面臨嚴重的缺糧問題。以至於蜀兵很多時候都是餓著肚子打仗。即便是平時,因為要儲備糧食準備下一場戰爭,士兵也僅是勉強不捱餓。第二,蜀國每次出征士兵都要揹負大量物資、翻山越嶺,體力透支嚴重,以至於到了戰場也不能立即投入戰鬥。第三,更噁心的是魏兵不用操心水源的問題,因為關中有渭河,而蜀軍每次北征還都要操心水源,每到一個地方都要消耗大量人力鑿井,在那種地方鑿井要比在關中鑿井的深度大好幾倍。舉個例子,街亭之戰,蜀軍佔據有利地形但嚴重缺水活活被魏軍耗死。第四,蜀國嚴重缺乏軍醫和藥品,蜀兵每次戰鬥之後傷兵復原率很低這也造成了蜀軍中老兵比率不高,綜合戰力嚴重低下。第五,蜀國在裝備損壞、消耗或被繳獲之後重新添加裝備都很苦難。主要是由於經濟壓力、缺少鐵、熟練工匠很少或沒有。相反魏吳兩國的糧食、水源、訓練、醫藥、裝備方面都不用操心,後勤保障非常好。 3.政治:政治方面魏國最為強勁蜀國最差。主要由於魏國國土領域之內基本全是漢族,從國家層面上來講是最安定的;而蜀國要面臨多方少數民族的挑戰,南有苗蠻,北有羌笛,時刻處於不穩定狀態。另外,魏國繼承了漢朝各項法制,最為完善,法度執行效率也較高,執行的公平性也較高;而蜀國可以說基本上沒有法制,陳壽在三國志中說蜀國是國不立法,官不置史。很多事情都是主官根據個人意志來決定,國家甚至沒有記錄本國的史官。因此蜀國一旦面臨官員更換的時候就會出現混亂,很多政策難以一貫到底的執行。更噁心的是蜀國內被也面臨著原跟隨劉備的荊州派和本土益州派的激烈鬥爭,嚴重的內耗也讓蜀國元氣大傷; 4.科技文化:這一點更不用說,科技文化發展程度和潛力唯一體現在人才上。這一點中原最為有優勢。從魏國軍事裝備的科技水平就能看出來了。 5.教育與人才:魏國方面人才濟濟,國家層面上來說一直是源源不斷。不論是從文才還是軍才方面都有絕對優勢。這一點蜀國也是最差。第一代開創者中,三國人才是魏國最強,蜀國最弱。魏國在國家智力方面有曹操、郭嘉、荀彧、賈詡、荀攸、程昱等人;第二梯隊的人才更是牛,無論是數量和水平上來說都遠遠強於蜀國;軍事將領方面張頜,樂進,李典,夏侯惇,夏侯淵,張遼,于禁,許褚,曹仁,曹洪,曹真,曹純,曹休,徐晃,典韋等,都是一等一的戰將,絕對與關張趙馬黃處於同一水平;吳國方面,文官和國家智力方面有孫策、周瑜、孫權、魯肅、諸葛瑾、張昭等,第二梯隊如呂蒙、陸遜等;軍事將領方面孫策、周瑜、甘寧、太史慈、黃蓋、程普、呂蒙、徐盛、陸遜、淩統、蔣欽、祖茂、韓當、周泰、丁奉、董襲等也是一等一的。並且第二梯隊的將領無論從數量和水平上來說也都遠強於蜀國;而蜀國,國家智力只有劉備、法正、諸葛亮、龐統四個人,並且法正、龐統早逝。第二梯隊基本上沒人。軍事人才也就關張趙馬黃魏六個人,最可惜的是綜合水平最高的一個魏延還被諸葛亮疏遠了。第二梯隊的軍事將領只有姜維、張苞、關興。最衰的是小關張沒幾年就都掛了。所以第一梯隊人才數量遠差與其他兩國,第二梯度幾乎沒人,也就造成了蜀國第二代幾乎沒有可用的人才。這也是魏國到了第三代為什麼不選擇最好打的吳國而首選最難打的蜀國開戰的最重要的原因,因此蜀國最先被滅。而其他兩國,第二代、第三代都非常強;比如魏國第二代司馬懿,第三代司馬昭、鄧艾、鍾會,第四代司馬炎、賈充、羊祜等。吳國第二代呂蒙、陸遜,第三代陸抗等。所以老百姓才有一句俗語叫: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 因此,從人才的角度來看,魏國每一代都很強,吳國第三代也不弱,而蜀國第二代就沒人了;並且,第二代君主中最有為的也是魏國,吳國次之,蜀國的劉禪就不用說了有點噁心。第三代君主也是魏國最牛,吳國雖然孫浩是個暴君但也不弱,而蜀國已經沒有第三代君主了; 所以從任何一個方面來說,蜀國都處於絕對劣勢。從曹操滅掉袁紹、劉表之後,三國的命運基本就決定了;


千葉先生


吳國和蜀國相繼被滅亡,最主要的原因在於國力孱弱,另外朝綱混亂,人才凋零等也是其中的原因,下面我且簡單分析。

一.國力不濟

魏國長期盤踞在中原和關中,十分天下有六,面積和人口都大於吳國和蜀國的總和,再加上吳國和蜀國1+1<2,時刻還要相互提防。兩個弱者聯合尚且不如強者,更何況弱者間還相互猜忌呢?

如果發生戰爭,關中具有強大的生產糧食的能力,在糧草上佔了上風,再加上兵源充足,曹操休養生息多年,在綜合實力上魏不是吳和蜀所能比的。曠日持久,魏國必勝。

二.腐敗混亂

當時蜀國,內部黃皓諂媚後主劉禪,忠義蒙塵,外部姜維九伐中原,勞民傷財,蜀國可以說是創痕累累,難以支撐大的戰爭,最多勉強能做到防守,和吳國結盟也不能支援一兵一卒。至於吳國,孫浩是暴君,濫殺無辜,舉朝恐懼,四大家族後繼無人,難以維持多年的基業,也就陸抗能征善戰,長於謀略,才勉強和羊祜對峙荊州,保荊州安寧,等到陸抗病逝,東吳雖然還有三江之險,卻只是待宰的羔羊罷了。至於援救蜀國,陸抗尚且騰不出手,又何況別人?

三.人才凋零

正如上面所說,吳國四大家族已經後繼無人,東吳的輝煌來源於士族支持,四大都督盡忠職守。周瑜、魯肅、呂蒙、陸遜,都是人傑。至於後來,陸遜之子陸抗有父風,其餘後輩不過碌碌之輩。而蜀國,劉備死後,便人才凋零,唯有諸葛亮一人支撐天地。諸葛亮死後,姜維掌軍,魏延慘死,楊儀入獄,費禕蔣琬不過白面書生,不足以安定大計,所以蜀國比吳國人才更少。反觀魏國,人才輩出,鄧艾、鍾會世之雙璧,羊祜、杜預老當益壯,司馬兄弟老謀深算,和吳蜀相比完全不是一種情況。

四.戰略態勢不同

對於蜀國來說,要進取天下,只有出漢中,從而佔據雍涼,席捲關中。這個戰略的實施難度有多大,諸葛亮已經六出祁山告訴了我們。所以說,蜀國的戰略態勢只有防守而已了。至於吳國,佔據了荊州和江東,戰略態勢比蜀國好。可以攻打合肥,進取徐州,也可以進佔樊城,虎視洛陽。但是合肥和樊城偏偏都是堅城,孫權在合肥吃了大虧,關羽在樊城也吃過大虧,那麼其他人來,恐怕也只能無功而返。就算佔據了徐州,也只是暫時的,吳軍不善陸戰,且徐州離江東很遠,補給困難,實在難以作為。所以,吳國和蜀國實在是防守相對容易一些。但是魏國不同,隨時可以襲擊吳國和蜀國,當然吳有長江天險,蜀有劍閣之雄,對於魏國來說,進攻的難度不小。但魏國進攻的態勢一直存在,後方的補給也完全跟得上。一旦魏國有一天坐大,便可以進攻了。

所以,在司馬昭年代,魏實力強盛,吳蜀疲敝。鄧艾、鍾會進攻蜀川的時候,吳國也是救援了的,但路途遙遠,兵力衰微,只能是杯水車薪,直到鄧艾進入成都都沒有來得及救援。而在司馬炎時代,晉國天下有八,吳國已經沒有盟友了,只能是坐等滅亡了。


蜉蝣在塵埃


在歷史上,曹魏集團和孫劉聯盟決戰於赤壁,那一戰被記錄為三國三大戰役之一,也成就了吳蜀聯軍,攜手抗曹的美名佳話。我覺得在司馬炎逐步統一三國的時候,吳國為何不聯合蜀國抗擊魏國,原因有四點。


荊州之爭,你不仁,我不義,彼此不再信任

而後的歷史我們也知道在關羽兵敗丟失荊州之後,劉備起舉國之兵,復仇東吳,結果被火燒連營,隨後劉備去世,諸葛亮派遣鄧芝出使東吳,兩國重歸舊好再次聯盟。

但是孫劉聯盟也算徹底瓦解,陷入了彼此都不信任的地步。連高級將領之間也有世仇存在,何況戰死在東吳戰場的蜀國人民。


吳國內部矛盾無法協調,爭奪皇位骨肉相殘

吳國的頭領孫權,在年輕的時候非常會制衡文臣將領之間的關係,孫權都可以稱呼周瑜為哥哥,東吳更像是一個大家庭,在老年的時候孫權下的很多決策很不符合東吳一貫的平衡關係,其中最致命的就是爭奪皇位骨肉相殘的局面。

孫權去世之後,大臣拉戰隊,皇族兄弟相互拉仇恨,大家庭就會變成狗咬狗的局面,局勢非常緊張,也導致人才的流失,在吳國面對蜀國的聯盟上,吳國一面拖著蜀國應對魏國的進攻,一面在閒暇的時候保持著對蜀國欺凌。也就是說後來的孫劉聯盟已經是名存實亡,各懷鬼胎。

蜀國國本非常虛弱,搖搖欲墜

後期的蜀國基本陷入諸葛亮的崇拜之中,導致內部很多優秀的但是不同陣營的人才(劉璋陣營,劉備陣營,蜀地本來)得不到重用。諸葛亮數次北伐更是把蜀國的處於備戰的時代,諸葛亮去世後,權利落到鐵粉姜維的手裡,魏延被殺。姜維的沿襲諸葛亮的北伐,導致蜀國國力耗損嚴重。

對於東吳而言,蜀國已經不再是不可一世的霸主,甚至連聯盟隊友的資本也沒有。

司馬昭改變策略,先吳後蜀,變成先蜀後吳

在當時的司馬昭已然是大權獨攬,於是在軍事準備上,以東吳孫權去世,內部爭權後方大亂為機會,以討伐東吳為主要任務,不過這種策略沒有討到什麼好處,司馬昭多次討論決定不管東吳如何。司馬昭改變策略,主張先滅了蜀國,由於蜀國並沒有事先做好防備,公元263年,後主劉禪宣佈投降,蜀國滅亡。

東吳在歷史原因,世仇原因,內部原因等等情況下,不在聯合蜀國抗擊魏國,最後只能三國歸晉。再次被統一


牧童的杏花酒


在三國之中魏國可謂從始自終都是實力最強悍的一方。蜀國與吳國之所以能割據南方數十年,弱國聯盟是必不可少的,而更重要的是佔盡地利。蜀道之難與長江天塹才是曹魏一統天下的重要阻礙。

有句話叫“好的越好,壞的越壞”。曹魏的國力一開始就遠超吳蜀兩國。但就人口而言,曹魏有400餘萬,孫吳240萬,蜀漢僅90餘萬。吳蜀加起來跟魏國還有不小的差距。而曹魏又地處中原繁榮的地帶,經濟與文化都高度發達,所以魏國從不缺錢糧、人才和兵員。



而再來看看後三國時期的蜀吳兩國。蜀國狹居西南,疆域狹小,耕地稀少,人才匱乏,國力為三國中最弱。雖然政局較其他兩國相對穩定,但是掌握實際政權的荊州派系與益州本土派系矛盾與鬥爭一直存在,後期劉禪朝政昏庸,重用宦官,政治黑暗。



吳國自孫權死後,歷經權臣專政與血腥宮變,國內政局動盪不穩,內部禍亂消耗了國力。而山越匪患一直不停,對魏國的幾次作戰,總體上並無優勢。

而掌握魏國朝政的司馬氏抓住了蜀國軍事統帥姜維與宦官黃皓不和,率軍至遠在漢中西北部的沓中屯田避禍的機會,發兵伐蜀,趁蜀漢反應不及時,就迅速拿下了漢中。

同時鄧艾以奇兵偷渡陰平,襲江油,破綿竹,兵鋒直指成都。劉禪知事不可為,向鄧艾投降。

這就是滅蜀的簡單經過。可見,滅蜀一戰魏軍的迅速迫使劉禪投降是有僥倖在其中的。當時的孫吳是有發兵救援蜀國的舉動的,當時吳主孫休兵分三路救蜀,一路由老將丁奉率領,北上以圍魏救趙的策略,進攻魏國軍事重鎮壽春;一路派留平前往南郡與施績商量出兵曹魏所掌控的北部荊州;還有一路有孫異、丁封率領,自沔水溯流而上進入漢水,救援漢中。但是,援兵還沒到,劉禪就被逼得投降了。這讓孫吳一陣錯愕,只好打消救援的念頭,不過又生出了渾水摸魚的念頭。

不過,這也是正常與正確的。如果坐視蜀地盡為魏國所有,那麼唇亡齒寒,孫吳也離死不遠了。所以,吳國方面迅速動作,由當時吳國軍隊統帥陸抗親自帶兵,直撲永安。當時蜀國永安守將羅憲正沉醉在亡國之痛裡沒清醒過來,一見吳國竟然想來分一杯羹,真是牆倒眾人推啊,便發起來倔脾氣,以幾千士卒,頑強地抵禦陸抗的進攻,使陸抗不得前進一步,成功地等到了司馬氏的援軍。而南路,吳國也派兵想進入蜀國南中之地,不過同樣被蜀將霍弋所阻擋,沒有得償所願。


笑談文史


司馬昭快把蜀國滅掉的時候,吳國是想幫助蜀國的,因為唇亡齒寒,蜀國滅了,吳國勢單力孤,如何打的過司馬昭控制的曹魏政權。自然派兵來救。

司馬昭料到吳國會有援兵,派鍾會、鄧艾伐蜀的同時,還派了王睿在長江上游,也就是三峽、宜昌一帶打造樓船。故意將木屑、造船的雜物等等流向下游。給吳國造成即將攻吳的假象。在江淮一帶也派大將鎮守,大造聲勢要渡江攻吳。吳國上下一片惶恐,根本無暇他顧。

等到戰事已起,魏軍主攻方向已明。吳主排了一位將軍率軍赴援。但由於事先準備不足,加之心存觀望。行程十分拖沓。未等入川成都已然失陷。只好班師。



歷史探究課


吳國不思進取故步自封,主導思想就是偏安一偶。等到感到齒寒的時候已經唇亡了,沒得聯合了。


大西侃彩


司馬炎之父司馬昭的在世的時候先滅蜀國,因為蜀國國內弱,朝政混亂,姜維去沓中屯田,漢中守衛差,當時是先滅蜀國,後滅吳國!滅吳的時候已經沒有辦法聯合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