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为什么司马炎统一三国的时候,蜀国和吴国不联合抗魏呢?

无敌小白羊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应该先探讨一下三国的关系。从三国鼎立开始,魏国都是最强大的,所以魏国对于南方的两个国家来说,是要进行共同抵抗的!
所以也不认识诸葛亮还是鲁肃,两个人都是建议蜀吴联合对抗北方的曹魏。他们确实也是这么做的,比如取得赤壁之战的胜利,就是孙刘联军共同取得的!刘备也借此建立了自己的根据地,进而成为割据政权。
但是在荆州的处理上,刘备和孙权并没有处理好,从而导致了关羽大意失荆州,这个过程中有孙权的推波助澜,在这个过程中,魏国和吴国实现了短暂的联合,在蜀国的锋芒实在太盛了!
在刘备死后,诸葛亮还是秉承联吴抗曹的原则,派使者去吴国,与吴国修好。这个时候的蜀吴又联合在一起,至少不会相互攻打!

随着蜀吴第一代大臣的去世,蜀吴联盟更多的是形式,而且蜀吴内部都发生了问题,蜀国孙皓弄权,吴国出现了皇位之争!



而北方的魏国则蒸蒸日上,在公元263年,魏国攻打蜀国的时候,吴国内部发生了动乱,而刘禅相信孙皓的胡言乱语,让邓艾以奇兵的方式出现在成都,刘禅在内部的劝说下投降,吴国根本没时间反应!
楚国灭亡之后,就只剩下了吴国,而吴国的实力逐渐衰弱,魏国在司马炎篡权以后,国力继续蒸蒸日上,灭亡吴国统一全国就再自然不过了!
不是蜀国吴国没有联合,是他们联合在一起,也没有能够对抗北方政权的统一!

历史百家争鸣团队成员:鲁速


历史百家争鸣


这个问题主要得从内部和外部方面来分析。

首先吴国的内部其实早在孙策去世的时候,这个势力的本质目标就已经从统一天下的战略进攻转变成了固守江东割据一方的战略防御。特别晚年的孙权沉迷于安逸的生活,性格又变得多疑和偏激。导致孙吴整体都丧失了进取天下的野心,朝廷内部也开始为了皇位和权力发生各种宫斗戏码,所以在司马氏掌权开启统一之路的时候,孙吴的状态非常的低迷,不要说对抗魏国一统中原的野心,就连守卫江东偏安一隅都是浑浑度日,这样的孙吴又怎么可能想着抗击呢?

再来说一说外部方面,这里又要从魏国和蜀国分开讲。魏国方面司马氏掌权以后,对于蜀吴的战略节奏有了调整,司马氏决定先捏蜀国这个软柿子,先把蜀国干趴,吴国自然就没有了外援。且当时的魏国历经高平陵之变以后,政局慢慢稳定,司马氏也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强化了国力和内政,当时的魏国虽然曹氏大权旁落,但是国力确实三国巅峰。

蜀国方面更加寒碜,由于长期北伐导致国力衰退,刘备的原北方派,荆襄派以及巴蜀派的官员们又互相打算盘,加上黄皓乱政,姜维被边缘化,这样的蜀国已经是一触即溃的状态。也自然是最早灭亡的命运了。

综上所述,吴国本身的混乱与不思进取,加上更加猪队友的蜀国,此时面对的还是如日中天的魏国,没办法联合抗战最后先后被灭也是情理之中了。


奕道君心


这个问题问的不准确,严格来说司马炎称帝的时候,蜀国早已灭亡,中国的北方和西南早已在西晋的掌握下,偏暗江南的东吴又如何联合已经不存在的蜀国去抵抗司马炎?

其实应该问的是,蜀国和东吴为何不联合起来抵抗魏国,但这个问题不用问,因为这个联合方针在三国时期的大部分时间内一直在执行。

在三国鼎立的初期,由于三国的实力都在巅峰期,因此即便蜀国和东吴的力量加起来都不如曹魏,但曹魏想吃掉蜀国与东吴,也仍然困难重重,这一时期蜀国的刘备和诸葛亮先后在世,东吴的孙权也牢牢掌权,两国的实力和凝聚力都在巅峰期,因此虽然两国力量不如曹魏,但却丝毫不惧怕曹魏的攻击,甚至个别时段尚能进行大规模反击。

但随着蜀国与东吴原领导人的相继离世,老班底在战争中的消耗,两国国力不足的隐患开始在长期消耗的战争中开始显现,东吴孙权死后,东吴长时间进入儿皇帝时期,后主年幼难以掌控大权,皇家贵族和士族集团不断争权夺利,东吴更多的时间内在自保,已然失去了反击的能力,地处西南的蜀国,在长期战争消耗下更是疲惫不堪,姜维多次的北伐,能动员的兵力最高不过数万,却也同样让蜀国的经济精疲力尽。

实际上从三国鼎立的初期,国力上的差距就已经预示了最后的结果,虽然初期蜀吴也展示出的不俗的力量,但也只是昙花一现,在频繁的战争消耗下,血液流干已是必然趋势。


辽宁资深球迷


1.经济:三国中,以魏国经济实力最强,蜀国最弱。最好的证明就是赤壁战败之后,另外两家联手都没有北上动曹操的能力只能在荆州的圈子里和曹操较劲。以下具体说明各项经济资源。 人口,三国都称帝时,魏国440万人口,吴国230万,蜀国90万。因此从兵源上来讲,魏国占绝对优势,并且魏国单兵素质也是最强,吴国次之,蜀国最弱。至于为什么蜀国最弱以下有说明; 国土,魏国国土面积与吴蜀两国相当,但国土资源效率远高于吴蜀两国。原因在于魏国占据中原、关中平原、辽东平原等大片可耕地国土。而蜀国国土资源效率最低,原因不言自明绝大多数都是山地丘陵; 粮食,由以上国土面积及国土资源效率可知,魏国粮食产量是占绝对优势的。比吴蜀两国还要多一倍。蜀国产粮最少,以至于每次战争都要集全国的粮食产量,并且粮食利用率最低。10斤粮食从成都运送到汉中战场就只剩下4斤左右,主要由于路途遥远并且路况艰难,途中消耗甚大。所以吃不饱饭、缺乏训练、军力的无谓消耗造成了蜀军单兵素质严重下降。 其他资源,魏国在铁、铜、盐、优质木材等资源方面也占尽绝对优势; 2军事:有经济基础决定了三国中魏国军事实力及军事潜力最强;兵源、粮食、装备都占尽绝对优势;吴国次之,蜀国最弱。第一,蜀国每次北向出征都面临严重的缺粮问题。以至于蜀兵很多时候都是饿着肚子打仗。即便是平时,因为要储备粮食准备下一场战争,士兵也仅是勉强不挨饿。第二,蜀国每次出征士兵都要背负大量物资、翻山越岭,体力透支严重,以至于到了战场也不能立即投入战斗。第三,更恶心的是魏兵不用操心水源的问题,因为关中有渭河,而蜀军每次北征还都要操心水源,每到一个地方都要消耗大量人力凿井,在那种地方凿井要比在关中凿井的深度大好几倍。举个例子,街亭之战,蜀军占据有利地形但严重缺水活活被魏军耗死。第四,蜀国严重缺乏军医和药品,蜀兵每次战斗之后伤兵复原率很低这也造成了蜀军中老兵比率不高,综合战力严重低下。第五,蜀国在装备损坏、消耗或被缴获之后重新添加装备都很苦难。主要是由于经济压力、缺少铁、熟练工匠很少或没有。相反魏吴两国的粮食、水源、训练、医药、装备方面都不用操心,后勤保障非常好。 3.政治:政治方面魏国最为强劲蜀国最差。主要由于魏国国土领域之内基本全是汉族,从国家层面上来讲是最安定的;而蜀国要面临多方少数民族的挑战,南有苗蛮,北有羌笛,时刻处于不稳定状态。另外,魏国继承了汉朝各项法制,最为完善,法度执行效率也较高,执行的公平性也较高;而蜀国可以说基本上没有法制,陈寿在三国志中说蜀国是国不立法,官不置史。很多事情都是主官根据个人意志来决定,国家甚至没有记录本国的史官。因此蜀国一旦面临官员更换的时候就会出现混乱,很多政策难以一贯到底的执行。更恶心的是蜀国内被也面临着原跟随刘备的荆州派和本土益州派的激烈斗争,严重的内耗也让蜀国元气大伤; 4.科技文化:这一点更不用说,科技文化发展程度和潜力唯一体现在人才上。这一点中原最为有优势。从魏国军事装备的科技水平就能看出来了。 5.教育与人才:魏国方面人才济济,国家层面上来说一直是源源不断。不论是从文才还是军才方面都有绝对优势。这一点蜀国也是最差。第一代开创者中,三国人才是魏国最强,蜀国最弱。魏国在国家智力方面有曹操、郭嘉、荀彧、贾诩、荀攸、程昱等人;第二梯队的人才更是牛,无论是数量和水平上来说都远远强于蜀国;军事将领方面张颌,乐进,李典,夏侯惇,夏侯渊,张辽,于禁,许褚,曹仁,曹洪,曹真,曹纯,曹休,徐晃,典韦等,都是一等一的战将,绝对与关张赵马黄处于同一水平;吴国方面,文官和国家智力方面有孙策、周瑜、孙权、鲁肃、诸葛瑾、张昭等,第二梯队如吕蒙、陆逊等;军事将领方面孙策、周瑜、甘宁、太史慈、黄盖、程普、吕蒙、徐盛、陆逊、凌统、蒋钦、祖茂、韩当、周泰、丁奉、董袭等也是一等一的。并且第二梯队的将领无论从数量和水平上来说也都远强于蜀国;而蜀国,国家智力只有刘备、法正、诸葛亮、庞统四个人,并且法正、庞统早逝。第二梯队基本上没人。军事人才也就关张赵马黄魏六个人,最可惜的是综合水平最高的一个魏延还被诸葛亮疏远了。第二梯队的军事将领只有姜维、张苞、关兴。最衰的是小关张没几年就都挂了。所以第一梯队人才数量远差与其他两国,第二梯度几乎没人,也就造成了蜀国第二代几乎没有可用的人才。这也是魏国到了第三代为什么不选择最好打的吴国而首选最难打的蜀国开战的最重要的原因,因此蜀国最先被灭。而其他两国,第二代、第三代都非常强;比如魏国第二代司马懿,第三代司马昭、邓艾、钟会,第四代司马炎、贾充、羊祜等。吴国第二代吕蒙、陆逊,第三代陆抗等。所以老百姓才有一句俗语叫: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 因此,从人才的角度来看,魏国每一代都很强,吴国第三代也不弱,而蜀国第二代就没人了;并且,第二代君主中最有为的也是魏国,吴国次之,蜀国的刘禅就不用说了有点恶心。第三代君主也是魏国最牛,吴国虽然孙浩是个暴君但也不弱,而蜀国已经没有第三代君主了; 所以从任何一个方面来说,蜀国都处于绝对劣势。从曹操灭掉袁绍、刘表之后,三国的命运基本就决定了;


千叶先生


吴国和蜀国相继被灭亡,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国力孱弱,另外朝纲混乱,人才凋零等也是其中的原因,下面我且简单分析。

一.国力不济

魏国长期盘踞在中原和关中,十分天下有六,面积和人口都大于吴国和蜀国的总和,再加上吴国和蜀国1+1<2,时刻还要相互提防。两个弱者联合尚且不如强者,更何况弱者间还相互猜忌呢?

如果发生战争,关中具有强大的生产粮食的能力,在粮草上占了上风,再加上兵源充足,曹操休养生息多年,在综合实力上魏不是吴和蜀所能比的。旷日持久,魏国必胜。

二.腐败混乱

当时蜀国,内部黄皓谄媚后主刘禅,忠义蒙尘,外部姜维九伐中原,劳民伤财,蜀国可以说是创痕累累,难以支撑大的战争,最多勉强能做到防守,和吴国结盟也不能支援一兵一卒。至于吴国,孙浩是暴君,滥杀无辜,举朝恐惧,四大家族后继无人,难以维持多年的基业,也就陆抗能征善战,长于谋略,才勉强和羊祜对峙荆州,保荆州安宁,等到陆抗病逝,东吴虽然还有三江之险,却只是待宰的羔羊罢了。至于援救蜀国,陆抗尚且腾不出手,又何况别人?

三.人才凋零

正如上面所说,吴国四大家族已经后继无人,东吴的辉煌来源于士族支持,四大都督尽忠职守。周瑜、鲁肃、吕蒙、陆逊,都是人杰。至于后来,陆逊之子陆抗有父风,其余后辈不过碌碌之辈。而蜀国,刘备死后,便人才凋零,唯有诸葛亮一人支撑天地。诸葛亮死后,姜维掌军,魏延惨死,杨仪入狱,费祎蒋琬不过白面书生,不足以安定大计,所以蜀国比吴国人才更少。反观魏国,人才辈出,邓艾、钟会世之双璧,羊祜、杜预老当益壮,司马兄弟老谋深算,和吴蜀相比完全不是一种情况。

四.战略态势不同

对于蜀国来说,要进取天下,只有出汉中,从而占据雍凉,席卷关中。这个战略的实施难度有多大,诸葛亮已经六出祁山告诉了我们。所以说,蜀国的战略态势只有防守而已了。至于吴国,占据了荆州和江东,战略态势比蜀国好。可以攻打合肥,进取徐州,也可以进占樊城,虎视洛阳。但是合肥和樊城偏偏都是坚城,孙权在合肥吃了大亏,关羽在樊城也吃过大亏,那么其他人来,恐怕也只能无功而返。就算占据了徐州,也只是暂时的,吴军不善陆战,且徐州离江东很远,补给困难,实在难以作为。所以,吴国和蜀国实在是防守相对容易一些。但是魏国不同,随时可以袭击吴国和蜀国,当然吴有长江天险,蜀有剑阁之雄,对于魏国来说,进攻的难度不小。但魏国进攻的态势一直存在,后方的补给也完全跟得上。一旦魏国有一天坐大,便可以进攻了。

所以,在司马昭年代,魏实力强盛,吴蜀疲敝。邓艾、钟会进攻蜀川的时候,吴国也是救援了的,但路途遥远,兵力衰微,只能是杯水车薪,直到邓艾进入成都都没有来得及救援。而在司马炎时代,晋国天下有八,吴国已经没有盟友了,只能是坐等灭亡了。


蜉蝣在尘埃


在历史上,曹魏集团和孙刘联盟决战于赤壁,那一战被记录为三国三大战役之一,也成就了吴蜀联军,携手抗曹的美名佳话。我觉得在司马炎逐步统一三国的时候,吴国为何不联合蜀国抗击魏国,原因有四点。


荆州之争,你不仁,我不义,彼此不再信任

而后的历史我们也知道在关羽兵败丢失荆州之后,刘备起举国之兵,复仇东吴,结果被火烧连营,随后刘备去世,诸葛亮派遣邓芝出使东吴,两国重归旧好再次联盟。

但是孙刘联盟也算彻底瓦解,陷入了彼此都不信任的地步。连高级将领之间也有世仇存在,何况战死在东吴战场的蜀国人民。


吴国内部矛盾无法协调,争夺皇位骨肉相残

吴国的头领孙权,在年轻的时候非常会制衡文臣将领之间的关系,孙权都可以称呼周瑜为哥哥,东吴更像是一个大家庭,在老年的时候孙权下的很多决策很不符合东吴一贯的平衡关系,其中最致命的就是争夺皇位骨肉相残的局面。

孙权去世之后,大臣拉战队,皇族兄弟相互拉仇恨,大家庭就会变成狗咬狗的局面,局势非常紧张,也导致人才的流失,在吴国面对蜀国的联盟上,吴国一面拖着蜀国应对魏国的进攻,一面在闲暇的时候保持着对蜀国欺凌。也就是说后来的孙刘联盟已经是名存实亡,各怀鬼胎。

蜀国国本非常虚弱,摇摇欲坠

后期的蜀国基本陷入诸葛亮的崇拜之中,导致内部很多优秀的但是不同阵营的人才(刘璋阵营,刘备阵营,蜀地本来)得不到重用。诸葛亮数次北伐更是把蜀国的处于备战的时代,诸葛亮去世后,权利落到铁粉姜维的手里,魏延被杀。姜维的沿袭诸葛亮的北伐,导致蜀国国力耗损严重。

对于东吴而言,蜀国已经不再是不可一世的霸主,甚至连联盟队友的资本也没有。

司马昭改变策略,先吴后蜀,变成先蜀后吴

在当时的司马昭已然是大权独揽,于是在军事准备上,以东吴孙权去世,内部争权后方大乱为机会,以讨伐东吴为主要任务,不过这种策略没有讨到什么好处,司马昭多次讨论决定不管东吴如何。司马昭改变策略,主张先灭了蜀国,由于蜀国并没有事先做好防备,公元263年,后主刘禅宣布投降,蜀国灭亡。

东吴在历史原因,世仇原因,内部原因等等情况下,不在联合蜀国抗击魏国,最后只能三国归晋。再次被统一


牧童的杏花酒


在三国之中魏国可谓从始自终都是实力最强悍的一方。蜀国与吴国之所以能割据南方数十年,弱国联盟是必不可少的,而更重要的是占尽地利。蜀道之难与长江天堑才是曹魏一统天下的重要阻碍。

有句话叫“好的越好,坏的越坏”。曹魏的国力一开始就远超吴蜀两国。但就人口而言,曹魏有400余万,孙吴240万,蜀汉仅90余万。吴蜀加起来跟魏国还有不小的差距。而曹魏又地处中原繁荣的地带,经济与文化都高度发达,所以魏国从不缺钱粮、人才和兵员。



而再来看看后三国时期的蜀吴两国。蜀国狭居西南,疆域狭小,耕地稀少,人才匮乏,国力为三国中最弱。虽然政局较其他两国相对稳定,但是掌握实际政权的荆州派系与益州本土派系矛盾与斗争一直存在,后期刘禅朝政昏庸,重用宦官,政治黑暗。



吴国自孙权死后,历经权臣专政与血腥宫变,国内政局动荡不稳,内部祸乱消耗了国力。而山越匪患一直不停,对魏国的几次作战,总体上并无优势。

而掌握魏国朝政的司马氏抓住了蜀国军事统帅姜维与宦官黄皓不和,率军至远在汉中西北部的沓中屯田避祸的机会,发兵伐蜀,趁蜀汉反应不及时,就迅速拿下了汉中。

同时邓艾以奇兵偷渡阴平,袭江油,破绵竹,兵锋直指成都。刘禅知事不可为,向邓艾投降。

这就是灭蜀的简单经过。可见,灭蜀一战魏军的迅速迫使刘禅投降是有侥幸在其中的。当时的孙吴是有发兵救援蜀国的举动的,当时吴主孙休兵分三路救蜀,一路由老将丁奉率领,北上以围魏救赵的策略,进攻魏国军事重镇寿春;一路派留平前往南郡与施绩商量出兵曹魏所掌控的北部荆州;还有一路有孙异、丁封率领,自沔水溯流而上进入汉水,救援汉中。但是,援兵还没到,刘禅就被逼得投降了。这让孙吴一阵错愕,只好打消救援的念头,不过又生出了浑水摸鱼的念头。

不过,这也是正常与正确的。如果坐视蜀地尽为魏国所有,那么唇亡齿寒,孙吴也离死不远了。所以,吴国方面迅速动作,由当时吴国军队统帅陆抗亲自带兵,直扑永安。当时蜀国永安守将罗宪正沉醉在亡国之痛里没清醒过来,一见吴国竟然想来分一杯羹,真是墙倒众人推啊,便发起来倔脾气,以几千士卒,顽强地抵御陆抗的进攻,使陆抗不得前进一步,成功地等到了司马氏的援军。而南路,吴国也派兵想进入蜀国南中之地,不过同样被蜀将霍弋所阻挡,没有得偿所愿。


笑谈文史


司马昭快把蜀国灭掉的时候,吴国是想帮助蜀国的,因为唇亡齿寒,蜀国灭了,吴国势单力孤,如何打的过司马昭控制的曹魏政权。自然派兵来救。

司马昭料到吴国会有援兵,派钟会、邓艾伐蜀的同时,还派了王睿在长江上游,也就是三峡、宜昌一带打造楼船。故意将木屑、造船的杂物等等流向下游。给吴国造成即将攻吴的假象。在江淮一带也派大将镇守,大造声势要渡江攻吴。吴国上下一片惶恐,根本无暇他顾。

等到战事已起,魏军主攻方向已明。吴主排了一位将军率军赴援。但由于事先准备不足,加之心存观望。行程十分拖沓。未等入川成都已然失陷。只好班师。



历史探究课


吴国不思进取故步自封,主导思想就是偏安一偶。等到感到齿寒的时候已经唇亡了,没得联合了。


大西侃彩


司马炎之父司马昭的在世的时候先灭蜀国,因为蜀国国内弱,朝政混乱,姜维去沓中屯田,汉中守卫差,当时是先灭蜀国,后灭吴国!灭吴的时候已经没有办法联合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