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如何评价明朝名将李如松?

私家历史讲堂


李如松是明代著名军事将领,立下了不少战功,在万历年间的平壤之战中显示出了过人的军事才能,帮助明朝取得了最终的胜利。李如松出生于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父亲是辽东名将李成梁,李如松从小就跟随父亲学习军事,并参与了重要战役。万历三年(1575年)李如松承父荫被授予都指挥同知,万历五年(1577年)蒙古进犯,李如松参与了对蒙古的作战,最终取得了胜利,同年因功受到朝廷的封赏。此后李如松开启了晋升之路,万历十一年(1583年),他出任山西总兵,与其父李成梁皆为总兵,得到皇帝的赏识,据守重镇。万历十二年(1592年)万历皇帝亲自对其进行嘉奖,李如松因功被授予左都督一职。

李如松

就在李如松因功封赏的这一年,日本在朝鲜挑起了战争,明廷应朝鲜请求派出了援朝军队,李如松被任命为主将。万历十二年(1592年)12月底他被派往朝鲜,万历十三年(1593年)9月从朝鲜撤离,先后参加了平壤和碧蹄之战。面对丰臣秀吉派出的二十万军队,明神宗一方面派兵前往平壤,另一方面拨银二十万两用于辽镇,同时发二万两白银犒赏朝鲜军队。最初李如松被没有被派往朝鲜,但当明军在平壤首战惨败后,明神宗紧急任命李如松为东征提督,率领四万余人东征。李如松进入朝鲜后,指挥明军和朝鲜军队对平壤进行合围,并亲自率兵到城下战斗,为了让将士奋勇杀敌,李如松制定了极为严厉的军规,曾“手斩怯退者一人巡示阵前。”

李如松

在李如松的指挥下,明军取得了平壤战役的胜利,日军被迫退守龙山,李如松乘胜追击,不仅收复了开城,而且让日军一路退守,至王京时,李如松因过于轻敌而遭到了日军的埋伏,明军损失惨重,最后以伤亡几百人为代价冲出了重围,李如松身受重伤,但此次明军仍给予日军重大打击。万历十三年(1593年)四月,黄海、平海等地相继被收复,日本向明朝提出议和,至此明军取得了胜利,李如松也因此被加封为太子太保。不过议和只是丰臣秀吉的缓兵之计,万历十七年(1597年)日本又向朝鲜发动了第二次入侵,直到第二年中、朝军队才将其彻底驱逐出朝鲜,取得了最终胜利。

李如松在朝鲜指挥明军与日军作战

从朝鲜回来后,李如松其后又被授为辽东总兵,最后在与蒙古的交战中因中埋伏而死,朝廷追赠其为少保、宁远伯,朝鲜感念李如松在平壤战役中的功劳,为他与兵部尚书石星共建武烈祠,长期祭奠。

参考文献:

宗惠玉:《李如松与援朝御倭战争》,《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2期。

李新成:《明代辽东名将李如松》,《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13卷第1期。

孙卫国:《李如松之东征及其后裔流寓朝鲜考》,《人文杂志》2014年第1期。

回答者: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 林小静


季我努学社


李如松,生于公元1549年,字子茂,辽东铁岭卫人,是辽东总兵李成梁的长子,他比较出名的弟弟,有李如柏,李如桢,李如梅。

李如松少年的时候,由徐渭徐文长教他兵法,后来因为李成梁的原因授部指挥同知,后任神机营右副将。

万历十一年,公元1583年,任山西总兵。

万万二十年,公元1592年,鞑靼人副总兵哱拜与河套部落发动叛乱,克广武,灵州等城,明朝派了几支部队过去都打败了。

四月,朝廷派李如松任总兵,带着辽东,宣府,大同,晋兵,浙兵,苗兵对哱拜进行围击,这个就是万历三大征的第一征。

七月,命麻贵出击,打败了河套部落,将其赶到贺兰山外。各路军将宁夏城包围住,李如松决黄河,淹宁夏城,叛军粮食吃尽,士气全无,李如松最终在九月平定了叛乱。

万历二十年四月,丰臣秀吉军渡过对马海峡在釜山登陆,壬辰倭乱爆发。

七月,辽东副总兵祖承训率三千铁骑入朝,最终被丰臣秀吉军打败。十二月,明朝让刚结束哱拜叛乱的李如松为提督,率蓟辽冀川浙军入朝,李如松的弟弟李如梅,李如柏为副总兵,一同前往,这个就是“万历三大征”的第二征。

万历二十一年正月,明军打败了驻扎在平壤城的小西行长军,平壤之役,小西行长部由一万八,减员了一万一千三百人,减少了三分之二,而明军亡八百,伤一千五,李如松一战扬名。

汉城以北的碧蹄馆大战,李如松三万明军与丰臣秀吉十二万军对峙,最后李如松命查大受和李如梅率七百精兵夜袭敌军的粮草所在地龙山,丰臣秀吉只能与明朝达成停战协议退军。

十二月,李如松率明军回师,朝廷加李如松太子太保,中军都督府左都督。

万历二十五年,李如松升辽东总兵。

万历二十六年,李如松率三千骑兵与数万鞑靼骑兵相遇,李如松最终战死,享年五十岁。万历帝追赠李如松少保,宁远伯,谥号忠烈,李如松确实是明朝名将。


历史简单说


要回答这个问题,不禁想起在读《朝鲜李朝实录》的时候,读到了一则史料:

“政院启曰:伏见李德馨状启,提督(李如松)见我国策问辽左有鞑患,我国领兵往救乎?只守鸭绿乎?士子对只守鸭绿云云’,与三大将言曰此观之,则吾可谓深入矣’。”

这是李如松在援朝战争即将结束的时候,朝鲜李朝的官员给朝鲜国王的密折。

里面记录什么呢?记录了李如松问朝鲜的士大夫,如果将来辽东女真蒙古造反,你们会带兵前去救援大明么?还是只守卫你们鸭绿江一侧的国土?

朝鲜士大夫也是老实,回答说我们只守卫鸭绿江。

李如松听了之后,长叹一声,说这样的话,我真是孤军深入了。

从中可以感觉到他的遗憾。

因为正是在他率辽东明军主力出战的时候,建州女真趁机强大起来,终于成为明朝心腹大患。

而历史也是按照他的预言,朝鲜在明朝和女真之间的战争中,并没有起到什么好的作用。

可惜,那时,李如松早已死去,死于一场小小的边境冲突。

如果评价他,我认为他是一个悲剧英雄。

生不逢时。

李如松写诗说:“提兵星夜到江干,为说三韩国未安。 明主日悬旌节报,微臣夜释酒杯欢。 春来杀气心犹壮,此去妖氛骨已寒。 谈笑敢言非胜算,梦中常忆跨征鞍。”(《大明东征提督李如松赠朝鲜都休察使柳成龙》)

“梦中常忆跨征鞍”跟袁崇焕的“忠魂依旧守辽东”很像。


历史有妖气


李如松,字子茂,乃是明朝辽东总兵李成梁的长子。我认为读史料之后,颇觉李如松是一位智勇兼备的将领,《明史》对他的评价也是相当高的,说他是“骁勇敢战,少从父谙兵机”。


首先,先说李如松之勇。勇猛是一位杰出武将所要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从这点上李如松在当时绝对是当仁不让的虎将,颇有他父亲的风范。在万历二十年平哱拜的时候,蒙古套部派遣万余名骑兵支援,李如松一面让参将李宁在黄硖口迎战,而自己仅仅“以劲卒千余,身往策应”,与敌军在张亮堡接战“遇敌搏战,自卯至巳,敌锐甚,如松剑斩缩朒二人”。在攻打平壤的过程中,“如松马毙于炮,易马驰,堕堑,跃而上,麾兵益进”,作为一个主将,在迎击套部时亲临第一线与士兵共同作战,在攻打平壤时,在敌人火力范围内指挥战斗,说他勇猛强悍绝不过分。




李如松之韬略也当得起“熟谙兵机”四个字。这在平哱拜,战平壤的时候都是有体现的。如在攻打平壤的过程中,李如松“亲提大军直抵城下,攻其东南”,而让祖承训等人换上朝鲜军服装潜伏在城西南,“以倭素易朝鲜军,令副将祖承训诡为其装,潜伏西南”,等到李如松在东南面发动攻势,“倭方轻南面朝鲜军,承训乃卸装露明甲”。这就严重扰乱了日方的对明军进攻方向的判断,减轻了日军在城西面的兵力。然后,“如松已督副将杨元等军自小西门先登,如柏等亦从大西门入”。明军遂攻入平壤城。在此战中李如松可谓是算无遗策也!


所以我认为李如松是绝对是一位智勇兼备的名将,但是李如松精进勇猛的作战方式成了一把双刃剑,我看《明史纪事本末》和《明史》的时候,发现李如松喜欢以轻兵突击的方式进行战斗,就比如上述以千余骑兵迎击套部;还有碧蹄馆战役,也是误信朝方情报,“将轻骑趋碧蹄馆”,把自己推向了险境。但是,在万历二十六年四月,这位猛将的好运用光了,“如松率轻骑远出捣巢,中伏力战死”。


末了,我就用史学家谈迁评价李如松将军的话来做个结尾吧!“李将军慷慨临戎,平壤之战,气吞狡夷,名都立堕。方乘破竹之势,谓前无坚垒,碧蹄稍拙,而鼓音衰息。议者多为李将军惜,然始所摧败,亦足暴于天下!矫矫虎臣,李将军固一时之雄也!”


论史


不请自来


如果给李如松评价就是:战场上的绝世猛将,政治上的大明国贼。



李如松这个人在历史上的评价非常高,好像都没有什么负面的影响,最多也就是骄傲自大,桀骜不驯,待人粗鲁,在一个武将中这些都不是问题,影响不了他成为战场上的绝世猛将。

其父李成梁40多岁刚好赶上张居正改革的春风,在这之前可谓穷困潦倒,见惯了世界冷暖,也养成了其狡猾的性格。



君不见张居正倒台后,凡是张居正所提拔的文臣武将能有几个好下场嘛?这个李成梁就是其中的佼佼者。李氏父子经营辽东,视辽东我自己家基业,尤其是在戚继光被贬后,深感危机来临,李氏父子来了个养寇自重。


在辽东李如松父子一边放任蒙古人犯境抢掠,一边杀边境归顺过来的蒙古人冒领军功 ,一边给国家造成蒙古人势大,养兵自重,当时的国家财政极其紧张,而辽东的兵马更是给国家带来了极大的负担。



朝堂对当时的辽东女真部落的处理结果就一个字——杀,可是李如松父子害怕辽东安定,裁撤辽东兵马,影响李家的荣华富贵,在辽东给国家制造强敌,(本意是打算把女真各部当猪狗圈养起来)居然出兵帮助女真人统一,建立政权,达到养寇自养的政治目的。

李如松父子在军事上绝对是猛将良将,这是不可否认的。可是为了一家的荣华富贵置国家利益与不顾,养寇自养,可谓是大明王朝的国贼。

不知道对此各位有什么看法!



一元复始


中国是一个非常讲关系、重视人脉的国度,一个人要想成事除了必不可少的个人能力以外,其人脉资源也是不可或缺的。一个人如果拥有出色的能力以及丰富的关系,那么他发展的道路将会充满光明。但是如果不好好利用这些资源,就有可能将人生喜剧变成悲剧,甚至对他人乃至社会造成影响。

李如松就是这么一位含着金钥匙出生的人。他的祖上是从朝鲜内附过来的移民,后来被封为世袭的铁岭卫的指挥官(相当于军分区司令)。但是到他父亲李成梁一代,家道已然中落,甚至到了四十岁都没有考中举人,也没有钱去京师继承爵位,幸好当地的巡按御史赏识他,才资助他去了北京。李成梁虽然读书写八股不行,但是打仗却是一把好手,在辽东一带平定了土蛮等一系列少数民族的叛乱和骚扰,手下有了一支战斗力极强的骑兵部队(史称辽东铁骑),官爵也逐渐升到辽东总兵、宁远伯。他的儿子也因他的功劳,受恩封官。

李成梁

李如松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在他少年时,他的父亲为他请了一位家庭教师,这位家庭教授就是徐渭,也就是著名的大才子徐文长。

徐渭早年曾经做过直浙总督胡宗宪的幕僚,直接参与了嘉靖年间江浙一带的抗倭战争。与他在一起并肩作战的还有一位将军,就是名震千古的戚继光。戚继光离开江南以后来到北方做蓟门总兵,也正是他将徐渭推荐到李成梁家中做家庭教师的。在李家,徐渭将其毕生所见所学传授给李家的公子,其中就包括了他在抗倭前线的种种见闻,这对当时还年少的李如松产生了极其重大的影响。

徐渭的作品

由于父亲的军功,李如松初入官场就被封为都指挥同知(大概类似于现在的警备区副司令)这一高级官衔。而他也没有愧对自己的头衔,年纪轻轻就立下了无数战功,其中就包括了万历三大征之一的平宁夏哱拜之乱。而在哱拜的叛乱结束不久以后,壬辰倭乱就爆发了。

李成梁戎装像

此时的日本刚刚结束了战国时代,由织田信长完成了统一,并在丰臣秀吉的领导下逐渐有了觊觎东亚大陆的想法。在丰臣秀吉的计划里,日本的扩张分三步:拿下朝鲜——攻克中国——吃掉印度。他甚至狂妄地对自己的养子说:“拿下了明国,你就是中国的关白(即宰相)!”

丰臣秀吉塑像

万历二十年(公元1592年,农历壬辰年),日本海陆军并进,对朝鲜发动进攻。朝鲜是大明的附庸,数百年都不操练士兵,其军事实力可谓一触即溃。日军登陆后即势如破竹,不久便攻陷朝鲜京城,朝鲜王室也被迫西渡鸭绿江,到中国避难。为了保护自己的附庸,也为了自身的利益,大明帝国决定出兵朝鲜。

起初明军由于对日军实力估计不足,只派出千余人进行试探性的进攻,最终全军覆没。随后明朝政府开始重视起这次的战事,并且迅速集结了当时国内的各支精锐部队共计四万余人,其中就包括了威震东北亚的辽东铁骑,还有“凡百余战,未尝一败”的戚家军。这支部队由兵部侍郎(即国防部副部长)宋应昌协调指挥,军事统帅就是具有朝鲜血统、刚刚从宁夏前线凯旋的李如松。

万历二十一年正月初五,李如松率领大军进攻朝鲜首都平壤,在战斗的过程中,明军广泛采用了当时在世界都属先进的火器(如购自葡萄牙的佛朗机炮等),而日军的火器及人数均劣于明军,只能据城死守。在对战场地形作出系统考察后,李如松决定进攻平壤城西、南、北三个方向,留出东门(即所谓“围师必阙”,且东门面临大同江,在正月的朝鲜早已寒冷刺骨),并在日军撤退方向设有伏兵。在战斗过程中,李如松命手下将领化妆成战斗力较差的朝鲜军,进攻由朝鲜伪军把守的南门,迅速将南门攻破。日军尽管顽固抵抗,但在明军猛烈地炮火轰击下依然无法抵挡,只能被迫渡过大同江,沿路又被明军阻击,损失惨重。

平壤大捷

明军(因为朝鲜陆军基本已经损失殆尽,陆战完全依赖明朝)在攻克平壤以后,兵锋直指王京(今首尔)。而在通往王京的道路上,李如松的侦查部队在碧蹄馆遭到日军围堵,李如松赶去援救,不想未能起到援助的效果,反而适得其反——日军在得知明军主帅来到前线后,立刻不顾一切地向碧蹄馆集结,意图将李如松“斩首”,以逆转不利的战局。所幸李如松英勇非凡,其率领的亲军又是辽东铁骑中的佼佼者,精锐中的精锐。在碧蹄馆,明军以数千骑兵对抗数万日军,并且不落下风,随后明军援军到达战场,而日军在与李如松的缠斗中未能占到便宜,还接连损失了数位大将,又面临明军的反扑,自然无心恋战,随即撤出战斗。碧蹄馆战役双方均未能达到主要作战目的:明军未能继续南下光复王京,进攻的步伐自此停滞;日军也没有达到斩首李如松的目的,双方在朝鲜进入僵持阶段(这与三百五十余年以后的朝鲜何其相似乃尔)。

碧蹄馆之战

人都是复杂的,也是多面性的,这一点在朝鲜战场上的李如松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在徐渭的教育下,李如松认真学习了《纪效新书》这一经典著作,为其日后对日作战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在平壤大捷中,李如松作为一位指挥官,将其指挥艺术体现的淋漓尽致。他对战场的判断以及敌人心理的把握都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面对易守难攻的平壤城,而己方兵力又没有绝对的优势的情况下,李如松将军力分而不乱,针对各方向敌人的守备特点作出不同的部署,因而取得了决定意义的胜利。而在碧蹄馆之战中,李如松过于急功冒进,作为军队主帅贸然深入敌人重围,险些命丧敌手。实际上,由于过于优渥的家庭环境,李如松的性格特征是非常傲慢不逊的,对待下级军官的态度经常是严厉甚至是严苛的。明军驻防点各不相同,南北有差,南北军之间的误会和隔阂颇深。而李如松作为统帅,不能很好的调节南北之间的矛盾,反而在攻坚时有意使戚家军等南军顶在前面,造成矛盾日益加深。而由于在碧蹄馆其自信心严重受挫,加上明军在朝鲜后勤供给不足(朝鲜政府极其流氓,要明朝出兵但又借口国内经济凋敝拒绝为明军提供补给),战争的脚步也就此停滞数年之久,这不能不说是李如松的性格缺陷所导致的遗憾。

而李如松对于自身实力的过分信任甚至可以说是自恋,也终究造成了他自己的人生悲剧。在明朝和日本第一次就朝鲜问题议和以后,李如松回到辽东战场,接替他已经基本进入退休状态的父亲,继续对土蛮的打击。不久,他再次带领少量骑兵突进,只是这次幸运女神没有眷顾他,他没能突出重围,英勇殉国。

李如松的死对明朝政府而言是一笔无可估量的损失。不久以后爆发的第二次朝鲜战争,明朝军队失去了一位精通对日作战的将领,造成在前期战斗中明军损失较为严重。而由于辽东形势吃紧,朝廷又无将可用,就只好把已经退休的李成梁再次请出山。已经老眼昏花的李成梁打了一辈子蒙古人,却放松了对女真人的警惕,还将他俘虏为家奴的一个女真青年放回去,甚至帮助他扫平了女真的其他部落。李成梁还将辽东新开垦的许多土地全部废弃,以武力逼迫那里的人民内迁,将这些黑土地白白送给了外人(也就是女真)。在李成梁去世之后不久,这位女真青年便宣布“七大恨”,在萨尔浒向明朝扣动了扳机,他就是清朝的开国皇帝爱新觉罗努尔哈赤。

萨尔浒之战

做一个设想,如果李如松能谦逊一些,性格能沉稳一些,不过分信任自己的武力和辽东铁骑的实力,那么可能明军就能顺利攻占王京,而不会拖到五年后才解决战斗;他自己也不会英年早逝,完全可以继续坐镇辽东,那么努尔哈赤要想兴起也不会那么容易。可惜,历史没有如果,自负的公子哥李如松怀着无尽的遗憾战死,王朝也渐渐走向覆灭。


青言论史


“北望军门兮,东瞻故里”——李如松小传

李如松,李成梁长子。根据李如松墓志铭(引自《杞麓湖畔的神秘家族》)记载,自称其祖先是飞将军李广,真正可以追溯到的祖先,是洪武年间的李鹰(似即李氏族谱上的李膺尼)举族从朝鲜内附大明,授铁岭卫总旗,其后以军功屡升,至李成梁而门楣光耀,历事九边。

万历二十年,哱拜据宁夏叛乱,以李如松为提督陕西讨逆军务总兵官,统兵征剿,叛乱被迅速平定。(顺便说一句,“哱拜”应该读babai而不是bobai,至于什么“哮拜”,八成是手滑打错字了)

之后李如松被迅速派往辽东,指挥万历朝鲜战争,抗日援朝。

万历二十一年正月,李如松指挥大军包围平壤。战斗非常激烈,李如松战马都被打死,其弟弟李如柏头部中枪,“锦厚未至重伤”。经过一天的作战,平壤城破,日军守将小西行长率残部东遁,途中又被李如松的伏兵攻击,仓皇逃跑。

此战为万历朝鲜战争以来明军的第一个大捷,斩首超过1500级,日军总共的伤亡接近万人,此战后日军撤退至汉城一线,朝鲜半岛北部全部光复。(双方控制线,和三八线极其类似)

正月底,李如松与诸将率轻骑(两千,一说三千)轻进,与主力尽出的日军遭遇。(这并不是日军的伏击战——这问题展开会很长,就先不写了)李如松军伤亡数百,但是击毙日军数千。此后双方基本停战,日军撤往朝鲜南部海岸,明军大部撤回国内,李如松也随之渡江回国。

万历二十五年,李如松起任辽东总兵,在一次与土蛮部的交战中,李如松再次轻骑突进,被土蛮包围,力战殉国。万历对这位爱将的去世感到痛惜,“赠少保、宁远伯,立祠,谥忠烈。”赵志皋在墓志铭里面感叹:“古大将毕命戎事者绝少,然主遇亦不薄,乃蝉联阀阅,不及忠烈之半。嗟乎忠烈,君恩不朽,足死矣,足死矣!”

以上大致介绍了一下李如松的生平,以下挑几个高票回答的错。

1.“朝鲜三都(京城、开城、平壤)十八道全部陷落,日军一直挺进到鸭绿江南岸。”

朝鲜哪个位面有了十八道?用《惩毖录》的说法,是“三都失守、八道瓦解”。朝鲜也没有多出来那十道。

2.“正午时分,10000名化装成朝鲜军的浙兵利用日军的麻痹轻敌攻上城南的芦门,砍倒了日军军旗,插上了明军的旗帜”

根据《明史·李如松传》,化装成朝鲜军的是辽东军祖承训部,而不是浙兵。和他一起攻击南城的倒是有浙兵骆尚志部。

3.“此战,明军伤亡2500余人,日军伤亡超过8000人。”

明军伤亡数字,除掉日本人那些杀死一万多的鬼话之外,最多的是一千五(《李朝实录》里南军将领吴惟珊的转述)。

4.“密令查大受和李如梅率敢死队700勇士深夜奇袭龙山大仓”

按照宋应昌的说法,焚龙山仓是查大受率领的,而不是他俩。而按照朝鲜史料记载,龙山仓一直好好的,宋应昌是在谎报军情。至于哪个真,就没法下定论了。


直江信纲


李如松是不可多得的名将,他的出现确实具有偶然性,在文官占据绝对地位的时代,能获得皇帝赏识,统领大兵团作战,并多次取得胜利,是难得一见的帅才。

明末仅有的一位出身武将的统帅。

1、重文轻武的时代

明朝在土木堡之后,尤其是成化以下,文官权力越来越大,武官地位越来越低,出现了文官统帅运筹帷幄,武官战将冲锋陷阵的情况。

总督、巡抚都可以调度总兵及以下武将。如图所见,诸将跪在总督前面听候指示。

(坐跪就是文武地位区别)

这种现象肯定是不健康的,战场胜负在呼吸之间,哪能靠运筹帷幄解决。所以在大的冲突中都会吃亏。

2、一个例外

万历皇帝文武等级观念不是太强,比如万历十八年一次召对中就说:

近时督抚等官,平日把将官凌虐,牵制不得展布,有事却才用他,且如各边,但有功劳,督抚有升有赏,认做己功,及失事便推与将官,虚文搪塞。(《明神宗实录》)

对文武问题就予以批评。在实践上,万历也很务实。

(壬辰倭乱)

用李如松提督宁夏之役、壬辰之役。全权负责前线作战,总督、经略负责后勤物资征发、运输供给等事务。

没有御前的意思,肯定难以达成这样。

3、卓越的军事能力

当然这也是李如松卓越的军事能力所致。在李如松死后,麻贵他们就被经略指挥作战。

李如松在宁夏攻城、打援,确实可以体现出宿将的潜质。

壬辰之役更是如此,12月8日到辽阳,12月13日出兵,正月6日到平 壤,正月八日即破城。

其所部有辽东、宣大、蓟州、宣府、浙江等处部队,而能协调攻破坚城,歼灭日军一万余人,可见其军事协调,军事作战能力。

(李如松)

之后奇兵烧毁日军粮草,碧蹄馆正面冲突等,都见大将素质。

完全具备统帅的素养:大兵团行军、战场侦查、远距离作战、战场指挥,大兵团协调。将的能力具备,帅的能力具备。

这在明中期以后很少见了。

目前来看,至少李如松之后,武将中再没有出现过这样的人。

总结:

李如松的出现确实具有偶然性,在文官占据绝对地位的时代,获得皇帝赏识,统领大兵团作战,并取得胜利。难得一见的将才。

《经略复国要编》、《明神宗实录》


一枚明粉



不好说,功大于失。放在现在来说应该是将军级别的军事才能突出,但是为人骄横跋扈,我想可以有战功的将军都是这样吧!

李如松(1549年—1598年5月8日[1] ),字子茂,号仰城,辽东铁岭卫(今辽宁铁岭)人。祖上是来自朝鲜的内附民,自称祖先是唐末避乱迁入朝鲜的汉人。辽东总兵李成梁长子,明朝名将。扬名西北,宁夏之役,李如松少年时从父李成梁熟悉军事,徐渭曾教授其兵法。后由武进士承父荫,被授为部指挥同知,充宁远伯勋卫。后因战功调署都督佥事,任神机营右副将。

万历十一年(1583年),升任山西总兵官。转战朝鲜,平壤鏖战,血战碧蹄馆,战死沙场。死因,轻率出兵中伏战死,叛徒出卖而死。


陶屋房轩


李如松,字子茂,是明代辽东镇总兵官、宁远伯李成梁的大儿子,从小跟随父亲四处征战,熟知兵法,做过都指挥同知,万历十一年李如松出任山西总兵官,后转为宣府总兵官。

李成梁的儿子当中,做到总兵官的一共有五人,这其中,老大李如松最出色,最像父亲,果敢勇武,战功也最为显赫。

万历二十年,李如松代替父亲李成梁,率领各路援军赶往宁夏,顺利平息叛乱,进为都督。随即马不停蹄,提督蓟、辽、保定、山东等路军马赶赴朝鲜,迎击侵略朝鲜的倭敌,迅速收复平壤、开城等地,势如破竹。

万历二十一年一月底,李如松率领一队轻骑在碧蹄馆遇到伏击。亲兄弟李如柏、李如梅和亲信将领拼死护卫,明军援军及时赶到,李如松等人躲过一劫。此一战明军精锐损失惨重,李如松退守开城,最后与倭敌议和退兵。

万历二十五年冬天,李如松被任命为辽东总兵官。第二年四月,土蛮进犯辽东,李如松采用父亲李成梁常用的做法,就是捣巢战术,自己亲自率领一路轻骑,长途奔袭,直捣蒙古人后方的巢穴。但这一次很不幸,李如松遇到伏击,力战而死,连尸体都没有找回来。

李如松之死,不但让李成梁失去了最出色的儿子,也使明朝辽东镇的实力大受损失。李成梁的儿子当中,另一个李如梅和大哥一样很能打仗,可惜受伤致残。

李成梁父子能够威镇辽东几十年,最重要的武器就是一大批家丁、家将,李成梁父子舍得花钱,家丁和家将们自然愿意为他们卖命。

但是,在李成梁、李如松、李如梅之后,李氏子弟没有继续经营这支家丁队伍,所以后来李如柏出镇辽东,不堪一击,这也给努尔哈赤的崛起创造了一个大好机会。

评价李如松,应该从两个方面看。他的起点高,是宁远伯的长子、未来的接班人,作战果敢勇武,和父亲一样亲自上阵,多次带兵实施捣巢战术,战功显赫。另外也比较善于宠络部下,出手大方。

但他也有许多缺点,比如处事非常傲慢,目中无人,不受上司管制,大胜之后经常会有轻敌思想。他在朝鲜与倭敌讲和也引起很大的争议,万历二十二年,有一位御史弹劾李如松,罪名有贪功、掩败、衅祸、宣淫嗜杀等,所谓无风不起浪,李如松在这些方面应该确实有不少问题。

总之,李如松是一员良将,如果他没有早亡,辽东的局面不至于坏得那么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