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4 佛教常说的“业”是什么意思?

佛教常说的“业”是什么意思?

佛教常说的“业”是指有情之行为。以此 “业” 为因,能招感苦乐染净之果。

佛教认为一切万法皆基于因果之法,众生之种种苦乐果报,亦悉由业所感。

而业之种别甚多。

佛教常说的“业”是什么意思?

从业的性质来分:

有善业、恶业和无记业三类

在不同的民族文化背景下,对善恶的理解也不同。当某种业最终的结果是趋于快乐的,就是善业;

反之,如果最终导致痛苦的是恶业。

无记业是那些无法记别善恶的业。

佛教常说的“业”是什么意思?

从业的功能来分:

有引业和满业两类

引业是指能牵引众生到六道中轮转的业,这种业具备能牵引投生之处的力量。

满业是指能感得由引业所使而生至六道后所感受的各种快乐与否的果报的业。

佛教常说的“业”是什么意思?

从业的受报时间来分:

有现世报业、下世报业和后世报业三种

现世报业是指能在当生就受报的业,一般都是比较严重的业。

下世报业是指会在下世受报的业。

后世报业是指或许在第三世后或者非常久的以后受报。

佛教常说的“业”是什么意思?

从业的本身来分:

有身业、口业和意业三类

身业是指身体造作的业,口业是指语言方面的业,意业是指思想上的业。

经论中说,业的主体核心就是意业,身业和口业不过是意业的外在表现。

佛教常说的“业”是什么意思?

业是善恶业的一个总称,本身并没有善恶的特征。民间流传的“造业”观念,是一种世俗化的认识。这并非佛教的观点,单就造业来说,我们无法衡量善恶的果报。

佛教常说的“业”是什么意思?

受苦是因为造恶业,

享乐是源于造善业,

无论苦乐的果报,

都是造业的结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