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1 中國藝術品拍賣市場已經坐上全球第一把交椅

藝術品收藏不僅是財富的象徵,同時也是文化品位的標籤,在這不缺錢的世界,藝術品以它的稀缺性帶給富豪炫耀性的滿足。所以,自古以來,它一直位於資產配置的金字塔尖。

中國藝術品拍賣市場已經坐上全球第一把交椅

藝術品市場通常分藝術品收藏和藝術品消費兩個市場。從投資的角度看,藝術品收藏市場是重點,而在藝術品收藏過程中,拍賣行不僅是藝術品交易的場所,同時也是藝術品鑑定和價格發見的核心角色。近十年來,隨著藝術品市場的繁榮,中國的拍賣市場也風生水起。

1. 從交易規模看,中國藝術品拍賣市場已經坐上全球第一把交椅

藝術品拍賣市場的行情與宏觀經濟環境存在較強的相關性。2008年,受金融危機的影響,投資者和收藏家們對藝術品拍賣都更為謹慎,全球藝術品拍賣市場的成交額大幅萎縮,中國的藝術品拍賣市場也不例外。2009年之後,隨著宏觀經濟的復甦,藝術品市場也逐漸繁榮,2011年,中國成交額高達553億元人民幣,坐上了全球藝術品拍賣市場的頭把交椅。2012年開始,隨著中國經濟增速的逐步放緩,以及市場自身的結構調整,中國藝術品拍賣市場的交易規模也相應進入了波動期,但其在全球藝術品市場的地位始終是穩中有升。2016年,中國藝術品拍賣的總成交額為318.3億元,佔全球市場份額38%,仍然超出美國、位居全球第一[1]。

中國藝術品拍賣市場已經坐上全球第一把交椅

2. 寡頭壟斷是藝術品拍賣市場的主要特徵

由於藝術品的鑑定專業技術門檻很高,品牌公信力成為拍賣行的核心競爭力。藝術品拍賣往往是寡頭市場,中國藝術品拍賣市場也不例外。隨著市場的逐漸成熟,中國藝術品市場的行業集中度也在不斷提高。從2011年到2015年,排名前五位的拍賣行所佔市場份額由57.89%增至64.25%,排名6-20位的拍賣行所佔份額由18.45%提升至19.09%,強者恆強的同時,弱者更弱,排名40名以後的所有拍賣行市場份額從15.21%降至7.04%。其主要原因不僅是大型拍賣行具有權威地位和品牌效應,更受高端藏家的信賴,拍品價格高昂。同時也因為其拍賣會場次多、涉及藝術品的品類廣,交易規模相應上升較快。

中國藝術品拍賣市場已經坐上全球第一把交椅

2016年,中國大陸排名前10拍賣行中,北京保利、北京匡時和中國嘉德三家拍賣行的成交額共計168.46億元,佔比70.14%(表1)。

中國藝術品拍賣市場已經坐上全球第一把交椅

3. 從拍品結構看,書畫在藝術品拍賣市場佔半壁江山

中國藝術品拍賣市場主要由以下三大門類構成:中國書畫(包含古代書畫、近現代書畫和當代書畫)、瓷玉雜項、油畫及當代藝術,這三大板塊共佔市場份額達90%以上。其中中國書畫作為當之無愧的中國藝術品拍賣第一大類,佔60%以上。瓷玉雜項是中國藝術品拍賣的第二大門類,所佔份額也大約為20%左右。油畫及當代藝術板塊由於受到價格泡沫的影響,近年來處在調整期,市場下行趨勢明顯。

中國藝術品拍賣市場已經坐上全球第一把交椅

4. 藝術品拍賣價格呈現兩極分化趨勢

從2016年中國藝術品拍賣的成交價格分佈情況來看,成交價格兩極分化的現象非常明顯。2016年,成交價低於5000美元的拍品佔51%(圖4-1),藝術品拍賣市場呈現出平民化的趨勢。可見隨著居民財富的增長,藝術品開始逐漸走入普通市民階層的生活。

與此同時,“天價拍品”也頻頻出現。2016年,中國共拍出16件成交價億元以上的拍品,總成交額達28.12億元人民幣。從各大拍賣行的競拍結果來看,掐尖的高端拍品幾乎被企業所包攬。萬達集團、寶龍集團、蘇寧集團、華誼兄弟等大量企業攜鉅額資本湧入藝術品市場,推動中國藝術品拍賣進入億元時代。一些企業創建自己的美術館或博物館來收藏藝術品、甚至打造一個全方位的藝術產業鏈。例如,蘇寧集團2016年斥資3.036億元在北京保利拍下任仁發的《五王醉歸圖卷》作為其“鎮館之寶”,以完善蘇寧博物館的藏品體系。

中國藝術品拍賣市場已經坐上全球第一把交椅

5. 中國藝術品拍賣中心

我國目前一共有1045家藝術品拍賣行,其中,京津地區310家(包含北京289家和天津21家),佔全國拍賣行數量的29.67%。其拍賣金額佔全國的60%以上,處於絕對領先地位(圖5)。2016年,中國大陸地區成交額排名前十的拍賣行中,京津地區佔據了六席地位,其中僅保利拍賣、中國嘉德和北京匡時三大拍賣行就佔據了前十強70%的份額。

作為中國大陸的藝術品拍賣中心,京津地區的拍品價格偏高,因此其交易額比成交拍品的數量高出10個百分點(圖5),屬於國內拍賣行業的高端市場。2016年度,中國大陸拍賣行成交超過1000萬元的拍品共計398件(套),其中北京地區成交323件(套)佔81.16%,上海地區拍得33件(套),佔8.29%,其餘地區共佔比10.55%。截至2017年7月20日,中國大陸地區一共拍出74件億元以上的拍品,其中63件在北京地區拍出,京津地區在億元天價拍品的市場中所佔份額高達85.14%[3]。

中國藝術品拍賣市場已經坐上全球第一把交椅

北京不僅是我國的政治中心,還是當之無愧的文化中心。北京擁有全國最好的藝術類高校,如中央美術學院、清華大學美術學院、中國傳媒大學等眾多院校,同時還聚集著全國最權威的藝術研究機構,如中國藝術研究院、北京當代藝術研究院、北京市藝術研究所等,每年為我國藝術品的創作、鑑賞和評定培養了大量的人才資源,其濃厚的文化氛圍和歷史沉澱在全國首屈一指。目前,北京一共擁有1258家畫廊[4],涉及的藝術品項目包括國畫、油畫、書法、當代水墨、雕塑、版畫、水彩畫等。除此之外,北京還有聞名海內外的眾多藝術園區,如798、宋莊、草場地、酒廠、22院街等,集聚了大批的藝術家。上述資源長期積累,形成了京津地區優質的藝術資源和成熟的藝術產業鏈。

從行業規律來看,高端拍品大多出自具有品牌效應的知名大拍行。京津地區尤其是北京能成為中國藝術品拍賣中心,其主要原因是知名拍賣行的集聚,北京保利、中國嘉德、北京匡時三大巨頭皆位於北京,北京瀚海、北京榮寶、北京東正等知名拍賣行在國內拍賣行業也是聲名赫赫。加上北京也是藏家雲集的地區,而藏家資源豐富恰恰是當地藝術品拍賣市場的生力軍。

此外,京津地區的拍賣行在綜合性和國際化方面也具有明顯優勢。以北京保利為例,不僅擅於近現代書畫和古代書畫,其拍品品類橫跨中國古代、近現代和當代瓷雜、書札手記、古籍善本、珠寶翡翠、郵品錢幣、手錶、紅酒甚至是老爺車和樂器等各個領域。同樣,中國嘉德的拍品幾乎涉及了中國絕大多數的藝術品品類。

隨著王中軍、劉益謙等中國收藏家逐漸涉足海外藝術品拍賣市場[5],國內拍賣行也開始逐漸試水海外藝術品。北京保利每年推出的亞洲現當代藝術專場,包含草間彌生、村上隆等諸多亞洲知名大師的作品,此外,北京保利、中國嘉德等拍賣行的春秋拍賣會上均設有大量的海外藝術品,如海內外當代藝術作品、西方名人手記、西洋服飾等,這些都給我國藝術品拍賣市場的國際化帶來了契機。

6. 藝術品消費市場方興未艾

和京津地區相比,上海、浙江、江蘇等長三角地區的藝術品拍賣交易則呈現出平民化的趨勢,低值大量的藝術品正在通過拍賣、走入樓堂館所及富裕家庭,藝術品消費市場已在逐漸興起。就拍品數量而言,目前佔全國拍賣市場40%以上,市場佔比在51%以上的5000美元以下中低端拍品的成交大部分集中在這一地區的拍賣行。長三角地區是我國藝術品拍賣市場的繁榮顯示了我國藝術品消費市場的崛起。

此外,促進藝術品走進千家萬戶的還有一個重要角色——在線拍賣市場。隨著移動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等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和在線支付平臺的興起,藝術品在線拍賣等新興藝術品交易形式也在發展。2016年,趙湧在線[6]、易拍全球、雅昌在線拍、藝典中國、大咖拍賣等在線藝術品交易的銷售總額達30.27億美元,同比增長24%[7]。與此同時,中國嘉德、北京保利、廣東崇正和上海天衡等線下拍行也紛紛開展起了網絡競拍,爭奪線上拍賣渠道的市場份額。藝術品在線拍賣主要聚焦中低端藝術品和藝術衍生品,兼帶收藏和消費的雙重功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