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8 百姓快被饿死,皇帝问为何不喝肉粥,史学家却称其具有高智慧

人们提起不堪重用的继承人,一般都会说一句“扶不起的阿斗”。我们今天要说的主人公,和刘阿斗一样,也是一位扶不起的皇帝——晋惠帝司马衷。

百姓快被饿死,皇帝问为何不喝肉粥,史学家却称其具有高智慧

刘阿斗在他的执政生涯,除了表现平平,基本没有什么大错或大笑话。在家国沦陷后,“乐不思蜀”这个所谓的千古笑柄,说是一种变相的自保,也没有过于牵强。因此说刘阿斗的“扶不起”,多半还有辅佐的大臣太过于天才的原因。所谓相形见绌,一圈都是几百年难得的大才,相比较下,刘阿斗这普通人的资质显得那么无能很正常。

但晋惠帝的“扶不起”,和刘阿斗不一样。晋惠帝司马衷是天生低能儿,在他爹晋武帝还在世的时候,这就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了。晋朝重臣都想劝晋武帝另立太子,但又不敢明说。委婉的如大臣和峤,曾评价还是太子的司马衷“皇太子有淳古之风”,认为其不适合继承皇位;大臣卫瓘则在酒后装醉,直接倒在晋武帝的御座面前,用手摸着座位说“此座可惜!”。

百姓快被饿死,皇帝问为何不喝肉粥,史学家却称其具有高智慧

晋武帝自己都常常怀疑司马衷不聪明,屡次和朝臣设计测试,但都被司马衷的妻子贾南风和一些别有用心的谋臣,联合作弊敷衍过去了。晋武帝毕竟是一个精明的皇帝,时间久了,自己儿子几斤几两心里肯定有数。皇位不可外传,因此在朝臣们几乎一边倒支持皇弟齐王攸的时候,晋武帝一边维持司马衷的地位,一边积极调用大量资源着手培养司马衷的儿子司马遹。可以说,在晋武帝这,司马衷当皇帝,完全是为了给孙子司马遹上位铺路的。

作为一个谋略过人的上位者,晋武帝不可能不关心大晋的未来。如果他能多活几年,估计司马衷一登基就是突发疾病死掉或者直接禅让了,这样历史也就改写了。可晋武帝还梅来得及将司马遹培养好,自己就重病死了,司马衷毫无疑问地继承了皇位。

百姓快被饿死,皇帝问为何不喝肉粥,史学家却称其具有高智慧

一个天生智力不足的人做皇帝,大晋的崩盘,显而易见。做了皇帝的司马衷,国家政事一件也管不了,大权都落在皇后贾南风手里,任其为所欲为,将朝堂搅得乌烟瘴气,最终导致八王之乱,司马衷自己也被毒死。非但如此,司马衷做皇帝的时候,还闹出很多笑话,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官私蛤蟆”和“何不食肉糜”了。

话说司马衷成了晋惠帝之后,有一年夏天,他带了一大批太监在御花园里玩,走近池塘的时候,听到一片蛤蟆的叫声。司马衷竟然呆头呆脑地问身边的人,这些呱呱乱叫的东西是为官的还是为私的?随行的太监们听到皇帝这样的问题,面面相觑,不知不如何回答。一番推脱下,终于有个比较机灵的太监站了出来,一本正经地说“在官地里的为官家,在私地里的为私家。”皇帝司马衷才不再追问下去。

百姓快被饿死,皇帝问为何不喝肉粥,史学家却称其具有高智慧

如果说上面的“官私蛤蟆”还不算很好笑,那接下来的“何不食肉糜”就是真正的让人啼笑皆非了。有一年大晋各地闹饥荒,灾区老百姓都没有饭吃,很多人都被饿死了。地方官员把灾情上报到朝廷,晋惠帝知道后,就在朝会上奇怪地问道“没有饭吃,为什么不多吃点肉粥呢?”此话一出,大臣们纷纷被雷得外焦里嫩,目瞪口呆。大晋出了这么一个白痴皇帝,就不奇怪觊觎皇位的人蠢蠢欲动了。

有些人天生聪慧过人,才艺谋略双全,穷极一生却沾不上皇位的边,而司马衷,作为一个皇位继承人,不论是朝臣还是自己的亲爹,都清楚他天生愚钝,却偏偏顺利成了皇帝,不得不感叹有时投胎真是一个技术活。

百姓快被饿死,皇帝问为何不喝肉粥,史学家却称其具有高智慧

晋惠帝司马衷天生智商有缺陷,这在西晋朝臣中可以说是公认的。但在后世有些史学家眼里,却有不一样的解读,他们觉得晋惠帝是一个具有高超智慧的人。拿这两个著名的笑话而言,这些史学家认为晋惠帝说的“官私蛤蟆”其实是指的朝廷上争权夺势的臣子们;而“何不食肉糜”则完全是因为皇帝的生活水平和百姓不一样,对晋惠帝而言,肉粥算是再普通不过的东西,可以说早就觉得没有味道了,而百姓吃的糠皇帝没吃过,肯定觉得是好东西,因此他才会有那么一说。

百姓快被饿死,皇帝问为何不喝肉粥,史学家却称其具有高智慧

司马衷为何会问出那样两个奇葩的问题,我们姑且不论。但关于“晋惠帝是个具有高超智慧”这样强行洗白的观点,早有魏晋史学家一句话怼回“好好翻翻史书”。

关于晋惠帝司马衷究竟聪明与否,你怎么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