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怎樣欣賞王維的千古第一思親詩《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謝小樓


公元717年,王維時年十七歲,逢重陽佳節,思念親人而作。質樸自然,敦厚真摯,特別是“毎逢佳節倍思親”已成為自古至今離鄉背井的遊子表達思鄉之情的格言警句。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唐)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 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 遍插茱萸少一人。先糾正個常識,

山東,非山東省,指華山以東,王維時在長安,處華山以西,故鄉山西永濟,處華山以東,故為山東。

茱萸,又稱“越椒”“艾子”,常綠帶香,可殺蟲祛寒,比如山茱萸可入中藥,佩茱萸,爬山登高,是重陽傳統習俗。


首句妙在四重強調:“獨”,獨自,一重,“異鄉”他鄉,二重,“異”不融,三重,“客”離鄉,四重。

簡單七字,反反覆覆,無非表明詩人自己孤愁深重,為第二句鋪墊。當時王維正長安謀取功名,身處繁華熱鬧都市,詩人卻舉目無親,前途未定,更顯煢煢孑立, 形影相弔了。

對於現在的外漂一族來說,這樣的體會太深刻了,城市再喧鬧也與我無關,“熱鬧是他們的,我什麼都沒有”。

次句妙在一“倍”字:毎次到佳節,在外的人都想家,詩人卻超過一般人,加倍地,高出許多倍的思鄉,照應第一句,孤獨倍嘗,才思鄉倍深。

這一句質樸而動心,描述了人人皆有的共通體驗。思鄉之情或許天天有,但在佳節會格外強烈。平日,在外的人都一樣,可佳節,看到別人都回家團聚,在外的人會更難受,更內疚,更淒涼,有時選擇不回家遠比回家更煎熬更痛苦。

最後兩句妙在“不言我想他們,卻言他們想我”:設身處地的假想,出乎常情,卻巧妙地表現了兩地相思兄弟情。

不寫自己想他們,卻虛寫家鄉兄弟重陽登高缺了詩人而想念詩人的畫面,凸顯了兄弟們的情深意重和自己未能回去的遺憾之情,比正面直接寫自己思念之情要有趣含蓄得多!

就像在外的人給家人打電話,調侃一句“有沒有想我呀”,已是淚流滿面,哽咽難語。

這樣的手法,詩歌常見,曲折蘊藉,情深動人。

比如,周邦彥《蘇幕遮》“五月漁郎相憶否?小楫輕舟,夢入芙蓉浦。”,異曲同工。

毎一個離家的人,都會被這首小詩深深感染,源於詩中那份濃烈的鄉愁,觸動了心底最柔軟的地方。


一綠浮芳


王維的千古名篇《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可以算中國人最熟悉的一首唐詩了,「每逢佳節倍思親」一句,寫出了在外漂泊的全球華人的共同情感,每當佳節之時,漂泊的人都會情不自禁地想起這首詩,情不自禁地吟一句「每逢佳節倍思親」。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這首詩原題下有注:「時年十七」,說明這是王維十七歲時的作品,當時,詩人正在長安與洛陽間漂泊。山東,唐時山東指崤山、函谷關以東。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異鄉:他鄉、外鄉。 為異客:作為他鄉的客人。佳節:美好的節日。

一個人獨處他鄉,成為了他鄉的客人,每當美好的節日的時候,就加倍的思念家鄉的親人。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登高,重陽節有登高的習俗。茱萸(zhūyú):一種香草,古時人們認為重陽節插戴茱萸可以避災驅邪。

遙想兄弟們今日登高望遠,到處都是頭上插著茱萸的人,但卻少了一個我。

王維的這首詩,妙在用最淺近的語言,表達出了最普遍的人類情感。異鄉思親的情感人人心中有,但總感覺很難用語言表達出來,但讀了王維的這首詩,就感覺他的每個字都寫到了你的心坎上。

獨在異鄉為異客,詩的第一句,就用了一個「獨」字,兩個「異」字,這三個字,每個字都個讓身處他鄉的人黯然神傷。「異鄉」、「異客」,在陌生的環境中,面對陌生的人,找不到自我的歸屬,人與整個世界是疏離的,此時內心的淒涼可想而知。

每逢佳節倍思親,客居他鄉,就會常常思念親人,但是這種思念,在佳節之時,會特別的突出,因為此時,正是家人團聚的時候,而異鄉異客,卻只能看著別人家人團聚,有說有笑,自已一人默默承受著孤獨的滋味。

詩的前兩句,可以說已經將異鄉思親的情感寫盡了,再延續這樣情感寫下去,不免會顯得多餘。於是,詩的後面兩句文情突變,顯示出十七歲的王維,已經擁有了老到的詩才。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維沒有繼續寫自己對親人的思念,而是將視角一轉,將詩筆宕至家鄉的兄弟身上。今天是重陽節,家中的兄弟肯定會一起登離望遠,會看到到處都是插著茱萸的人,但是卻少了我一個人。

詩的前兩句,雖的千古名句,作為情感表達,也是直擊心靈感人至深,但作為詩,卻太過直白,少了一些韻味,而後兩句,恰好補足了這一點。

詩的後兩句,讓整首詩的蘊含更加豐富,讓整首詩的情感變得更加深沉,也讓整首詩有了反覆品味的空間。四句合在一起,成就了異鄉思親的千古第一詩。如今,這首詩已經成為了漂泊他鄉的人思念親人的時候最好的情感表達,你再也想不到第二首詩為代替它。

清人俞陛雲在「詩境淺說續編」中評:此詩尤萬口流傳。詩到真切動人處,一字不可移易也。

答者:謝小樓


謝小樓


回答這個問題就是懟


問者的,好的思親詩有很多。比這首好的也有很多,只不過是這首流傳的比較廣而已,我問不知道是誰封的千古第一,也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人們喜歡在文學領域搞第一第二這些為人不恥的名堂。分享幾首個人認為比較好的思親詩吧。

憶舍弟

杜甫

戍鼓斷人行,邊雁一秋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常不達,況乃未休兵。

十五夜望月(王建)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溼桂花。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望月懷遠 張九齡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和風小築主人一諾


這首詩寫進了教科書,應該說華人對此詩都耳熟能詳,歷來作為思親詩典範。此詩樸實無華,朗朗上口,關於此詩的賞析也很多。在此簡單補充幾句。

唐朝官員選拔主要從公卿世族中擢升,雖有科舉但錄取率很低。自武則天起,重視民間人才選拔,科舉錄取率大大上升,科舉成為讀書人入仕的最主要路徑。唐玄宗時期進一步完善了科舉制度,將詩歌創作能力納入考核,提高科舉地位,並在洛陽、長安多次親自面試應試者。一時諸多青年才俊紛紛湧入長安、洛陽謀求功名。

王維家居蒲州,在華山之東。當時王維年方十七,正在長安、洛陽謀求發展。詩中一"獨"兩“異”道盡孤身求索,客居、離群,遊離於主流環境之外的孤獨之感。恰逢重陽佳節,家鄉的兄弟們插萸登高,自己卻不能參與,思鄉之情愈發濃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