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為什麼房產存在買漲不買跌的“反市場規律”現象?

吳文建


讓我首先引用巴菲特的名言:“在別人貪婪時恐懼,在別人恐懼時貪婪。”即在金融市場中,不要隨大流,要反其道而行之。具體而言,就是在市場下跌時買入,在市場上漲時拋出。

但是,知易行難,特別對於普通投資而言,“買漲不買跌”恰恰是絕大多數人慣性行為,恰恰不反市場規律,而是幾乎所有金融市場中,投機散戶的市場規律。

就拿中國的房市來說,前20多年來,幾乎只漲不跌,普通百姓買房和不買房的結果,分化成了兩個階層。使得大眾產生了中國房價只漲不跌的心理慣性。即使在調控如此之緊的這兩年,房價依然上漲,哪怕限購、限價、限貸,反而使得房子好似稀缺品一般,使得好些人一有錢就買房,約漲越買,越買越漲,形成了金融市場的“反身性”(Theory Of Reflexivity),也就是市場預期會導致參與者們按預期行動,結果預期成真,形成一個自我實現的循環,通俗形容就是“狗追尾”現象……

因此,這幾年,將一線城市房價冰封,房價並沒有實際下跌;同時、引導資金傳導到二線城市,結果房價上漲,三四線城市的去庫存大見成效,顯然,對於投機炒房(儘管決策者反覆強調“房住不炒”)而已,必須買漲不買跌,這就是投機市場的規律。

其實在股市裡,這個現象更明顯,特別在以散戶為主的中國股市中,過度交易、重倉、追漲殺跌等是常態。

總之,金融市場是檢驗人性的最佳之地,恐懼和貪婪是人的本性,沒有幾個人能做到,“在別人貪婪時恐懼,在別人恐懼時貪婪”只存在於巴菲特的名言之中。而“在別人貪婪時更貪婪,在別人恐懼時更恐懼”才是常態——投機市場的規律。

你對這個問題有什麼更好的意見嗎?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


陳思進


這個不奇怪,買賣過股票的人對這種心理尤其熟悉。

漲著的股票急忙追進去,希望它再漲一直漲,只要漲著,再貴買的也是賺錢的;跌的股票,一直不肯買,想著它一定還會跌,這時買就虧大了。

房地產也一樣,漲時當心再不買就買不起了,跌的時候觀望氛圍濃,怕一下子深跌下來,一輩子的儲蓄就打水漂了。不過,房地產的買賣流程長,不容易迅速或買或賣,因此形成趨勢後,會有較長的延續期。

比如漲勢起來了,會漲個一兩年,跌下來的時候,也不會說跌三個月就迅速止跌迅猛漲起來的。

“買漲不買跌”被視為反市場規律,這種說法是不恰當的。甚至說,“買漲不買跌”是更多人的操作心理,是市場普遍的規律。它甚至上升到了專門的投資法則,說投資理財操作都需要“買漲不買跌”。說這是順應趨勢,還說,這是富人的投資秘籍呢。窮人往往貪圖一時賬面的貴與賤,“買跌不買漲”,盲目樂觀;富人則“買漲不買跌”,懂得趨利避害。

其實不然, 與之對應的操作方法則是高拋低吸。

兩者都不是絕對的,裡面都有無數的坑。

這裡就涉及到所謂的價值投資,長期投資的話題,也涉及到是剛需,買房子是拿去住的,還是投資需求,買了房子就是為了用更高的價錢賣出去。

不同的背後動機,決定著不同的操作手法。如果是自住用,在家庭能承受範圍內買房,都是合適的。如果作為一種投資,那就要好好研究時機、節點之類的規律了。

這更多的是一種承擔風險的意識,跌和漲是相對1年來說,還是5年、10年來說?

同時,它也是一個心理問題。只有真正認同,我們並不能賣在最高點買在最低點,我們在投資理財時,在買大額商品時,才能保持較好的心態。

我個人覺得,不管是做什麼決定,不後悔是最好的良藥。對每一決定都患得患失的人,一定也是生活得很計較,很猶豫,很沒趣的人。

追漲殺跌,或者高拋低吸,只要自己操作真正多起來時,你才能找到自己的節奏,才能算得上一個合格的投資人。

至於像房子這樣的大額消費,別揹負太多債務,就不怕它巨幅的浮動,怎麼著也還是有水泥磚瓦在吧。

敢出手,才是脫離想象的第一步,才是現實的景象,其他的一切都還只是猜想。


財經作家邱恆明


買漲不買跌是針對一些稀缺或生存必須資源的炒作,這一理論,炒股票,炒文物,炒期貨,還有炒房子,凡是用來炒的,都用這一理論。在房產領域,這一理論提出者自己的利益的。那他是誰呢,地產開發商,連鎖中介公司,炒房團。他們相當股市裡的上市公司,平臺公司(同花順之類,不炒股不知道準確術語),基金公司。

誰發現過買汽車,買大米,等等也都在搞買漲不買跌嗎?


燈心56477588


房子“買漲不買跌”,恰恰是“市場規律”的體現!

因為房子不是普通的商品。至少在現階段,房子依然有很強的投資屬性。

投資品的特點就是,價值的不斷提升才會得到投資者的青睞。

這點上房子和字畫是一樣的!


管家一仙東生活圈


主要是人們對於房價的預期,如果現在房價暴漲,大部分的買房人是看好房地產市場的,覺得房價在預期中還是會上漲的,買了就賺了;一旦房價下跌了,大部分的買房人預期是覺得房價還是會降的,所以一般情況當房價下跌的時候,買房人卻在猶豫,心裡上會認為房價還會再跌。


買房參謀


這種現象的出現基於兩個因素

第一:投資性產品,例如股市,人們在參與的過程中主要是趨利,想獲取最大的利益,所以漲的時候就買,跌的時候就觀望

第二:聚集效應,一件產品在眾多人關注下會出現這種情況,人潛意識的聚眾心理導致這種情況的出現

簡單的理解,產品價格上漲,心理上擔心這件產品還會快速上漲,那麼人就希望儘快入局獲取最大的利益,同時周邊人都是這種反應,那麼就會有大部分人在短時間內參與進來,直接導致產品價格又一次的快速上漲,這是一個循環

當產品價格下跌的時候,所有人都擔心產品還會繼續下跌,希望從低點進入市場,所以觀望,而身邊的大部分都是這種想法的時候,市場的需求會快速減少,從而產品價格快速下跌,這又是一個循環

而這種循環是基於產品本身不健康的市場環境所造成的,只有降低房子的投資屬性,讓其迴歸居住的本質,這個不良的市場才可能轉為健康


大頭看房


這是人們對於預期未知的一種正常反應。因為房價跌的時候,人們會期望其跌更多,而房價漲的時候,人們害怕漲的更高。人們無法判斷房價的漲跌趨勢,因此很難去確認跌的時候什麼時候是低點,漲的時候什麼是高點,所以就出現所謂“反市場規律”。

很多人買房子,不是完全出於需求,那麼跌的時候是沒有利潤空間的,買了很容易砸手裡,而漲的時候利潤空間很大,所以就爭相購買。

就像證券投資一樣,很多人願意去追漲殺跌,而不願去仔細分析市場規律,往往就投資在高位。

這麼解釋我想應該能夠解答你的疑惑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