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廈門機場折射出“南航系”的牛


廈門機場折射出“南航系”的牛


廈門機場折射出“南航系”的牛

在我去過的244座機場中,廈門高崎機場是比較常去的一座。在中國的五座計劃單列市機場中,我去的最多的就是深圳機場和廈門機場了。

目前,廈門新機場:翔安機場項目正在有條不紊地推進中,據說2015會通航,好期待。

至於高崎機場,目前來看,還將在很長時間扮演著中國東南沿海尤其是臺灣省海峽西側的空中交通樞紐地位。

T1現在是貴賓樓,目前不對普通民眾開放;

T2是全球三座紅點設計博物館之一;T3是所有的國際及港澳臺航班和“南航系”所有國內航班;T4是除“南航系”以外的所有國內航班。

“南航系”在國內航司中是一個極其龐大的存在,而廈門機場無疑是廈航的終極大本營,也是廣義上“大南航”的基地機場之一。

目前,廈航的股比是:南航佔斤六成、廈門市佔三成、福建省一成;

河北航:大股東是廈航;小股東是河北省自己的企業;

江西航:廈航佔六成股份,剩下的歸江西省。

綜上,河北航、江西航是南航的“孫公司”。

起初,廈航其實一直有獨立單幹的意思,廈航自己的空乘制服、白鷺卡及貴賓室體系就可見一斑。但現在看來,似乎獨立發展的動議被暫時擱置了。比較標誌性的事件就是南航會員卡和廈航、河北航、江西航會員體系徹底合併,共通共享,這是一次“關係”上的完美打通。反觀“西藏航”與“國航”之間則是越走越遠了。

另外,廣義上講,川航也是南航的。原因有兩個。第一,南航作為川航的第二大股東,只比第一大股東少1%的股份,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甚至可以說是並列第一大股東;第二,每年南航集團的財務報表,都是把川航歸進去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