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8 遇見大連之二十七:城子坦三清觀

三清觀,坐落在普蘭店區城子坦街道。明永樂二十年(1422),為防倭寇從黃海上岸入侵而建歸服堡城,後改為城子疃。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日俄簽訂《朴茨茅斯和約》,戰勝國日本將“關東州”擴至城子疃,以城中心街小橋為界,南屬日本殖民當局管轄,北屬清廷復縣管轄。1965年8月改叫城子坦。


遇見大連之二十七:城子坦三清觀

城內的三清觀,始建於明萬曆年間,1964年被毀,1994年重建。整座廟宇建築佔地1400平方米,建築面積600多平方米,廟院共有8個大殿24個自然間。各殿氣勢恢宏,風格各異。


遇見大連之二十七:城子坦三清觀

城子坦是明代遼南古城,古城人氣旺而古廟香火濃,如今的三清觀舊顏已退,重修後的三清古廟氣象生動。走近它的綠瓦,紅柱,重簷,花窗,讓浮躁的靈魂滑入清靜之所小憩片刻,可解多少困惑與倦怠。城子坦三清觀位於城子坦街道辦事處對面,為明代萬曆年間公元15世紀所建,距今已有400年的歷史。觀內塑有三清老祖,故而得名三清觀。1998年該觀被列為普蘭店市文物保護單位。


遇見大連之二十七:城子坦三清觀

該觀共有神像150多尊,包括有佛、儒、道三教諸神位,保持原有風格,古香古色,塑工精細,造型奇特,活靈活現及壁畫雕刻等十分精湛。廟內有一株與三清觀同時代的,距今已有400年曆史的古椿樹,該樹已枯萎多年。但1994年該廟重建以來,可謂枯木逢春,樹葉又奇蹟般的茂盛起來,令人稱奇。該廟香火始終較旺盛。在農曆四月二十八廟會期間,可謂商賈雲集,香客川流不息,呈現出一派繁華景象。

地址:城子坦街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