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6 醫療健康行業供應鏈金融發展概況

1/醫療健康行業發展概況

本文所稱的“醫藥行業”包括,醫藥製造業、醫療儀器及器械製造業和醫藥流通業。其中,醫藥製造業在《國民經濟行業分類》(GB/T4754-2011)中的C27醫藥製造業,C358醫療儀器設備及器械製造等子行業。“醫療行業”包括《國民經濟行業分類》(GB/T 4754-2011)中的Q831醫院,Q832社區醫療與衛生院,Q833門診部(所),Q834計劃生育技術服務活動,Q835婦幼保健院(所、站),Q836專科疾病防治院(所、站),Q837疾病預防控制中心,Q839其他衛生活動。

醫療健康行業受宏觀經濟環境影響較小,被譽為永不沒落的朝陽產業。與宏觀經濟發展的相關性較低,但與居民收入水平提高以及醫藥技術水平提升有較強的相關性較高。雖然近年來,我國整體經濟增速有所下滑,但並沒有影響醫藥行業銷售收入的增速,行業整體運行基本平穩。2016年藥品流通市場銷售規模穩步增長,隨著各項醫改政策的逐步落實,藥品批發行業整合將進一步加快,藥品零售市場、醫藥電商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1]。根據有關分析,國內醫療供應鏈金融將迎來黃金機遇,市場規模將達千億級。

2/醫療健康產業鏈分析

醫療產品從生產到最終被消費者使用的過程中,多個主體共同參與(如下圖所示)。醫療健康產業包括:醫藥行業監管部門、藥品原輔料供應商、藥品生產企業、藥品招標中介組織、藥品批發企業、藥品分銷商、醫院、藥品零售企業、合作伙伴(如第三方物流企業、銀行等組織)、終端顧客(患者)。參照國家衛計委發佈的全國衛生統計年鑑,2014年全國醫院物資採購費用達1.22萬億元,2010年-2014年平均增速超過40%。按照每年20%的增速保守估計,2017年僅全國醫院物資採購費將達到1.5萬億元。

醫療健康行業供應鏈金融發展概況

根據對醫療健康行業產業鏈上各類客戶主體和產業規模的分析,我們認為:醫院、醫藥流通企業(包括藥交所)具有市場需求旺盛、業務容量大、上下游黏度強、具備重要地位等顯著特點,應是銀行供應鏈金融業務重點聚焦的目標客群。

3/我國醫療健康行業發展的新趨勢

隨著我國城鎮化推進的深入、醫療改革的日趨深化、人口老齡化程度的進程加速以及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變化,我國醫療健康行業將催生很多細分產業,這也將拓寬商業銀行業務發展空間。

比如養老產業,我國特殊的老齡化進程使得長期以來形成的“養兒防老”觀念以及家庭養老傳統模式將難以為繼,日益擴大的老年人群將更多地通過社會養老、居家養老等新方式滿足自身養老需求,提出更多的養老服務需求,從而拓展養老產業鏈條。養老產業除傳統意義的老年生活照料、康復護理、專項用品開發等外,還包括老年保健、金融、旅遊、文化等諸多產業,是集生產、經營、服務於一體的綜合性產業。針對養老產業,銀行首先是應緊密關注養老地產、養老醫療、老年旅遊及老年用品等行業政策動態,根據養老產業項目特徵,適當加大信貸資金支持力度,擇優支持行業地位高、綜合競爭力強的龍頭企業和核心配套中小企業。其次,應充分利用流動資金貸款、貿易融資和固定資產貸款等信貸產品組合,組建多層次信貸產品組合。三是針對上下游產業鏈條涉及較廣的養老房地產、養老醫療等核心企業,推進產業鏈營銷。四是針對養老地產、醫療保健等投資期限長、資金需求量大的行業,積極介入保險公司、信託公司養老產業項目,搭建多渠道融資服務。五是積極爭攬政府支持項目,充分利用財政貼息政策,加大對養老服務業的有效信貸投入。

比如民生醫療領域,隨著醫保改革的不斷深化,醫保的覆蓋面將越來越廣,大部分醫院將承擔醫保的社會責任。一般來說,患者醫保就醫後,從確定消費金額到醫保款到位有3個月左右的賬期,在人口較多或財政相對不富裕的省份,賬期可能更長甚至超過半年。銀行可以以醫保佔款為標的,設計應收賬款融資產品,有效解決產生的需求。

根據中國目前的情況,公立醫院以提供基本的醫療服務為主,專科和高端醫療保健、健康管理服務將存在廣闊的發展空間,給民營資本進入醫療保健行業帶來了新的機會。銀行可以針對在市場中具有較好口碑和較大市場份額的民營專科醫院(比如愛爾眼科、民生耳鼻喉等)和高端醫療保健中心(比如慈銘體檢等)、月子中心(會所)等提供專項授信用於採購,並依託其進行上下游鏈條營銷,通過投行等表外業務為其建立分支機構提供融資支持。

4/醫療健康行業供應鏈金融解決方案的思路

醫院供應鏈合作有著一定的特殊性,它的前提是一定要滿足藥品流通行業的特殊性。要建立專業藥品運輸能力,為有需要的公司提供常溫或者控溫的運輸,還可以進行專業的包裝或者全程監控等定製化服務[2]。

我國製藥企業97%的產品銷售給藥品流通企業,而流通企業85%的藥品又銷售給了醫院。同時,醫藥供應商多數為中小企業,融資較困難,且醫療機構應收賬款週期較長、壞賬率較低,醫療供應鏈金融的介入空間廣闊。特別是,雖然中小醫藥流通商存在應收賬款週期長的問題,但其面臨的對象是醫院,特別是公立醫院具有近乎100%的償還能力。因此,醫院是我國藥品流通與消費過程中最主要的節點經營主體。在整個鏈條中,大型醫院通過貿易中的強勢地位,延長上游賬期,通過對上游供應商的資金佔用解決自身融資需求;中小型醫院相對自身融資需求較高,融資的途徑也相對多元化。醫院的供應鏈金融服務可以圍繞醫院本身的金融需求以及醫保欠款和上游供應商應付賬款展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