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6 《婚姻故事》:婚姻中察覺不到痛苦的那個人通常更自私

寡姐演婚姻不幸福的女人似乎看上去缺乏說服力,會讓人覺得都長這麼美了,還能不幸福?但事實上,婚姻面前,人人平等,幸福不幸福和長得好看不好看沒有關係。婚姻這個奇怪的制度,能讓再好看的人露出醜陋的內裡,能讓再平凡的人露出最美的笑容。《婚姻故事》說的是兩個由愛結合的人如何離婚的過程,它有點像伍迪·艾倫的紐約故事,但又比伍迪·艾倫沉重,它說出了很多婚姻失敗的根本原因,是因為一方的自私讓另一方再也無法忍受,出軌、搬走、開展自己的事業等等,只是一些外在的表現形式。

《婚姻故事》:婚姻中察覺不到痛苦的那個人通常更自私

很多情況下,人會因為一些莫名其妙的事情崩潰。雖然片中的寡姐決定離婚的原因看上去是因為丈夫和劇團的同事出軌,但她和女律師說出內心真正的原因時,是意識到丈夫並沒有真正看到她的存在,丈夫也不在乎她的需求,她想要在洛杉磯度過更多的時光,想要有機會發展自己的演藝事業或者是當導演,丈夫都沒有在乎,或者是輕描淡寫地否定。

《婚姻故事》:婚姻中察覺不到痛苦的那個人通常更自私

丈夫想當然地認為,在紐約生活在他的身邊,成為他的戲劇裡的女主角,當好孩子的媽媽,就是妻子最幸福的生活了。她不應該有任何抱怨,甚至她有抱怨都很奇怪。是的,按照我們中國的標準,《婚姻故事》裡的丈夫簡直是標準的好丈夫了,獨立能力很強,靠自己在紐約白手起家,會做飯,會把妻子隨手亂丟的東西收拾好,會幫忙帶孩子,還算有才華,也不亂花心,可能很多人都得說,這樣還不滿足?那想要什麼樣的丈夫?

《婚姻故事》:婚姻中察覺不到痛苦的那個人通常更自私

經歷過或者正在經歷不是很愉快的婚姻生活的人或許會知道,你會在某一刻發現自己的生活偏離初衷,你沒有過上你曾經想要的某種生活,你沒有成為你曾經想成為的那個人。這個沒有也許和婚姻有關,也許和婚姻無關,但是這段婚姻沒有帶給你想要的生活,那樣的答案一旦出現在腦海中,很多事會逐漸分崩離析。而最可怕的是,你的伴侶一無所知,依然沉浸在每天的日常中。也許有人會說,你為什麼不告訴他(她)內心的困惑,只有你自己知道為什麼。

《婚姻故事》:婚姻中察覺不到痛苦的那個人通常更自私

寡姐義無反顧地搬回母親家,聘請律師開展離婚。丈夫一頭霧水,但還算耐心地配合。儘量不影響孩子這一點共識,西方父母遠比中國父母要好,很多中國父母離婚離得反目成仇,恨不得孩子也把對方恨得不認才好,卻不知道給孩子帶來了多大的痛苦。自己過不好的人生,最後讓孩子去負擔痛苦,那實在算不上好父母,那些為了孩子還勉強營業的婚姻也是半斤八兩。

《婚姻故事》:婚姻中察覺不到痛苦的那個人通常更自私

寡姐和丈夫在公寓裡對談的一段對話堪稱振聾發聵,一直努力保持平靜的夫妻在這裡爆發了,將內心所有的不滿和恨意脫口而出。你可以看到丈夫居高臨下的自私,他因為妻子破壞了他原本要走上人生巔峰的生活而充滿恨意,如果不是妻子瞎作,拿了亞瑟獎的他,事業家庭兩得意,此刻豈不是人生贏家?絲毫意識不到另一半在家庭生活裡的痛苦,你可知他是有多自私。完全不關心妻子是否快樂、滿足,只希望周圍的一切按照自己的意願運轉下去,雖然他看上去才華感人風度翩翩,但他就因此有資格讓另一半毫無怨言地為自己犧牲了嗎?

《婚姻故事》:婚姻中察覺不到痛苦的那個人通常更自私


《婚姻故事》:婚姻中察覺不到痛苦的那個人通常更自私

世界對母親的標準和對父親的標準永遠都是不一樣的,父親可以是偶爾陪伴一下孩子然後獲得一圈好評,母親偶爾喝醉放鬆一下就變成了有可能是酗酒,女律師的一段話也是指出了非常殘酷的現實。其實老律師早就看透了一切,但丈夫一開始接受不了孩子搬到西岸的現實,折騰一陣最後結果還是一樣。接受了現實以後,丈夫還接受了這邊某所大學的教職,會長期待在這邊一陣。其實和失去的家庭相比,你才會發現原來你所重視的事業、社交圈,和家庭相比又算得上什麼,可是原來的你,在婚姻生活中領悟不到這些,為什麼呢?歸根結底,是因為原來的你不願意出讓掌控權。

《婚姻故事》:婚姻中察覺不到痛苦的那個人通常更自私

大多數夫妻都會在婚姻生活中爭奪掌控權,不少可怕的婚姻生活裡還有婆婆來加入爭奪掌控權。很多男性意識不到,他們的家庭生活是由妻子給予的,少數認識到人生真諦的丈夫會懂得,將家庭事務的掌控權交給妻子是個明智的選擇。總的來說,在管理家庭這個範疇,女性的本能要比男性強的多。女性負責家庭的小船正常運轉,男性應該負責的是,出去打獵獲取社會資源和關注伴侶的情緒是否愉悅。現代社會女性也會想要出去打獵,男性如果不自覺分擔一定的家庭事務包括育兒壓力,家庭的小船就很容易翻了。

《婚姻故事》:婚姻中察覺不到痛苦的那個人通常更自私

西方社會的《婚姻故事》追求的是兩個個體的完滿,如果兩個人中只有一個人快樂,那就不叫真正的快樂。這樣的訴求在我國其實也逐漸在顯現出來,日漸增高的離婚率就是在表示,越來越多的獨立女性對於雞肋婚姻的態度不會再像上一輩的父母那樣湊合湊合一輩子。一湊合,湊合一輩子,誰還願意這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