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9 不惑之年的游泳锻炼瓶颈

不惑之年的游泳锻炼瓶颈

40岁后的朋友们大多数到了事业与家庭相对稳定的状态。拼搏了这么多年,身体也到了需要通过运动锻炼来维持健康的年纪。游泳是一项低损伤,相对其他运动个人健康收益较大的健身项目。一旦选择了游泳运动,很多朋友就像着了魔,越游越多、越游越快。可是,这样真的好么?这个年纪的我们会因为越游距离越长而变得更加健康么?

常去公共泳池的我有很多健身游泳爱好者朋友,我们经常会探讨一些问题。与上面这个问题一样,且更加具体的问题就是:天天游1000米之后,好像没什么感觉了。也快不起来,也没有以前感觉那么舒服了。


为什么说游得越久收获越小

不惑之年的游泳锻炼瓶颈

也许学过经济学的朋友们都知道边际效益递减这个原理,其实我们的身体也是一样的,开始有生理挑战的游泳运动量和强度因为生理适应,会让我们的身体健康受益逐渐减小。

从刚开始能游100米、200米…….一直到1000米的这个过程中,我们的神经肌肉系统在与泳池水的相互作用中不断地适应,因此变得愈发强大。虽然开始时会有延迟性酸痛的问题出现,不过经过几次长时间的锻炼后,这种情况逐渐就消失了。心肺系统因为神经肌肉的供给需求变大,也变得比以往更加强大,从开始的气喘吁吁到最后的面不改色,说明我们由内而外的变得强大了。

不过人的生理毕竟是有极限的,特别是到了这个年纪。如果我们发现每次游完1000米已经不像以前那么“爽”,可能已经遇到了瓶颈期。如果此时的你决定增加距离和强度,收益的拐点就将出现,并将呈现下行趋势。


不惑之年应该如何游泳

不惑之年的游泳锻炼瓶颈

那么,此时此刻,我们究竟应该如何去增加游泳带给我们的收益,避免出现负面效应呢?

1.了解自己的身体状态,找到健身游泳盲区

不惑之年的游泳锻炼瓶颈

我们需要了解身体除了“耐力”和“大肌群”外,还有让我们运动更加协调小肌群。这些小肌群让我们的身体运动链之间更加协调有序。想知道它们的状态如何,要学会给自己做一些身体骨骼肌肉功能测试。在以前的文章中我们提到的测试,大家都可以去尝试一下,看看自己是否能够有质量的完成。

2.有计划不盲目

不惑之年的游泳锻炼瓶颈

不管是为了比赛还是仅仅处于自我挑战,我们都需要目标和计划。如果你不参加比赛,提升划水幅度或者提升分段速度这样的分解目标,都是很好的量化标准。为了这个目标和计划,你的身体可能就会有新的生理刺激,带来和初学游泳时一样的兴奋感觉。

3.明确心率指标,控制好强度

不惑之年的游泳锻炼瓶颈

想追求新的目标,或者说想让自己有更高的健康收益,必须建立在安全的基础上。比如有些朋友在游泳的时候因为内啡肽和多巴胺的作用,越游越快,给自己本不强大的心肺系统造成了较大的压力。如果这是此时的你,就理应选择一项强度控制方法了。无论你是分段用手测量,还是用可穿戴设备测量,都是必备方法。


小结

不惑之年的游泳锻炼瓶颈

不惑之年的朋友们,为了不让游泳运动带给你的健康收益逐渐降低,我们需要更加精细化的进阶,去仔细品味从前还未涉及的领域。这个领域是身体评估、是分解目标、是强度把控。

未来还会分享很多具体方法,包含测试、训练方法与计划。如果您有任何建议和意见欢迎随时给我留言,帮助少中成长提高。感谢您的支持与厚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