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正史中,三國真實的兵力如何?

lla122510016


正史後漢書記載,漢順帝時期全國共有郡國105個。此後因胡人侵擾,失去上郡、雲中、五原、定襄、朔方五郡,張掖屬國下落不明,尚餘99郡國。



順帝時期人口約為4900萬,到了三國中後期人口:魏 440—450萬 蜀90—100萬,吳230萬。其中蜀國以百萬人口長期維持不足20萬的軍隊。

而在三國時期最大規模戰役—淮南三叛最後一次平定諸葛誕戰役中,雙方軍馬雲集,近60萬人(其中司馬氏兵力近30萬,諸葛叛軍十五萬,東吳援軍十餘萬)這是後期三國的大致情況。


人口:據《三國志》記載,蜀國滅亡時,口數為94萬,吳國滅亡時,口數為230萬。 據《後漢書-郡國志》記載,魏滅蜀前,口數約443萬。

兵力: 據《三國志》記載,蜀國滅亡時全國士兵10.2萬人,吳國滅亡時全國士兵23萬人。魏國不明,據《晉書》司馬昭所言淮南叛亂時全國兵力50萬。 據《三國志》記載,李傕、郭汜鼎盛時擁兵10餘萬人,袁紹擁兵數十萬人,劉表擁兵10餘萬人。


圖影觀史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漢代曾經有過6000萬人的人口鼎盛時期,公元157年東漢人口有近6000萬。

但持續多年的黃巾起義,導致國內大亂。

除了死於戰亂以外,因戰爭導致大量農田無法耕種,更多的老百姓死於隨後的饑荒。

三國時期的220年,全國人口不過2361萬人。,減少了一半還多。

其中蜀國、吳國和魏國的人口比例,大概是1:2:5。

也就是說,蜀國和吳國人口總和,也就比魏國的一半多一些,這也是魏國最終獲勝的原因。

因為人口有限,其實各國兵力並不多。

蜀國可以使用兵力大概是10多萬人,吳國20多萬,魏國大概四五十萬。

但是,古代打仗非常強調後勤,其中蜀國的後勤最差,必須依靠不亞於士兵的民夫,才能實現糧食的山地運輸。相反,吳國和魏國的情況就好得多。

所以,蜀國軍事實力最弱,吳國比蜀國強,魏國最強。

但蜀國因為盤踞四川,易守難攻,魏國也很難殺進去。

而吳國官兵的水軍厲害,防禦魏國的攻擊還是沒有問題的。

但同樣道理,魏國佔據中原和西北,有大量騎兵,很擅長北方地區平原作戰。所謂蜀國和吳國也不可能打敗魏國。

赤壁大戰後,吳國集中10萬大軍反覆攻擊魏國,也不能再有突破


太誇張了:官渡之戰是袁紹70萬打曹操7萬?


漢末的官渡之戰,是歷史上一次著名的以少勝多戰役。三國演義說袁紹70萬,曹操7萬,兩軍一共近80萬人。那麼,此戰到底有多少人參戰呢?

簡述官渡之戰的過程

史書記載袁紹率領大軍南下攻打許都。而曹操剛剛擊敗了劉備,俘虜關羽,得勝回軍官渡。曹操和袁紹各自連營數十里對峙了一百多天,期間袁紹堆起土山,弓箭手站在上面向曹營萬箭齊發。曹操則用投石車摧毀對方望樓;袁紹又派人挖掘地道從地下偷襲,曹操也以塹壕來反制。相持不下,曹操發現袁紹的弱點,派遣徐晃率兵偷襲袁紹糧道,燒燬了幾千輛糧車。不過,此刻曹操自己也軍糧不濟,軍隊接近崩潰。突然,曹操得知重要情報:袁紹新從北方運來大批糧草,由淳于瓊率領一萬軍隊接應,駐屯在袁紹大營後四十里的烏巢。

曹操大喜過望,敗中求勝,親自率領五千軍隊偷襲烏巢。此時已是小雪節氣,放在今天官渡所在的河南省北部已經供應暖氣了。袁軍失去烏巢糧草,必將陷入凍餓絕境。得知曹軍偷襲烏巢,袁紹卻不聽從部下立即救援烏巢的建議,反而命令張郃等率領重兵乘虛強攻曹營,僅派輕騎去救援烏巢。

大將張郃見烏巢火起,知道袁紹大勢已去,臨陣投降。袁軍各部因補給中斷,大多混亂逃散,袁紹父子只帶著八百騎兵逃過黃河。曹操收降袁軍,把俘虜軍卒全都處死,前後殺死袁軍七八萬人。次年袁紹病故,袁紹兒子互相內訌廝殺。曹操乘機攻略河北,最終統一北方。

官渡之戰雙方有多少軍隊?

史書記載,袁紹是十萬精兵,曹操只有一萬人。

就這點人?這也算古往今來的大戰嗎?

曹操以不到一萬軍隊,能和十倍於己的袁軍攻守幾個月?期間,曹操還能夠兩次主動出兵,偷襲袁軍糧草輜重。

尤其是第二次出兵五千人,佔官渡曹軍的大半,營中只剩下三四千人。這點兵力,就能守住袁軍重兵強攻?

袁軍潰散後,曹操以不到一萬的兵力能抓住七萬潰逃袁軍?還能把俘虜全部處死而不怕他們反抗?

顯然,史書記載的有錯誤,曹操在官渡軍隊肯定不止萬人。那麼到底應該是多少呢?下面就從袁紹和曹操起兵開始,粗略梳理一下雙方如何達到官渡之戰時的領地和軍隊。以粗略估算雙方軍力對比。

袁紹有多少人?

袁紹出身著姓望族,汝南袁氏四世三公,是當朝最有權勢的大貴族之一。袁紹因出身背景和個人能力,在漢末十常侍之亂時已經成為監察京城百官和京畿三輔地區的司隸校尉。這相當於後世的錦衣衛和中央監察部。反對權臣董卓廢立皇帝篡權亂政,袁紹憤然出走冀州。董卓為平息眾議,授袁紹渤海太守職位。

袁紹就任太守後,積極聯絡各地州牧郡守,促成了小說家說的“十八家諸侯討董卓”同盟,並擔任盟主。

討董同盟最終解體,袁紹回軍河北,借冀州牧韓馥恐懼幽州公孫瓚的攻勢,勸說韓馥把冀州讓出。袁紹就此從地級市長渤海郡守,變成了省長冀州牧,逐漸兵強馬壯。

初平二年開始,袁紹先後在冀州和幽州擊敗軍閥公孫瓚,又擊潰了河北境內以黑山賊為首的大小十多部賊寇,最終在建安四年佔領了冀青幽並共四州,領地合計約三百一十二縣。

袁紹收服冀州時,得到十多萬戶超過六十萬人口。其餘三州,幽州幷州靠近邊地比較荒涼,青州受黃巾荼毒嚴重,它們的人口都比冀州少。即便如此,四州合計依舊擁有壯丁數十萬人,總人口超過百萬。袁紹南征官渡出兵十萬,也就是不到人口的十分之一,還是完全可能的。

曹操有多少人?

再看曹操,也是宦門之後,父親曹嵩官至太尉,養祖父曹騰為中常侍大長秋。曹操舉孝廉出仕為官,因權臣當朝病回鄉。後來曹操被徵辟為典軍校尉,相當於現在中央警衛師團長。董卓擅權亂政後,曹操不願同流合汙,棄官回陳留,散盡家財,招募豪傑,起兵討伐董卓。

初平元年,曹操參加了以袁紹為盟主的討董同盟,是一個兵微將寡的小角色。曹操和夏侯惇去揚州募兵四千多人,回河內路上士卒逃散了大半,最後只收攏了一千多人。這一千多人,成為曹操起家的最初資本。

初平二年,董卓入關後,討董同盟內鬥分解,黑山賊十多萬人攻略東郡。曹操率兵救援,擊破黑山賊白繞部,被袁紹舉薦為東郡太守。有了自己的第一塊地盤。

初平三年夏,兗州遭到上百萬黃巾部眾入侵,州牧劉岱戰死。州中官吏迎請曹操來兗州救援。經過數次苦戰,曹操打垮黃巾,收降卒三十萬,男女老幼近百萬。

兵在精不在多,曹操從中揀選精銳稱為青州兵,大約五萬人。

曹操自領兗州牧,坐擁今天一個“省”的地盤。

初平四年曹操率軍打跑軍閥袁術, 隨後兩次攻打徐州陶謙,攻佔十多個城池。尤其是第二次為報“父仇”,曹操在東征路上大肆屠戮,殺害大量民眾,徐州戶口大減。

在曹操東征徐州時,陳宮張邈呂布乘機攻打兗州。曹操回軍和呂布作戰,次年擊敗呂布,收復兗州。

建安元年,曹操攻佔陳地,又擊破汝南黃巾,後前往洛陽迎天子,從此曹操開始挾天子以令諸侯。

之後的四年裡,曹操分別和張繡、呂布、袁術、劉表、眭固、劉備等連年作戰,勝多負少,分別奪取了南陽、徐州、河內、九江等地。

到官渡之戰前,曹操擁有了兗州、豫州、徐州三個州加上南陽,淮南和司隸東部各郡,合計約三百四十個縣。這是很大一塊地盤了。

曹操和袁紹均是當年的所謂“大軍閥”

曹操和袁紹地盤的面積都不小。

相比起來,袁紹在北方,曹操在中原腹地,後者應該更強大。如果這是在東漢,曹操地盤人口一定大大高於袁紹的河北四州,出兵十幾萬根本沒有問題!

可惜,此時中國人口銳減約八成,尤其中原人口損失最重。曹操領地無年不戰,又發生過徐州大屠殺和數次大饑荒,人口應該不足百萬。

回到官渡之戰前,即使曹操領地殘破,畢竟擁有近百萬人口,曹操至少有四萬軍隊可以用於官渡。如此,他才能分兵攔擊顏良文丑,才能阻止袁紹進行圍攻,才能紮下和袁軍相當的數十里連營,才能出動數千兵馬偷襲袁紹運糧隊。

官渡之戰的雙方兵力比,絕對不會是十倍那樣懸殊。

曹軍四萬對袁軍十萬,是比較符合歷史的。

也就是說,官渡之戰雙方總兵力是十五萬左右!


薩沙


正史中,三國真實的兵力如何?

因為受到三國演義的影響,很多人認為三國三方的兵力是很多很多的。比如赤壁之戰,羅貫中描寫曹操共有83萬大軍屯兵赤壁。但真實是這樣的嗎?又有多少水分呢?

我們就以那幾場重要的戰役為例子,來看一看、分析分析,真實的三國曆史上的兵力到底有多少。

討伐董卓

  • 討伐董卓的諸侯一共有十八路,按勢力大的兵力估計有2萬人左右,勢力小的諸侯也就4,5千人,那麼諸侯聯軍總兵力差不多也就20萬左右。

  • 而董卓方估計在15萬人左右。

官渡之戰

  • 袁紹:袁紹方總兵力在11萬左右,而三國演義中稱袁紹有70萬大軍;

  • 曹操:曹操方總兵力才8000左右,不滿一萬;三國演義中稱曹操7,8萬人;

赤壁之戰

  • 孫劉聯軍:水軍加陸軍一共5萬人左右,也就是相當於現在的兩個軍吧,一個兵團都算不上;

  • 曹操:曹軍20餘萬,相當於一個半兵團,曹操相當於兵團司令,而三國演義中則誇張的稱曹軍有80餘萬人。施耐庵的節操呢。

夷陵之戰

  • 蜀漢:劉備軍約4萬人,加上五溪蠻夷約一萬,總共5萬人多一點;很明顯比三國演義中寫的少得多得多,那可是號稱800裡連營啊;

  • 東吳:差不多也是5萬人,看起來和蜀漢旗鼓相當;

通過上面幾大戰役的參戰人數,可以看出正史中軍隊人數規模其實是比較小的,與春秋戰國相比少,與近現代更是少得可憐,歸根結底是由於三國連年戰亂,民生凋敝,哪有那麼多青壯勞動力和物資資源來養那麼多軍隊呢?


比禾觀史


很多人對三國的認識,停留在《三國演義》的印象。小說在描寫戰爭時,多有不實之處,特別是關於參戰兵力,更是誇到無以復加的水平。比如官渡之戰,說袁紹有七十萬人,這絕對是不可能的。那麼,在正史裡,三國的真實兵力究竟如何呢?

第一,赤壁之戰時三方的兵力

我從赤壁之戰開始說起,因為此役是三分天下的基礎。

在赤壁之戰前,曹操寫信嚇唬孫權,稱有80萬大軍。後來據周瑜得到的情報,曹操所率的中原部隊,不過只有十五六萬人,招降的劉表舊部,最多隻有七八萬人,因此曹操的實際兵力大約是在23-25萬人之間。

當時東吳的兵力是多少呢?諸葛亮訪問東吳時,孫權的說法是“十萬精兵”,後來周瑜向孫權請求撥給五萬精兵,孫權答說暫時只能湊齊三萬人。因此,東吳參戰兵力就是3萬多。劉備加上劉琮的兵力,大約2萬人。

第二,三國鼎立初期幾次大戰的兵力

曹丕篡漢後,標誌歷史正式進入三國時代。

三國時代的第一場大戰是夷陵之戰,是役東吳陸遜指揮的軍隊有5萬人,劉備幾乎以傾國之兵出擊,估計兵力在10幾萬,傷亡數萬人。

曹丕南征東吳,動用的軍隊有10幾萬人。

諸葛亮北伐,動用的兵力,一般都不超過十萬人。十萬人幾乎是蜀國兵力的上限。公元234年,諸葛亮最後一次北伐,率領的人馬正好是10萬。

公元228年,東吳與魏爆發戰爭,魏國曹休的兵力是10萬,陸遜指揮的吳軍是9萬,此役魏兵損失一萬餘人。

第三,三國中期主要戰事的兵力

司馬懿平定遼東時,使用4萬兵力,當時遼東公孫淵號稱“控弦十萬”,實際上應該沒有那麼多,最多可能就6萬或7萬。

公元244年,曹爽伐蜀,以10萬之眾攻漢中,當時蜀國在漢中的兵力是3萬,後來費禕率部救援,人數不詳。

公元252年,魏國乘孫權去世,兵分三路攻東,總兵10餘萬,其中東路軍7萬人攻東興。東吳諸葛誕率4萬人馬救援東興,魏軍大敗,陣亡數萬。

公元253年,東吳諸葛恪以20萬眾大舉進攻魏國。司馬師命令司馬孚、毋丘儉率20萬人馬迎擊。這是東吳規模最大的一次對外用兵,吳軍戰敗,損失1萬多人。

公元257年壽春之戰,是三國曆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交戰。諸葛誕在壽春發動叛亂,反對司馬氏。當時參與反叛的兵力達10萬之眾,諸葛誕又徵召5萬新兵。東吳先後投入約10萬軍隊援助諸葛誕。為了平亂,司馬昭動了26萬的兵力。此次會戰的總兵力超過50萬,是三國曆史上投入兵力最多的一次會戰。會戰的結果是諸葛誕敗亡,司馬昭的權力得以鞏固。

在這個時間段,蜀國姜維也多次發動北伐,兵力僅侷限於數萬。

第四,三國後期各國兵力

魏國發動滅蜀之戰前,評估蜀國的總兵力是9萬人。駐守首都及其他軍事基地的部隊有4萬人,能機動作戰的人數只有5萬人。這5萬機動部隊,主要由姜維統領,駐紮在沓中。魏國兵分三路進擊蜀國,其中鄧艾3萬人,諸葛緒3萬人,鍾會10萬人,總兵力約16萬。蜀國投降時,獻上降表,總兵力是10.2萬,包括新招募的士兵在內。

以蜀國相比,東吳的兵力還是比較雄厚的。在公元271年平定交趾之亂時,東吳動用了10萬大軍。

公元279年,篡魏後的晉國發動滅吳之戰,動用的兵力超過20萬,兵分六路。東吳投降時,總計有兵力23萬。

第五,三個國家鼎盛時的兵力分析

魏、蜀、吳三國在兵力最盛時有多少軍隊呢?史書沒有明確的記錄,我們只能大概猜測。

魏國兵力最強。在壽春兵變時,10萬大軍叛亂後,魏政府仍然能調動26萬大軍鎮壓,同時在西線還要應對姜維的進攻。可以推測,叛亂前魏國的總兵力,不會少於40萬,大約在45-50萬之間。

吳國兵力次之。吳國滅亡時有23萬人,最盛時應該有30萬左右。

蜀國兵力最弱,滅亡時10萬人,最盛時可能最多15萬左右。


君山話史


《三國演義》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每一場戰爭都是動輒幾十萬大軍團的PK,那麼在正史之中,三國的真實的兵力到底如何呢?那麼就由我來進行簡單分析,如有不足請多多見諒。

首先先了解這些國家的人口情況,衡量一個國家的兵力如何?人口數量是完全可以作為一個重要的指標的。

魏:極盛時期570萬,魏國滅亡時人口將近千萬。(此時的蜀漢已滅,以及平定遼東公孫家族的政權,天下十四個州,魏佔十州以上,統一天下已成必然)

吳:極盛時期250萬,吳國滅亡時230萬。

蜀:極盛時期104萬,蜀國滅亡時94萬。

三國總轄區(東漢天下分為14個州,一個西域總督府)

其次轄區的大小和區域,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影響一個國家的兵力數量。

魏:青州 兗州 豫州 徐州 司州 雍州 涼州 幷州 幽州 冀州 荊州北部 西域督護府

吳:揚州 交州 荊州大部

蜀:益州

綜上所述目前基本公認的數據。

蜀國大約是10萬,因為蜀漢政權總人口將近一百萬。按照最大的10:1的民兵比例來看,已經基本屬於全民皆兵。 但因蜀國地勢險要有利於堅守,所以常駐軍隊可以較少一點,多為後勤補給,地區駐兵。則機動部隊比例較高,大約能有七萬人左右。

吳國大約20多萬,因為其總人口不超過250萬。也按照民兵比例10:1的話。而且吳國有長江天塹,所以依照長江作為防線,吳國的軍隊可以分為兩部分:江東軍團和荊州軍團。而這些軍隊以守備部隊居多,機動部隊較少。估計機動部隊在10萬人上下。而且其中水軍佔很大一部分,少許步騎軍馬。

魏國總人口在500萬以上,因此按照上面的比例計算的話,曹魏軍規模在50萬左右,但是將近幾十年處於三足鼎立,魏國最盛,地理區位決定了魏國要受到多方的威脅,因此這些軍隊被分為三部分:雍涼二州西北軍團(魏蜀前線)、荊襄-中原軍團、揚州東線軍團(魏吳前線)。

從這些數據就可以簡單明瞭的看到蜀漢政權和東吳政權,曹魏政權的人口,以及兵力差距,所以說無需進行大規模的征伐,只需靜待時機,一個“拖”字就可以統一天下的,如果再加上曹魏佔據的地區經濟富庶,政治合法和文化主流等等這些因素,曹魏統一天下是必然的,只是時間問題,可惜遇到了揮劍只有一次,磨刀用了十幾年的司馬懿,僅用就奪去了曹氏君臣四代建立的江山,真的是可悲可嘆哪!


數據來源:《通典·食貨·歷代盛衰戶口》 《晉書·地理志》《三國志·吳志·孫皓傳》《續漢書·郡國志》


老王講講趣事


漢末人口低谷約為2200萬(參見葛劍雄編《中國人口發展史》),雄踞中原的曹魏人口最多,大約1200萬。曹魏龐大的人口規模,為其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兵源,使曹魏始終保持兵力上的絕對優勢。曹魏在遭到赤壁、漢中、襄樊、石亭等數次大敗後,尚常備軍約五十萬之眾(《晉書·文帝紀》記載,司馬昭討諸葛誕時上表所稱:“今諸軍可五十萬”)。

吳國建國初期,人口約五百萬到六百萬(參見《中國人口發展史》)。吳國鼎盛時期,軍隊人數大概有三十萬之眾,這三十萬大軍是吳國立國之本。晉滅吳時,吳國尚擁兵約二十三萬。吳軍中少數民族兵員眾多,南蠻、交州夷、山越等族十兵不下十六萬,而山越在其中就至少佔了十萬之眾(參見《試論三國時期山越的發展與演變》),一說為十三萬(參見《魏蜀吳三國民族政策之比較》)。

三國中蜀漢人口最少不足300萬(參見《三國人口辨析》),其蜀漢全國總兵力約十萬兩千,其中還包括諸葛亮從南中徵遷的青羌勁卒萬餘,號稱“飛軍”。


折衝萬里


正史中,三國真實的兵力如何? 可以參考後漢書、三國志、晉書、資治通鑑綜合得出結果。

關於三國時期的兵力,陶元珍在《三國食貨志》中已經有簡略的論述,他稱:“魏之將土,極盛時當不下六七十萬人;蜀之將士,極盛時當不下十數萬人;吳之將士,極盛時當不下三十萬人”。

兵民的比列也是可以大概知道的。《三國食貨志》說:“魏元帝時,魏蜀之戶數合計口數合計,尚不過五百數十萬”,而當時魏全國的兵力是六、七十萬,基本是八個老百姓就要養活一個士兵,這還不包括皇族、官員、國家機構、日常用度的開支等等。不但魏是如此比例,蜀漢也是如此,〈通典-食貨七〉記載:後主蜀漢後主炎興元年,蜀漢人口94萬,兵力是十餘萬,也是八、九個老百姓供一個士兵。吳國亦是如此,吳主皓天紀四年,吳有人口200萬,而吳國滅亡後的兵力時二十三萬人。也是這個9:1的比例。但這是國家正常情況下的,因為三國時期雖然中國還是分裂,但三國均是國家機器,其運做已經基本合理化,部隊和勞動力的分配比較平衡,但漢末群雄基本是橫徵暴斂,後期還好點,前期的拉壯丁是家常便飯,要知道曹操在建安二十四年左右,為了應付蜀、吳的輪番出擊,還在強行徵兵,結果發生侯音叛亂,建安初年估計情況更嚴重。所以漢末兵民比例基本保持在七、八比一的比例。要知道八比一已經是個相當高的比例了,七比一的就意味著,青壯年男子基本在民間消失,大部分都出現在部隊中了!這還不考慮家屬隨軍和強徵女子隨軍的情況。漢末,史書上多出現動輒“十萬”“百萬”的字樣,實際是有浮誇,或是流民,非純粹軍隊。而“甲兵”也未必是真正招募到部隊中服役,有“預備役”的性質。

漢桓帝、永壽三年(一五七),中國戶口數達千六十七萬七千九百六十戶,五千六百四十八萬六千八百五十六口……至晉武帝太康元年(二八○),則降至二百四十五萬九千八百四十戶,一千六百一十六萬三千八百六十三口。人口減少達四千多萬人!要知道這還是在三國末年人口大增長之後的結果,中間人口的減少可以用“驚人”來形容!而這麼大人口減少主要就是在漢獻帝時期。對於這一點,《三國食貨志》列舉了四條歷史記載說明問題:後漢書仲長統傳載昌言理亂篇:「漢二百年而遭王莽之亂,計其殘夷滅亡之數,又復倍乎秦項矣,呂及今曰,名都空而不居、百里絕而無民者,不可勝數,此則又甚於亡新之時也。」 更一步的分析表明:若以亡蜀的人口數計算,當年蜀亡時約九十四萬口,魏則有四百四十三萬口,再以吞吳的人口數計算,吳亡時約二百三十萬口。考慮三國時期屢年戰爭,人口死亡、逃亡、隱匿的數字是相當高的情況,反推建安年間,全國人口最多七百萬左右,部隊八、九十萬(其中能有一半是“精卒”都值得懷疑)。

這樣推算史書上記載的三國著名大戰實際兵力如下: 官渡之戰,曹操三四萬,袁紹“眾十餘萬”; 赤壁之戰,曹操十五六萬,孫權五萬,劉備一兩萬.《三國志》記載詳細; 夷陵之戰, 陸遜統率的吳國抗蜀軍:兵力5萬。

(《資治通鑑》、《三國志吳主傳》、《陸遜傳》均有記載);蜀軍的總兵力在7.2萬左右(不包括趙雲軍),其中在夷陵地區作戰的有5.9萬人。戰敗後,劉備退回永安有2.3萬兵防守。 六出祁山,每次都不超過五萬人。 三國志中找不到七擒孟獲的內容。“七擒七縱”的最早由來是《華陽國志》卷四《南中志》。另外在《三國志·諸葛亮傳》注引《漢晉春秋》也有簡要的記載。但《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出師表》及當時率軍首領《三國志·蜀志》卷十三《李恢·呂凱傳》均沒有直接記載。而北宋的《資治通鑑》則提到:孟獲被“七擒七縱,而亮猶遣獲,獲止不去,曰:“公,天威也,南人不復反矣。”顯然是採納了《華陽國志》的記載。究竟是陳壽以後的史學家發現了新資料,彌補了《三國志》的不足,還是他們僅僅根據傳說而記入史冊的,有待史學家進一步深究。


生活360x


三國時期,魏國的實力佔據著絕對的優勢,魏國的面積最大,天下大部分為魏國佔有而且又是中原地區,人口重多。而吳蜀兩國則處於南方邊緣地區,蜀國一直到滅亡的時候人口才不過百萬。

根據史料記載,公元263年,蜀國有1082000人 ;魏國有4432881人 ;公元280年,吳國有2562000人 ,總計郡縣編戶人口為7672881人 。現代學者考慮到被世家門閥蔭庇的佃客、部曲還有屯戶、兵戶、吏戶、逃戶、漏戶、隱戶以及居於漢地的少數民族等等不納入戶口統計的人群,故認為三國末期約有3000萬人。

總體來看,曹魏立國中原,地廣人多,在三國之中國力最強。曹魏的軍隊有陸軍、水軍兩個軍種,其中以陸軍為主,水軍為輔,陸軍中又分騎兵和步兵。

其中數量最多的為步兵,戰鬥力最強的則為騎兵。曹操在赤壁之戰時,號稱80萬,顯系誇大之辭,但據當時的吳軍統帥周瑜的判斷,水陸步騎亦有20餘萬之眾,連同中原地區各地鎮守部隊,總兵力當在30萬人左右。

劉備起兵時,僅有少量步騎兵,佔領徐州時得陶謙兵18萬,其後屢戰屢敗,所剩無幾。赤壁戰前,得到劉表一部軍隊,兵力有所增長。

赤壁之戰後,收荊州降卒約數萬及廬江雷緒之數萬口,這時已有眾20餘萬,佔益州後,吞併了劉璋的軍隊,加上馬超等歸附的部隊,兵力大大增強。

夷陵之戰失敗後,蜀漢的兵力驟減,經諸葛亮努力經營,至建興五年(227年)兵力才又增加。他上表劉禪說:“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說明兵力已經充足。

孫吳的軍隊,由水、陸軍組成。陸軍又有步兵和騎兵兩個兵種。由於孫吳地處東南沿海,北控長江中下游,轄區內又河湖縱橫,所以水軍是孫吳的主要軍種。


孫策渡江南進時,兵力僅千人,佔領會稽後,得劉繇部曲3萬餘人。赤壁之戰時,已擁兵10餘萬,僅參加作戰的精兵即達3萬


獨秀文苑


三國演義中,赤壁之戰曹操有80萬大軍。夷陵之戰中,劉備有70萬大軍。但是,這僅僅是小說而已。還是正史《三國志》的記載比較可靠。三國鼎立時期,曹魏有五百萬人口,四十萬左右軍隊;東吳有二百三十萬人口,二十萬左右軍隊;蜀漢最弱,人口不到一百萬,軍隊約十一萬左右。小說裡動不動就幾十萬大軍,這在現實中是不存在的。有沒有想過,一支十萬人的軍隊,假設有騾馬兩萬匹。每人每天至少消耗三斤穀物,一斤蔬菜;每匹馬每天消耗豆類10斤,草料10斤。這些加起來就有80萬斤,約400噸。再加上作戰時的箭支、油瀝、火藥等消耗,一天就需要用掉十節火車車皮的物資。這還只是一天而已。在沒有公路、沒有鐵路、也沒有火車汽車,後勤供應僅僅依靠馬拉人推的古代,難度之大可想而知。一次性出動二三十萬陸路純作戰部隊,已經是一個大一統王朝國力所能承受的極限了。如果是蜀漢這種偏安一隅的割據勢力,一次性出動6~8萬陸路純作戰部隊,就是極限了。當然有一種情況比較例外,那就是水軍。船隻的承載量巨大,完全可以供應一支超大規模作戰部隊的消耗,所以陳友諒可以出動五十萬人沿江而下,進攻朱元璋。但是劉備時代,整個蜀地的人口總數也僅僅有不到一百萬,所以能有五萬人進攻孫權,已經是兵力極限了。



幄龍崗主


封建政權擁有的兵力和人口數量呈正相關,也就是控制的人口數量越多,擁有的兵力也越多。

據《三國志》記載,蜀漢滅亡時共有“戶數二十八萬、民數九十四萬、帶甲將士十萬二千、官吏四萬”。人口94萬,兵力十萬多一點。東吳滅亡時共有“戶五十二萬三千,吏三萬二千,兵二十三萬,男女口二百三十萬”。人口230萬,兵力23萬。

可見蜀漢和東吳的兵力與人口數量的比例基本保持在1:10的水平,也就是10個老百姓養活1個兵,這也基本符合當時的生產力水平。一旦超過這個比例,百姓將不堪重負,封建政權就有隨時崩潰的危險。

曹魏的體量就比蜀漢和東吳要強大許多了。263年(曹魏滅亡的前一年),曹魏有人口430多萬,用1:10的比例換算,曹魏擁有兵力為43萬左右。所以正史中,三國末期的真實兵力為:蜀漢10萬+東吳23萬+曹魏43萬,大約80萬左右。如果是三國鼎盛時期的話,各國的兵力可能會再多一些,但我估計不會超過100萬(加上公孫淵的燕國),這已經是極限了。

各國的兵力數字也就決定了當時的戰爭規模。

蜀漢的極限兵力約為15萬左右,可以推算出用於主動出擊的兵力大概為5萬,這也基本符合歷史記載中的數字。如諸葛亮北伐時“步卒數萬,長驅祁山”,司馬懿“乃部勒兵馬步騎五萬拒亮”。姜維被費禕限制時“每欲興軍大舉,費禕常裁製不從,與其兵不過萬人。” 費禕死後,姜維“將數萬人”進攻隴西。可見蜀漢和曹魏之間的戰爭規模基本在5-10萬左右(雙方總兵力)。

曹魏滅蜀之戰是雙方規模最大的戰爭,曹魏動用兵力18萬,蜀漢舉全國之力對抗,雙方投入兵力近30萬。

東吳和曹魏之間的場面就比蜀漢要強多了。石亭之戰,曹魏投入10萬人,東吳投入9萬人。孫權病逝後,曹魏發兵15萬分三路南征東吳,其中司馬昭督軍7萬進攻東興,被諸葛誕的4萬人擊潰。可見雙方的戰爭規模基本是10萬+起步的。而曹魏為了強化魏吳邊境之間的防禦,則在淮南一線常年駐紮十多萬人屯田。

而三國時期投入兵力最多的一場戰役則是曹魏的一場內戰。257年,曹魏徵東大將軍諸葛誕以淮南軍15萬人反抗司馬昭,東吳則派出10多萬人為援軍,司馬昭動用26萬人平叛,總投入兵力超過50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