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6 尊重孩子不是放任,放任孩子也不是尊重,这3种“教育”别再做了

许多家长知道要尊重孩子,听听孩子内心的声音。所以很多事与孩子商量着来,孩子不想做的事情就不去强求……

大方向上是对的。但往往把握不住“度”。

然而事情都是有边界的:比如孩子想吃一个棒棒糖,可她明明已经吃过很多糖了。这时,我们就不能再尊重她内心的声音了。

我们得区分尊重和纵容。

尊重是了解孩子真正的需求,从他们的需要出发,做出更有利于他们的决定。

比如孩子想读一些自己喜欢的书,而不是你觉得他应该读的书;孩子想跟自己喜欢的伙伴玩儿,而不是你喜欢的伙伴玩……

诸如此类事情上,最好让他们做主,即使吃了点儿小亏,也是可控范围内的试错。

纵容是打着尊重的名号,对孩子的过分溺爱。或者是为了回避孩子的哭闹,屈从他们的无理要求。

这只会害了孩子。

尊重孩子不是放任,放任孩子也不是尊重,这3种“教育”别再做了

任何人的自由都是有界限的。

待人礼貌,讲卫生,收拾自己的玩具等等,这些都是基本的规矩。

不能因为“尊重”孩子就可以让他们穿鞋上床,或者无厘头地对人说脏话。

不同的父母有不同的行为标准。只要是你们商量决定过的,就应该执行。

许多父母不乐意对孩子说不,特别是一些爷爷奶奶,会特别溺爱,事事顺着孩子。

还有一些父母,本身很烦躁,一听到孩子因为要求得不到满足的哭闹,就赶紧说:好好好,随你吧。

他们也知道这样做不行,但是克服不了自己,也不知道该如何平息孩子的情绪。

尊重孩子不是放任,放任孩子也不是尊重,这3种“教育”别再做了

耐心给孩子解释,不要凶,记住温柔坚定

其实,在这种时候,只需要温柔坚定地告诉孩子:不行。为什么不行呢?

耐心地给他们解释,听不懂解释就编个故事,孩子们喜欢听故事,也会从故事里寻找对照。

不会讲故事就买些相应的绘本。

多试几次,孩子就知道该如何行事。走到这个边界的时候,自己有意识地停止。

这只需要你控制好自己的脾气,耐心地多说几句,然后足够坚定。不行就是不行。

尊重孩子不是放任,放任孩子也不是尊重,这3种“教育”别再做了

给孩子定边界

在定边界的时候,尽量给孩子宽泛灵活的边界。但严格执行。

宽泛是在一定范围内让孩子有发挥,不能处处受限。比如玩儿的时候,不让大声尖叫,不让跑来跑去,不让碰泥土······这不利于孩子探索;

灵活是允许特殊情况的存在。比如晚上定的睡觉时间是十点,但是你带孩子去了朋友家,回来已经九点半了,离上床时间还有半个小时。

你们都没有洗漱,孩子还没有缓过来劲,他还要至少读一本睡前故事,那你可以适当推迟半个小时,这就是灵活。

无论宽泛还是灵活,规矩还是在的。这不能妥协。

总结:尊重不是放任,自由不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我们要了解孩子真正的需求,往更好的方向引导。

尊重孩子不是放任,放任孩子也不是尊重,这3种“教育”别再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