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3 中國互聯網“簡史”

雙十一的餘溫尚在,雙十二的紅包雨就又開始下起來了。

電商已經成為中國互聯網發展的一個重要縮影,二十一年的時間,在歷史的長河中,不長但也不短,精彩的故事有很多。

除B2C、B2B電商外,信息、資訊、生活服務、金融、交通出行、人工智能等等都構成了中國互聯網的重要一環,站在今天往前看,以古鑑今,也是蠻有意思的一件事。

中國互聯網“簡史”

門戶時代的崛起

1994年4月20日,通過一條64K的國際專線,全功能接入國際互聯網,中國互聯網時代從此開啟。互聯網的出現及運用,改變了原有信息傳遞與交流的方式。

從1997年開始,隨著搜狐、網易、新浪三大門戶網站的出現,越來越多的中國網民開始接觸並使用互聯網,互聯網逐步改變人們搜索信息、傳遞信息、獲取信息的方式。

新浪、網易、搜狐等門戶網站在發展起步階段模仿了國外門戶網站雅虎的發展模式,即門戶網站是綜合的ICP,以搜索引擎為基礎,為用戶提供平臺服務,採取了“風險投資+網絡廣告”的經營模式,其模式圍繞的核心是信息。

與此同時,伴隨著門戶網站的發展,電子郵件在我國普及應用程度快速擴展。一封電郵,改變和豐富了信息獲取與交換的途徑,大幅度提升信息傳遞的效率。

中國互聯網“簡史”

ICQ、QQ、MSN等即時性聊天軟件的開發與應用,使得人們不用像發送郵件一樣進行等候,只要有網絡,在線雙方可以進行實時溝通與交流,甚至可以傳送文件、聲音、影像給對方,這大大縮短了人與人之間的溝通距離,也使得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交流變得更加方便快捷。

電商登臺

1999年8月,邵亦波創辦國內首家C2C電子商務平臺“易趣網”。2003年5月,阿里巴巴集團投資1億元成立淘寶網,進軍C2C。

隨後幾年內,淘寶漸改變國內C2C市場格局,而網購理念與網民網購消費習慣也進一步得到普及。2007年8月,今日資本向京東商城投資1000萬美元,開啟國內家電3C網購新時代,引發國內B2C領域發展熱潮。2009年8月,百度宣佈以“X2C”為核心的電子商務戰略。

中國互聯網“簡史”

2014年,京東、聚美優品、阿里巴巴等電商平臺先後在美國成功上市,“雙十一”再創消費紀錄等一系列里程碑事件,標誌著我國消費互聯網發展格局趨於穩定。

回顧我國過去十幾年互聯網電子商務的發展,針對於個人消費者的各種商業模式創新層出不窮,以淘寶為代表的C2C模式,以天貓、京東為代表的B2C模式,以及以打通線上線下構建全渠道營銷的O2O模式成為消費互聯時代發展的重點與核心。

未來充分利用移動互聯技術,圍繞消費者關鍵核心訴求,構建基於場景化的全渠道的購物體驗,將是未來互聯網+消費的最主要趨勢。

同時,我們可以看到,經過近幾年的戰略佈局,各大互聯網企業圍繞消費互聯的生態佈局構建已經基本完成,各業務板塊已經開始逐步發揮相互之間的戰略協同作用,從而實現整個平臺價值的最大化。

中國互聯網“簡史”

阿里巴巴基於淘寶強大的用戶數量及相關資源,圍繞淘寶C2C核心業務,逐步豐富和完善與之相關聯的各項業務。

通過對阿里巴巴進行的整體生態分析,我們可以看出阿里的生態戰略佈局是圍繞核心,逐層外延。例如,最初基於C2C業務進行支付體系的構建,形成了支付寶;聚划算及天貓商城的成立都是對核心業務的創新與延伸。

通過搭建買賣雙方溝通交流平臺,形成了阿里旺旺等,後期阿里巴巴逐步完善其物流體系,打造了菜鳥物流,同時通過投資併購等多種手段,入股高德地圖、口碑等,以此來建立本地生活O2O佈局。

此外,基於移動互聯的快速發展,阿里巴巴逐步開展社交移動佈局,通過入股新浪微博、陌陌、UC、來往等社交工具,逐步打造移動社交平臺協同,並以此為契機和突破口,入股蝦米網、優酷視頻、恆大足球等實現文化產業佈局。

最後,阿里巴巴進行進一步的金融佈局,強化金融增值服務,以天弘基金為依託的餘額寶,實現了阿里金融體系的進一步深化增值。

企業互聯網的萬億市場

1997年,中國化工信息網正式在互聯網上提供服務,開拓了網絡化工的先河,是全國第一個介入行業網站服務的國有機構。

1997年,“易貿通”推出Tradeeasy.comB2B貿易入門網站。1998年10月,美商網(又名“相逢中國”)獲多家美國知名VC千萬美金投資,是最早進入中國B2B電子商務市場的海外網站,首開全球B2B電子商務先河。

中國互聯網“簡史”

1999年,阿里巴巴網站(1688的前身)以“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為核心理念,致力於打造領先的小企業國內貿易電子商務平臺。

2003年12月,慧聰網(08292-HK)在香港創業板上市,成為國內B2B電子商務首家上市公司。

2007年4月,網盛科技宣佈正式推出基於行業網站聯盟的B2B門戶與搜索平臺——“生意寶”(Toocle.cn),首開由垂直B2B轉型綜合B2B之先河,國內綜合B2B市場由此逐漸跨入多元化良性競爭階段。

2008年5月,中東最大的B2B在線電子商務交易平臺“特佳易”進入中國市場,同年,進入中國市場的還有“歐羅帕-歐洲買家中心”等海外知名B2B服務商,國外B2B服務商對中國市場的重視和期望達到空前的高度。

2009年4月8日,B2B上市公司生意寶宣佈“同時在線人數”與“日商機發布量”這兩大B2B平臺重要指標,雙雙突破百萬大關,位居全球領先水平,僅用兩年走完了同行近10年的發展歷程,創造了我國B2B乃至電子商務歷史上的又一“中國式速度”。

通過回顧我國電子商務B2B市場的發展歷程,我們可以看到B2B市場未來發展空間巨大,隨著行業電子商務滲透率的提升,B2B市場將成為傳統企業互聯網化轉型的重要機遇。

中國互聯網“簡史”

我國電子商務B2B增勢迅猛,市場規模5倍於其他電商模式總和,未來B2B市場發展潛力巨大。

2012年,我國B2B電子商務市場交易規模是6.82萬億元,而到2016年已經達到15.26萬億元,複合增長率達到22.30%。預計到2020年,我國B2B電商市場的交易規模將達到31.50萬億元,規模較2016年翻了近1倍。

我國行業電子商務滲透率居於前三位的分別為:化工48%、製造業43%、服裝紡織37%。在我國,B2B行業滲透率12倍於B2C,也清晰地表明B2B行業引流成本大大低於B2C行業。

同時,伴隨著大數據的發展應用及各行業互聯網思維的轉變,C2B作為互聯網經濟時代的新型商業模式,改變了原有生產者和消費者之間的關係。

中國互聯網“簡史”

消費者根據自身需求定製產品和價格,或主動參與產品設計、生產和定價,產品、價格等彰顯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生產企業進行定製化生產。C2B模式強化了企業與目標用戶之間的溝通,用戶的需求可以明確地得到表達,企業可以根據用戶的需求而制定不同的產品或服務來滿足消費需求,進而不斷地培養用戶忠誠度,使企業的利潤最大化。

因此,我們現在可以看到,天貓“雙十一”的預售活動、家電企業用戶定製化的戰略轉型以及家居行業的深度參與式定製等,都預示著C2B模式未來發展的廣闊前景。

智能化的產業變革

我國互聯網經過近20年的發展,其關注的核心更多的圍繞消費互聯展開,隨著阿里巴巴和京東相繼成功上市,我國消費互聯的電商競爭版圖逐漸清晰,競爭格局趨於穩定,消費互聯發展趨於成熟,市場空間趨於飽和,圍繞圍繞現有商業模式的微創新將持續進行。

“互聯網+”行動計劃的提出,目的是推動移動互聯、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與現代製造業的結合,其實從另一個層面再次強調了產業互聯的重要性,未來基於細分行業的產業互聯將迎來歷史發展機遇。

產業互聯網區別於消費互聯網,泛指以生產者為用戶,以生產活動為應用場景的互聯網應用。體現在互聯網對各產業的生產、交易、融資、流通等各個環節的改造。

從黨的十五大提出“推進國民經濟信息化”,到十六大提出“堅持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再到十七大提出“大力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產業互聯網將成為我國為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助推器。

中國互聯網“簡史”

2013年4月,德國在漢諾威工業博覽會上正式提出“工業4.0”戰略。

工業4.0的實質是物聯網的智能工業。工業4.0有4大主題,分別如下:

第一,智能工廠。智能工廠是未來智能基礎設施的關鍵組成部分,重點在於智能化生產系統及過程以及網絡化分佈生產設施的實現。

第二,智能生產。智能生產側重點在於將人機互動、智能生產物流管理、3D打印等先進技術應用於整個工業生產過程,並對整個生產流程進行監控、數據採集,便於進行數據分析,從而形成高度靈活、個性化、網絡化的產業鏈。生產流程智能化是實現工業4.0的關鍵。

第三,智能物流。智能物流主要通過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物聯網和企業內網,整合物流資源,充分發揮現有物流資源供應方的效率,需求方則能快速獲得服務匹配並能得到智能物流支持。

第四,智能服務。智能產品+狀態感知控制+大數據處理,將改變產品的現有銷售和使用模式,增加了在線租用、自動配送和返還、優化保養和設備自動預警、自動維修等智能服務新模式。

開啟智慧時代

一個有趣的統計,從公元元年到1820年,整個人類的生產效率提升了50%,這是一個令人驚訝的數字,1000多年的時間裡,人類的生產效率只增加了50%。

1820年,瓦特發明了蒸汽機,有了非人力機械動力,人類可以不再用個人的體力去從事繁重的體力勞動。因此,從1820年開始,人類正式進入由第一次工業革命所帶來的技術推進的第一個階段。

中國互聯網“簡史”

從1820年到1948年的120年間,人類的生產效率以年均1%的速度提升,人類用120年的時間,超過了公元1820年前120年的兩倍。

1948年,計算機被髮明出來了,這是人類第一次可以把重複的計算交給一個非人力的機器來完成,今天的計算機、智能手機,每一個的計算功能都超過當時阿波羅登月那佔半間房子的計算機計算的能力。

從1948年開始,整個人類社會的生產效率以年均2%的速度增長,到1995年不到50年的時間,人類的生產效率翻了一番。

從1995年開始互聯網真正走到我們的生活、工作中,互聯網出現,讓我們的四肢、讓我們的器官得到延展,我們可以坐在千里之外通過微信看到家人旅遊時拍的照片,也可以在萬里之外看歐洲盃的決賽或者美國NBA的籃球比賽,也可以不用到現場就能欣賞到現場音樂會,這些都大大延展了我們的各種感官。

互聯網的出現把我們帶到了第三次工業革命的第二階段。到2015年,整整20年的時間裡,人類的生產效率基本上以年均3%的速度增長,也就是說人類再需要8~9年的時間,就可以完成過去50年的生產成果,生產效率再翻一番。

中國互聯網“簡史”

2007年可能在人類歷史中只是一個很小的節點,但處在互聯網新階段的世界,特別對中國來講,有著特別重要的意義。互聯網會像水和電一樣無所不在,與人類生活的各個方面密切相關,互聯網逐步深層次地融入我們的生活。

中國互聯網“簡史”

通過對多個互聯網企業的深度服務與跟蹤,以及對互聯網商業模式的研究與剖析,認為需要充分發揮互聯網的工具屬性,而不是將其神秘化。互聯網+農貿集市其實就是淘寶,互聯網+紅娘就是世紀佳緣,互聯網+招聘就是智聯招聘等,這些都是互聯網加一個傳統行業的模式。

互聯網沒有創造新的需求,而是建造了一個能量巨大的平臺,讓所有的產品有了溫度感,因此能夠把商業模式做到極致,所以“互聯網+”的本質是行業的本質。如果企業是做金融的、房產的,互聯網金融的本質是金融,而不是互聯網。現在很多的傳統企業,包括一些互聯網企業,往往走入了迷途,過於強調互聯網,而忘記了行業的本質。

中國互聯網“簡史”

“互聯網+智慧”時代,從IT、互聯網,到企業、產業,所有的事物和經營活動都將數字化並融會貫通,基於大數據、雲計算等應用,我們將進入智慧的互聯,即人工智能的偉大時代。

互聯網最終將會改變人類社會的各個方面。未來隨著大數據及各種智能設備的開發,預測2025年到2030年機器人的使用將快速普及,互聯網將會讓社會整體取得更大的進步及提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