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歐洲人身材高大為什麼有人喜歡買小型車?

徘徊在青銅的王者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車成為了大部分家庭都能夠消費的起的一個大件商品,國內現在的買車趨勢普遍存在空間大、動力強、配置高的認知,但是去過歐洲的朋友就會看到不一樣的現象,身材本來就高大的他們為何熱衷小型車呢?這其中有什麼原因嗎?

首先是汽車文化的不同,歐洲國土狹小,人口稀少,城市的輪廓和佈局也不是很大,買小型車停車方便,開起來也方便,除了特定用途的車型,在家用方面,歐洲人多會考慮小型車,特別是一些兩廂車或說著旅行車在歐洲都會非常受歡迎,這樣做也是為了實用。

其次是因為排量小的因素,全球氣候的惡化讓大多數國家都在控制汽車尾氣的排放,小排量的經濟實惠和汙染小的特性就會顯現出來,所以小型車在歐洲眾多的發達國家中也就會被更多的人認可。而我國則是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純電動和更多的清潔能源汽車慢慢成為主流,既能滿足大空間的家用需求,又能起到保護環境的作用,可謂一舉兩得,比推廣小排量的小型車來得更加直接。

最後就是價格因素了,我們這裡說的價格並不是單純的購車價格低,而是多數歐洲國家普遍油價高、稅費高,買大排量或者大型車一定需要更多的金錢來讓汽車消費,如果僅僅是作為家用,就會顯得很不划算,從經濟實惠的角度來考慮,買一款小型車反而更容易被人接受。

綜合來看,不管是在歐洲還是在國內,買車這件事並不是越大越好,而是要根據自己或者家庭的需求來購買,而不是盲目的選擇排量大、空間足的。


汽車觀察家


本文多圖,請在wifi環境下打開。我們用事實來說話。

外國人的用車習慣和中國人不一樣,所以他們小型的轎車保有量就比中國大很多。我在法國街頭看到的小型汽車是最多的,那個小雷諾小小的,真的,只能用可愛來形容。當然,德國街道上也有很多小型車。向題主所說的高爾夫車型,我在北歐也經常看到。很多人說歐洲街道小,車過不了,所以要買小一點的車。實際上並不是這樣子。

在國外汽車買個保險,他是按照駕駛員來買的。所以兩夫妻都自己開自己的車。因為保險,買一個駕駛員還是買兩個人的,價錢是不一樣的。老外用車主要是個人為主。和中國一戶家庭大多就一輛車相比較。汽車文化有很大的不同。在中國既然買一輛車了,就會選擇買輛稍大一些的,一家人都能裝下的,前後排坐著都感覺舒服的。所以中國的汽車總是要加長,加長的就好賣。

其實稍稍有些興趣的話,可以用谷歌地圖去看一看3D街景。國外大車也是很多的,因為錢比較多,所以買輛車,在不太貴的情況下,也會盡量選擇舒適一點的,有檔次一些的。但依舊是一個人開為主。

還有一個習慣,中國人你搭人家的車喜歡坐後排,在國外呢喜歡坐前排,人家說這是禮貌。實際上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後排實在太不舒服了。我跟朋友買了一輛寶馬5系的進口版本。那後排坐著真的會讓我的腿都斷掉。那後排太小了。後排小並不是說不能只,老外如果說開一輛車能帶三個人走,兩個人坐後面也是擠擠就擠擠。不用掏錢的情況下,委屈點也正常。

做歐洲歐洲小車多,其實美國小車也不少。很難想象,地大屋大人少的美國,也會有很多小型的車。當然一個原因是經濟的原因,另外一個原因可能和駕駛者的駕駛技術有關,小一點的車相對來說容易控制。

所以外國小型車多,主要和用車文化有關係。做經濟解讀沒有什麼意義。哪個地方都有有錢的和沒錢的,這很正常。

意大利米蘭,德國漢堡和法國巴黎街頭的汽車


大舟財經觀


我們只有一臺車,綜合考慮相對大點,他們一般家用小兩箱車,但是家裡還有有一臺大皮卡或是保姆車;沒的比


夢蝶Alla


說起歐洲人和中國人選車的不同,讓我一下子想起來了一個故事。

當年法國標緻汽車進入到中國,拿來了當時最時尚的標緻206和標緻307車型。標緻307在歐洲售賣的時候都是兩廂車型,法國人和東風汽車合作,一開始生產的也是兩廂版本的標緻307,但是呢,汽車一在中國市場售賣發現銷量寥寥無幾。法國標緻的亞洲總裁著急了,立刻安排市場調研,得到的結論是:中國人認為標緻307沒有後備箱,買車一定要能放下很多很多東西才行。

找到了原因,於是標緻的設計師開始針對中國市場設計了標緻307的三廂版本車型,三廂車型設計出來以後,法國團隊都覺得這車的“屁股”太違和了,可是實在沒有辦法再去改進了,於是就這麼交付工廠生產了。當法國人都不看好三廂版本的標緻307車型的時候。這款車卻奇蹟般地在中國市場上暢銷大賣。

於是,各大汽車廠商都開始為了迎合中國消費者的口味,開始加長、加長再加長。您仔細看看就會發現,包括BBA在內的一系列國外汽車品牌,供給中國市場的車型都是加長過的。比如奧迪A6到了中國加長版奧迪A6L特別暢銷;寶馬5繫到了中國加長車型5xxli也特別暢銷;奔馳E級加長版車型ExxxL也大賣。

在中國市場上,很多B級車加長到接近C級的水平,C級加長尺寸直逼D級的尺寸。

歸其原因,中國人近些年開始富裕起來,買車一定要有面子,車大有面,所以買車越大越好。但這顯然很不理性,因為有些車加長後的操控性會受到影響,甚至還會增加油耗。

歐洲人呢,在這方面就要比我們理性很多,汽車買的小一些。

第一:方便停放。特別是在一些人員密集的路段,停放車很麻煩,車太大真的不好停放,開車的人一定都深有體會吧。

第二:小車操控好。在動力系統一致的情況下,車的軸距越短,更利於體驗更好的操控感受。舉例:開過奧迪A4的朋友再開A4L就會感覺到A4L轉向沒有A4那麼靈活,細微處見差別。

第三:小車更省油。這個就不多說了,動力系統相同情況下,車越重越費油,大車比小車重,所以更費油一些。

第四:小車更便宜。車不是白白加大加長的,都是需要用錢來買這項升級服務的哦。歐洲人比較務實:車夠開就好了呀 ,我買個小車自己開,平時帶帶女朋友而已,爸爸媽媽又不會總和我一起出行,即使以後有了二胎,我換臺MPV呀,妥妥的沒毛病。中國人:我買臺車,爸爸媽媽,老丈人丈母孃,老婆孩子都會坐啊,偶爾朋友坐坐車,肯定是空間越大越有面子呀。

所以中國人喜歡大車也是國情決定的!我覺得也沒有什麼對不對的,隨著國人消費越來越理性,我覺得這些都不是太大問題,萬語千言匯成一句話:東西方消費理念不同!







大魚海享說


為什麼我來根據自己去過幾次歐洲的經歷來雲分析一下吧:

1.小型車的小,主要體現在後排縱向空間和整車橫向空間方面。歐洲人均機動車保有量比較高,後排上座率低。這使得歐洲人習慣性對後排空間不敏感,所以他們對後排空間小不是特別介意。你會發現,以德系車為首的歐系車,不論大小,後排腿部空間對於180cm以上的人來說都不怎麼樣,哪怕5系、A6、E級的標軸版,後排空間也就是思域、卡羅拉的水平,要不然國內怎麼還紛紛加長呢。而前排空間,對於轎車來說,A級車和C級車的區別並不大,即便是高爾夫、A3、1系這樣的兩廂小車也是夠用的。畢竟轎車做得再大,高度也是差不多的。歐系車的座椅調度普遍都比較多,個高的人只要把座椅調低、調後,駕駛的安全性和舒適性也能基本保證,不會伸不開腿的。

2.歐洲的古老城鎮很多,因為這些城鎮早在汽車誕生之前就已經建好了,街道狹窄,人口相對密集(只是相對,跟咱中國可比不了),車身小在市區開著方便靈活,還好停車。

3.家用車在歐洲已經普及半個多世紀了,人家早就過了那個用汽車象徵經濟實力和生活水平的年代了。現在的車對於歐洲人來說,就是個交通工具,沒人當面子用。就像國人現在對手機的態度一樣,沒人再拿iPhone炫富了吧。小型車相對來說經濟性好,基本的代步功能也能滿足。以德國為例,高速有大概六成路段不限速,所以為了滿足130km/h以上的動力需求,即使是小型車的動力普遍也不差,調校總體上也不失駕駛樂趣。

4.還有個消費粘性的問題。二戰之後,歐洲很多地方滿目瘡痍,經濟受損,廉價的小型車成了車企和很多普通家庭的救命稻草。有些人早年就是買的小型車,開習慣了,只要沒覺得車小有什麼不好,換個大車反而覺得不適應和沒必要。這就像用慣了iOS的不會輕易換Android,用慣了Android的也不會輕易換iOS。


以上就是我對於歐洲人買小型車的理由分析,如果有長期生活在歐洲的大神給出更靠譜的答案,我就權當拋磚引玉了。


學究又不正經的雜貨鋪


首先,坐小車憋屈,開小車可不憋屈。如果開車的時候覺得伸不開腿,那肯定是有地方沒調節好位置,smart小不小?NBA球員大鯊魚奧尼爾就有一輛。別說正常人了,身高接近兩米、手長腳長的科比在裡面開車也很輕鬆。

其次,歐洲汽車的保有量大概在每千人600輛左右,也就是說三口之家就差不多有兩輛車,所以平時他們對後排空間的需求很小——需要一家人出去的時候他們還有大車可以開,這也是為什麼在歐洲旅行車特別流行的原因。

還有,就是歐洲的建築保護的比較好,換種說法就是在歐洲的城市裡生活,你就必須接受這種一個世紀前的城市規劃。隨便搜了一下歐洲街頭的圖片,大家可以看一下,這種環境用車、停車,是選一輛5米的大車方便呢,還是不到4米的小車方便呢。

所以歐洲人在汽車的選擇上,跟世界上幾大汽車市場不一樣,它的小型車佔比,可以達到40%。大車肯定更舒適,但是小車也有小車的方便,特別是歐洲這種人文風貌,更突出了這一點。


老胡評車


歐洲確實兩箱車多,這真的是和用車習慣和思維方式有關係。看看這個照片是在德國住的酒店停車場拍的,可以看到三分之二都是兩箱!這也體現了歐洲人的虛實!



觀濤


不是喜歡買“小”車。

其實歐洲人買的車一點都不小,只是國人喜歡大車而已,特別是內部空間大,很多歐洲車系到中國後直接降了一個等級。舉個例子,比如標誌408(407)在歐洲就是標準的中級車,而在國內只能定位成緊湊車型,這就是定位標準發生了變化。同樣,第六代雅閣在歐洲車長只有4.725,而在國內和美國車身長度都達到了4.9米。所以歐洲的車輛定位和國內完全不一樣。



歐洲為何喜歡開小車?

這跟歐洲的車輛普及率有關係。歐洲的汽車普及率是非常高的,幾乎是人手一臺車。2015年歐洲主流國家每千人汽車普及率在600以上,中國2015是128,2018年中國大概是145。而歐洲和美國在1950年就開始普及了,當年就達到了千人300,之後每10年增長100,達到600後就穩定了。而我國汽車雖然快速發展,但還達不到歐洲50年代的水平。這也就是說,歐洲人的車輛後座基本上除了小孩和寵物以外基本上用不上,因為幾乎每個家庭都有一輛車,所以很少有人再去買加個“屁股”的大車。

還有一個原因是歐洲的道路其實並不寬闊。雖然歐洲的路網建設還是很不錯的,但道路本車道本身並不多,拿德國舉例。城市裡就不用說了,都沒有富裕。很多國道也只是雙向兩車道,5.5米寬的,好點的是6米寬,而在我國好點的鄉村道路都是5米寬,一般都在4.5~4.8米,很多時候還錯不開車。下圖是慕尼黑市中心的一條主街,雙向四車道,不算電車的話只有兩車道

在歐洲4.8米以上就可以算作大車,開5米以上的車明顯感覺不方便,路窄拐來拐去就不用說了,大多數停車場裡的車位基本也都是給5米以下的車設計的。一般來說,一個車庫要停兩臺車,結果如下。




深藍月華


歐洲人身材高大,為啥喜歡小型車?

首先來說說兩廂車或者小型車的優點吧,車子尺寸偏小,無論是是調頭還是停放都會更加的方便,尤其是在一些比較擁堵的路況下優勢還是比較明顯的;操控性更好,更加的靈活;兩廂車後備箱開口角度大,適用於很強;小型車排量更低,更加環保;等等。

歐洲最受歡迎的汽車是兩廂車和旅行車。如果一兩個人用車,小型車或者兩廂車非常合適,雖然空間有限,但是可以把座椅往後調節,開車或者盛放一些私人物品是沒有問題的,兩廂車或者小型車就一兩人用車來說完全夠用了。如果是之人開一臺大車,個人覺得也是一種資源的浪費。

如果是全家出行,對空間要求高一些,這時候旅行車又會成為首選。旅行車是在轎車的基礎上開發而來,與轎車相比空間表現更加充足,而舒適性又不會降低,所以說旅行車還是非常適合長途旅行車的,舒適性與空間表現得到很好的兼顧。歐洲人還是非常注重生活品質的,一年的很多時間都是用來旅行,陶冶情操,所以旅行車在歐洲特別的受歡迎。

國內用車觀念與歐洲還是存在較大差異的,國人喜歡三廂車和大汽車,很多在歐洲研發兩廂車到了國內不受歡迎,會拉皮成三廂車,例如福克斯。國內SUV市場一片火爆,可見國人對高高大大的汽車鍾情。甚至很多汽車到了國內以後會被加長處理,似乎不加長就意味著不夠高級。例如奧迪A4L這款中級車經過加長之後車身尺寸接近中大型轎車A7的數據了。

目前就大多數中國家庭而言,家裡有多臺車的會比只有一臺車的少的多,再加上中國家庭成員要比歐洲家庭人員多。因為多人用一臺車,因此對空間要求比較的高,國人喜歡大汽車也是有一定原因的。當然也能反映出國人不夠成熟的消費理念,以及經濟水平的相對落後。





小強說說車


中國汽車消費者非常的看重軸距長短、後排空間大小,基本上國外合資車型都會加長以順應市場需求。但是德國人卻正正和我們相反,在歐洲街頭上跑的轎車幾乎都是短軸版的車,帶“L”的可以說是鳳毛麟角。這更多的與歐洲家庭的生活習慣有關,與中國家庭樂於團團圓圓享受天倫之樂不同,歐洲人強調獨立,很少有滿載出行的情況。這也就導致歐洲人購車時對汽車的後排空間並不會有很大的需求,因為常規家庭的日常生活中基本用不上後排,很多車型的“dog seat”超小後排也情有可原。

不止如此,歐洲人還對兩廂車和旅行車偏愛有加。這種感覺甚至超過中國市場對SUV的追捧。受歡迎的大眾高爾夫、大眾Polo、福特福克斯、歐寶Corsa等車型幾乎都是兩廂車。那麼一定有人說名單中大眾帕薩特不是三廂轎車嗎?還在銷量第三呢。疆哥當然不會說大話,帕薩特在德國人眼中其實是下圖中這樣子的。

圖中的是2011款帕薩特旅行版,車身尺寸4774/1820/1517 mm,軸距2709 mm。目前國內進口豪華版搭載2.0T渦輪增壓發動機,最大輸出功率155千瓦,峰值扭矩280牛米。傳動方面,匹配的是一款6擋雙離合變速箱。不單單是大眾帕薩特,名單中很多在我們腦海中是三廂的車型,在德國熱銷的基本上都會其兩廂版本或者旅行車版本。可以說在德國基本上每一款車都有兩廂版或者旅行車版本,可見德國人對這類“大屁股”車型有深深的執念。

歐洲人對於兩廂車的喜愛,或許與他們務實的生活作風有關。在歐洲人心中基本上都當汽車是真正的工具,並不是拿來充當門面,所以豪車的曝光率較低。同時,歐洲人非常熱愛旅遊,兩廂車和旅行車靈活充足的後備箱空間正正才是他們所需要的。再加上旅行車那別有韻味的曲線,路上形形色色的“瓦罐”出沒也不無道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