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7 中國無人駕駛技術如何?小於其他若干領域與國外的差距

2018年俄羅斯世界盃足球賽激戰正酣,斥巨資征戰世界盃廣告市場的公司也吸引了眾多注意,其中數家汽車企業借勢宣傳自動駕駛等性能,包括老牌車企和造車新勢力企業。俄羅斯本土汽車製造商卡瑪斯還帶來了一款無人駕駛電動公交車,這款自動駕駛擺渡車可以在粉絲區和體育場之間長約650米的封閉軌道上行駛。擺渡區域還配置了5G移動網絡信號,以便這些自動巴士能夠更準確的導航和定位。

中國無人駕駛技術如何?小於其他若干領域與國外的差距

美國汽車工程學會SAE將自動駕駛分為0到5級(美國高速公路管理局NHTSA將自動駕駛分為0到4級),0級為完全人工駕駛,5級為徹底的無人駕駛,中間的級別為不同程度的自動駕駛或輔助駕駛。目前L1和L2技術已相對成熟,L3技術即將量產(特斯拉、奧迪均聲稱已經達到3級自動駕駛),徹底的L5無人駕駛可能還需要至少十年才能達到產業化階段。

中國無人駕駛發展起步雖晚,在L2、L3技術發展上不如歐美國家,但有可能在L4(超高度自動駕駛)趕上。1992年,國防科技大學成功研製出中國第一輛真正意義上的無人駕駛汽車;2005年,首輛城市無人駕駛汽車在上海交通大學研製成功;2011年7月,由一汽集團與國防科技大學共同研製的紅旗HQ3無人駕駛汽車完成了286公里的高速全程無人駕駛試驗,人工干預的距離僅佔總里程的0.78%;2012年,軍事交通學院的“軍交猛獅Ⅲ號”以無人駕駛狀態行駛114公里,最高時速105公里/小時;2015年12月初,百度無人駕駛汽車在北京進行全程自動駕駛測跑,實現多次跟車減速、變道、超車、上下匝道、調頭等複雜駕駛動作,完成了進入高速到駛出高速不同道路場景的切換,最高時速達100公里/小時;2016年4月12日,兩輛長安無人駕駛汽車,從重慶出發,沿高速公路前往北京;2017年12月,長安汽車完成L4網聯式城區無人駕駛系統測試;2018年1月,重慶造的中國首款無人駕駛共享汽車——力帆330EV在美國硅谷推出,這是中國共享汽車與無人駕駛結合在海外首次亮相;,2018年5月,百度宣佈已開始在雄安新區開展全自動無人駕駛道路測試。

中國無人駕駛技術如何?小於其他若干領域與國外的差距

儘管歐美等發達國家在無人駕駛技術方向上起步較早,但是在人工智能的發展、尤其是機器學習算法的相關技術中,中國與歐美的差距並不大,而且中國市場潛力巨大、應用端發展機會更多,中國的人工智能發展在新技術浪潮中具備很大的後發優勢,也因此,業界普遍認為,中國有希望在無人駕駛賽道上實現彎道超車。

百度、騰訊等互聯網巨頭紛紛聚焦於自動駕駛技術的研發。除此之外,還出現了一些專注於提供自動駕駛解決方案的新秀,如Roadstar.ai、景馳科技、小馬智行等。綜合看來,這類初創科技企業已逐漸成為國內發展勢頭最為迅猛的無人駕駛公司。

截至2017年底已有45家公司取得加州路測許可。加州是全球首個通過無人駕駛汽車正式法規的地區,是全球最主要的無人駕駛測試基地。45家公司中,中資和華人背景公司共14家,佔比高達31%,僅次於美國19家,遠高於歐洲8家、日韓4家。45家公司中包含傳統車企11家(大眾、通用、長安、上汽等)、零部件供應商6家(德爾福、博世、大陸、法雷奧等)、科技巨頭7家(谷歌、蘋果、英偉達、特斯拉等)、初創公司21家(Zoox、Drive.ai、蔚來、Pony.ai等)。由此可見,未來中美將引領全球無人駕駛產業的發展。可以說,中國在這項技術上的差距小於其他若干領域與國外的差距,具備相當的創新活力。

在無人駕駛關鍵技術上,中國企業的突破值得關注。如新岸線公司開發出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EUHT(超高速無線通信系統)新技術,包括芯片、產品、應用技術標準,已經能夠在高速鐵路時速160公里至300公里區間上實現信號的上下行傳輸,而且響應時間只有毫秒級。從單車作戰的模式,轉換到車車、車路協同,通過專用的無線通信技術,實現可靠且實時的信息交互。如果以此為基礎形成車-車、車-路通信的車聯網,將會為智能汽車的發展打下了一個非常好的基礎。

中國無人駕駛技術如何?小於其他若干領域與國外的差距

從行駛中車輛通過EUHT信道實時回傳的高清監控視頻

2017年3月,新岸線在長安大學車聯網與智能汽車試驗場展示基於EUHT技術的車載高清視頻實時回傳,車輛在裝有EUHT基站的試驗場高速繞場一週,車內1080P高清視頻無延遲傳輸回基地大屏幕,在當天的惡劣天氣環境下仍然保持低時延、高可靠、超寬帶的車地無線通信,展現了新岸線EUHT技術超高性能、產品可靠穩定,得到了高度的認可。踐案例。2017年底,廣深高速利用EUHT技術進行智能化管理應用,以及路警聯勤聯動、社會車輛、車路協同等拓展應用,打開了EUHT(5G)技術進入智能汽車領域的大門,併為未來高速路信息化和智慧交通進程打開關鍵的突破口,為萬物互聯、工業互聯時代的智慧高速形態提供了重要的實踐案例。

在《中國製造2025》中,對智能汽車、汽車智能化發展給出了明確的要求。其中提到了兩個方面的目標,一個是到2020年,要掌握智能輔助駕駛的總體技術及各項關鍵技術,要初步建立智能網聯汽車自主研發體系及生產配套體系。到2025年,要掌握自動駕駛總體技術及各項關鍵技術,建立較為完善的智能網聯汽車自主研發體系、生產配套體系及產業群。相信有國家的支持,汽車領域的各類企業和一批互聯網企業的積極參與及投入,無人駕駛在中國將會加快落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