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雞湯、喪文化、惡趣味為什麼有的會流行於網絡?

宋白華


現在社會年輕人可能缺少的是心靈調節劑,而所謂的"雞湯"正符合年輕人缺少的特性

因此毒雞湯在網絡上盛行也是符合社會發展的方向,年輕人因工作壓力大,想賺錢卻"抱錢無門",也只好刷刷"雞湯"來安慰自己

或使自己奮發圖強,或安慰自己失落的心情

據調查顯示,在2010年前後,大批的雞湯文正能量成功學的書籍面世,和心靈雞湯一起掀起了一場追捧和模仿的浪潮,可誰想到10年後的今天,這股正能量卻成為被取笑的對象在今天最流行的不再是雞湯,而是"毒雞湯"不再是正能量而是"負能量"

以前的雞湯告訴你:

失敗是成功之母

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條條大路通羅馬

世界上本沒有路,只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

360行,行行出狀元

而現在的毒雞湯告訴你:

當你覺得自己又醜又窮,一無是處時,別絕望,因為至少你的判斷還是對的

可是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那些積極鼓勵你努力向上的雞湯難道一無是處?而那些叫你看淡一切,總是抱著一種無所謂的態度,就是對我們好?

答應當然是否定的。因為時代變了,很多年輕人渴望著有錢,渴望著賺錢,渴望著當老闆

然後就去看很多的心靈雞湯來鼓勵自己,要奮發圖強,積極向上,勇往直前到達理想的彼岸

然而現實並非如此,那些滿腹雞湯的年輕人,在充滿現實的生活中挫敗

於是人們就開始嘲弄心靈雞湯,迴避成功勵志

隨之而來的就是"喪文化"和"惡趣味",同時在各大視頻網站盛行

針對"毒雞湯","喪文化","惡趣味"這一現象,我們應該作何調整?我們又應該怎樣正視自己?揚長避短,走上社會正途


可梁識


現在的社交網絡日趨發達,各種各樣的“正能量語錄”慢慢的都變了個味兒,處處充斥著一種營銷的味道。

毒雞湯是指乍一看像是心靈雞湯文,再細細品,卻是滿滿誤導的信息。

喪文化是指一些90或00後的一些年輕人,在現實生活中,因為生活、學業、事業、感情等等的不順,在網絡上、生活中表達或表現出自己的沮喪,已形成的一種文化趨勢。

特指流行於青年群體當中的帶有頹廢、絕望、悲觀等情緒和色彩的語言、文字或圖畫。

惡趣味是指不良的嗜好、興趣愛好,有時候用以自謙,指沉迷於與自身社會地位、身份不大相符的興趣愛好,多見於動漫同人用語。

這三種現象的流行都不是偶然,是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才出現的一種必然的結果。

但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流行的主體大多都是年齡偏小的年輕人。

曾幾何時,雞湯文化覆蓋大江南北。

那時候的雞湯確實是正能量滿滿,每一個人也確實都能從雞湯文章中找到讓人振奮的力量,讀完也確實像“打了雞血一樣”。

隨著雞湯文的暴增和飽和,有人就開始在這上面做文章,開始了各種玩法,終於就把雞湯玩壞了。如果現在有人再說你滿滿的正能量,那絕對是在嘲諷你。

喪文化和惡趣味也同樣如此。

現在的後浪們,不再像自己的父母輩那樣不善於表達自己的情緒,再加上網絡的發達,和文化產品的繁盛,每個人都在網絡上展現著自己的話語權,漸漸的就形成了一股潮流趨勢。

也無可厚非嘛,大浪淘沙之後,能夠留存下來的才是精華。


妖嬈一隻貓


慧根劣,閱歷貧,浮噪迷茫和跟風現象,好多發佈者華眾取寵的利益燻心把例案包裝粉飾成精典勵志情節,有時就成了魯迅先生筆下的精神勝利法,這是可悲的社會現象應予以道德遣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