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9 跑步时与其看落脚,不如学迈腿

刚开始跑步的时候

很多人都是怎么舒服就怎么跑

毕竟已经好久没有锻炼了

好不容易下定决心起身动一动

自然不能在一开始

就虐到自己第二天出门双脚发抖

跑步时与其看落脚,不如学迈腿

但如果一不小心坚持了下来

竟然越跑越久越跑越喜欢

对饭后百步走越发感到不满足

胸中如同有千万只野马在呼啸奔腾

我!要!学!习!

这个时候就不免要关注到“跑姿”了

因为正确的跑姿不但能提高跑步成绩

还能减少能量损耗避免伤痛

而跑姿则经常与脚的着地方式联系在一起

跑步时与其看落脚,不如学迈腿

最常见的着地方式有“脚跟”

“脚尖”、“前脚掌”这三种

而其中脚跟着地和前脚掌着地

(也称中足着地)最被人熟知

脚尖着地(也称踮脚跑)则更适用于短跑项目

一般只有相对专业的短跑运动员才会采用这种方式

业余的跑者只需了解

脚跟和前脚掌的着地方式就基本够用了

跑步时与其看落脚,不如学迈腿

无论是哪一种着地方式

人在跑步时的每一步

都要承受地面施加的反作用力(约为体重2倍)

用脚跟着地会产生两次冲击力

而用前脚掌着地时由于足弓、跟腱

和小腿肌肉代替脚跟吸收了作用力

则只会产生一次冲击力

同时因为前脚掌着地有了缓冲

冲击力的产生也会变慢并被分散

跑步时与其看落脚,不如学迈腿

由于冲击力大容易使损伤率变高

(比如脚的应力性骨折)

因此缓冲可以预防跑步损伤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运动员

会在着地后将膝关节下压的原因

为的就是制造缓冲

所以仅从这一点看

前脚掌着地比脚跟着地更有优势

但这些只是针对外在的受力来说

事实上若从身体内部的肌肉收缩来看

使用前脚掌着地大大增加了足弓、跟腱

和小腿肌肉等部位的紧张度

不但容易使这些部位变得疲劳

严重时还会引发小腿胫骨应力综合征

跟腱炎和足底筋膜炎等问题

所以两种方式皆有利弊

并没有哪一种更占优势

弗吉尼亚大学的一个研究也发现

重要的其实并不是着地方式

而是接触地面时脚相对身体重心的位置

跑步时与其看落脚,不如学迈腿

研究表示当脚接触地面的位置

在身体重心的正下方时出现损伤的机会更少

因为此时的髋、膝、踝关节都处于弯曲状态

可以有效吸收来自地面的冲击力

而当着地位置在身体的重心之前

无论是哪一种着地方式

膝盖由于被迫伸直

都会使腿部承受更大的冲击力

跑步时与其看落脚,不如学迈腿

所以与其关注着地方式

则不如重视步频(每分钟跑的步数)

因为它可以起到控制重心的作用

低于170以下的步频由于步伐过大

很容易使得着地位置在身体重心前

加快步频缩小步幅至每分钟180步以上

最能有效减少腿部承受的冲击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