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3 乡村振兴|外有颜内有料,“中国最美村镇”仁善紫南,惊艳了时光

乡村振兴|外有颜内有料,“中国最美村镇”仁善紫南,惊艳了时光

乡村振兴|外有颜内有料,“中国最美村镇”仁善紫南,惊艳了时光

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近年来,禅城区通过实施“百村升级”和“美丽乡村”等一系列行动,营造农村文明村风、民风、家风,让岭南文化、文明风尚、现代人文在村居植根,在乡风文明建设上结出累累硕果。

乡村振兴|外有颜内有料,“中国最美村镇”仁善紫南,惊艳了时光

繁花似锦绿树成林、河涌碧溪清澈见底、园林景观随处可见、旧楼古屋规划有序、村容村貌整洁干净、邻里和睦守望相助....无论是外在的风光,还是内在的气质,紫南村都令人惊叹。今天,请跟随发布君的脚步走进南庄紫南村,看一看这个“中国最美村镇”的独特魅力。

紫南村,一条面积不到3平方公里的岭南小村,10年以前还是一个环境脏乱差、矛盾频发的“问题村”“后进村”,短短十载,逆袭成为村集体经济年收入破亿元、村民幸福感爆表、各种荣誉环绕的文明村、先进村。

乡村振兴|外有颜内有料,“中国最美村镇”仁善紫南,惊艳了时光

紫南村优美的风景,让其逐渐成为让远来近悦的美丽文明村居

过去十年间,紫南村“两委”通过建好一个好班子,为村里找到一条发展好路子,带领广大村民真正过上生活富裕的好日子。紫南村在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等方面均走在前列,成为远近闻名的中国十佳小康村、中国最美村镇、中国文明村。

宜居生态10年投3亿元,村容村貌变靓了

过去6年间,紫南村累计投资了3亿多元对全村环境进行了全面改造提升,实施雨污分流工程,铺设了60多公里长的排污管网;修建了11座文化休闲公园,实现道路的绿化,人均绿地面积增加到60余平方米,几乎是广东城市人均绿地面积的4倍;打通部分断头河涌,对全村4.5公里河涌进行清淤,对其中大部分河涌进行了砌案、植绿处理;扩建、改建大小桥梁60多座,修建亭台水榭楼阁40多座。

乡村振兴|外有颜内有料,“中国最美村镇”仁善紫南,惊艳了时光

“仅2017年在美丽文明村居开局之年就投资了1亿多元,只为了留住紫南的青山绿水。”潘柱升说,“我们坚持以‘生态、水乡、宜居’为主线,把自然生态、水乡风貌、民俗活动等有机结合,高标准建设最美乡村。”

乡村振兴|外有颜内有料,“中国最美村镇”仁善紫南,惊艳了时光

好的环境,让不少曾经出走的紫南游子归巢返乡,据紫南村党委委员陆添辉介绍,近几年,返回家乡定居生活的紫南游子,占所有外出紫南人的达90%。

产业兴旺高精尖产业“筑巢”带来高质量发展

不卖一分集体土地,不办一个村办企业,集体土地由村里统筹集中经营,通过招商引资,出租土地和物业,干干净净赚钱,透明收租,是紫南村十年来的经济发展之道。从2007年到2017年的十年间,村集体经济收入由936万元增长为1.1亿元,增长了11倍,村民人均每年分红由846元增长为10800元,增长了12倍。

从地理位置上看,坐落于佛山禅城西部的紫南村并无明显的区位优势,然而,紫南却将招商引资眼光瞄向高精尖的产业。小小的紫南已累计招商进驻企业50多家,包括世界500强的杜邦鸿基薄膜有限公司、佛山市最大陶瓷出口企业尼罗格兰陶瓷公司、投资额超百亿元的科力远CHS混合动力项目、佛山市最大的物流企业易运物流基地等。

“众多企业的落户‘筑巢’,也带来了大量的环卫、保安、园林等工作岗位,实现了紫南剩余劳动力的有效安置,让已经拥有分红的村民再通过就业实现了富裕。”紫南村党委书记潘柱升直言,“紫南村坚持不搞分光吃光,不养懒人闲人。”

事实上,村集体土地物业只租不卖,既保证了紫南村集体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又牢牢掌握了产业结构调整的主动权。

早在2009年,紫南村就大刀阔斧地对旧村旧工业园区进行了改造,关停搬迁了22家高污染、低产出的企业和小作坊,为紫南招大商招优商出让空间。到了2017年,紫南村初步形成了“四个专业市场(即紫南商贸城、易运物流城、国际卫浴城、银河广场)和一个饮食产业链”的产业发展格局。紫南村内,生产型企业的产品获得了4个“中国驰名商标”;饮食行业也初具规模,已有3家较高档次酒店,24家酒楼饭店;紫南商贸城客户续约率一直维持在95%以上,紫南村毎亩地的租金也由2007年的8000元上升到现在4万元以上。

文明乡风 争创4A景区助力“仁善紫南”建设

新时代、新起点、新作为,紫南村正以水乡文化为根基,以休闲旅游为突破口,以“水上紫南书香桃源”为核心理念,创建包含紫南生态园、沿北江大堤的湿地公园、紫南村文体艺术中心、水乡码头、紫南书院在内的国家4A级景区,实现旅游因文化而兴盛,文化因旅游而繁荣。

潘柱升认为,文明、文化的建设就是紫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它解决的是发展思路、人口素质的问题。“因此,我们下定决心,宁可分红增长慢一点,也要将文明、文化的工程做起来。”潘柱升斩钉截铁地说。

乡村振兴|外有颜内有料,“中国最美村镇”仁善紫南,惊艳了时光

为此,2015年初伴随着首届紫南村元旦迎新长跑活动的举办,紫南对外释放了新的发展信号:即以“文化立村、文化兴村、文化强村”,打造“仁善紫南”品牌的发展新思路。

谋定而后动,三年来,紫南先后投入2000多万元,建设了8000平方米的村文化活动中心,内有18个标准化羽毛球场和可同时容纳400人的电影院等,并再耗资近2000万元,建设了广府家训馆、佛山好人馆、紫南村史馆,又投资500多万元建成可容纳6000多观众的紫南赋文化广场。

乡村振兴|外有颜内有料,“中国最美村镇”仁善紫南,惊艳了时光

“一个好人带动一群好人,一群好人温暖一个地方,一种好风气滋养一片土地”正是秉持这种理念,紫南村自2016年起便连续开展美德系列人物评选活动,坚持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把紫南打造成为“好人之村”。

高效治理细化300多项村规民约做到奖罚分明

面积有5.88平方公里的紫南村,下辖15个自然村,20个村民小组,现有大小厂企54家,户籍人口6000多人,外来人员近8000人,单从数据来看,如此复杂的一个村,如何管才能让群众满意?

乡村振兴|外有颜内有料,“中国最美村镇”仁善紫南,惊艳了时光

自2008年起,紫南村制定并颁布首批管理制度,以“村规民约”的形式解决各类管理难题。十年间,紫南村“出台”包括《市政管理处管理制度》、《村容村貌管理制度》等在内的十多份规定,并细化累计超过300多项管理规定,做到奖罚分明。

乡村振兴|外有颜内有料,“中国最美村镇”仁善紫南,惊艳了时光

在众多紫南人的眼中,村规民约就是村内的“法”。蕴含集体村民民意的村规民约,谁都不想“背信弃义”被乡亲瞧不起,这种约束力相对来说更强大。在300多条村规的引导及潜移默化影响下,村民更愿意通过文明、法治思维解决矛盾,村居矛盾锐减,村民和谐共处。

在潘柱升看来,合乎法律法规和公序良俗,执行起来给村民带来实惠,让村民感到舒服的村规民约,就是好的村规民约。“不管什么鞋,穿起来合适舒服就是好鞋。”这就是他在村务治理中所悟出的“好鞋论”。

富裕生活 “不怕没车没楼就怕没紫南户口”

多年来,紫南村没有把红利“分光、吃光、花光”,而是每年从分红中拿出一部分,用于改善民生福利,美化环境,提高管理水平,让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全体村民。

乡村振兴|外有颜内有料,“中国最美村镇”仁善紫南,惊艳了时光

早在2010年,紫南村委就出资500万元为全村人购买新医保和全征地养老保险,对在单位购买了企业职工社保的村民进行补助,实现了全村全民社保。如今,紫南55岁以上的村民,无论男女,都可以按月领取918元退休养老金,在企业退休的人员除从社保领取退休工资外,每月可从村委会领取525元“老人金”,实现了养老保障。

乡村振兴|外有颜内有料,“中国最美村镇”仁善紫南,惊艳了时光

佛山市第九小学

为了让紫南的孩子享受最好教育,紫南村集体投资2000多万元分两期改造扩建村幼儿园,使幼儿园学位达700多个,又累计投资2000多万元修建紫南小学,并于2013年秋季开学前并入佛山市第九小学,成为该校的西校区。幼儿园和小学的升级改造,使紫南村村民和落户紫南的企业员工子弟足不出村就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同时,紫南村还提出让紫南人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优质医疗服务,在紫南,村民看病只需交4元门诊挂号费或600元住院费,便可享受医保范围内的药费、床位费等费用全免,实现了紫南村民“小病不出村,大病有人帮”的目标。

乡村振兴|外有颜内有料,“中国最美村镇”仁善紫南,惊艳了时光

站在新时代下的节点,紫南村以争创国家级4A景区为契机,以文化为抓手谋求新一轮振兴,实现从“高速度紫南”迈向“高质量紫南”,逐步将“仁善紫南”打造成为践行乡村振兴战略的示范样本。

乡村振兴|外有颜内有料,“中国最美村镇”仁善紫南,惊艳了时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