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31 滕縣保衛戰,他正指揮部隊轉移,日軍的平射炮彈,從他當胸穿過

袁宗齡(1910一1938),劍閣縣塗山鄉人。青年時在金仙場高級小學校畢業後考入四川軍土訓練班學習,期滿分配到王銘章部隊任軍士。1937年7月7日中日戰爭爆發,同年8月,袁宗齡隨軍出川抗日,編入第22集團軍124師272旅744團1營2連任中尉副連長兼任一排排長。9月,王銘章率124師增援山西太原,守衛洪洞、沁源一線,作戰40余天。袁宗齡作戰有功,升任副營長兼2連連長。12月,山東戰場再次告急。124師被調往第五戰區山東滕縣,袁宗齡部在前線防守。

滕縣保衛戰,他正指揮部隊轉移,日軍的平射炮彈,從他當胸穿過

請輸入圖片描述

滕縣保衛戰打的很慘烈,在滕縣城的南城門外,也有一個像東關那樣的外城,只不過沒有東關的規模大,寨牆也不及東關寨牆厚實。下午兩時,敵人集中十二門榴彈重炮猛轟南城牆,同時以二十餘架飛機和炮火轟炸南關。南關的守軍為一二四師三七二旅七四二團的兩個連,因昨天夜裡轉移來此時己是深夜,只來得及修築簡單的掩蔽工事,而無堅固的防空設施,當炸彈和炮彈突然從天空中傾瀉下來時,猝不及防,工事和房屋全被摧毀,守軍半數以上被炸死。殘部在南關無法立腳,在副營長兼二連連長袁宗齡的指揮下向西關車站轉移,還沒有走出幾步,一發平射炮彈打過來,從袁宗齡當胸穿過,射在後面城牆上爆炸。在袁宗齡身邊的幾名士兵只覺著眼前一片血光閃過,袁宗齡只剩下鮮血淋漓的兩條腿和下半身,身體的其餘部分不知去向。

滕縣保衛戰,他正指揮部隊轉移,日軍的平射炮彈,從他當胸穿過

請輸入圖片描述

同年5月1日,第41軍司令部函告劍閣縣府:“你縣袁宗齡系我部124師272旅744團1營副營長兼2連連長,於3月17日在山東滕縣對日作戰犧牲,報經上級批准追贈為烈士,晉級為陸軍少校。”劍閣人民為懷念袁宗齡的事蹟,擇址於雙劍公園內修建袁宗齡烈士墓一座。

滕縣保衛戰,他正指揮部隊轉移,日軍的平射炮彈,從他當胸穿過

請輸入圖片描述

1939年7月7日,縣城各機關、法團、學校、居民等,在雙劍公園廣場舉行集會,紀念抗戰建國兩週年暨袁宗齡烈士墓碑落成典禮。專員林維幹、團區司令石真如致詞揭幕,保安副司令官夢蘭書寫墓碑,碑文為“故追贈陸軍少校袁宗齡烈士之墓”,專署輓聯為:“義烈共王上將成仁,億姓悼國殤,滕縣千秋足血食;豐碑與趙恭襄繼武,大名光邑乘,劍閣萬里望魂歸。”縣府輓聯為:“戰滕城不顧一身,忠魂永在;樹石碣以留千古,偉烈長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