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9 威海小伙烤鸡蛋 1年赚200万

威海市高区初村镇东车门夼村,青瓦石墙、木质门窗,这座老村已有百年历史。殊不知,一场“鸡蛋革命”在村内悄然发生。

6月7日一大早,一阵汽车声打破了这个山村的宁静。临港区汪疃镇一家规模养殖户要赶在7点前,把2万枚鸡蛋送到东车门夼村西头的威海澎源食品有限公司。

威海小伙烤鸡蛋 1年赚200万

李秀龙(左)在包装车间对烤蛋进行包装

食品公司负责人李秀龙和妻子杨萍早早等在操作间门口。“蛋壳要呈红色,没有麻点,形状要匀称规则。”李秀龙采购鸡蛋的这些严格要求,养殖户早已了解。所以,这批新送来的鸡蛋,李秀龙比较满意。

一副银边眼镜、文静的外表、斯文的交流,难以想象眼前这个28岁的小伙子李秀龙去年一年光卖鸡蛋就赚了200万元。

什么样的鸡蛋卖这么多钱?这要从4年前说起,李秀龙从韩国斗源工科大学机械与汽车专业毕业后,回到了东车门夼村准备创业。然而,创业干什么?在韩国留学的经历让他想到了“烤鸡蛋”。

烤鸡蛋是国内少见的一种食物,李秀龙越想越觉得是个好项目。但一枚小小的鸡蛋能做成多大的生意?包括李秀龙父母在内,很多人都不以为然。

鸡蛋必须是生长220天至330天的壮年鸡下的蛋,重量在55克至60克之间……李秀龙对用于烘烤的鸡蛋选材有着苛刻的要求:“只有这样,经过48小时烤制后,鸡蛋才能呈褐色,口感才能够味!”

扒开一个烤鸡蛋咬上一口,果然醇香又筋道。烤鸡蛋是从生鸡蛋烤起的,由于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借鉴,温度和湿度掌握不到位,烤制时鸡蛋很容易破碎。“我试验破碎了一万多颗鸡蛋后,终于将生鸡蛋烤制成美味的烤蛋。”李秀龙说。

当日上午8点,李秀龙和杨萍把刚刚清洗过的鸡蛋搬运到烘烤设备里,并设定温度和湿度。“这样一台设备一次性最多能烤3万个鸡蛋。”李秀龙指着一台巨大的烘烤设备说。这台长5.5米、高2.6米、宽2.5米的硕大烤箱,是李秀龙凭借着大学里学到的机械知识,经过上百次的改进自己制造出来的。

“一开始制作的小烤箱一次性只能烤500个鸡蛋。”李秀龙说,他开始只能在周围一些小商店里推销烤蛋,因为产品没有正规包装,也没有注册商标,无法进驻正规超市和其他消费场所,价格也上不去。

小作坊生产加工食品利润微薄,产品质量也难保证,怎么办?经过和初村镇政府工作人员及村干部交流后,李秀龙在村西租下了一块地,斥资100多万元建起食品加工厂,其中30万元用的是政府提供的大学生创业贷款,镇政府和村里还提供了水电等基本设施的便利。很快,一个拥有14个操作间的标准化工厂拔地而起。

前年年底,李秀龙的食品厂通过了市质监部门的现场审查,而且领到了QS证书。这意味着他的烤蛋可以名正言顺地进驻商超、景区等正规场所销售了。

他还申请注册了自己的食品商标“金蛋娃烤蛋”,经过去年一年的市场拓展,目前全国各大洗浴场所都能看到李秀龙烤蛋的身影。

高质量的产品,加上标准化的包装,使烤蛋价格随之上涨,摇身一变成了村里产的“金蛋”。仅去年一年,澎源食品有限公司年产值就达200万元左右。

美味烤鸡蛋让家家悦超市也看中了。今年4月底,家家悦超市正式引入李秀龙的烤鸡蛋,一个月的时间就供货1000箱。“今年我想对产品升级,推出真空包装的烤鸡蛋,保质期由45天延长至1年,这样就可以把烤鸡蛋推广到全国各地的超市。”李秀龙说。

从小作坊到标准化公司,在成就自己创业梦的同时,李秀龙还带动了周围村民一起致富。从去年开始,东车门夼54岁的村民邹本娟和另外6名村民一同进入了李秀龙的食品公司。“从早上7点开始,每天工作8个小时,每个月2100元,一年下来能挣2.5万元。”邹本娟说,一年种地挣不了几个钱,而现在家门口就能挣大钱。

李秀龙希望在扩大经营规模的同时,为亲朋好友乃至村里人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带动周边的养殖业发展,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