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曹操最想得到而又没有得到的人是谁?

历史之最


赵云本来是刘备公孙瓒身边的一员大将,但可惜一直得不到重用,公孙瓒死后,赵云就跟了刘备。赵云无论是武力还是谋略都堪称人中之龙,是一位不可多得的虎将。在长坂坡之战中,面对曹操的几十万大军,刘备不得不携带家眷撤退,在撤退的过程中,刘备的儿子阿斗丢失了。赵云知道这个消息后就回去来的路上去寻找。虽然赵云找到了阿斗,但却陷入了曹军的包围圈。 在这次战役中,曹操看中了赵云的武艺,起了爱才之心,于是命令手下的人不得杀死赵云,尽量活捉。不过赵云是何许人,既然曹操已经给自己放水了,那肯定得好好表现。于是就有了赵子龙长坂坡救主七进七出的英雄事迹,这也成为了赵云一生最光辉的时刻。曹操宁愿放走赵云也不忍心将其杀死,可见曹操对赵云的爱有多深。



关羽 要说曹操最想得到的大将,那肯定非关羽莫属。在曹操统一北方初期,关羽曾被抓到了曹营中。由于此时关羽已经是名声在外的大将,所以曹操对他十分喜爱,每天都梦想着他能够投到自己的麾下。面对曹操的各种诱惑,关羽这位重情重义的汉子没有丝毫的动心。 关羽不仅武功高强,而且还是一个忠义两全的人,所以几千年以来一直备受人们的尊重,哪怕几千年后的今天,关羽也一直被人人供奉。


职场之文化


打天下和守天下,最重要的就是“人才”,所谓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历代乱世开国或打造盛世,都是一个皇帝身边围着一大批的顶尖人才,刘邦刘秀李世民等等。而三国中的曹操未能夺得天下,建立一个大一统王朝,与得到的人才少有很大的关系。曹操最想得到的两员猛将和一位谋士,若得此三人,曹操有生之年一统神州的概率大大增加。

赵云

蜀汉昭烈皇帝刘备夸他“子龙一身是胆也”。主母失联于千军万马之中,生死未卜,赵云主动前往查明真相,欲带少主生还。刘备溃军及百姓逃窜,赵云一人一马奋勇向前,寻得阿斗带回。曹操在高台上看着惊奇不已,命士卒务必生擒,不可射箭。要知道,就算不射箭,几千人围着一个人打,也是地狱级难度。

得知前因后果后,曹操对忠勇无双的赵云更是倾心。赵云回到刘备身边,继续南征北战,被人称为“常胜将军”,在政务更有独特的见解,有着很好的大局观,被后人认为是三国少有的完美人物。曹操感叹道:我得此名将,何愁天下不定。

关羽

关羽和曹操的初次相遇是在群雄讨伐董卓之役,敌将华雄连斩盟军数员大将,关羽主动请缨,袁术怒吼:“汝欺吾众诸侯无大将耶?量一弓手,安敢乱言。”曹操主动站出解围,为其温酒,关羽出阵片刻便斩杀华雄归来。曹操眼前一亮,世间竟有如此大将,说赢就赢,说斩杀就斩杀。

曹操进行多次招揽,不惜通过留下刘备来留下关羽。后来的与刘备作战中,关羽被俘虏,曹操厚礼以待,任命其为偏将军,为曹操斩杀敌军不少大将。刘备消息传来,关羽千里走单骑寻刘备,曹操放他走。如此气节,更是打动着曹操。关羽败走麦城,头颅被砍下送给曹操,曹操不禁失声痛哭,感伤万分,以诸侯之礼将其安葬于洛阳,到自己临终前还不停念叨着,若关羽跟自己哪会落得这样下场,可惜。

法正

原为刘璋麾下,却不得重用,后在刘备进取益州时,劝刘璋投降。法正擅奇谋,帮助刘备拿下汉中,献计斩杀曹魏大将夏侯渊,刘备对法正的劝谏十分的上心,比较爱听,可惜英年早逝。夷陵战起,诸葛亮曾说:“若法孝直在,定能劝阻主公。”

蜀中谋士,曹操对法正最为上心,曾出言赞叹,多次请他前来自己麾下,均被拒绝。后闻夏侯渊因他计死,更是感慨万千。

这三人皆是仰慕刘备的仁义归顺的,是曹操无论如何都得不到的人才。蜀汉人才虽少,顶尖的却是不弱曹魏孙吴。

参考文献:《三国志》


今人说古


:在三国演义中。武将有:关羽、赵子龙。女子有: 二乔。先说说关羽和赵云,还有二乔。

关羽:

  • 可以说关羽是曹操最想得到的武将就是关羽了,关羽投降的时候约法三章一、降汉不降曹。二、给两位嫂嫂安身之处,闲杂人等不得进入。三、知道刘备在什么地方,立刻往之。曹操虽然犹豫,但是后来还是答应了。然后关羽替曹操斩了颜良和文丑。关羽在曹营,是上马有金,下马有银,三天一小宴,五天一大宴,送赤兔马,都没有留住关羽。最后关羽还过五关斩六将,曹操为了最后一丝希望都没有放弃,还是让关羽走了,当然曹操是想让关羽明白曹操我深明大义,你赶快来做我的武将吧,但是关羽让曹操失望了, 结果还是关羽去找刘备了。这是曹操最喜欢的关羽

赵云:

  • 当时曹操在长坂坡杀刘备的触不及防,结果把自己的妻子和孩子都弄丢了,结果赵云回身去找刘备的妻子和孩子,结果就带着阿斗回来的路上,在长坂坡大战曹操的军队,曹操看见了说,我得到这样武将,何愁天下不得呼。随即命令众人休放冷箭,要活捉赵云,谁知道让赵云给跑了。和关羽比起来曹操更想要的是关羽。

二乔:

  • 孙权和孙策之妻,听闻曹植的一首《铜雀台赋》才闻之曹操想要二乔很久了。铜雀春深锁二乔,一句话把周瑜起的要跟曹操干起来。诸葛亮偷笑中。而在三国演义中第四十八回中,曹操说道:我今天年54岁了。如果得了江南,我要得到我喜欢的东西。我知道江东有两个女人很是漂亮,没有料到这两个女的被孙策孙权给娶了。我最近修得铜雀台,如果得到江南,一定要娶了大乔小乔。至于台中,为我以后享乐,这一生便足够了。从曹操的这句话就可以看出来,曹操这个家伙是早就对江东的二乔有意思了,在二乔还没有嫁给孙权孙策的时候都有着脑筋。


谈名著


题主提问的这个问题有点开放,曹操无论是从事业还是从个人来说,想得到而又没有得到的人太多了。比如关羽、赵云。女人中:貂蝉、袁绍的儿媳妇甄宓,周瑜和孙策的老婆小乔、大乔。人的欲望是无限的,曹操当然也如此。


不管曹操如何延揽人才,如何表现的礼贤下士。但总有一部分人,对他不感冒。比如徐庶徐元直,尽管曹操想尽办法,千方百计把他挖了过来,但纯属烟袋锅一头热,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徐庶是心在曹营心在汉。这就是每个人的认识不同。徐庶认为刘备好,曹操再多么努力都枉然。

还有,刘巴天生对曹操有好感,刘巴这个人能力不在诸葛亮之下,诸葛亮曾说:我的能力比子初差远了。能让诸葛亮称赞的人可真不多!曹操当然想得到他了,刘巴想投奔曹操,但刘备硬生生把刘巴挖了过去,刘备从心里感动刘巴,刘巴无奈才在刘备的手下为官。讲真,刘巴觉得在刘备手下实在不是自己心里的意愿。


当然,要说曹操最想得到而得到的人,非汉献帝莫属了。挟天子以令诸侯,这人人的价值,当初袁绍、袁术都没看出来,也只有曹操慧眼识君,把汉献帝好好迎了回来,以后,看似垃圾股变成了手里的王牌。从这一点来看,曹操识人和看问题都是一流的。

回到本题来说,最想得到而又没有得到的人,(秉烛读春秋)认为是陈宫和大小二乔。为什么是这三个人呢?你看从事业到个人,是不是得到这些,曹操也就知足了呢?

陈宫(?-199年2月7日[1]),字公台。192年,兖州刺史刘岱在讨伐青州黄巾时战死,陈宫等人主张曹操接任兖州牧因而被曹操视为心腹。


后来,由于曹操把持言论自由,曹操反感这些名士说曹操出生于宦官家庭这个问题,处死了陈宫的朋友,兖州名士边让及一些人,这大大伤害了陈宫的感情,于是和曹操反目,并游说张邈背叛曹操迎吕布入兖州,辅助吕布攻打曹操并先后取得兖州与徐州。

陈宫投奔了吕布,下邳城战斗中,吕布不听陈宫两面互补之计,以致失败。吕布战败后,随吕布等一同被曹操所擒,决意赴死。

生死无二志,丈夫何壮哉!

不从金石论,空负栋梁材。

辅主真堪敬,辞亲实可哀。

白门身死日,谁肯似公台。


陈宫死后,曹操悲痛之余,写下了如上这首诗。能让曹操写诗怀念的人并不多。(记得点赞加关注)

陈宫恐怕是曹操没有得到的人才中,最令曹操痛惜的一个。曹操并不打算杀陈宫,即使他不肯投降,应该也会放他走,只是陈宫似乎对人生已经没有什么眷恋,一心求死而且慷慨赴死,曹操为之流涕。边让只是多次侮辱了曹操本人,就被曹操给杀了,而后来陈琳写檄文骂了曹操祖宗三代(文章很有感染力),曹操非但没杀,反而任用,恐怕就是因为他想起了陈宫,陈宫用他的死换来了曹操的悔悟。

说到为人写诗,大、小二乔,有幸也得到了曹操的青睐。据说曹操久闻,大乔小乔的艳名。总想得到她们,可惜天不遂人愿,名花有主,二位美女皆成了孙策和周瑜的老婆了。但曹操痴心不改,本想趁赤壁之战,收了二位美女为妃。

曹操激情满怀的写下了《铜雀台》这首词:


……

立双台于左右兮,有玉龙与金凤。

揽二乔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

……

曹操想得到大乔和小乔。在铜雀台上,左拥右抱二位美人,诗酒歌赋,朝夕颠倒,乐不思蜀。

综上所述,曹操最想的到而没得到的,估计非三人莫属了。


秉烛读春秋


这个问题答案有点难,为什么?因为曹操想得到的人太多了,我们先来分析一下。

关羽,曹操想得到关羽,这个我想没有人否认,首先在十八路诸侯伐董时,关羽还只是马弓手,关羽想出战华雄,结果引来诸侯嘲笑,只有曹操支持关羽,在刘备兵败后,曹操为了让关羽投降更是许诺了得到刘备消息后允许关羽找刘备,在关羽投降后直接封侯,不顾众多武将的想法,上马一提金,下马一提银。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更是把赤兔马送给了关羽,关羽过五关斩六将后,曹操不但没有计较,反而给关羽通行令。

赵云,赵云在长坂坡上七进七出时,曹操看到急问到下面的武将是谁,赵云回答是常山赵子龙,曹操下令不让放箭,要活捉赵云,赵云在长坂坡连斩54将,曹操不但没计较,在赵云马上要闯出去时也没让人放箭。

周瑜,曹操曾经让蒋干去游说周瑜,但没有成功,蒋干回去后,曹操称赞周瑜雅量高。

喜欢的朋友希望你可以在下方留言,告诉我有什么不足,有什么可以改进的地方。


传统磨练


“生于乱世是为不幸,但如能变乱为治,岂非不幸中之大幸!”

“吾祖宗世食汉禄,若不思报国,与禽兽何异?吾屈身事卓者,欲乘间图之,为国除害耳。今事不成,乃天意也。”

曹操用人,唯才是举,求贤若渴,最想得到而又没有得到的人,我认为应该是道法高深的司马徽。

司马徽,才华横溢,能够参透天机,早就预测到了三国最终会是一场空,故选择归隐山林,过着闲云野鹤、与世无争的生活。

公元208年,曹操南征,刘表的儿子刘琮投降,司马徽终于被曹操所得。曹操想重用司马徽,却突然病入膏肓,不久就去逝了。

司马徽最著名的学生,有徐庶、诸葛亮、庞统等。一生中撒了一个天大的谎言: “卧龙凤雏得一人可安天下” ,忽悠刘备三顾茅庐,结果诸葛亮和庞统都得到了,说好的天下哪儿去了?最后都成了司马家族的嫁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