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曹操最想得到而又沒有得到的人是誰?

歷史之最


趙雲本來是劉備公孫瓚身邊的一員大將,但可惜一直得不到重用,公孫瓚死後,趙雲就跟了劉備。趙雲無論是武力還是謀略都堪稱人中之龍,是一位不可多得的虎將。在長坂坡之戰中,面對曹操的幾十萬大軍,劉備不得不攜帶家眷撤退,在撤退的過程中,劉備的兒子阿斗丟失了。趙雲知道這個消息後就回去來的路上去尋找。雖然趙雲找到了阿斗,但卻陷入了曹軍的包圍圈。 在這次戰役中,曹操看中了趙雲的武藝,起了愛才之心,於是命令手下的人不得殺死趙雲,儘量活捉。不過趙雲是何許人,既然曹操已經給自己放水了,那肯定得好好表現。於是就有了趙子龍長坂坡救主七進七出的英雄事蹟,這也成為了趙雲一生最光輝的時刻。曹操寧願放走趙雲也不忍心將其殺死,可見曹操對趙雲的愛有多深。



關羽 要說曹操最想得到的大將,那肯定非關羽莫屬。在曹操統一北方初期,關羽曾被抓到了曹營中。由於此時關羽已經是名聲在外的大將,所以曹操對他十分喜愛,每天都夢想著他能夠投到自己的麾下。面對曹操的各種誘惑,關羽這位重情重義的漢子沒有絲毫的動心。 關羽不僅武功高強,而且還是一個忠義兩全的人,所以幾千年以來一直備受人們的尊重,哪怕幾千年後的今天,關羽也一直被人人供奉。


職場之文化


打天下和守天下,最重要的就是“人才”,所謂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歷代亂世開國或打造盛世,都是一個皇帝身邊圍著一大批的頂尖人才,劉邦劉秀李世民等等。而三國中的曹操未能奪得天下,建立一個大一統王朝,與得到的人才少有很大的關係。曹操最想得到的兩員猛將和一位謀士,若得此三人,曹操有生之年一統神州的概率大大增加。

趙雲

蜀漢昭烈皇帝劉備誇他“子龍一身是膽也”。主母失聯於千軍萬馬之中,生死未卜,趙雲主動前往查明真相,欲帶少主生還。劉備潰軍及百姓逃竄,趙雲一人一馬奮勇向前,尋得阿斗帶回。曹操在高臺上看著驚奇不已,命士卒務必生擒,不可射箭。要知道,就算不射箭,幾千人圍著一個人打,也是地獄級難度。

得知前因後果後,曹操對忠勇無雙的趙雲更是傾心。趙雲回到劉備身邊,繼續南征北戰,被人稱為“常勝將軍”,在政務更有獨特的見解,有著很好的大局觀,被後人認為是三國少有的完美人物。曹操感嘆道:我得此名將,何愁天下不定。

關羽

關羽和曹操的初次相遇是在群雄討伐董卓之役,敵將華雄連斬盟軍數員大將,關羽主動請纓,袁術怒吼:“汝欺吾眾諸侯無大將耶?量一弓手,安敢亂言。”曹操主動站出解圍,為其溫酒,關羽出陣片刻便斬殺華雄歸來。曹操眼前一亮,世間竟有如此大將,說贏就贏,說斬殺就斬殺。

曹操進行多次招攬,不惜通過留下劉備來留下關羽。後來的與劉備作戰中,關羽被俘虜,曹操厚禮以待,任命其為偏將軍,為曹操斬殺敵軍不少大將。劉備消息傳來,關羽千里走單騎尋劉備,曹操放他走。如此氣節,更是打動著曹操。關羽敗走麥城,頭顱被砍下送給曹操,曹操不禁失聲痛哭,感傷萬分,以諸侯之禮將其安葬於洛陽,到自己臨終前還不停唸叨著,若關羽跟自己哪會落得這樣下場,可惜。

法正

原為劉璋麾下,卻不得重用,後在劉備進取益州時,勸劉璋投降。法正擅奇謀,幫助劉備拿下漢中,獻計斬殺曹魏大將夏侯淵,劉備對法正的勸諫十分的上心,比較愛聽,可惜英年早逝。夷陵戰起,諸葛亮曾說:“若法孝直在,定能勸阻主公。”

蜀中謀士,曹操對法正最為上心,曾出言讚歎,多次請他前來自己麾下,均被拒絕。後聞夏侯淵因他計死,更是感慨萬千。

這三人皆是仰慕劉備的仁義歸順的,是曹操無論如何都得不到的人才。蜀漢人才雖少,頂尖的卻是不弱曹魏孫吳。

參考文獻:《三國志》


今人說古


:在三國演義中。武將有:關羽、趙子龍。女子有: 二喬。先說說關羽和趙雲,還有二喬。

關羽:

  • 可以說關羽是曹操最想得到的武將就是關羽了,關羽投降的時候約法三章一、降漢不降曹。二、給兩位嫂嫂安身之處,閒雜人等不得進入。三、知道劉備在什麼地方,立刻往之。曹操雖然猶豫,但是後來還是答應了。然後關羽替曹操斬了顏良和文丑。關羽在曹營,是上馬有金,下馬有銀,三天一小宴,五天一大宴,送赤兔馬,都沒有留住關羽。最後關羽還過五關斬六將,曹操為了最後一絲希望都沒有放棄,還是讓關羽走了,當然曹操是想讓關羽明白曹操我深明大義,你趕快來做我的武將吧,但是關羽讓曹操失望了, 結果還是關羽去找劉備了。這是曹操最喜歡的關羽

趙雲:

  • 當時曹操在長坂坡殺劉備的觸不及防,結果把自己的妻子和孩子都弄丟了,結果趙雲回身去找劉備的妻子和孩子,結果就帶著阿斗回來的路上,在長坂坡大戰曹操的軍隊,曹操看見了說,我得到這樣武將,何愁天下不得呼。隨即命令眾人休放冷箭,要活捉趙雲,誰知道讓趙雲給跑了。和關羽比起來曹操更想要的是關羽。

二喬:

  • 孫權和孫策之妻,聽聞曹植的一首《銅雀臺賦》才聞之曹操想要二喬很久了。銅雀春深鎖二喬,一句話把周瑜起的要跟曹操幹起來。諸葛亮偷笑中。而在三國演義中第四十八回中,曹操說道:我今天年54歲了。如果得了江南,我要得到我喜歡的東西。我知道江東有兩個女人很是漂亮,沒有料到這兩個女的被孫策孫權給娶了。我最近修得銅雀臺,如果得到江南,一定要娶了大喬小喬。至於臺中,為我以後享樂,這一生便足夠了。從曹操的這句話就可以看出來,曹操這個傢伙是早就對江東的二喬有意思了,在二喬還沒有嫁給孫權孫策的時候都有著腦筋。


談名著


題主提問的這個問題有點開放,曹操無論是從事業還是從個人來說,想得到而又沒有得到的人太多了。比如關羽、趙雲。女人中:貂蟬、袁紹的兒媳婦甄宓,周瑜和孫策的老婆小喬、大喬。人的慾望是無限的,曹操當然也如此。


不管曹操如何延攬人才,如何表現的禮賢下士。但總有一部分人,對他不感冒。比如徐庶徐元直,儘管曹操想盡辦法,千方百計把他挖了過來,但純屬菸袋鍋一頭熱,徐庶進曹營一言不發,徐庶是心在曹營心在漢。這就是每個人的認識不同。徐庶認為劉備好,曹操再多麼努力都枉然。

還有,劉巴天生對曹操有好感,劉巴這個人能力不在諸葛亮之下,諸葛亮曾說:我的能力比子初差遠了。能讓諸葛亮稱讚的人可真不多!曹操當然想得到他了,劉巴想投奔曹操,但劉備硬生生把劉巴挖了過去,劉備從心裡感動劉巴,劉巴無奈才在劉備的手下為官。講真,劉巴覺得在劉備手下實在不是自己心裡的意願。


當然,要說曹操最想得到而得到的人,非漢獻帝莫屬了。挾天子以令諸侯,這人人的價值,當初袁紹、袁術都沒看出來,也只有曹操慧眼識君,把漢獻帝好好迎了回來,以後,看似垃圾股變成了手裡的王牌。從這一點來看,曹操識人和看問題都是一流的。

回到本題來說,最想得到而又沒有得到的人,(秉燭讀春秋)認為是陳宮和大小二喬。為什麼是這三個人呢?你看從事業到個人,是不是得到這些,曹操也就知足了呢?

陳宮(?-199年2月7日[1]),字公臺。192年,兗州刺史劉岱在討伐青州黃巾時戰死,陳宮等人主張曹操接任兗州牧因而被曹操視為心腹。


後來,由於曹操把持言論自由,曹操反感這些名士說曹操出生於宦官家庭這個問題,處死了陳宮的朋友,兗州名士邊讓及一些人,這大大傷害了陳宮的感情,於是和曹操反目,並遊說張邈背叛曹操迎呂布入兗州,輔助呂布攻打曹操並先後取得兗州與徐州。

陳宮投奔了呂布,下邳城戰鬥中,呂布不聽陳宮兩面互補之計,以致失敗。呂布戰敗後,隨呂布等一同被曹操所擒,決意赴死。

生死無二志,丈夫何壯哉!

不從金石論,空負棟樑材。

輔主真堪敬,辭親實可哀。

白門身死日,誰肯似公臺。


陳宮死後,曹操悲痛之餘,寫下了如上這首詩。能讓曹操寫詩懷念的人並不多。(記得點贊加關注)

陳宮恐怕是曹操沒有得到的人才中,最令曹操痛惜的一個。曹操並不打算殺陳宮,即使他不肯投降,應該也會放他走,只是陳宮似乎對人生已經沒有什麼眷戀,一心求死而且慷慨赴死,曹操為之流涕。邊讓只是多次侮辱了曹操本人,就被曹操給殺了,而後來陳琳寫檄文罵了曹操祖宗三代(文章很有感染力),曹操非但沒殺,反而任用,恐怕就是因為他想起了陳宮,陳宮用他的死換來了曹操的悔悟。

說到為人寫詩,大、小二喬,有幸也得到了曹操的青睞。據說曹操久聞,大喬小喬的豔名。總想得到她們,可惜天不遂人願,名花有主,二位美女皆成了孫策和周瑜的老婆了。但曹操痴心不改,本想趁赤壁之戰,收了二位美女為妃。

曹操激情滿懷的寫下了《銅雀臺》這首詞:


……

立雙臺於左右兮,有玉龍與金鳳。

攬二喬於東南兮,樂朝夕之與共。

……

曹操想得到大喬和小喬。在銅雀臺上,左擁右抱二位美人,詩酒歌賦,朝夕顛倒,樂不思蜀。

綜上所述,曹操最想的到而沒得到的,估計非三人莫屬了。


秉燭讀春秋


這個問題答案有點難,為什麼?因為曹操想得到的人太多了,我們先來分析一下。

關羽,曹操想得到關羽,這個我想沒有人否認,首先在十八路諸侯伐董時,關羽還只是馬弓手,關羽想出戰華雄,結果引來諸侯嘲笑,只有曹操支持關羽,在劉備兵敗後,曹操為了讓關羽投降更是許諾了得到劉備消息後允許關羽找劉備,在關羽投降後直接封侯,不顧眾多武將的想法,上馬一提金,下馬一提銀。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更是把赤兔馬送給了關羽,關羽過五關斬六將後,曹操不但沒有計較,反而給關羽通行令。

趙雲,趙雲在長坂坡上七進七出時,曹操看到急問到下面的武將是誰,趙雲回答是常山趙子龍,曹操下令不讓放箭,要活捉趙雲,趙雲在長坂坡連斬54將,曹操不但沒計較,在趙雲馬上要闖出去時也沒讓人放箭。

周瑜,曹操曾經讓蔣幹去遊說周瑜,但沒有成功,蔣幹回去後,曹操稱讚周瑜雅量高。

喜歡的朋友希望你可以在下方留言,告訴我有什麼不足,有什麼可以改進的地方。


傳統磨練


“生於亂世是為不幸,但如能變亂為治,豈非不幸中之大幸!”

“吾祖宗世食漢祿,若不思報國,與禽獸何異?吾屈身事卓者,欲乘間圖之,為國除害耳。今事不成,乃天意也。”

曹操用人,唯才是舉,求賢若渴,最想得到而又沒有得到的人,我認為應該是道法高深的司馬徽。

司馬徽,才華橫溢,能夠參透天機,早就預測到了三國最終會是一場空,故選擇歸隱山林,過著閒雲野鶴、與世無爭的生活。

公元208年,曹操南征,劉表的兒子劉琮投降,司馬徽終於被曹操所得。曹操想重用司馬徽,卻突然病入膏肓,不久就去逝了。

司馬徽最著名的學生,有徐庶、諸葛亮、龐統等。一生中撒了一個天大的謊言: “臥龍鳳雛得一人可安天下” ,忽悠劉備三顧茅廬,結果諸葛亮和龐統都得到了,說好的天下哪兒去了?最後都成了司馬家族的嫁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