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你怎么看理财型保险?

夜幕下的哈里博特


理财型保险,有病赔钱,没病领钱,上当了吧!

又到六一了,平时潜伏在朋友圈里的保险业务员又开始了和各位宝妈宝爸们地套近乎,说的话不外乎宝贝好可爱,然后就开始一波保险销售,其中最喜欢的就是了解一下我们公司的王li牌cai险。 “这个保险年年有钱拿啊!”“这款保险月复息,利息比银行高多了!”“这款保险有事赔钱,没事领钱啊,每人都可以来一份!”


理财险三大套路

  • 高利息
  • 年年有钱领

  • 人人都可以来一份

现实1:低收益率


业务员在销售理财险的时候喜欢拿一份计划书,上面有密密麻麻的一堆数字,“你看你看,60岁可以拿这么多钱,70岁可以能那这么多钱,赚翻了有没有!”



以鑫福稳盈年金险为例,鑫福稳盈为年金+万能账户保险,年金不领取可以进入万能账户累计生息。假设为0岁男宝宝投保,年交20000,交5年,不领取年金,万能账户按合同规定的保底利益2.5%来计算。



业务员: 60年后可以拿到36万,61岁可以拿到47万,翻及3、4倍,赚翻了有没有!



宝妈宝爸们看了肯定会觉得很多,但是赚了很多的标准怎么判断呢?这时候要搬出一个神奇的数字,内部收益率。


内部收益率(Internal Rate of Return (IRR)),就是资金流入现值总额与资金流出现值总额相等、净现值等于零时的折现率。简单来说,就是这个数越大,理财效果越好。


从数据可以看出第60年IRR为2.3%,第61年IRR为3.7%。好不好?现在放余额宝都有3.7%收益率。

现实2:回本时间长



业务员:你看你看,这份保险交完就可以拿钱,孩子长大了可以给他们一笔教育金、创业金,自己也可以拿来当养老金。拿钱拿得很爽有没有!

当然可以拿,只不过拿的都是自己已经交的钱,如果提前拿了钱,进入万能账户的钱就少了,所以60岁之后能拿的钱也会相应减少,收益率也不会有3.7%那么“高”。也就是说,要达到3.7%收益率,宝妈宝爸必须忍住60年不拿钱。


现实3:理财险不是万金油


保险规划应该先做好保障型保险再来考虑理财型保险。

因为理财型产品起不到保障效果,保障型产品保障杠杆高,意外险和医疗险几百块就能获得几十万的保额,这些都是理财型产品没有的效果;理财型保险价格太高,如果先考虑理财型保险会影响到保障型保险预算,理财和保障的效果不均衡。


最后,问题提现提问者缺乏保险规划的基本思路,保险规划应遵循保障家庭经济支柱为主、找到自身保险缺口为先、保额为主、保障为主的四大原则,而不是一上来就问理财型保险好不好的问题。


自己学会保险规划的基本思路,才不会被业务员收割智商税。


保宝保爸保妈


买理财型保险是为了保障还是为了投资?


(1)理财型保险的功能

理财保险,是集保险保障及投资功能于一身的保险产品,最大的特点是既具有保障功能又有投资理财功能。

但是保险的核心功能是保障,理财是附加功能。一定要理解的是,保险姓“保”,保障才是保险的核心意义,这就决定了理财型保险的收益不可能跑赢其他金融产品,基金、债券、股票等,这些投资工具都是不具有保障功能的。

为了遏制保险产品偏离保障,避免消费者陷入误区,前保监会(现银保监)在2017年发布了134号文,明确规定保险产品资料中不能出现“理财”“投资”等表述。这是为了消除保险产品销售过程中对消费者的误导。


(2)理财型保险的利率

根据监管规定,“万能型人身保险的评估利率上限为年复利3.5%”,“对于开放的分红型人身保险产品预定利率不高于3.5%的,报送中国保监会备案;预定利率高于3.5%的,报送中国保监会审批”;”普通型养老年金或保险期间为10年及以上的其它普通型年金保单,保险公司采用的法定责任准备金评估利率可适当上浮,上限为法定评估利率的1.15倍和预定利率的小者“。


这规定有点绕,只需要记住一个词 “预定利率” 就行了。


预定利率:是指保险公司公司根据对未来资金运用收益率的预测而为保单假设的每年收益率,主要是参照银行存款利率和预期投资收益率来设置的。这个预定利率不是指真实的收益率,而是“定价利率”,是指保险公司预估了收益利率,投保人按此利率需缴纳多少保费,预定利率越高,投保人需缴纳的保费越少,真实收益越高。预定利率具有具有长期性和稳定性,锁定预定利率相当于锁定保费,无论将来保险公司是亏损还是盈利,投保人缴纳的保费是恒定的。


保险公司根据预定利率精算出了现金价值表,这个表精确的列出了未来几十年,每一年的固定收益,这才是实际的、承诺的、一定实现的收益。


按此规定,3.5%是官方指导数字,普通型养老年金可以在3.5%的基础上,上浮15%,即最高为4.025%,这是极限了。而分红型的年金险,预定利率只能是3.5%。目前市场上年金险产品预定利率最高为4.025%,不分红型年金险的预定利率不会超过4.025%;分红型年金保险的预定利率一般会低一些,但是多了一份不确定的分红。


4.025%高吗?对于其他投资产品来说,不高的,但对于保险公司来说,几十年承诺这个固定收益是很高的风险。以至于监管都要叫停了。


参见欧美发达国家,早已进入低利率、零利率甚至负利率时代,中国作为第二大经济体,现在多项指数对标欧美。随着GDP增速进一步放缓,利率水平长久来看是下降趋势。在一个很长的周期内,30年或50年,经济发展是跌宕起伏的,各种金融产品根据市场自身调节频繁,无法锁定一个超长期的投资收益。而此类理财型保险的优势,也就是长期确定性。


个人观点,目前4.025%的极限预定利率,不会再高了,并且也将面临不被监管审批的局面。这个收益无法满足以短期投资为核心目的的消费者,请不要拿收益与其他金融工具作对比,更不要参比房产。理财型保险只适合长期投资者,保证的是安全性与稳定性。


所以单纯谈收益,请不要来买保险。


ReginaYu


前几天一位客户跟我聊天的时候突然问我:“你们是不是不推荐理财保险?”

她说最近从抖音看到很多diss理财险的短视频,接触到的信息都在说:“保险理财不好”。

所以保险理财到底是个什么情况,我们今天就来聊聊这件事。


中国保险行业起家就是理财险,也是它支撑着保险行业发展到了今天。

至于为什么十年前的产品基本离不开分红,返还等字眼,这跟当时的消费理念有很大的关系。

现今消费者的综合素质上升,大家回头看之前我们的妈妈辈买的保险,才发现产品收益很低。

有的产品收益甚至都抵消不了通货膨胀带来的贬值,但真正保障的部分却很薄弱。

因此大家发现之前买的保险,被忽悠,被骗了。

包括我们很多的专家在咨询期间,看到一些十年前客户的保单,都气的要吐血,这都是些什么东西?


花一样的钱买一样的保额,保障部分却少到可怜。随之而来的是,现在主流媒体开始宣传保险回归本质,要以保障为主的理念。

那么理财险回归现今是不是真的一无是处?

我觉得并非如此。


但如今很多人对理财险过于解读,让我感到了一丝危险的气息。

一个产品被推向市场,存在一波消费者,总是有一定理由。

一棒子打死的做法,尤其这种趋势的漫延,会让整个行业都朝着一个不健康的方向发展。


毫无疑问,保险应该是分散风险的。

生老病死都会产生风险。

一个新家庭从白板开始买保险,优先级一定是先保障,后理财。

所以当你想买理财险的时候,先想想,应有的保障有没有配置齐全。

在保障配置完善的前提下,我们再谈理财险应不应该买。

我还是那句话,没有好或者不好的产品,只有适不适合你家庭情况的产品。


接下来,我们分别从理财险的不足和优势,来看看你的家庭应不应该买理财险。

首先声明,所有的教育金,养老金等跟收益挂钩的产品,均属于理财险范畴。


理财险产品的不足


为什么先讲不足呢?

因为人的思维是很主观的。

我的看法是,当你接受不了一个事物的不足,就不要用它的优势来迷惑自己,当然这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缺点一:取用不灵活

不灵活体现在:

当你中途想拿回本金时,是不行的。大多理财产品都是按照约定好的年限来领取,这一点跟银行存款不同。

比如缴费10年,每年存缴5000,缴费3年之后共计缴纳1.5万,第三年急需钱,想把缴纳的1.5万拿回来是不可能的。

而银行的定期,我们则可以变为活期提取,本金还在,只是利息从定期调整为活期。

理财险则并非如此,没到约定时间提取损失严重。


缺点二:缴费不能停

理财险(除了万能险),大部分都约定好了缴费年限跟保费。

拿一款教育金举例:

缴纳10年,每年保费5000元。

第15-17年,每年按照约定领取xxx元。

第18-21年,每年按照约定领取xxx元。

第22-26年,每年按照约定领取xxx元。

假如缴费3年停止缴纳保费,那么相应能领取到的额度就会同等降低,这种情况一般比较吃亏。


缺点三:回本期限较长

保险理财不同于货币基金,存缴的前几年,前期本金是损失的,后期慢慢回本,最后产生收益,因此回本期限较长。

以上三点是理财险的不足,说完不足,我们再看看理财险的优势。

理财险存在市场这么久,并非一无是处,自然有存在的价值。


理财险产品的优势


优点一:强制储蓄

对很多大手大脚存不了钱的人来说,保险理财是个很好的储蓄方式,可以做到专款专用。

像教育金,养老金等就是专款专用,让你每年强制存钱,到期才能拿到该有的回报。

存钱这件事,一定不要等有钱了才存,那样永远存不到钱。

这个更适合大部分年轻家庭,因为容易冲动消费。


优点二:收益稳健

较于股票,基金等,保险理财的稳健性更好。

炒股适合专业研究金融的人,大部分是被割韭菜的。

而保险理财的收益虽并不是特别高,但对应的风险也较低。


优点三:复利

虽说保险理财的收益率并不高,但很多产品是可以复利的。

不要小看复利,年限越长,复利效果越明显。

举个例子:

10000元本金,4%的收益率,无复利,存30年后得到的本息和为22000元

同样10000元本金,4%的收益率以复利计算,存30年后,得到的本息和为32434元

注意看,单复利的差距超过10000了!(本金才10000呢)


总结:

根据保险理财自身的优势及不足,会理财的金融大佬,保障未配置的小白,可能并不是太适合。

家庭保障已经配置齐全,无其他理财手段或者需要专款专用,追求稳健,那么保险理财还算不错的选择。

现在市面上有不保证收益的理财险跟保证收益的理财险,小虎牙看了一些保证收益的理财险,收益率其实还不错。这方面有想要详细了解的,可以私聊我们保险专家。


以上是关于理财险的全部内容,更多保险资讯请关注【虎牙问保】微信公众号吧。



虎牙问保


所谓的“理财型”保险泛指“分红险”、“万能险”、“年金险”、“投连险”等。这一类保险一般保障功能较弱,是特别为喜欢“理财”的客户设计的。从某种意义上讲,不能属于纯粹的“保险”。

一般情况下,人们购买保险的目的是为了抵御人生所遇到的疾病或意外风险的。如果把保险当作理财的话,不如自己进行投资。因为,保险理财在短期内并不能给客户带来可观的收益。

如果客户理性大于感性,最好不要购买此类保险产品。要给自己购买足够的重大疾病保险和意外保险。因为这一类保险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保险。



老胡说三农


我不知道所谓的“套路”指的是什么?

有句俗话叫做“知者不难”,其实保险合同是目前最合规,最普遍的合同。每一个产品的合同,除了客户投保的金额不一样外,其它内容都是一样的,而且是在国家保监会备案的,绝对不会出现真正的“坑”。

为什么那么多人说保险“坑人”呢?

我想不在乎

第一,偏听偏信,自己不去看合同,而是去听代理人“一面之词”。运气好,碰到有职业道德的人就能买对保险,运气不好,遇人不淑,钱花了,没有配置好真正的保险(尤其是那些贪小便宜拿礼品或者回扣的,大部分问题都是发生在这种人身上)。

第二,代理人职业道德偏低,这是国内保险通病。很多人都说“保险公司谁都要”,“找不到工作的人才去做保险”。。。这有一定的道理,但不是全部。借力于现在发达的信息网络,不到传播着保险的重要性,同时也会普遍提高客户的认识。曾经保险主力以已婚带小孩的妇女为主,这两年改善很大,很多优秀男人看到保险的机会,主动加入这个行业。男人亲和力不去女人,就我身边的来说,大部分都走专业道路,将来这一批人一定会成为保险的主力军。

第三点,还是在于客户过于乐观,盲目追求所谓性价比。比如百万医疗保险,有多少人知道它一万元以内是不能报销的?一万元以上怎么报销?

话说数据统计一个人罹患重疾的机率是72.8%,大家都怕。可是有没有想过每个人小病小痛的机率接近100%?这就造成了客户理赔体验差的原因,很多人以为就是“坑”。

最后,还是要提醒想投保的人,保险是家庭的财务规划,不是简单的交易,选择客户经理请慎重!!!


碎梦谷主


现在保险以提供保障服务为主,而分红、万能、投连型保险,属于新型产品,虽然按照监管要求不能称为理财产品,但也有利率、万能账户等功能,需要注意的是,这个利率的结算基础是现金价值,而不是全额保费,保险的现金价值是每年则减少的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