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9 二戰日本並非無條件投降,而是祕密提出一要求,美國迫於局勢同意

1945年7月,美國,英國和我國發表了《波茨坦公告》,督促日本投降。當時日本雖然在亞洲戰場節節敗退,但是仍然希望能夠捲土重來,據不投降。出於政治和軍事的考慮,美國決定向日本使用原子彈。


二戰日本並非無條件投降,而是秘密提出一要求,美國迫於局勢同意

8月6日,美軍向日本廣島上空投擲了代號為“小男孩”的原子彈,廣島頃刻間變成一片廢區,大量人民傷亡。美國向日本政府下了最後通牒。而日本軍國主義認為自己還能抗住,拒不投降。美軍一看日本不動搖,於是在三天後在日本長崎投擲了代號為“胖子”原子彈。長崎又夷為平地。

二戰日本並非無條件投降,而是秘密提出一要求,美國迫於局勢同意

日本政府看見了美國原子彈的威力,日本軍民三天內死傷幾十萬人。因此非常懼怕美軍繼續在投原子彈,於是日本高層們慌了,迅速召開內閣會議,討論的結果是大多數日本軍國者死不悔改,不惜犧牲整個日本也要魚死網破,但決定權不在他們手中,這要由日本天皇來裁決,面對日本國土就要在地球上消失的局面,天皇經過仔細斟酌,反覆思考,決定投降,但有個條件,必須提出來。

二戰日本並非無條件投降,而是秘密提出一要求,美國迫於局勢同意

這就是日本投降後要保留天皇的位子,這是唯一的投降條件。當時的美國在短時間內無法制造出原子彈,加上考慮戰後國際形勢,不希望日本從此徹底垮掉,因此私下裡同意了日本政府的請求。在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

二戰日本並非無條件投降,而是秘密提出一要求,美國迫於局勢同意

但9月2日在東京灣密蘇里號戰列艦的甲板上,主持受降的美國上將麥克阿瑟在於日本簽署投降書中,內容中並沒有“日本無條件投降”字眼。而當時的日本天皇裕仁,也沒有受到國家法庭的審判,而是把戰爭的罪過歸為首相東條英機等大臣,躲過了此劫。


如果大家喜歡我的寫作風格,可以關注我的今日頭條賬號“清談點點滴滴”,每天為您送上一篇不一樣的歷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