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他当“书记”这几天 ——襄州区检察院驻潘台社区“第一书记”工作纪实

2月29日上午9点,襄州区检察院党组成员朱文波提着一个红色的袋子急匆匆往潘台社区居委会办公大厅赶,到了大厅,他将袋子往服务台一“扔”,边喘着气边说到:“额温枪,6把,不够先用着。”“太好了,谢谢朱书记!”工作人员连忙起身道谢。为什么朱文波突然从区检察院的干警变成了社区工作人员口中的“朱书记”了呢?

​他当“书记”这几天 ——襄州区检察院驻潘台社区“第一书记”工作纪实

朱文波向社区人员讲解额温枪用法

时间回到2月26日,区委研究决定选派朱文波同志担任潘台社区“第一书记”,接到通知后,朱文波第一时间赶到潘台社区报道,就地开始了“第一书记”的工作生涯。朱文波同志的思路很清晰,让我们跟着他的足迹来看看“第一书记”的工作日常吧!


Part1:选配人员组小队。

接到通知后,朱文波立即从该院干警中挑选出两名责任心强的干警,与其一起组成潘台社区防控工作小队。同时,明确小队成员责任分工,共同配合社区完成防控任务。

​他当“书记”这几天 ——襄州区检察院驻潘台社区“第一书记”工作纪实

朱文波与队员宋玉林、王健讨论工作


Part2:实地走访摸情况。

2月26日下午,朱文波带着工作队成员先后到潘台社区服务大厅、村组防控卡点、园林小区等处了解情况,通过查看人员进出管控、物资配送、党员志愿服务情况和翻阅“全民体温大排查”台账等方式对潘台社区各组、队、小区疫情防控工作进行摸底。


​他当“书记”这几天 ——襄州区检察院驻潘台社区“第一书记”工作纪实


​他当“书记”这几天 ——襄州区检察院驻潘台社区“第一书记”工作纪实


​他当“书记”这几天 ——襄州区检察院驻潘台社区“第一书记”工作纪实


Part3:对症定策明方向。

在基本摸清潘台社区防控工作情况后,朱文波结合社区实际,与社区党组织一起,按照“双报到”、“大排查”等工作要求,成立12个党小组,选派有工作经验、能力强的党员干部担任党小组长,并根据各小区情况健全规范全民测体温、值班值守、参与党员志愿服务岗等工作规程,确保工作有效有序推进。


​他当“书记”这几天 ——襄州区检察院驻潘台社区“第一书记”工作纪实

与潘台社区突击队成员交流工作


Part4:突出重点抓落实。

朱文波说,防疫期间,独居老人是我们的重点关注人群,个别老人信息来源渠道窄,生活自理能力差且相当一部分有既往病史,是我们最应该关心的人,要切实落实包保责任,多上门、常见面,确保政策解读和帮扶责任落实到位。


​他当“书记”这几天 ——襄州区检察院驻潘台社区“第一书记”工作纪实


​他当“书记”这几天 ——襄州区检察院驻潘台社区“第一书记”工作纪实


为留守老人送去口罩并帮其查看口服药物


Part5:形成合力解难题。

朱文波认为,来当第一书记不是“挑刺”似的检查督办,而是共同解决工作上的问题。上任后,朱文波发现防护物资短缺和人手不够是社区防控工作的短板,为帮助社区解决这些难题,他多方组织协调,积极争取区检察院党组对潘台社区防控工作的支持配合,自2月26日以来,该院先后有46名干警参与社区志愿服务,并为社区协调解决防控所需的额温枪6个、志愿者服装30套。


​他当“书记”这几天 ——襄州区检察院驻潘台社区“第一书记”工作纪实


检察长胡芝春前来看望一线疫情防控人员


​他当“书记”这几天 ——襄州区检察院驻潘台社区“第一书记”工作纪实


朱文波与社区负责人一起为东港绿洲小区送去口罩


​他当“书记”这几天 ——襄州区检察院驻潘台社区“第一书记”工作纪实


朱文波为社区送去有志愿者标识的服装


朱文波说,担任第一书记是组织对我的信任,履行好第一书记职责是我的使命责任,当“书记”这几天,潘台社区疫情防控态势较稳定,但是还不能放松,要绷紧每一根弦,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劲头站好这班岗,与潘台社区人民一起打好疫情防控歼灭战。


发布:襄州检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