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9 中国成功发现隐身目标:一发地对空导弹将其击落

旭日初升,刺耳的警报声划破寂静的山谷。空军某部雷达站:“三幺幺六洞勾处发现敌机目标,重复三幺幺六洞勾处发现敌机目标。”第一时间内相邻空军基地战斗机起飞迎敌,一发精准的地对空导弹命中目标。任务圆满完成,演习指挥室传来了阵阵掌声。然而这不是一次简单的空袭演练,目标机身涂有隐形涂料,能够发现它多亏了一张神奇的“大网”——反隐身米波雷达。

中国成功发现隐身目标:一发地对空导弹将其击落

说起反隐身雷达就不得说说它的研发者,中国电科雷达领域首席科学家—吴剑旗院士。

90年代初,刚刚硕士毕业的吴剑旗带着简朴的行装和建设祖国防空力量的满腔热血,来到了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自此开始了二十年如一日的科研工作。据吴院士回忆,那时单位周边都是未开发的荒地,常常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办公室甚至搭建在车间厂房里。可就是这样艰苦的工作条件他也从未想过离开。当时的中国在雷达领域还十分薄弱,面对国际军事强国隐身战机的威胁我们却无能为力。吴剑旗心中暗下决心:“我一定要造出中国的反隐身雷达!”

憋着这口气,吴剑旗潜心投入反隐身米波雷达的研制工作中,他和团队一起建立了MIMO(多输入多输出)雷达新体制,独特的技术路径成功克服了传统米波雷达的主要缺陷,使中国的反隐身米波雷达技术水准跻身国际一流。并因此先后获得了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创新争先奖状等荣誉,凭借着二十多年来反隐身雷达科研工作中的卓越贡献,吴院士荣获2017年度安徽省重大科技成就奖。

二十余年,弹指一挥间。吴剑旗院士的科研成果获得了大家的鲜花和掌声,然而本该享受胜利果实的他却转身与他的团队一起投入了新一轮的研发工作。“如果我们停止不前,就会掉队!”吴剑旗院士如是说到。

中国成功发现隐身目标:一发地对空导弹将其击落

回想起过去他却感慨万千:“1999年,我国空军启动三坐标雷达工程研制工作,并且要求该雷达需要具备高机动,高性能,高可靠的性能指标,这个任务光荣的落在了我们的头上。”当时大部分专家学者都建议采用较为成熟的相控阵体制。可是吴剑旗却认为,相比于老式的体制,MIMO体制具有更加先进的技术,以及高增益,宽覆盖和更大的动态范围等优点。可是这是一项新的技术,当他提出设想时却遭到了众多质疑和反对:“这是科研工作,不是小朋友过家家,这种不成熟的体制到头来可能竹篮打水一场空,白白使我国错失雷达发展的黄金时间”。“这个技术能不能行得通?制造、装配成本是多少?”这些都没有人知道,面对质疑吴剑旗保持沉默,选择用实际成果来证明。在3年多的时间里他和他的团队顶住了巨大压力,历经1000多个无休的日夜,终于研制出了305A型雷达样机。

2003年,雷达的检飞实验阶段,科研组成员需要前往位于内蒙古赤峰的实验基地。然而当时正值“非典”病毒在中国大地肆意横行,不巧赤峰实验基地正是处于疫区。没有人不害怕死亡。可是他们却面临着如果不能及时赶到基地,项目进度将会受到极大影响的现实情况。临出发前几天,他召集大家开会。征求大家意见,举手表决,去还是不去?中国科学家们没有一个人临阵脱逃,收拾好行囊,选择了祖国。“怕,但是我们还是要坚决完成祖国赋予的任务!”吴剑旗面对记者的采访时如是说到。随后其研制的305A型雷达成为世界上首个采用MIMO体制的地面防空三坐标雷达。荣获国家科技技术进步一等奖!

中国成功发现隐身目标:一发地对空导弹将其击落

凭借着建立的MIMO新体系中积累的经验成果和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伟大战斗精神的支持下,2012年,反隐身米波雷达完成一级设计定型,成为我国也是世界上第一台大型实用新体制米波雷达,该雷达将米波雷达反隐身的潜力充分挖掘出来,成为我国军用雷达的主要装备。为满足现代战争的机动作战需求,随后吴剑旗又和团队研制了机动式米波三坐标雷达,成为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雷达之一。

“走别人的路,永远看不到别人无法看到的风景。”吴剑旗用不断的创新和实践,兑现了自己曾经的诺言,使得企图侵害中国领空的魑魅魍魉无处藏身。

剑指苍穹,国防利器铸就钢铁长城。向为我国国防事业奋斗的科研工作者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利刃/邓小闲)

尊重内容,从尊重作者开始,转载、合作请私信联系我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