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战列舰打得赢现在的驱逐舰吗?

时间的七号记录者


一对一,根本不要驱逐舰,导弹艇即可!

战列舰就用压码头,导弹艇选我们国家批量制造的037,性能数据网上自己找。

相距80公里的时候压码头被037发现,037凭借速度优势,压码头就别想摆脱037,而且就是想发现和打击037也是要先挺过037的防空火力。即使发现了也无所谓,因为根本没在射程内,干瞪眼。

射程42公里的时候那个压码头的火炮精度就是碰运气,而且037航速超30节,全长65米,火炮能打到?如果保险起见,037始终保持在45公里的距离,压码头就更没辙了。037可以利用雷达锁定,发射6枚800多公斤的导弹,基本发发命中,导弹战斗部加上剩下的燃料,在高速命中下……


四眼333


战列舰是一种已经基本上退出现役的舰型,和现代化的驱逐舰相比,战列舰没有配备先进导弹系统,其火力输出主要依靠大口径的主炮和大量的副炮。像美国的依阿华级战列舰这样的舰型,还加装有防空火炮和舰载机弹射设施,可以起降一些固定翼飞机和舰载直升机。

资料图:战列舰

不过,由于受到技术发展的影响,以前的战列舰主要强调视距作战,其火炮系统的精准度较低,大和号战列舰拥有三联装94式45倍径460毫米口径舰炮,这种火炮的威力大于依阿华级战列舰,射程可达数十公里,但是重达1.5吨的炮弹在发射时需要适当向上调整角度,才能够获得最远射程,在计算弹道时缺少精确数据分析系统,主要依靠目测,因此很容易受到海况影响。所以战列舰的火力虽然巨大,但是精度却不一定能够比得上拥有大量现代化测算系统的驱逐舰。

资料图:战列舰

驱逐舰由于强调导弹技术,所以一般不会装备太多的舰炮,即使像伯克级驱逐舰这样的先进驱逐舰,也仅有一门MK-45五英寸54/62倍径舰炮,另外配有小口径机炮和勃朗宁机枪等;不过伯克级驱逐舰还有鱼雷发射装置,即使舰炮派不上用场,鱼雷还是有用的。所以驱逐舰即使进入战列舰的视距范围,也有办法应付战列舰。战列舰必须依靠概率取胜,如果火炮精度不高,就很容易被驱逐舰放风筝。

资料图:驱逐舰

另外,未来新开发的驱逐舰,将考虑使用新的火炮系统,这种新型火炮的威力相当巨大,而且效率高于旧式战列舰的火炮装置,美国新的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DDG1000)使用的AGS先进舰炮就属于此类系统,其使用的GPS制导增程弹药射程接近200公里,且系统拥有自动装填设备,可以在1分钟之内连续发射12发,这些技术优势也是以前的战列舰所无法比拟的。


白虎堂


看看战列舰的主炮和人的比例


这是炮弹尺寸,驱逐舰基本埃一发就穿透了


巨炮


巨炮可以坐一排人



驾驶室装甲厚度,76mm驱逐舰炮打上去就是挠痒


现代驱逐舰近距离肯定干不过战列舰,驱逐舰被商船就能撞废了,别说挨这么大巨炮了,不过远距离肯定完胜。


JohnnyQH


战列舰是一种以大口径火炮攻击与厚重装甲防护为主的高吨位海军作战舰艇,执行远洋作战任务的大型水面军舰。

战列舰以大口径火炮著称,具有很强的装甲防护能力和较强的突击威力,在19世纪曾经称霸世界海洋,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夕,战列舰都是各国海军舰队的中坚力量。

历史上最具有代表性的战列舰是德国的脾斯麦号战列舰,被英国皇家海军击沉,以及日本大和号战列舰,被美国轰炸机炸沉。



如此不可一世的强大舰船,到二战中末期作用开始逐渐减弱,战力大减,二战结束,战列舰也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世界上最后一艘战列舰是美国的衣阿华好战列舰,参加完海湾战争后,于1992年退役了。由此,战列舰在人类历史上总于画上了句号。

为什么战列舰会退出历史的舞台?

现代战争的作战方式,是超视距作战,虽然战列舰上有大口径火炮,可是射程短,无法超视距作战,而火炮相对导弹命中精度低,在现代海战 战列舰只能作为靶子,被动挨打。

现代驱逐舰装备有防空、反潜、对海等多种武器,在海军舰艇编队担任进攻性的突击任务,它是海军舰队中突击力较强的中型军舰之一,超视距作战是现代驱逐舰的主要作战方式,导弹是驱逐舰的主要武器。



从战列舰和驱逐舰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出,战列舰是在可视距离范围内的作战,现代驱逐舰主要是以超视距为作战方式,二者根本就不在一个层级,现代战争如果还有战列舰,只能作为驱逐舰的靶子。

不过,我们可以展开想象的翅膀,设想一下,如果战列舰与现代驱逐舰在可视距离上作战,谁会赢?

毫无疑问,超级战列舰会打的现代驱逐舰体无完肤,例如,衣阿华号战列舰的主炮口径达到了惊人的406毫米,威力巨大,并且战列舰吨位大,装甲厚,而现代驱逐舰比如的吨位也就一万吨左右,在近距离可视范围内,驱逐舰应该不是战列舰的对手。



无论如何,战列舰已经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当然也就不可能发生战列舰与现代驱逐舰的战斗了。无论如何,战列舰这个曾经的海上霸王,不时的让人们遥想它驰骋海上的雄风,令人遐想……


麻醉超人钢铁侠


战列舰能否打得赢现在的驱逐舰,也要看是那个型号的战列舰与那个型号的现代驱逐舰对战,如果6万吨级的“大和号”战列舰与伊朗1400吨级的“贾马兰”驱逐舰对打,肯定能取胜,但是如果是1.2万吨级的“施佩号”袖珍战列舰与1.2万吨级的055驱逐舰对抗,那肯定是自寻死路!但是,如果是最强战列舰与现代最强驱逐舰对抗的话,在不止一个技术代差的情况下,强如“大和号”这样的战列舰也可能连055驱逐舰的影子都看不到就被送入海底了!055驱逐舰首舰101“南昌号”!

被称为最强战列舰的“大和号”战列舰

“大和号”战列舰是二战时期建造的吨位最大的战列舰,也被认为是最强的战列舰!“大和号”满载排水量达69000吨,装备3座3联装460毫米主炮、6门155毫米副炮、24门127毫米副炮以及156门25毫米防空炮等,火力强悍。除此以外,其防护能力也十分强大,主炮塔正面装甲厚度达560毫米、舷侧装甲厚度也有400毫米,抗打击能力极强!不过其装备的舰炮最大射程只有30公里,而且准头太差,舰载防空炮全为手动操作,面对现代舰艇的反舰导弹攻击可以说毫无反抗能力!“大和号”战列舰上的460毫米主炮,射程、精度完全无法与现代反舰导弹相比

“大和号”战斗力剖面图,可见其防护结构优异

055驱逐舰是我目前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吨位最大的水面作战舰艇(国产航母除外),舰长约180米、宽约23米、满载排水量约12500吨,装备112具大尺寸通用垂直发射管,可发射HHQ-9B远程防空导弹、鹰击-18超音速反舰导弹、东风-10(长剑)对陆打击巡航导弹,此外还装备1门130mm舰炮、1座23联装HH-10近程防空导弹、1座1130近防炮等。对付“大和号”这样的笨重目标,在200公里外齐射一轮10枚鹰击-18反舰导弹,可以完全摧毁“大和号”的全部武器装备,使其丧失战斗力,剩下不论是用导弹、舰炮还是鱼雷攻击都方便,让其沉入海底就是时间问题了!

055驱逐舰结构三视图

055驱逐舰装备有112具通用垂直发射管

“大和号”面对055驱逐舰完全没有还手之力,难逃被击沉的结果

二战还是去的战列舰与现代先进驱逐舰对打,就像是一个手拿大砍刀的彪悍土匪与一个手拿自动步枪的士兵对抗,在100米距离上就能解决战斗,那还轮的上让其大刀发威!不同作战历史背景下,武器的性能差距是十分巨大的,代差就意味着落后一方几乎没有还手之力,因此,只有跟上时代、技术发展的步伐,才能有应对挑战的资格,“落后就要挨打”任何时候都没毛病!055驱逐舰发射导弹效果图

躺在海底的“大和号”战列舰残骸


威呐解析


尊重客观事实,探究事件真相,我是兵器世界,欢迎关注。笔者认为,即便是世界上最强大的战列舰大和号,也很难打的过现代的驱逐舰。首先来说,现代的驱逐舰和二战时的驱逐舰定义已经有明显的区别,经过战后70多年的发展,驱逐舰已经从一种辅助护航舰艇演变成了海战中的主力,现代的驱逐舰能够司职反舰,防空,反潜等等全面的任务,排水量也从二战时期的一两千吨猛增到了七八千吨。

而我国的055级万吨大驱,美国的阿利伯克级驱逐舰,韩国的世宗大王级驱逐舰排水量更是在万吨左右,这差不多相当于当时的重巡洋舰水平了。所以要谈这个问题,就不能将现代驱逐舰的概念和二战驱逐舰的概念混为一谈。

明白了这点,我们再来谈谈双方的火力,首先,现代驱逐舰的主要杀伤手段是导弹,但是这并不代表其火力要比战列舰逊色,举个例子,目前英国BAE系统公司主导研发的海军舰载155毫米垂直舰炮系统。在发射XM-982 GPS导向增程炮弹时,其射程高达100海里(185km),而误差却在20米之内,这样的火力和火控是二战时的战列舰火炮难以望其项背的,即便无法击穿战列舰的主装甲带,但是其超高的射程再加上全自动化装填带来的射速,能够给敌方战列舰的上层建筑造成巨大的创伤,而这时的战列舰射程根本还没有够到驱逐舰。

再来说说驱逐舰的长处反舰导弹,有的人说了,当时的战列舰防护指标是能够抵挡的住同级别的主炮射击,其装甲带厚度能达到三四百毫米,现代的反舰导弹真的能够击穿吗。在这方面,苏联驱逐舰表示不服,现代级驱逐舰装备的SS—N一22“日炙”反舰导弹能够飞到两马赫的高速,巨大的速度带来的是极高的动能,更要命的是,SS—N一22反舰导弹能够根据需求换装20万吨当量的核战斗部,能轻易撕开战列舰厚重的装甲。

这张图片中显示的是大和级战列舰的主装甲带,大和级战列舰是防护能力最强的战列舰,其炮塔正面装甲厚度高达650毫米,并有45度的倾斜角度,炮塔侧面的厚度也达到了史无前例的560毫米,而其侧舷则是20度内倾的410毫米装甲。就算是这样的战列舰,也难以抵挡反舰导弹的连续攻击。

那战列舰的攻击手段是怎样的呢?二战日本的战列舰炮术还是很高超的,1944年10月的莱特湾海战中,大和号在32公里的超远距离对美军护航航母白平原号连续五次跨射,这是人类史上舰炮对决最远的跨射了。

然而这么远的距离还赶不上反舰导弹射程的一个零头,事实上,二战时期的战列舰根本没有炮击现代驱逐舰的机会,因为它们并不具备超视距作战的能力。举个不恰当的例子,苏联的毒蜘蛛级导弹艇都搭载有上面提到的那种可怖的SS—N一22“日炙”反舰导弹,而且这还是上世纪80年代的技术,所以笔者认为,二战时期的战列舰在面对现代驱逐舰的时候是毫无胜算的,首先它们得找得到驱逐舰,即使找到了,在接近驱逐舰之前,这些史前巨兽早就被驱逐舰发射的导弹打击到失去战斗力了。


兵器世界


都说了驱逐舰进入了战列舰射程,还在讨论导弹比火炮远的问题?关公战秦琼开始。

假设驱逐舰的雷达坏掉了,双方正好在10公里左右碰头了,驱逐舰立刻用主炮轰击战列,边打边拉开距离为导弹做准备。战列舰进行追击并用主炮进行试射调整落点。驱逐舰的主炮一定会有多发命中战列。但是就那一百多毫米的炮弹炸到战列几百毫米的装甲上也就听个响。而战列的炮弹落到驱逐附近激起近十米水柱,且水柱离驱逐越来越近。

五分钟后,驱逐的导弹装填完毕雷达锁定目标并发射两枚舰舰导弹,战列经过多次调整打出一轮齐射。两发命中,一发是哑弹,把驱逐的舰体砸了个大洞,一发命中舰桥,直接把驱逐炸成两段。战列用副炮尽力拦截导弹,无奈人工瞄准和副炮射速不足以拦截导弹,两发命中。一发打在正面装甲上,无损。一发命中上层建筑,造成失火。

半小时后,驱逐喂鱼,战列扑灭大火,回基地返修。

在视矩内,什么战舰在战列面前都是渣渣,尼米滋吃三发460主炮不沉也重伤。推荐你们看,伯克对外星战舰前有多痛苦,换了密苏里直接和外星战舰刚正面。



可悲的一言挡


这个问题,颇有点关公战秦琼的感觉了。两个种类的舰艇,所处的时代、以及赋予的作战用途,完全不一样。

战列舰是以大口径火炮攻击与厚重装甲防护为主的作战舰艇,是能执行远洋作战任务的大型水面军舰。在二战中战列舰的火力、防御力和速度都达到了一个顶峰高度,也诞生了许多名舰,比如美国依阿华级、德国俾斯麦级、日本大和级等,但是二战中航母的出现、及二战后导弹、甚至是核潜艇的出现,极大削弱了战列舰的价值,这种大舰巨炮主义的产物,哪怕是海湾战争中衣阿华级短暂的光辉“复活”,终究还是抵挡不住历史的淘汰。

驱逐舰出身并不高贵,主要是对敌方大型舰艇实施雷击作战的大型“鱼雷艇”,也称“雷击舰”,经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火,驱逐舰取代了鱼雷艇而成为一种海上鱼雷攻击的主力;而二战中,驱逐舰因为广泛的用途,逐渐成为名副其实的“海上多面手”。谁也不曾想到,在如今的舰艇种类中,连巡洋舰都快要消失了,驱逐舰跃升为大国海军核心舰艇的代表,如美国朱姆沃尔特级、英国勇敢级、日本爱宕级、韩国世宗大王级、中国052D型等,在水面舰艇中地位仅次于航母。

如果要架空这两种舰艇的海上对决,前提一定要规范两舰之间的距离,和所使用的武器。

如果在相互主炮射程内,不允许使用反舰导弹,那驱逐舰恐怕只有挨打的份了,毕竟战列舰的主炮口径都在300mm之上,并有大厚度装甲加持,驱逐舰的130等口径主炮依靠先进的火控系统再精准,也炮轰不过战列舰,更何况,现代驱逐舰,为了控制吨位和保持速度,哪还有装甲一说,这点,从近期美国驱逐舰被撞,就看出其结实程度了。

如果算上反舰导弹,依照现在反舰导弹基本都超过100公里的射程,那战列舰基本是“盲打”挨揍了,加上战列舰没有电子干扰系统,一顿饱和攻击下,即时不沉也完全丧失战斗力。


鼎盛成宁



现代驱逐舰打败二战期间的战列舰还是很容易的事情,即便是在“舰对舰”单挑的情况,也由于它们不是一个时代的产物,现代驱逐舰也会完胜!

图片上的苏制“现代级”驱逐舰,不能算是21世纪标准的战舰,它在“红海军”时代属于“三等”制海舰,主要任务就是配合巡洋舰和核潜艇使用中远程反舰导弹打击美军航母编队。

如果在真实的战场上“现代级”与日本“大和号”相遇,驱逐舰首先会在“大和号”主炮的射程之外发射SS-N-22反舰导弹去打击“大和号”!现代导弹射程都会超过100公里,不过由于受地球曲面的影响,舰载对海雷达探测距离基本都在50公里左右,被称作“目视内距离”,要想使导弹打得更远就需要有“超视距雷达”或者直升机中继信号才行,而“现代级”驱逐舰装备了这两种武器,所以它发射的SS-N-22导弹可以在50公里外进行发射并且精准的击中“大和号”,而大和号的“94式”460毫米舰炮最大45度仰角射程才42公里!这就形成了“现代舰”防区外打击能力,8枚重型的SS-N-22导弹打在近70000吨的“大和号”舰体上,虽不至于将它击沉也会让“大和号”受重创。

打完反舰导弹后,现代级的“施基利”舰空导弹(山毛榉导弹的海军型)也可以对“大和号”施以防区外精确打击!大中型防空导弹是具备打击战舰能力的,而且防空导弹是“以上势下”的打击舰船,尖细的弹体击穿上层建筑后在内部爆炸,重达70公斤的战斗部,装有40公斤黑索金高能炸药,相当于5枚155毫米炮弹的威力!“现代级”前后发射架装备了48枚“施基利”导弹,这些导弹的总威力甚至要超过8枚SS-N-22反舰导弹的威力。
“现代级”驱逐舰早期型前后都有一门AK130型双联130毫米舰炮,该炮在火控雷达的控制下单管40发/分钟,有效射程29公里,单座炮备弹180发,也就是说理论上“现代舰”可以在4.5分钟内将360发130毫米榴弹发射出去,如果这些炮弹有85%左右命中“大和号”就是重大的杀伤效果!

“现代舰”左右舷还各有一座双联533毫米鱼雷发射器,可发射反舰/反潜鱼雷射程20公里,现代鱼雷可不是二战那种“直航雷”,都是非常先进的自导鱼雷,在20公里外“大和号”这样的巨型目标肯定会很容易被击中的。
总之,“大和号”
是1940年代“大舰巨炮”时代的恐龙!根本不具备与现代大型导弹驱逐舰抗衡的能力!现代大型驱逐舰在50~100公里外,使用精确制导武器就可以将它重创,剩下的时间交由其它舰载武器将“大和号”上层建筑打烂,即便是没能将它击沉,“大和号”也将报废!这与击沉的概念几乎等同。

科技的进步,海战已经进入到了“导弹化时代”,二战期间口径再大的火炮也打不到“超视距”外的距离,并且那个年代机械加工能力相对的粗糙,94式460毫米巨炮打击40公里外的目标误差非常的大,几乎打不到正面驶来的驱逐舰大小目标,而现代驱逐舰所使用的导弹发射后可以根据雷达制导进行大角度的转弯,完全不受发射架布置角度的影响。

由于武器装备的性能有70年的巨大代差,“大和号”只能是吃亏挨打!


皇家橡树1972


战列舰和现代驱逐舰不在一个时代,真要单挑,别看战列舰吨位大、火炮多,装甲又厚,还真未必能占到便宜。

现代的驱逐舰,火炮口径小,一般啃不动战列舰,但有反舰导弹啊。

为了推演二战战列舰和现代驱逐舰的打斗,咱先看一看战列舰,这种海上巨无霸是怎么打仗的,它的重甲巨炮怎么发挥作用?

历史上战列舰参与的海战,次数并不多,很多战列舰都是被飞机炸沉的,而如果是海上对抗,别看战列舰有356~460mm的巨炮,射程高达30~36公里,威风凛凛:

但这些海上巨兽的战果都是怎么来的呢:

要么是稀里糊涂闯进射程的小船,被一炮炸上天,要么是执意死磕的战列舰相互接近,一边测距、一边齐射,直到10~15公里内才能相互打到对方,然后就是拼谁的炮术过硬、谁的炮弹够狠。

然而大多数情况下都是玄学,谁先被打爆弹药库、谁就GG,主要还是看命。

但是战列舰对上现代驱逐舰,却有劲使不出,驱逐舰知道你炮又大又多,自己则皮薄馅大扛不住,肯定不会作死冲到战列舰的射程以内,那么战列舰的一大堆火炮就都成了摆设。

其实,别说射程以外,就算驱逐舰在战列舰主炮射程内,海上巨兽往往也没辙。

战列舰主炮,炮弹初速大于两马赫、飞行中会不断减速,在弹道末端一个劲下落时才勉强超音速,最大射程时,从炮弹出膛、到飞抵20~30公里外的瞄准点,需要好几分钟的时间。

这段时间里,目标可以驶出几公里、十几公里,等炮弹飞过去,人家早闪开了!

炮弹直接掉海里,瞄的再准也白搭。

历史上的战列舰对决,双方都是抱着“拼个你死我活”的决心,越打越近、不死不休,才会有一定的命中率。

而现代驱逐舰,肯定没胆量和战列舰硬干,而是远远的雷达锁定、发射反舰导弹,战列舰虽然装甲厚重,连续挨好几枚“鹰击-12”、“鹰击-18”,甚至俄罗斯的P系列大杀器(弹头一吨),上层建筑和弹药库也够呛。

但是美国“鱼叉”之类弱鸡导弹,就很吃力,十几枚招呼上去也不一定管用。

所以结论呢,大概五五开,战列舰船坚炮利、但不一定能打得着驱逐舰,驱逐舰有反舰导弹,但也未必啃得动皮糙肉厚的战列舰。

双方真干一仗,谁输谁赢,还得看指战员的素质、和战场上的运气!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