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柿树主要害虫的发生、危害特点及防治对策

柿树主要害虫的发生、危害特点及防治对策

毕巧玲等

柿树是河南省禹州市的主要经济林树种之一,主栽品种有升底尖柿、牛心柿、磨盘柿、黄金方柿、火柿等。其中升底尖柿、牛心柿为柿饼加工主要品种,其余品种以鲜食、加工柿醋为主。2017 ~2018 年,多个柿树基地害虫发生严重,柿果被害果率 30% 以上,个别柿园 50% 以上。不仅有原发性主要害虫柿蒂虫、介壳虫、柿星尺蠖等,又发现了次生害虫桔小实蝇、蛀果夜蛾等,对果品质量造成了极大影响。笔者进行了柿树害虫发生情况的调查,分析了发生的原因,提出了防治对策。

1 主要害虫的发生及危害特点

1. 1 柿蒂虫

鳞翅目、举肢蛾科,主要危害果实。以老熟幼虫在树皮缝、根颈处土缝、石缝中越冬。在河南禹州市1 年发生 2 代,5 月上旬成虫开始羽化产卵,5 月中下旬至 6 月中旬第 1 代幼虫出现,危害果实,6 月下旬至 7 月下旬幼虫老熟后有的留在果内,有的在树皮下结茧化蛹。第 2 代幼虫 7 月中下旬至 8 月下旬出现,8 月中旬开始陆续老熟,8 月底至 9 月上旬老熟幼虫下树作茧越冬。

柿蒂虫成虫产卵于果梗和与柿蒂相连处,第 1 代幼虫孵化后从柿蒂部位蛀入果实危害,导致柿果早期干枯脱落或悬吊于树上。第 2 代幼虫导致柿果发红、变软脱落,称之为烘柿。

1. 2 柿介壳虫

危害柿树的介壳虫有 3 种以上,主要是柿绵蚧(又叫柿绒蚧、柿粉蚧)、草履蚧、球坚蚧等,多以若虫和成虫态群集于嫩芽、嫩枝、叶片、果实、枝干上吸食汁液,致叶、枝、果干枯脱落。

柿绵蚧 1 年发生 4 代,以初龄若虫在 2 ~4 年生树的枝干皮层裂缝中越冬或在残存的干柿蒂上越冬。翌年 4 月上中旬柿树展叶至开花前爬至嫩芽、新梢、叶柄及叶背吸食汁液。被害叶片正面形成多角型凹陷黑斑,叶背面呈粉红色。被害叶柄出现畸形变黑最后脱落。随着果实的生长,柿绵蚧幼虫扩散到果实和柿蒂表面固着危害,导致果实畸形、脱落。5 月上中旬成虫交配产卵,第 1 代若虫 6 月上中旬孵出,以后每月完成 1 代,最后 1 代至 9 月上中旬若虫孵出并转移至越冬场所越冬。

草履蚧 1 年发生 1 代,以卵在树根附近土壤表层5 ~7cm 处越冬,翌年 1 月下旬开始孵化,随气温升高,2 月中旬至 3 月下旬若虫开始出土上树,4 月上中旬危害幼芽、嫩枝,5 月上旬至下旬雄成虫羽化并与雌虫交配后死去,雌成虫 6 月份开始下树钻入土中产卵以卵囊越冬,雌虫产卵后死亡。

球坚蚧每年发生 l 代,以 2 龄若虫在枝上越冬,外覆有蜡被。3 月中旬开始从蜡被里脱出另找固定点,而后雌雄分化。雌虫发育过程是卵 - 若虫 - 雌成虫;雄虫发育过程是卵 - 若虫 - 蛹 - 雄成虫。雄成虫4 月中旬开始羽化交配,雌虫交配后迅速膨大,5 月中旬开始产卵,卵期 7 天左右。5 月下旬至 6 月上旬进入孵化盛期。第 1 龄若虫约在 5 月中下旬孵化出扩散于叶背、嫩枝上危害,至秋末转回枝干上越冬。以4 月下旬至 5 月上旬危害最盛。

1. 3 柿星尺蠖

鳞翅目尺蛾科。危害柿、核桃、梨等果树。在柿树上以幼虫群集于嫩枝新梢及叶片上,吐丝结网,啃食叶肉和嫩茎,长大后分散危害,严重时吃光叶片,造成植株枯萎,影响树势和花芽分化,导致严重减产。

柿星尺蠖 1 年发生 1 代,以蛹在土中越冬。翌年5 月下旬至 7 月中旬成虫羽化,有趋光性,昼伏夜出,寿命 10 天左右。每雌虫产卵 200 ~600 粒,多者上千粒,卵孵化期 8 天左右。幼虫危害盛期 7 月下旬至 8月中下旬,9 月上旬开始陆续老熟下树,在附近潮湿疏松土中化蛹越冬。

1. 4 桔小实蝇

桔小实蝇又名果蛆(图 1),是国际国内植物检疫性害虫。原发日本,后在中国华南一带危害柑桔果实,随着南北果品的交流运输,桔小实蝇已经在禹州的柿树、枣树上发生,导致果品损失惨重。2016 ~2017 年,禹州市梁北镇一枣园被害果率达 80% 以上。2018 年,禹州市磨街乡柿树基地首次遭受桔小实蝇危害,柿果受害率 5%。


柿树主要害虫的发生、危害特点及防治对策

图1 桔小实蝇成虫

桔小实蝇危害柿果始于果实近成熟期,成虫依附柿蒂,用尾针刺破果皮产卵于柿蒂与果皮交界处或果皮开裂处。产卵孔处多感病呈黑斑或褐色枯裂状(图 2)。卵块孵化为幼虫后,钻入果内取食果肉,早期危害导致柿果早熟(烘柿)脱落,晚期危害果实局部坏死或不明显。在柿饼加工晾晒期间幼虫迅速孵化生长,导致柿饼糖化落蒂(图 3),严重影响了鲜果及柿饼产品质量。目前,桔小实蝇对柿果的危害世代不详,危害规律仍待进一步观察。


柿树主要害虫的发生、危害特点及防治对策

图2 桔小实蝇产卵口黑斑


柿树主要害虫的发生、危害特点及防治对策

图3 桔小实蝇钻入果皮及在柿饼果肉内危害状

1. 5 蛀果夜蛾

夜蛾类害虫种类繁多,据报道目前已有 50 余种,2018 年禹州市初次发生蛀果夜蛾危害果树,以成虫在果上刺孔产卵,幼虫咬破果皮钻入果内,蛀食柿果果肉,被害果逐渐溃烂脱落(图 4)。幼虫体长 20 ~40mm,头部桔红色,胸部多变,有多条土黄色和灰褐色纵条纹,体表散生小黑点,上背短绒毛,初步判定属夜蛾类(图 5)。害虫发生世代及危害规律待进一步观察。


柿树主要害虫的发生、危害特点及防治对策

图4 蛀果蛾类危害柿果状


柿树主要害虫的发生、危害特点及防治对策

图5 蛀果蛾幼虫

2 柿树主要害虫的防治对策

根据禹州市柿树主要害虫及次生害虫发生特点及规律,提出了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物理防治为保障,药剂防治为重点,生物防治和加强检疫为辅助的综合防治对策。

2. 1 农业防治

清园。柿树落叶后至早春萌芽前,结合柿树修剪,认真刮除树干粗皮,剪除虫枝、枯枝、僵果及残存柿蒂,清扫园内枯叶,集中烧毁或深埋。用钢丝刷顺枝干翘皮裂缝刷除越冬绵(粉)蚧的越冬虫茧,降低越冬害虫基数。

树干缠胶带、绑草。2 月上旬之前,在柿树主干30cm 左右高处刮除树干粗皮呈光滑状,宽度 12 ~15cm,用粘胶带缠绕树干 2 ~3 周,上紧下松,诱使出蛰上树的草履蚧钻入胶带内被粘附而饥饿死亡,防治效果极好。8 月中旬在主干和主枝上绑缚草环,诱集下树越冬的绵蚧若虫、柿蒂虫、星尺蠖幼虫等,后解下草环烧毁。

加强果园管理。①把好秋施基肥关,基肥进行堆沤和药剂处理,减少外源害虫,降低实蝇及夜蛾发生率。增施腐熟有机肥和钾肥,提高树体抗虫能力。②土壤结冻前翻耕树盘,冻死冻伤大部分越冬害虫。③果园周边减少栽培害虫转主寄生植物,如易感染蚜虫的核果类果树及蔬菜。

2. 2 物理防治

灯光诱杀。柿园内悬挂黑光灯,利用成虫趋光性,羽化期诱杀柿蒂虫、柿毛虫及蛾类成虫。还可安装频振式杀虫灯进行诱杀。

糖醋液诱杀。5 月下旬至 7 月下旬,利用桔小实蝇成虫羽化后急需补充营养及对糖醋混合液有趋性的习性,配制糖醋液诱杀成虫,按 90% 晶体敌百虫∶白酒∶ 米醋∶ 蔗糖∶ 水 = 1∶ 2∶ 3∶ 4∶ 40 配制成诱杀液,装入可乐瓶或瓦罐内,挂在 lm 高处树枝上,每 666. 7m 2悬挂 5 ~10 个,每 15 天更换或添加 1 次诱杀液。

2. 3 药剂防治

①柿树萌芽前,用 3 ~ 5°Be 石硫合剂或 45% 晶体石硫合剂 20 ~30 倍液,全树均匀喷透,杀灭越冬介壳虫及其它病虫卵。②柿树发芽至幼果期(4 月上旬至 5 月上旬),介壳虫、实蝇、星尺蠖等害虫都陆续出蛰危害并羽化,可用 40% 速扑杀或 40% 苏克蚧乳油1500 ~2000 倍液喷雾树体和树盘防治;柿蒂虫、桔小实蝇可用杀灭菊酯、高效氯氰菊酯 2000 倍液喷雾防治。每 10 ~15 天交替用药 1 次。③果实膨大期,防治柿绵(绒)蚧,在每 1 代的若虫孵化盛期进行喷雾,果实膨大前期选择速扑杀、苏克蚧等内吸性杀虫剂按照药剂使用方法。④果实发育后期,桔小实蝇在果实近熟期危害严重,选用灭幼脲、甲维盐、阿维菌素等生物制剂防治小实蝇、蛀果蛾类害虫等。果实采摘前30 天停止用药。

2. 4 生物防治

在药剂防治的同时,应尽量保护天敌,柿园行间生草间作,保护各类瓢虫及小峰,有利于控制害虫危害,生草刈割还田改良土壤。

2. 5 加强检疫

介壳虫、桔小实蝇等害虫主要通过苗木、接穗、果品调运等途径进行远距离传播。加强植物检疫是控制其扩散蔓延的有效措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