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坚守在疫情跟前的“坏”爸爸

坚守在疫情跟前的“坏”爸爸

“爸爸,我需要爸爸”;

“爸爸,我需要你”。

都说儿子亲妈,当儿子这样呼唤自己的时候,作为一个父亲,应该是内心值得骄傲的事情。可此时作为当事父亲的张义,心里又增添了许多自己坏爸爸的形象,毕竟儿子的哭闹呼唤,自己却不能出现在他的面前。两个月没见着了,“在家中一定乖乖的听话,不让爸爸妈妈担心”是在电话中张义对儿子说得最多的话,可终究还是暂时见不了,抱不着,孩子要爸爸。

张义,今年36岁,中共党员,是武隆区公安局治安支队的民警,面对疫情来袭,他没有忘记为民初心,时刻牢记担当使命,至今坚守在区人民医院,这个抗疫执勤最危险的岗位上。

疫情最前点 不换岗就是最好的防护

1月25日全市启动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区人民医院作为定点发热门诊、定点隔离医学观察点、定点治疗医院,治安秩序就显得至关重要,但这里也是离可能存在新冠病毒最近的地方,1月29日,区公安局选派警力,开始进驻武隆人民医院进行值守。得到这个通知,张义同志主动请缨,成为进入医院进行值守的民警之一,坚守在疫情最前线,维护区人民医院的治安秩序,保障医院救治工作的顺利开展。

坚守在疫情跟前的“坏”爸爸

为确保外地来武有发热症状的人员在区人民医院发热门诊检查后能顺利前往仙女山中医院进行隔离观察,张义始终守护在他们的身边,疏通通道,保障能够在最快的时间完成系列检查、送往工作。当然,在检查过程中,发热患者不理解,不配合检查的情况时有发生,出现很多发热患者情绪激动不愿意检查的医患纠纷,张义总是第一时间上前劝解、说服发热患者,安抚前来就诊患者的情绪,获得就诊患者的理解,确保每个前来就诊的发热患者,都得到及时的诊疗。2月13日早上6点,正在医院值守的张义接到隔离区医生的救助电话,一患者在隔离病房破坏医院隔离治疗设备,情绪激动,拒绝治疗,张义迅速进入隔离病房制止患者行为,经过劝导,才慢慢平复了发热患者的焦躁,治疗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坚守在疫情跟前的“坏”爸爸

医院值守这项工作须与疑似病人近距离接触,风险很大,加上极个别群众有抗拒心理,所以值守医院的工作远比想象中要困难得多。夜班值守累了的张义,就坐在医院的椅子上眯一会眼,一旦出现异常情况,他又会迅速前往处置。当支队负责同志问到张义是否需要其他同志来换岗时,他说:“不用了,多一个人来就多一份被病毒感染风险,疫情最前点,不换岗就是最好的防护”。原本是和单位一名同事合租房子的他,在前往医院值守后,认为自己是“高风险人群”,为防止给战友们造成困扰,便主动在医院附近一小旅馆租住一房间单独住宿,确保将风险降到最低。

孩子哭闹也没法 因为妈妈也在岗

坚守在疫情跟前的“坏”爸爸

张义的妻子袁怡是一名大坪医院的医生,疫情发生后也是忙得不可开交,两口子同在抗疫一线,他们的7岁的儿子只能交由外公外婆照看。先是春节前的值守,接着是疫情防控工作,原本妈妈还陪在身边稍微好一点的儿子,现在每晚都要和外公外婆耍赖皮,哭喊着见爸爸,但张义却只能在电话这头和他说说话。张义和袁怡本是“战疫”工作中的小小家庭,可当警察和医生的职业碰撞,同在岗位,共抗疫情,在抗击新冠肺炎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这对警医夫妻不约而同选择了“逆行”,用行动守护者我们的生命健康与岁月祥和。也正是有着许许多多这样的“坏爸爸”、“坏妈妈”们,才让我们的抗疫之路越走越光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