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时空惊雷」第一集

【时空惊雷】第一集

一:本文的取名之意

大凡写作,一开头的序文叫引子,也有叫楔子的。

我采用白话:叫写在前面的话……。

既然起名叫时空惊雷,当然讲的是历史时空里的事。历史上不缺政治家,军事家,谋略家,但凡谋略大家的所谓的“谋‘,都是为新势力,新政权而谋,这些大家,在为所谋的对象的同时,也为自己的身家性命寻求保障。每一个朝代的更迭,都应运而生出一批谋臣。但不能排除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的命运的解读。如果用历史发展的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解读,那就是顺应潮流者昌,逆潮流者亡。从奴隶制社会进化到封建制的社会,历史朝代的沿革,都不是平滑过渡,而是通过战争的手段得以实现的。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看待历史,总是新生向上的政权代替旧的政权,新的社会意识形态代替旧的社会意识形态识。新的精神物质文明代替旧的精神物质文明,这就是历史的进步。

为新政权的建立,那些军事,政治,谋略家,总是自诩自己的谋略天衣无缝!

天,是没有缝隙的,即使有黑洞,也是宇宙天体的一部分。整体看天,神说三十三重,高深莫测。阴晴变幻,图像随时呈现,完美无缺。但凡天公作祟,狂风大作,天如黑锅压顶!然而,电闪雷鸣之际,却是硬生生地能把天体给撕裂了!哪怕是暂时的……也是令人震聋发聩的!

拿真实历史事件作为素材,讲真实的历史故事,不失历史情怀。那故事之跌宕起伏,汹涛巨浪,如同再现空惊雷!电闪:龟蛇裂变,游龙伸爪!雷鸣:天鼓擂响!地动山摇!……所以:取名【时空惊雷】

二:中国的历史沿革:

拉开历史天幕:历史的源头再现,夏商周,始有文字。

夏朝(公元前2070—公元前1600),共470年.

商朝(公元前1600—公元前1046),共554年.

周朝(公元前1046—公元前256),共790年

中国历史上统治最长的朝代是周朝1046-221=8025年(有历史考证)


三:周朝国祚时长

一个传说:

姜太公钓鱼,是直钩子钓鱼,愿者上钩,不愿者罢休。他哪里是钓鱼,他是在钓人间之龙。周文王求贤,在渭河边相逢,交友为君臣。姜子牙名叫:吕尚。在决意出山之前,他为了考验周文王,叫周文王亲自为他背负马车前行,周文王求贤心切,不管众人的反对,亲身体验拖马车的苦力。当他累的满头大汗的时候,实在不能再坚持了,就停下来了。一共走了八百六十八步,姜子牙呵呵大笑,说道:“啊,辛苦了!你的周朝江山就是你背负马车前进的步子。国祚是八百六十八年了”。这当然是演绎和传说……(有历史考证的是790年,无历史考证的是868年)


四;周朝分四个时期:

1:西周时期

西周从(公元前1046年年到公元前771年,经过十四代君王)

2:东周时期

东周从(东周自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256年,经过十五代君王,)周平王东迁开始。

3春秋时期:

(:476年自公元前770年至)(一说公元前453年,另一说公元前403年)

4:战国时期:

(一说公元前453年,另一说公元前403年)

五:周朝政权的时代特点:

周朝共传30代,37个王

1:国中之国

周朝分封了十几个诸侯国,就像老子养了十几个儿子一样,周朝是老子,不称皇帝只称王。

2:分封等级:

按照公,候,伯,子,男,五个等级分封土地。建立诸侯国。其它的诸侯国就像儿子,不能称王而称候。

3:接班人的称谓:

周王朝的接班人叫太子。不能做接班人的叫公子

诸侯的接班人叫世子,其它未能接班的叫公子。

4:星罗棋布的诸侯国:

主要诸侯国有晋、秦、齐、宋、卫、楚、郑、鲁。还有其他诸侯国鄫国、吕国、虞国、州国、莱国、萧国、舒国、谭国、郧国、芮国、沈国等……。分布在中国的四面八方,如同众星捧月一般。

六: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

1:春秋时期。

2:诸侯国的齐国。当时的国君叫齐襄王,(姜诸儿)

3:两个好朋友:一个叫鲍叔牙。一个叫管仲。


「时空惊雷」第一集

管仲和鲍叔牙


上图是鲍叔牙和管仲的图片


4:两个亲兄弟:一个叫子纠,鲁女所生,一个叫小白。莒女所生。他们两个是齐襄王的同父异母的两个弟弟。


「时空惊雷」第一集

齐国公子,子纠,和小白


上图是公子子纠和小白的连环画图片。


5:两个好老师:管仲奉命收子纠为学生,辅导老师叫召忽。

鲍叔牙奉命收小白为学生。没有辅导老师。

七:两个好朋友分别时要约;

管仲对鲍叔牙讲:

你我虽为朋友加兄弟,但是我们分别收录的两个学生,都有可能继承齐国的王位,而且子纠是哥哥,继承的机会很大,将来你我是各为其主,为了齐国社稷大业,或许顾不得朋友的情谊了,鲍兄体谅……!

鲍叔牙回应管仲:

天运难测,天道难违。若果真子纠继承齐国王位,我等各安天命,自甘臣服。若斗转星移,小白若能继承齐国王位,贤弟你要遵从我们的约定,不得反悔……。双方三击掌后,作揖回礼,信守君子承诺。

八:两个亲兄弟分别时要约:

子纠:若为兄为王,定会善待贤弟!你我各安天命,贤弟安康!

小白:长幼有序,若兄长为王,小弟自甘臣服。兄长保重!

双方作揖回礼,念在手足之情,洒泪而别……。


正文开篇:

一:姜小白逃奔莒国,以水为魂,潜龙在渊

春秋时期,莒国临近山东日照地区,被中原地区的诸侯国视为东夷,而偏偏齐国的公子姜小白为莒女所生。这一天,莒国的国都大开城门,满城挂彩,仪仗簇拥,鼓乐齐鸣,欢迎来自齐国的外甥姜小白!莒国皇太后另传懿旨:拨皇宫别院,安排外甥小白和随同而来的随从。其恩师傅鲍叔牙及其家丁一行。即居住在小白居所的对面,鲍叔牙和姜小白师徒二人,形影不离,朝夕相伴。


「时空惊雷」第一集

上图:是现在莒县复修的皇宫夜景。


笔者:

星空无明月,璀璨灯光红,当年莒国城,时空建皇宫!


却说姜小白的外祖母是莒国的皇太后,见小白到来十分宠爱,所需所求,有求必应。鲍叔牙却对物质需求不屑一顾,催促小白要观看莒国的城墙……。

小白:老师,我们鞍马劳顿应当稍事休息,为何急着观看莒国城墙?

鲍叔牙:“不了解莒国的地理,怎么知道这里的山川地貌?不熟悉山川地貌,怎么知道这里的风土人情?不知道这里的风土人情,又怎么知道我们在这里应该怎样做客人呢?”

小白:“我听宫廷太监们说,这里有城墙三重,都是建立在崇山峻岭之上,子城周长十二里,内城周长二十里,外郭城墙周长四十里,疆域东起黄海,西至沂水,南边达到赣榆,北至昌邑,东至日照仅数十里之遥也。还听人说东面有沭河,西面有柳青河,此处以水为魂,虽号东夷,却是将养生息之地呢!”


「时空惊雷」第一集

莒县复古规划图


莒国城墙规划图:

笔者:莒国东夷地,雄关当世无。当年姜小白,栖身卧龙图

上图:莒国城墙遗址。可见已经修缮出新的痕迹。

笔者:东夷盛景处,古城换新图,海市唇楼地,昔景可曾无?


鲍叔牙道:“耳听是虚,眼见为实。不妨实地游览一番。”于是二人在宫廷太监的导引下,游览了内外城郭。只见小白兴趣盎然,一路颐指气使,春风得意!鲍叔牙却冷脸相向,神色凝重。不时停车歇脚,观赏城墙内外的军事要塞。特别对山川道路迂回之地都要陪伴的太监解释清楚,尤其要问的是:到齐国,最近的一条道路在哪里?是驷马大道还是单骑小路?太监不知,又询问当地的乡民,得到确切的回答后,鲍叔牙用图绘制在硝制过的羊毛皮上以备后用。看完莒国的四面城郭,鲍叔牙叹道:“东夷小国,能有如此国力,却万不能小觊也!”

上图是春秋时期的诸侯国的分布图,莒国在东北一角。

鲍叔牙给姜小白制定每日学习课业,自己教授课文,宫廷武将高手狄光教习武艺。上午习文,下午习武。天天如此,好不偏废。鲍叔牙自己亲自督导,坚持不懈。

一日宫廷武将狄光耳语鲍叔牙:小主人轻功不佳,骑马射箭倒是不错!如有神助。鲍叔牙道:“为君者不宜腾飞,能防身护体足矣!”暗暗叫他教授小白手接弓箭之法。宫廷武将唯唯诺诺而去。

一日,鲍叔牙检验小白的武功,骑马射箭,箭无虚发。但到手接弓箭的时候,十中其一。还是武士狄光在旁护佑,否则小白手臂定有擦伤。小白苦不堪言,渐渐懒惰生怨。一连几天称病歇息,不曾习文练武。鲍叔牙一打听,是皇太后把小白接到宫里去了。鲍叔牙眉头双绉,闷闷不乐。

鲍叔牙自带的两个家奴,一个叫鲍笙,一个叫鲍笛。武艺高不可测,轻功如燕,千里之间,往往一两日而返。鲍叔牙叫他们不分昼夜,一是探听齐国的消息动静,二是暗暗跟踪小白,如影随形,深藏不露,小白毫无察觉。

有一日,家奴鲍笙向鲍叔牙禀告:鲍笛已去齐国探听得,管仲带着子纠还不曾出走。子纠按照历来的规矩,每日朝见齐襄王问安,然后回到自己的宫苑,听从管仲的教导,习文练武,一切照旧。

鲍笛他刚刚回来时候,施展轻功掠过莒国的皇宫别苑,却发现小白在皇宫另一侧的宫苑,与十几个宫女侍妾嬉笑打闹,酗酒取欢,左拥右抱,夤夜达旦。

鲍叔牙闻言,若有所思……。次日晚间,鲍叔牙把小白请到自己的房间。小白向鲍叔牙行过师生之礼之后坐到主人席位。

鲍叔牙忽然走进小白的身旁,躬身下跪。小白大惊失色,连忙也跪在鲍叔牙的对面:“老师何故如此,学生不倒之处,敬请明言,如此不明不白下跪,倒叫学生愧不敢当啊”

鲍叔牙道:“你我名为师生,实为主仆。若将来你登了大位,你我即为君臣。今天逃难至此,诸多事项尚未厘清。万般基业需要从你做起,你岂能如此眷恋女色?意欲志在何为?你如果是浑浑噩噩,毫无大志。我虽为你师长,岂不是也如同是陪伴始终的行尸走肉?我 这一跪,不是跪着你小小年纪的主人,而是要你警醒:自己是何人?在何地?欲何为?,我这一跪,是期盼有神龙再现,期盼着明主再世,助我齐国的万里江山崛起啊!”

小白:“老师明言,小白洗耳恭听便是。”

鲍叔牙:“你可知你我为何到此?“

小白:“不是为避祸吗?……。”

鲍叔牙:“避祸是其一,韬晦是其二 ,励志是其三,图国是其四……。”

小白:“啊!老师竟有如此深谋,学生实在不曾有过其它非份之想。学生因遵照老师的吩咐,前去规劝襄王哥哥,不要到“禚地”,与姐姐文姜相会,避免诸侯国流言蜚语。哥哥不听,恼羞成怒,脱掉靴子就要砸我,我只得抱头鼠窜,回来告诉老师,你就片刻不曾犹豫,带着我和一行人投奔莒国外婆家来了。我到现在还不明白为什么走得这样仓促?我们若不走,也未必有杀身之祸吧?今日,老师口出警言,说出这一二三四,学生愚钝,还望老师逐一教导,学生谨记在心便是了。”

鲍叔牙:“你可知鲁国的鲁桓公是你什么人,他是怎么死在齐国的?”

小白:“鲁桓公是我姐夫,鲁国和齐国是姻亲之国,听说和襄王哥哥出去打猎,出了事故,因病复发而死 ……此事若有所闻,但我不甚清楚原委。”

鲍叔牙:“唉!天可怜见!鲁桓公冤死异国他乡!今天告诉你真相,鲁桓公是被你哥哥齐国襄王害死的!”

小白:“难道外面传说的都是真的?”

鲍叔牙:“俗话说,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你姐姐文姜未嫁之时,已经与你哥哥诸儿暗通情愫,十余年来,你外甥已经和你差不多年纪,现在已经是鲁国的世子。

这次你姐姐文姜回到齐国探亲,本来是历年的规矩,但是父母既然不在,你姐姐文姜就不能随同夫君来到齐国。可是鲁国鲁桓公宠爱你姐姐文姜,虽然不合理法,依然答应文姜一同来到齐国。谁料想,你哥哥襄王早已暗暗设下地宫,竟然在地宫里和你姐姐做乱伦之事……。虽说你们都是同父异母,但是,人伦纲常岂能伤失?这件事第二天就被你姐夫鲁桓公发觉,你哥哥派人暗暗跟踪偷听,知道东窗事发。竟然借着打猎的机会,指使公子彭生肋杀你姐夫鲁桓公。谎称是打猎发生意外!鲁国的智者很多,随即就安排你的外甥,鲁国的世子,继承了鲁国大位,名为鲁庄公,派使节来齐国追讨杀人元凶。你哥哥襄王自知理亏,为了推脱责任,又把公子彭生推出来做了替罪羊。公子彭生临死之前,大呼冤枉,把事情一起抖搂出来,诸侯各国无所不知。真所谓:花香不长,淫臭远播!

你姐姐文姜自己感到没有脸面回到鲁国,就在鲁国和齐国的边界空隙之地,一个叫“禚”的地方:不走了。。文姜的儿子鲁庄公,也觉得母亲文姜回去不便,建造宫舍就此安顿,你哥哥襄王竟然更加肆无忌惮……你哥哥和她经常在那个地方幽会……。

这一次你哥哥又要去和她幽会,我叫你规劝他一是出于兄弟情谊,看他能否接受劝谏。二是出于君臣理法,君王无道则昏,臣子不谏则奸,谁知道他竟然赶你出门。

你要知道,你哥哥连鲁国的国君都敢杀,何况你这个弟弟?我所以急忙带你逃出来,一是避免刺杀,二是齐国必将面临大乱!俗话所说,有“奇淫者”必有奇祸!所以带你逃亡,你现在知道了吗?”

小白:“老师,那为何管仲师叔和子纠哥哥还留在齐国,难道他们不怕招惹襄王哥哥吗?”

鲍叔牙:“这是管仲的筹谋。子纠比你年长,如果齐国有变,他就可以不出国门,等待扶持子纠登大位的机会。不过依我看,你哥哥襄王正在盛年,况且他还有图谋小霸的野心!不经历几件大事,同时经历几番大祸,他是不会主动退位的。”

小白:“如此说来,我们要在这里做什么打算?怎样看待齐国的内乱?我们在这里又能做什么?”

鲍叔牙:“这就是我要你认清目前的形式和处境。齐国大乱是必然的。你要做两种思想准备。第一种,子纠为王,你要心平静气地接受那样的事实,心无怨言地做臣子。这一点你能做到吗?”

小白:“学生能够做到的。”

鲍叔牙:“如果时运乖张,不能顺应时节,风雷裂变之中,陡生机遇,送给你有登大位的时光,你做什么打算呢?”

小白:“如果真的有那个机会,学生定会当仁不让。”

鲍叔牙:“孺子可教也!你和子纠,也是同父异母的兄弟,按照排序,应当子纠继承大位。管仲和子纠不走,也是坐等时机到来。可是,我推测,你哥哥齐襄王,好色乱伦,朝纲不振,人心离散。好战霸强,外联伤失,诸侯生怨。周王的女儿王姬下嫁齐国,那王姬闻听齐襄王失德,怨恨失宠,抑郁而死,周王朝虽失去强权,但仍然有诸侯之君的神台余威,对齐国有恨。有这么多的不安因素,恰如干柴烈火。齐国此时此际,危险万分!”

小白:“怎么叫干柴烈火呢?”

鲍叔牙:“那隐忍不言的众怒如火,齐襄王的施政劣迹如柴,一旦不测风云咋起,风吹火燃,火借风势,风助柴烧,齐国说不定何时何地成了一座火城,那管仲恐怕难以坐等良机。只要管仲和子纠他们二人出走,子纠是鲁女所生,必然会投奔鲁国。只要他们投奔鲁国,齐国的大位继承,对于你和子纠来说就是机会均等了。”

小白:

“机会均等又能怎样呢?兄弟间非要为了争夺大位,非要彼此不容,刀兵相向吗?这不是兄弟阋墙,同室操戈吗?这是君子所为吗?”

鲍叔牙:

“何伪君子?何为小人?要分得清,才能理得直!

君子者:远大卓识!以天下苍生为重,上善若水任方圆!心有明志,行有方正。!虚怀若谷,聆听治世方略。大海包纳沧容,招揽天下各种人才。心灯普照,光明磊落。聚集天下民心为己用,实践诺言为己德!言必行,行必果!定方策,划明谋,终身不渝,坚守如一。如此伟人,称为君子,莫说取国,取普天之下亦不为过!若登大位,其人定能光辉日月,百世流芳。

小人者:鼠目寸光,胸无大志。碌碌为为,浑浑噩噩。心灯不明,与人相恶。居心不测,食言而肥。虎狼之心,间取阴谋。心系自己为尊,傲视天下缥缈。视自己为天高,视万民为草芥……。如此龌龊小辈,称之为小人。若登大位,定然使国家蒙羞,苍生蒙难。其人不能青史留名,只能遗臭万年。


我和管仲,你和子纠,均非小人之列。所以在我们与管仲,子纠分手之时,已经做了君子约定,我和管仲彼此之间,虽为朋友兄弟,但是各为其主。为了各自的主人登就大位,就是到了割袍断义之时,也是无可奈何。你和子纠,如果到了争夺大位关键之时,也难免刀兵相向,兄弟之间,有德者存之。这些都是回避不了的问题,必须有所心理准备。”

小白:“如今,我当做何事?”

鲍叔牙:“现如今你在这里,应当做好几件事。

其一是:

修身励志,心有鲲鹏!

从心里确立自己的为人志向,学文达理,明白治理社稷的方法:一个花园百花争艳,那是园丁的治理有方。一片土地庄稼丰收,那是农夫整治土地有技能。治国也是一样,治国宜将治圃看,垦除容易整齐难,你看这莒国,地处东夷,却 城墙坚固,兵寨严谨。一定有治军的能人。这城市贸易不缺,生意兴隆,一定有经商的高士。这满城书斋,学堂童子读书吟诗,一定有贤人隐士。这四乡村寨,乡风淳朴,一定有懂得教化的好官。这些事情你可利用你现在的特殊身份,广交这些人交朋友……!路漫漫,修心,修身,不怕山高路远。无知求知,敢于上下求索。如此做来,你定能有所心得,自然存有鲲鹏大志了。而这些是为师无法教你,只有你亲身体验去才就有收获 。而你的收获,是为师都无法达到的。”

小白:“谨遵老师的教导,学生一定拜访隐士豪杰,学习治国之道……。”

鲍叔牙又说:

“其二是:

以水为魂,潜龙在渊!

珍惜这里的时光,虽然是逃出来的。是自己主动逃离出来的。前面没有堵截,后面没有追杀。这腾出来的时间,是给你习文练武的机会,是给你修身养性的天地。你不是漏网之鱼,而是潜龙在渊。

学会懂得水性,才会以水为魂。

你看,火能烧死人,因为人怕火,但被火烧死的人不多。

水能温柔人,人不知水性,被水淹死的人很多。

水有什么性格呢?水,生命所需。没有水,没有生命,自然没有万物。水,能滋养万物。水能载舟载物,万里通游。水能容纳山川,鱼虾龟鳖,海虫百兽。水能随风起浪,海啸奔腾!水有以柔克刚的本领,水有随物变形的技能。水有灌溉良田,造福于民的功德!水有沧海横流,翻江倒海,吞噬一切的罪孽!

水无常形,自由善变,能屈能伸,能高能低,能善能恶,法力无边。能救命,能害人!

假如你能登大位,你能把万民作为水,你就能做水上舟。你能对万民好,万民对你就能感恩戴德,万民如水就能载你龙舟天下游。

假如你不造福苍生,视万民如草芥。那么万民虽如水:平静之波底下有暗流,激起万民怨恨,水底下暗流汇聚激流,随风掀起巨浪,颠覆水上龙舟位喂鱼鳖!

水性:讲的是它各种形态,知道它性质优劣的后果。

为魂:讲的是知道了它的性格,了解它的功过得失。心中有了驾驭它的办法。

能登大位的君王,如果懂得水性,以水为魂,那才是好比懂得一本天书!”

小白:“老师讲解透彻,学生佩服不已!”

鲍叔牙:“其三是:

图国随缘。国运不降落你的头上,你就要做良臣,

国运降落到你头上,你就要做明君。

你现在所谓修心,就是明白世间事,头脑有方向,心中有韬略,饱读万卷书。所谓修身,就是自己品行端正,身正不怕影子斜!天下良臣志士才能归集于你,你才能用他们的能力,智慧,烘托出一轮明月,他们犹如繁星一片跟随着月亮汇聚天河。”

小白:“老师名言,学生一定牢记在心。”

鲍叔牙:“你知道我为什么要叫你练习空手接箭吗?就是要你学会听声辩位,听风移形。你要想当大位,必然是对手的肉中刺,对手必须要拿你做靶子。我别的不担心,就是担心,有朝一日,你要是遇到你师叔管仲,他要维护他的主子子纠,一旦和他迎风碰面,最要提防他的就是回头背射弓箭!”

小白:“管仲师叔的弓箭如何?”

鲍叔牙:“马上马下,刀枪剑戟的功夫,与我不相上下,唯独走马射箭,我对他 望尘莫及!我使用的是三百担弓,他使用的是五百担的弓,我能百步穿杨,他能在一百五十步开外,射中铜钱小孔。有一次他和我比试切磋,我在百步外射中红心,他却补射一箭,硬是把我的弓箭给顶出去了,他的箭头仍然是射在红心。围观之人,无不惊诧变色!”

小白:“老师,我听说管仲师叔,和你结拜兄弟,处处占你先机。打仗时候,畏首畏尾,都是你护着他。经商时候,盈利瓜分。他总是分得大头,你拿小头。他和你称兄道弟,是利益结交,还是义气结交呢?”

鲍叔牙:“这件事说起来,也是对你有教导的。有些事,不能凭听到的,或者是表面看到的,都不一定是真相。好吧,我叫两个人证来说给你听:你就知道管仲师叔是什么样的人了……。”

鲍叔牙随即把手一拍,一阵风飘落两个书童打扮的年轻人。

鲍叔牙:“鲍笙,鲍笛,你们两个过来见过主上公子,从今后不要隐身了,鲍笙跟我,鲍笛跟随主上。”

鲍笙和鲍笛:“见过主上,其实我们一直对主上是如影随形的……只是不曾现身,当面问安过,请主上饶恕失敬之罪……。”

小白:“如影随形?啊,知道了,是老师用心良苦。多谢老师成全!二位请起,多亏你们暗暗护佑,我这里道劳了。”

鲍叔牙:“他们是孪生兄弟,你不妨见见他们的本领。”

小白:“老师,他们高矮胖瘦,长得一模一样,如何分辨出谁是兄,谁是弟?”

鲍叔牙:“我也分辨不出来,后来还是他们自己告诉我,怎样分辨,我才知道了谁是兄,谁是弟。”

小白:“老师不教我,如何分辨。这真是一大难事!”

鲍叔牙:“叫他们练就一套剑法,主上看仔细了,或许能找到识别的方法……。

小白:“有劳二位,让我开开眼界!请吧!”

他们来到一个百米方圆的旷场,四面有竹林和绿荫环绕。间杂着矮小树木,阵阵飘来野花芬芳气味。

鲍叔牙叫宫廷武将狄光近前,耳语一番。立刻就有近八十多士兵把广场围成一圈,每个士兵的脚旁,放着一个水桶,满满的桶水上放着一个洒水的葫芦瓢。又有八十个弓箭手分别站在水桶士兵的背后,这一百六十个士兵的围成,这种阵式谁也没有见过。

只见鲍笙,鲍笛两兄弟站在这个被士兵围成圈子的中央。身穿银白色的紧身护套,各人手执一柄宝剑,间隔十米左右站定。双方对面躬身施礼后,只听鲍叔牙的号令,只见鲍叔牙把红旗一挥。双方的两个人立刻变成一团旋转的白颜色的雾团,一开始,隐隐约约看见两个灰色的人影,后来只看见白色云团在旋转,只听剑光闪闪,刚剑碰撞的声音,叮叮当当,密集清脆!又只见鲍叔牙把红旗往中间一挥,那八十个有水桶的士兵纷纷拿起水瓢,向中央泼水,那八十条水带交织在中央地带。哗然一片。突然,那水柱中央倒过来喷起一朵银色的水球,这中间开花的景象实在是难得一起见!鲍叔牙又把红旗往天上画了一个圈,之间那八十个弓箭手一起往中间银色雾团射去,每人十枝弓箭,放完为止。弓箭手结束了,泼水的士兵水也泼完了……。

结束了!只见那两个孪生兄弟仍然站在对方的位置上,好像根本没动。两人身上干燥如常,靓丽清鲜!再看这围成一圈的士兵,泼水的,放箭的,浑身上下都是水,湿漉漉的不住往下流水……那些放出的弓箭却围着放箭的士兵的背后立起一道弓箭墙!那些放箭的士兵看着这些被拨回来的弓箭,吓得面如土色!这些弓箭如果没有高深的功力,怎么会如此整齐有序的排列在各自的身后?如果是实战,自己不就是死人了?越看越怕,越想越惊!

鲍叔牙和小白,还有那个宫廷武将狄光,事先站在远处的高台上,没有洒到水,但是眼前一米处开始,倒是像用水洒出的一道分界线。驳回来的弓箭如同插了一圈弓箭篱笆。

鲍叔牙微微含笑,宫廷武将狄光眼睛直瞪瞪地看着,张着嘴似乎被点了穴道,僵住了。小白忽然把手一拍!叫道:“老师,我知道了,鲍笙是老大,鲍笛是老二!哈哈,哈哈哈!没有错的!”

小白这样一喊,狄光缓过神来了。鲍叔牙却满脸惊诧的问道:“何以见得?鲍笙是老大,鲍笛是老二呢?”

小白:“老师,我始终看得见他们的身影,泼水,放箭,都被他们的剑花快速反弹出来了。我还看见,鲍笙的左手有六指,那第六个手指,是单独长在小手指的旁边的,平常不会出现,就在他用手握剑的时候那个小指头就弹出来了,奇怪的是,那个小指头和宝剑的护手柄的小孔几乎连在一起的。当他收剑的时候,那个小手指就自然地缩回去了。可能是他用功力让它收发自如吧?而鲍笛和他相反,鲍笛的六指是长在右手,功能和鲍笙的一样。我看过周易,大概知道一些卦象,左边为长,右边为小,所以我判定鲍笙是老大,鲍笛是老二。不知道是否言中了一二?”

鲍笙,鲍笛两个听到小白这样说出道理,兄弟两人互相对视了一下,立刻双双跪下。口称:“主上真神眼也!全被你看见了,也识破了我们的玄妙功夫,我兄弟佩服!”

宫廷武将狄光也单膝跪下。口称:“小主人真是神人下界,我什么也看不清楚。你们中原人物,个个神通广大。今天这番比武,是我东夷人无法所及的。”

他转过身来又对着鲍笙,鲍笛两兄弟躬身作揖,以示敬重!

鲍叔牙暗暗高兴:“果然是天生娇子,我肉眼凡胎几乎一无所见,这样的主子,是我今生慧眼识珠,值得!管仲啊,你的学生子纠不知能否有这样的慧眼神通?”

经过这一次的比试。消息不径自走。再加上那些士兵回去绘声绘色的夸大吹嘘,几乎成了神话!把莒国的文武大臣吓坏了,把皇后,太后乐坏了。加派一军护卫小白的皇宫别苑。所需物品,一概加倍厚赠……。(未完待续)


鲍叔牙和小白后来如何?下次再讲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