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银行、证券、基金和保险哪个在未来发展会吃力?

新章网络


投资是一场旅行,在旅途,遇见您。

我是雄风投资,20年投资实战经验的老司机,在亚洲最大证券公司--中信证券工作期间,荣获腾讯2012中国最佳投资顾问。


一,金融的主要组成。


金融行业的范围很广,包括很多子行业,主要组成是银行、证券、基金、保险等行业,这四个子行业占据整个金融行业70%的份额。

二,四个行业的发展分析。


1,保险行业。


保险行业,最早开放,也是市场化程度最高的金融子行业。认识一些保险公司的朋友,他们具备很好的竞争意识,对自我管理和要求很高,大部分保险从业人员都是乐观和积极的人群。特别是寿险强于产险,寿险行业有着强大的培训能力,激励体系到位。


2,证券业和基金业。


证券业和基金业,都是一个子行业,发展情况类似。目前证券业正在加速开放,外资机构可以单独设立控股的证券公司,对证券业形成压力。保险行业,已经开放很多年,证券业是刚刚开放。


3,银行业。


银行业由于被高度管制,这是金融风险最大的子行业,所以银行业在过去的竞争不激烈。银行的从业人员,还是比较舒服,缺乏足够的竞争优势。银行依靠贷款资源,拉动其它业务的收入和增长,这种模式将面临考验。

三,谁在未来最吃力?


根据我在上面的分析,毫无疑问,未来最吃力的金融行业是银行。银行业的资源优势,将不再存在,经济发展融资将逐步依靠股票市场的直接融资,对银行融资的需求将明显下降。


同时,利率市场化的发展趋势,也将缩小银行存款和贷款的利润,给银行造成业绩压力。我们看到银行股的2017年年报,所有银行的业绩都进入低速增长阶段,有的银行业绩还出现下滑。


四,银行与人生。


人生之中,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无法离开银行,存款在银行,理财在银行,贷款在银行。不过,经过这些年的移动互联网发展,我们已经开始远离银行。马云说过的话,正在变为现实,马云说,银行不改变,我们就改变银行。


遇见是缘,喜欢我的回答,请马上点赞和转发,谢谢您的支持!



雄风投资


银行、证券、基金、保险这四个行业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都不会吃力,只能说增速没有高新行业成长性那么高,现如今这些板块的发展已然很成熟,稳步增长是没有问题的。当然,这就要求这些行业中的企业不出现违规操作的迹象,如果出现了违规迹象也就存在“风险”。

如果给四个行业进行排名的话:保险>证券>基金>银行。可能很多投资者会反向排列,这个不做评价,毕竟相差的幅度并不是很大,只是自己的观点。为什么这么排列?在我国现在保险的发展程度在社保、医保和车险这三类,而险情险、人保险等其他类的险种仍存在很大的空间,小伙伴们如果10个人在一起,除了社保、医保外其他的险种甚至只能达到10%,存在更大的空间。

证券与基金可以划到一个类型里去,基金发展的规模越大,那么证券的发展也就越大,成正比。在发达国家持有基金、证券的比例比我国超过很多,我国大约10%-20%之间,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但是这个发展空间需要逐步认知才能扩大,而并不是一时间的“飞跃”。

至于银行嘛,每个人都会存钱,就看其自身的理财能力是否存在“飞跃”程度。所以银行业的发展瓶颈很大,稳步上升存在空间。

保险的认知逐渐的深入,并且贴合人的需求,所以在未来但不断的深化认知,也会存在更多的人购买保险,甚至是保险理财产品,这存在很大的开发程度。所以从四个行业内排在首位。而证券、基金存在挖掘的潜力,而银行的潜力被挖掘的已经很完善了,可开发程度并不大。所以将其分别排列在二三位。

不做模凌两可的分析,给你最直接的观点!

点个赞,金钱满贯!关个注,大事不误,最新观点全抓住!分个享,转个发,留言与作者讨个论!

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厚金说


看到其它答案觉得好笑,竟然讲银行最吃力。都是外行人,凭想象猜答案,完全没有了解行业实际情况。问题中的四项金融业务,后面三项全部都要依托银行渠道,证券和基金公司,保险公司销售产品,全部都是主要客户来自银行。

论抗风险能力,银行最强。其次保险,基金和证券抗风险能力最弱。

论资产,2017年末,银行总资产252万亿。

2017年底,保险业总资产16.75万亿。

2017年末,公募基金极其管理的机构、私募基金管理的业务总规模53.6万亿。

2017年底,证券公司总资产不到6万亿。整个A股市值才56万亿。

后面三者加起来,都不到银行一半的规模。

工行一家赚的利润,差不多是后面三个行业全行业的利润。银行活的很吃力吗?

最吃力的是基金。公募基金现在的模式,竞争力不行,容易被淘汰,躺着吃管理费的日子不会长久。证券行业不管怎样,总有佣金收入,市场萧条可以裁员,交易总是存在的,只是额度差别。

银行是保险和基金生存的主要业务收入来源。


西格玛的化学


1、业务模式单一

银行的盈利点来源于理财和贷款,可以简单理解为【代客理财】和【赚取利率差额】。

在代客理财这块,银行是比较保守的,以中低风险产品为主,这也是它的立足点,可以吸引保守型和稳健型的投资者,但门槛高,一般5万起;在赚取利率差额这块,也是比较保守的,只愿意和信用佳、还款能力好的人/企业合作,当然这也是银行的立足点和优势之一。

问题是这两类业务的瓶颈越来越大了,前者有信托、私募与之竞争,高净值客户可以有更优的选择;后者有P2P与之较劲,虽然贷款利率高,但客源广、门槛低,如此一来,银行的两大盈利点都有比较大的威胁。

除此以外,还有互联网民营银行的威胁,就是民间资本参与开设的银行,都是获得银监会的牌照的,比如我们常接触网商银行、微众银行这些。

目前获批的民营银行有17家,其中打出“互联网民营银行”旗号的有8家,看图↓

互联网民营银行同样主营贷款和理财功能,但门槛比传统银行低得多。

2、合作模式单一

源于银行的高冷,马云放言:“如果银行不改变,我们就改变银行”,结果马云做到了。

由余额宝牵头的互联网金融对银行理财的冲击非常大,原先缺乏投资渠道的中国平民,有了更多更方便更亲民的投资方式,银行理财的吸引力就呈瀑布式下降。所以在代客理财这块,银行还要面对互联网金融的威胁。

银行被逼着要去改变了,先是自己搞手机银行,但业务模式没变;后来搞直销银行,但推广不给力、业务模式也没变,流量比互联网银行低得多,知道的人也不多;清楚流量的重要性后,接着寻求与BATJ等流量巨头合作,也不过雷声大雨点小,大半年过去了一点进展都没有......

说到底,还是高冷!眼下基金公司、保险公司、券商的产品都争着降低利润入驻蚂蚁金服、理财通、京东金融等,银行的想法却是“以我为主”,差一点也得“平分秋色”,结果到现在都没成果,也没话好说了。

3、员工可替代性强

银行员工的日子是挺不容易的,虽然说升到了“经理”位置,但还是要讲业绩。多多面试了好几个从银行出来的人,多为工作两三年刚做经理不久的年轻人,离职的原因无外乎:工作枯燥、晋升空间少、行业前景不明朗......如果年纪大倒没所谓,安安稳稳地过下去,不过年轻人想要追求的更多,而且看得更远,想想每天被“银行的日子不好过了”这样的消息冲击,谁还能淡定?

而事实上传统银行过去以线下工作为主,网点多、范围广是它的优势,如今年轻一代去一年可能就只去一两次银行网点,互联网给大家带来了便利,距离已经不再是问题,而银行过去养了那么多人,现在饱和了,还被超标了,不得不关闭网点、选择人工智能等设施来替代原有的员工,如此一来,整个银行业在外界看来就是变萧条了。

正因为业务单一导致利润少,合作模式死板导致转型不顺,员工可替代性强导致信心不足......如果不是还有老一辈和国家在撑腰,这日子真的不好过。但如果不再主动谋求改变,将来的日子可能会更吃力。


多多说钱


这个问题,在我看来,应该是银行在未来发展中会感到更吃力。

因为银行传统存贷款业务受到的冲击将越来越大:首先,存款利率即将全面市场化,商业银行负债端成本将大幅上升,会在很大程度上侵蚀经营利润,这也是银行进入微利经营时代的开始,也宣告了银行躺着赚钱的日子一去不复返。

其次,目前国内外经济运行环境并不理想,经济一直处于低迷下滑状态,而且国内信用环境也不理想,使实体经济发展处于不利状态,这一切都对依赖贷款为生的传统银行来说,无疑是致命的,既会导致实体经济信贷违约风险加大,也会使银行收息能力下降,影响经营利润。

再次,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银行冲击较大,互联网金融已渗透到金融领域的各个方面,虽然传统银行也可加快转型、引入互联网技术开展中间业务,但市场的占有能力和瓜分能力已远不及互联网金融,这也正应验了马云先生的一句话:如果银行不改变,我们就改变银行。目前这句话正在得到应验,银行传统的经营优势正在丧失,江湖独大地位受到挑战和憾动。

第四,随着智能科技发展,无人银行将诞生,这对当前拥有庞大员工群的银行来说,将有大量岗位被智能机器人代替,银行将有大量员工面临下岗再就业可能,银行的饭碗已由过去的金饭碗变成了现在的铁饭碗,还正将变成未来的泥饭碗。

最后,随着资本市场的日益发展或监管的成熟,我国直接融资市场的范围日益拓宽,企业直接融资的能力也不断提高,将来通过资本市场融通资金所占的比重不断扩大,传统银行间接融资将会受到冷落,在企业融资中的比重也将出现大幅下滑,传统银行来自企业的大头利润也将不复存在,这可能是传统银行最为致命的一环。

而证券、证券、基金、保险等金融经营组织,随着人们投资理财意识增强,给民众提高了更多丰富的投资理财渠道,这些金融行业还将得到进一步发展和繁荣。


开伟观察


我国金融业将来的方向是混业经营,就是一个企业有很多金融牌照。

就这几个方面来说,作为银行暂时是困难的,它的赚钱方向已经不多,但是它又是实力最大的,如果想混业经营,恐怕无任何困难。基金相比则困难了,它是实力最小的,混业,对它来说几乎没有机会。

作为个人,如果考虑金融业作为职业方向,那么我认为银行的空间最小,因为行业不是新兴的,而且人才济济,竞争激烈。早点进入投资领域更好,就是证券或基金。将来我国需要大量的投资业务,无论是银行还是保险,都需要有投资经验的人才。


海螺008


银行本来应该是在未来最吃力的,但是现在支付宝受限,微信理财通的功能不完善情况下,银行业的危机暂除。

证券随着券商们的费用率降低到万三之后,日子也越发的不好过,现在东北某些小城市的券商还在用千三的过日子,一轮熊市过后,千三的客户几乎都消失了,所以是的,证券的未来发展会吃力。

基金未来应该会比券商还吃力,因为新一代们的理财能力和水平已经大大提高,我接触的很多90后入场炒股的年轻人不相信基金能力,更相信自己的实力,买基金的老股民也被教育的都去买了货币基金,所以是的,偏股型基金未来会发展吃力。

保险即有政策推动,又有市场需求。保险才刚刚起步,未来车险、医疗保险、教育保险、种植业养殖业保险都会越来越全面,所以保险发展应该不会很难。


伊春老股民


根据个人这些年工作经验看来,银行业发展如果不改革,只是依托国家对金融行业的管控,不进行自身的改革,会越来越艰难,毕竟现在民营银行越来越多,而且民营银行对于改革步伐加大,看看现在四大行的基层员工工资待遇还像以前那样爽么?毕竟现在客户的选择众多,储蓄不一定非得到银行,支付宝这类的理财产品很多,既可以储蓄也可以增值,何乐而不为?

证券基金在中国是发展不平衡的,国外直接称呼为投机银行,中国的股市没有完全放开,所以对于券商基金来说,道路漫长,基本上都是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证券基金行业发展随着国家开放外资牌照,竞争越加激烈,但是越开放,越有利于这个行业的发展前进!

保险行业,以前名声很臭,现在随着人们的消费水平提高,对于保险的态度也在改变。国家对商业保险的提倡可以在新闻联播或国家重要会议中体现。虽然整体霸王条款比较多,但是前景是非常乐观的。不过如果做这行就要做到准备好接受别人异样的眼光,毕竟对于保险想法改变不是一时就能改变的。

以上仅是我个人的看法,谢谢


缘木求鱼的猪


金融4大领域中,银行在未来的发展最吃力。主要从三方面解说一下:

  1、业务模式单一

  2、合作模式单一

  马云曾放言:“如果银行不改变,我们就改变银行”,结果马云做到了。

  3、员工可替代性强

  正因为业务单一导致利润少,合作模式死板导致转型不顺,员工可替代性强导致信心不足......如果不是还有老一辈和国家在撑腰,这日子真的不好过。但如果不再主动谋求改变,将来的日子可能会更吃力。

  事实上传统银行过去以线下工作为主,网点多、范围广是它的优势,如今年轻一代去一年可能就只去一两次银行网点,互联网给大家带来了便利,距离已经不再是问题。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可关注拓天速贷!


曦光生活家


1、按照体量来讲,银行体量最大,发展空间是和经济发展一致的,要取得超常规发展,基本没戏;

2、券商也面临外国券商挑战,日子也不会好过;

3、资产管理行业将出现分化,体制机制不变化,公募基金将举步维艰

4、保险业渗透率还会逐步提升,未来空间最广阔;

以上四个行业发展排序是保险、基金、券商、银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