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2 清末留美幼童如何追洋妞?

文|陈卿美

1872年,在容闳的建议下,在曾国藩、李鸿章等人的推动下,在慈禧的拍板下,在洋务派的期待下,30名少年从上海坐船出发去美国。他们肩负着清廷的殷切希望,承载着国家兴盛的重任。这就是清末第一批官派赴美留学生。这样的留美幼童,连续派出四年,共120名,平均年龄12岁。按计划,他们要在美国学习15年,学成后回国报效朝廷。但计划没有变化快,1881年,清廷以幼童在美国违反祖制为名,将大多数留学生召回。出去时12岁,青春懵懂,回来时21岁,血气方刚。也就是说,留美幼童的青春期完全是在美国度过的。处在青春期的他们,是如何喜欢异性的,又是如何谈女朋友的,相信这是一个让人很感兴趣的话题。

关于这批幼童如何谈恋爱的史料非常少。目前,笔者仅仅发现了三位,一位是薛有福、一位是丁崇吉、一位是容揆。三人谈恋爱的对象无疑都是外国人,而且很可能都是美国人。早期,为了尽快熟练掌握英语,他们平时都被安排住在美国人的家里。后来上了大学,就开始住学生集体宿舍。美国与中国不同,没有男女授受不亲,男女交往相对是自由平等的。因此,他们接触的异性的机会还是很多的。

远在异国他乡,处在青春期的他们,面对金发碧眼的美国少女,不仅有朦胧的好奇,更有一种心底的躁动与渴望。美国文化比中国更开放,他们显然不会过多压抑自己的欲望,接近异性、追求异性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但他们又与美国同学不同,中国人特有的含蓄气质又让他们羞涩得难于开口。就在这种反复纠结中,他们在美国度过了一个特别的青春期。

今天的年轻人谈恋爱,一切都比较大胆,从搭讪到上床,可能都用不了一个月。但那时的他们显然没有这样的勇气,从相识到相知,再到相爱,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在他们与异性的交往中,写信无疑是最常见的方式。

薛有福是第三批留美幼童,他在上学时认识了一个叫凯蒂的美国女孩。凯蒂是薛有福的同班同学,两人既是同学,又是要好的朋友。两人在交往中,互相萌发对异性的好感,慢慢发展成比较亲密的朋友。后人在整理史料时,发现了薛有福写给凯蒂的两封信。一封写于1881年9月1日,在旧金山皇宫大饭店发出。从信中可知,二人曾同游过尼亚加拉大瀑布,还在落矶山看过风景,看到了印第安红人。后来,两人便由此分开。对于两人今后的交往,薛有福仍不是很有信心,他在信中问凯蒂,“凯蒂!我想问你一件事,当我们分手之后,我却忘了问你:你可愿意继续与我通信?”。由此可见,两人应该还没有到真正恋人的地步,更不可能是热恋。

“在这遥远的天边,多么希望听到你的信息,以便得悉朋友们在世界那端的情形。我们在美国的相逢是太愉快了,至少对我是如此,渴望你继续为我的好友!”这句话说明薛有福非常渴望两人能继续交往,而且几天后,薛有福就要回国了。信的末尾,他用“焦急地等待着你的回信”作为结尾,从“焦急”一词可以看出薛有福对凯蒂的深深思念。最后落款是,“你的挚友,薛有福”。“挚友”是薛有福对两人关系的定位。挚友,只是交情比较深厚的朋友。由此可以看出,两人还没有确定恋爱关系。

回国后,于1882年1月10日,薛有福在厦门家中又给凯蒂写了一封信。此时的薛有福被清廷分配到福州马尾的海军基地服役。这封信主要讲述了薛有福从美国经日本回国的过程,比如观赏太平洋的风光、经历的救火演习、海上风暴,在日本逛横滨、东京等,完全是沿途见闻,有点游记的意思。信的末尾,仍是表达思念:

“现在你那里一定冰雪交加,而此处正是春暖花开之时。我真希望你能来此,共赏快乐的季节。”

薛有福还把远在美国的女友告诉了舍妹,同时将自己厦门的家庭住址告诉了凯蒂。为了方便凯蒂回信,还告诉对方,直接粘贴中文文字即可。

从这封信可知,针对薛有福的第一封信,凯蒂是回了信的,薛有福也看到了。对凯蒂的回信写了什么,目前不得而知。而且,薛有福还给凯蒂邮寄了礼物,遗憾的是,中途遗失了。

目前史料中只有这两封信,相信当时他们还有更多的信件往来。从这两封信来看,两人的关系应该介于笔友与恋人之间。不幸的是,薛有福在1884年的中法战争牺牲。在牺牲前,他们的关系是否有进一步发展,不得而知。

还有一位丁崇吉,他非常喜欢一个名叫Sussie的女孩。但关于这段恋爱的史料极少,只言片语。即使在丁崇吉儿子的回忆文章中也没有详细记载,只说是“无疾而终”。估计是丁崇吉一厢情愿的可能性比较大,或是丁暗恋人家,不好意思开口表白,也或是美国女孩并不喜欢他。但丁崇吉貌似对这段感情刻骨铭心,甚至给孙女起名都要有初恋女友的印记。女友叫Sussie,孙女则叫Jussie。

谈恋爱追女人,非大胆方绝无可能追到手。在这点上,容闳的侄子容揆还算不错。这小子性格本身就很叛逆,比如带头剪辫子,加入基督教,这明显是违反清朝祖制的行为,是要杀头的。当清廷下令召回幼童时,容揆逃跑,拒绝归国。他追女人也是一样。

清末留美幼童如何追洋妞?

容揆的儿子和孙子,中外混血的相貌

别人喜欢大学同学,而容揆却爱上了一个小自己7岁的女孩玛丽。这个女孩的父母与自己寄住的女主人威利夫人是好朋友。正是两家的多次走动,才让容揆有了多次接触玛丽的机会。容揆是中国人,对待爱情是热烈的,而玛丽虽是美国人,对待爱情却是矜持的。不知是玛丽哪里打动了他,容揆爱得非常痴狂,他大胆表白、示爱、献殷勤,甚至是发挥死缠烂打精神。即便如此,二人的恋爱还是马拉松式的长跑。

就在容揆刚刚考取哈佛大学的时候,清廷突然勒令容揆回国。容揆知道,自己的叛逆回国后会受到严厉的惩罚,甚至还会杀头。为此,在朋友的帮助下,他藏匿了起来。他的女友玛丽也积极帮他逃避清廷官员的追捕,二人感情逐渐加深。即便如此,两人仍恋爱了10年。直到1904年,二人才正式结婚,此时的容揆已经43岁。1908年,容揆带着美国妻子回国,真正抱得美人归,此事在家乡引起轰动。这是美籍华人与美籍美人的浪漫结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