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2 清末留美幼童如何追洋妞?

文|陳卿美

1872年,在容閎的建議下,在曾國藩、李鴻章等人的推動下,在慈禧的拍板下,在洋務派的期待下,30名少年從上海坐船出發去美國。他們肩負著清廷的殷切希望,承載著國家興盛的重任。這就是清末第一批官派赴美留學生。這樣的留美幼童,連續派出四年,共120名,平均年齡12歲。按計劃,他們要在美國學習15年,學成後回國報效朝廷。但計劃沒有變化快,1881年,清廷以幼童在美國違反祖製為名,將大多數留學生召回。出去時12歲,青春懵懂,回來時21歲,血氣方剛。也就是說,留美幼童的青春期完全是在美國度過的。處在青春期的他們,是如何喜歡異性的,又是如何談女朋友的,相信這是一個讓人很感興趣的話題。

關於這批幼童如何談戀愛的史料非常少。目前,筆者僅僅發現了三位,一位是薛有福、一位是丁崇吉、一位是容揆。三人談戀愛的對象無疑都是外國人,而且很可能都是美國人。早期,為了儘快熟練掌握英語,他們平時都被安排住在美國人的家裡。後來上了大學,就開始住學生集體宿舍。美國與中國不同,沒有男女授受不親,男女交往相對是自由平等的。因此,他們接觸的異性的機會還是很多的。

遠在異國他鄉,處在青春期的他們,面對金髮碧眼的美國少女,不僅有朦朧的好奇,更有一種心底的躁動與渴望。美國文化比中國更開放,他們顯然不會過多壓抑自己的慾望,接近異性、追求異性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但他們又與美國同學不同,中國人特有的含蓄氣質又讓他們羞澀得難於開口。就在這種反覆糾結中,他們在美國度過了一個特別的青春期。

今天的年輕人談戀愛,一切都比較大膽,從搭訕到上床,可能都用不了一個月。但那時的他們顯然沒有這樣的勇氣,從相識到相知,再到相愛,需要經歷一個漫長的過程。在他們與異性的交往中,寫信無疑是最常見的方式。

薛有福是第三批留美幼童,他在上學時認識了一個叫凱蒂的美國女孩。凱蒂是薛有福的同班同學,兩人既是同學,又是要好的朋友。兩人在交往中,互相萌發對異性的好感,慢慢發展成比較親密的朋友。後人在整理史料時,發現了薛有福寫給凱蒂的兩封信。一封寫於1881年9月1日,在舊金山皇宮大飯店發出。從信中可知,二人曾同遊過尼亞加拉大瀑布,還在落磯山看過風景,看到了印第安紅人。後來,兩人便由此分開。對於兩人今後的交往,薛有福仍不是很有信心,他在信中問凱蒂,“凱蒂!我想問你一件事,當我們分手之後,我卻忘了問你:你可願意繼續與我通信?”。由此可見,兩人應該還沒有到真正戀人的地步,更不可能是熱戀。

“在這遙遠的天邊,多麼希望聽到你的信息,以便得悉朋友們在世界那端的情形。我們在美國的相逢是太愉快了,至少對我是如此,渴望你繼續為我的好友!”這句話說明薛有福非常渴望兩人能繼續交往,而且幾天後,薛有福就要回國了。信的末尾,他用“焦急地等待著你的回信”作為結尾,從“焦急”一詞可以看出薛有福對凱蒂的深深思念。最後落款是,“你的摯友,薛有福”。“摯友”是薛有福對兩人關係的定位。摯友,只是交情比較深厚的朋友。由此可以看出,兩人還沒有確定戀愛關係。

回國後,於1882年1月10日,薛有福在廈門家中又給凱蒂寫了一封信。此時的薛有福被清廷分配到福州馬尾的海軍基地服役。這封信主要講述了薛有福從美國經日本回國的過程,比如觀賞太平洋的風光、經歷的救火演習、海上風暴,在日本逛橫濱、東京等,完全是沿途見聞,有點遊記的意思。信的末尾,仍是表達思念:

“現在你那裡一定冰雪交加,而此處正是春暖花開之時。我真希望你能來此,共賞快樂的季節。”

薛有福還把遠在美國的女友告訴了舍妹,同時將自己廈門的家庭住址告訴了凱蒂。為了方便凱蒂回信,還告訴對方,直接粘貼中文文字即可。

從這封信可知,針對薛有福的第一封信,凱蒂是回了信的,薛有福也看到了。對凱蒂的回信寫了什麼,目前不得而知。而且,薛有福還給凱蒂郵寄了禮物,遺憾的是,中途遺失了。

目前史料中只有這兩封信,相信當時他們還有更多的信件往來。從這兩封信來看,兩人的關係應該介於筆友與戀人之間。不幸的是,薛有福在1884年的中法戰爭犧牲。在犧牲前,他們的關係是否有進一步發展,不得而知。

還有一位丁崇吉,他非常喜歡一個名叫Sussie的女孩。但關於這段戀愛的史料極少,隻言片語。即使在丁崇吉兒子的回憶文章中也沒有詳細記載,只說是“無疾而終”。估計是丁崇吉一廂情願的可能性比較大,或是丁暗戀人家,不好意思開口表白,也或是美國女孩並不喜歡他。但丁崇吉貌似對這段感情刻骨銘心,甚至給孫女起名都要有初戀女友的印記。女友叫Sussie,孫女則叫Jussie。

談戀愛追女人,非大膽方絕無可能追到手。在這點上,容閎的侄子容揆還算不錯。這小子性格本身就很叛逆,比如帶頭剪辮子,加入基督教,這明顯是違反清朝祖制的行為,是要殺頭的。當清廷下令召回幼童時,容揆逃跑,拒絕歸國。他追女人也是一樣。

清末留美幼童如何追洋妞?

容揆的兒子和孫子,中外混血的相貌

別人喜歡大學同學,而容揆卻愛上了一個小自己7歲的女孩瑪麗。這個女孩的父母與自己寄住的女主人威利夫人是好朋友。正是兩家的多次走動,才讓容揆有了多次接觸瑪麗的機會。容揆是中國人,對待愛情是熱烈的,而瑪麗雖是美國人,對待愛情卻是矜持的。不知是瑪麗哪裡打動了他,容揆愛得非常痴狂,他大膽表白、示愛、獻殷勤,甚至是發揮死纏爛打精神。即便如此,二人的戀愛還是馬拉松式的長跑。

就在容揆剛剛考取哈佛大學的時候,清廷突然勒令容揆回國。容揆知道,自己的叛逆回國後會受到嚴厲的懲罰,甚至還會殺頭。為此,在朋友的幫助下,他藏匿了起來。他的女友瑪麗也積極幫他逃避清廷官員的追捕,二人感情逐漸加深。即便如此,兩人仍戀愛了10年。直到1904年,二人才正式結婚,此時的容揆已經43歲。1908年,容揆帶著美國妻子回國,真正抱得美人歸,此事在家鄉引起轟動。這是美籍華人與美籍美人的浪漫結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