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頭條」黃岡一線記“疫”:離家的413小時

「頭條」黃岡一線記“疫”:離家的413小時

「頭條」黃岡一線記“疫”:離家的413小時

2月11日19時,湖南援黃岡第三批醫療隊踏上征程。

面對疫情,沒有人是旁觀者。

黃岡二字,原來是在密捲上看到,如今卻以特殊的身份成為一名答題者。

2月11日,得知湖南援黃岡醫療隊需要調集管理人員,我主動請纓。連夜,與199名同行火速奔赴黃岡。至2月28日,我已駐守湖北黃岡17天,離家413小時。

「頭條」黃岡一線記“疫”:離家的413小時

2月13日,第三批醫療隊進入黃岡,開展的第一項工作就是診療方案和穿脫防護服的強化培訓。

「頭條」黃岡一線記“疫”:離家的413小時

夕陽西下,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高空俯瞰,像一艘豪華巨輪。

「頭條」黃岡一線記“疫”:離家的413小時

2月15日,在尚未正式啟用的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可移動病床成了各醫療單元裡最好的運輸車。

「頭條」黃岡一線記“疫”:離家的413小時

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的大廳裡,工人們用簡單的幾塊夾板圍成了一個臨時藥房。

當被身邊人不斷提醒“儘量不要去湖北”時,我們卻逆行而上。

正月初一湖南醫療隊首批到達黃岡,正月初四第二批緊跟其後,我們拓荒惠民醫院,困守龍王山,鏖戰大別山,下沉四縣區,從遭遇戰、到阻擊戰、再到殲滅戰。

如今,硬核會師的五批共619名醫護人員,如同619塊磚石,壘砌在黃岡疫情防治的戰場上,形成了一個個堅固的堡壘。

「頭條」黃岡一線記“疫”:離家的413小時

2月16日,靜夜裡的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

「頭條」黃岡一線記“疫”:離家的413小時

2月16日,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西入口,為防止外人誤入隔離院區,當地武警在執勤站崗。

「頭條」黃岡一線記“疫”:離家的413小時

2月16日,一輛負壓救護車轉運送來一名新冠肺炎患者。全副武裝的司機在病人通道口等待隨車轉運醫護人員下樓。


「頭條」黃岡一線記“疫”:離家的413小時

2月16日晚,湖南醫療隊隊員、護士許依隔著一層玻璃,和潛在汙染區護士站工作人員靠手寫、比劃和對講機溝通著要執行的具體事項。

2月11日,前方指揮部成立,全面落實了國家“省包市”的部署,推出“市包縣”的具體舉措。

隨後在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開設重症醫學科,開通遠程醫療會診平臺,組建高級別醫療巡迴專家組,成立“尖刀連”醫護特戰隊,率先啟用ECMO(體外膜肺氧合)救命神器等,專啃危重症這塊“硬骨頭”。

「頭條」黃岡一線記“疫”:離家的413小時

進入隔離病房,接班的護士需要花費30分鐘進行防護工作。

「頭條」黃岡一線記“疫”:離家的413小時

隔離區內外,每一個醫囑和操作,都需要通過語音、文字和手勢確認。

「頭條」黃岡一線記“疫”:離家的413小時

隔離區,危重症患者每一項護理操作都需護理人員花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逐一完成。

「頭條」黃岡一線記“疫”:離家的413小時

2月20日22時,湖南醫療隊重症醫學科,趕來上夜班的護士因為鼻樑長時間被N95口罩和護目鏡壓迫導致皮膚破損,護士長徐芙蓉心疼地為她貼上一片輸液貼以緩解磨皮的疼痛。

「頭條」黃岡一線記“疫”:離家的413小時

2月20日豔陽高照,湖南醫療隊進駐的羅田縣人民醫院感染科,護士們正忙著收拾治療用藥,以免被陽光“加熱”。

2月27日10時,從湖南援黃岡醫療隊駐英山分隊傳回好消息,該縣確診新冠肺炎的最後4名患者全部治癒出院,成為黃岡市首個“清零”縣區。這些,都成為了湖南醫療隊在黃岡的里程碑事件。

「頭條」黃岡一線記“疫”:離家的413小時

2月21日,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重症監護病房6號房17床病人呼吸困難進展性加重,插管上呼吸機仍未得到明顯改善,湖南醫療隊經專家討論後決定為他啟用ECMO(體外膜肺氧合)機器。

「頭條」黃岡一線記“疫”:離家的413小時

2月21日晚,湖南醫療隊重症醫學科團隊對危重症患者進行夜查房。

「頭條」黃岡一線記“疫”:離家的413小時

2月22日,湖南醫療隊駐紅安縣中醫醫院,來自紅安縣覓兒鎮的夏爺爺(90歲)治癒出院,臨行前和醫護人員揮手告別。

在我加入前方指揮部的413小時裡,輿情管理和宣傳統籌是我的首要任務。

每天穿梭在隔離病區、協調新聞採訪、隨領導下英山、羅田、麻城和紅安四縣巡查,雖未能時時身披防護戰衣,手中的相機卻是我參與戰“疫”、傳播正能量的武器。

「頭條」黃岡一線記“疫”:離家的413小時

2月23日,第四批抵達黃岡的101名湖南醫療隊隊員接受集中培訓。

和大家在黃岡相處的413小時裡,619人雖彼此不全相識,卻又如此熟悉。

我真切地聽到了他們“全力以赴,戰之必勝”的錚錚誓言,看到了他們剪去長髮、穿上戰袍成為抗擊疫情一線最美的風景,等到了他們來不及洗去奔襲疲憊就將城市的希望點亮,感知到他們護目鏡後堅毅的眼神和必勝的信心;觸摸到他們臉上壓出的道道紅印、浸溼全身的辛勤汗水和心中的無悔;欣賞到他們與時間和死神賽跑的動人故事。

「頭條」黃岡一線記“疫”:離家的413小時

2月25日,隔離區出來的醫護人員習慣性地用生理鹽水沖洗眼睛,儘可能減少病毒在粘膜殘留。

「頭條」黃岡一線記“疫”:離家的413小時

2月26日12時30分,湖南支援黃岡醫療隊、湖南省兒童醫院醫生施弦結束了4個多小時的隔離病房工作,脫下兩層厚厚的防護服和隔離衣,三雙手套和護目鏡。

「頭條」黃岡一線記“疫”:離家的413小時

此時的他,眼鏡上全是霧水,遮住了視線,一頭汗水,全身溼透。

於是,我從上萬張圖片中以“天使的視角”甄選出多幅影像,既是親歷見證,也是對湖南白衣戰士“吃得苦、不怕死、霸得蠻、耐得煩”的精神刻印,亦是送給黃岡的一份暖心敘事。

「頭條」黃岡一線記“疫”:離家的413小時

2月27日10時,黃岡市英山縣最後4名新冠肺炎確診患者出院。縣人民醫院感染科護士汪金穎和同事對病房進行消毒清潔。

「頭條」黃岡一線記“疫”:離家的413小時

2月28日,黃岡市中心醫院麻醉科的住培醫師王敬瓊,投入到抗疫的工作中已有月餘。湖南醫療隊進駐後,他專門負責對接多個科室電子化病歷的質控,多頭跑的他,實在是太累太困了。夥伴們看到他依窗而睡,都不忍心叫醒他。

即使黑夜奪走了太陽的光芒

也擋不住黎明的曙光

期待大疫得治,山河無恙。

期待疫去花開,我們摘下口罩

一起去見愛的人,看喜歡的花

新冠不滅,我們不退!!!

ENDF

責編:彭剛 葉涵瑩|初審:李奕漫|終審:錢芳

聲明:本文圖片、文字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

「頭條」黃岡一線記“疫”:離家的413小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