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海关移交上海的4位核酸阳性旅客已隔离,从这些国家入沪须隔离14天

3月4日,海关总署发布消息称,3月3日,全国海关共发现入境有症状旅客227例,疑似病例63例,海关采样检测和排查转运地方检出核酸阳性病例5例,其中上海4例、北京1例。今天下午,记者从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海关移交上海的4例核酸检测阳性旅客已隔离观察,上海目前明确有韩国、意大利、伊朗、日本等地旅行史的需隔离14天。

海关移交上海的4位核酸阳性旅客已隔离,从这些国家入沪须隔离14天


有韩、意、伊、日等地旅行史

需隔离14天


病例方面,据市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郑锦介绍,2020年3月4日0—12时,上海市排除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疑似病例4例;新增治愈出院4例(其中1例曾为危重症患者、1例曾为重症患者,经多学科专家团队积极救治后治愈);无新增确诊病例。


截至3月4日12时,上海市已累计排除疑似病例2449例,发现确诊病例338例。确诊病例中,男性176例,女性162例;年龄最大88岁,最小7月龄;145例有湖北居住或旅行史,34例有湖北以外地区居住或旅行史,158例有相关病例接触史,1例流行病学调查正在进行中;外地来沪人员111例,本市常住人口227例。


确诊病例中,现有37例在院治疗,其中28例病情平稳,9例病情危重;298例治愈出院;3例死亡。尚有31例疑似病例正在排查中。


此前,上海曾对外发布,从重点国家或地区入境的中外人员都要隔离14天,那么重点国家指的是哪些国家呢?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处处长尹欣表示,目前所有中外人员,凡是在进入上海之日前14天内,有过韩国、意大利、伊朗、日本等国家旅行或居住史的,一律实施居家或集中隔离健康观察,也就是一律隔离14天。


同时,市卫健委表示,已经关注到有关海关移交上海4名核酸检测阳性旅客的信息。对于新冠肺炎病例的确诊,按照国家卫健委发布的诊疗方案,要根据临床表现、流行病学史、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等,进行综合评判。昨天晚上,海关移交上海的核酸检测阳性的4位旅客,已在指定医院进行集中隔离观察,正在进行相关检测、影像学检查和相关流行病学调查。一旦有确诊病例,会及时公布。


“在这里,我们再次提醒广大入境旅客,为了您和家人的健康,

请务必如实填写《出入境健康申明卡》,配合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如出境前、入境后出现不适症状,请按卫生健康部门要求,及时就诊。”尹欣表示。


3月起组织3场大型

和5场专项网络招聘会


疫情防控形势下,学生不能返校,目前有不少毕业生担心影响自己找工作。对此,市教委副主任倪闽景表示,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背景下,学生不能返校,传统高校毕业生线下招聘专场活动不得不暂停,大学生到用人单位实习和双向选择的渠道暂时关闭,用人单位面试活动难以开展,是现实问题。为此,市教委准备了一整套工作预案,目前已经开始运作。


市教委着力推进就业服务“一网通办”。依托“一网通办”加快构建贯通企事业单位用人需求和高校毕业生求职需求的供需对接平台,促进供需双向对接。在拓展毕业生就业渠道的前提下,市教委联合本市相关委办局和社会力量,面向上海高校毕业生组织系列大型网络招聘会和专项网络招聘会,发挥互联网优势,形成“天天有市场、周周有专场”的全天候网络招聘大市场。


自3月起,将面向全市高校毕业生连续组织3场大型网络招聘会和5场专项网络招聘会,每场网络招聘会持续时间在20天至三个月不等,预计参加用人单位3200余个,提供岗位数4.5万个。同时引导毕业生积极利用教育部与智联招聘、中华英才网、BOSS直聘等社会机构合作推出的24365全天候网上校园招聘服务,也就是每天24小时、全年365天服务不打烊。据不完全统计, 3月份,本市各高校预计召开100家用人单位以上参加的大型网络招聘会50多场,举办网络宣讲会等招聘活动600多次。


此外,着力加强在线就业指导辅导。市教委积极与第三方机构合作,加强网络就业指导和生涯发展免费课程的开发共享,目前已推出11门创新创业课程、9门就业指导课程、10门职场技能课程、7门生涯规划课程,以及14篇38个模块的生涯规划、就业指导、创新创业课程。指导毕业生从如何撰写和有效投递简历到如何在面试中有更好表现等全流程环节提供辅导。与此同时,督促高校充分发挥上海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基地的平台优势,开放和分享各校的优质网络资源。


“为了给毕业生在沪择业留出更多时间。按照教育部统一部署,我们将对离校时未落实工作单位的高校毕业生,将其户口和档案在学校保留2年,并为落实就业单位的毕业生及时办理就业手续。” 倪闽景表示,将推迟2020年非上海生源应届高校毕业生进沪就业申请直接落户受理时间。


已有25名新冠肺炎感染职工获得

“工会互助保障金”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上海在全国率先将感染新冠肺炎纳入上海工会互助保障大病范畴,患上新冠肺炎的参保职工,可最高获得特种重病保障金9万元。在发布会上,上海市总工会副主席张得志透露,目前已有25名确诊感染的职工在第一时间获得了保障金。


张得志在发布会上表示, 当前,上海各级工会组织的一个工作重点就是全力支持科学防控疫情,积极服务企业、引导职工,有序推动复工复产复市。为此,各级工会广泛宣传、指导和帮助企业知晓政策、用足政策、用好政策。与此同时,指导督促企业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及时组织符合复工条件的职工按时返岗,帮助企业解决用工短缺问题。


张得志表示,困难是暂时的,各级工会要指导企业工会、职工代表与企业坚持有事好商量、遇事多商量、有难题共同解决、有困难共同承担原则,开展应急、应事、一事一议的灵活协商,采取调整薪酬、轮岗轮休、缩短工时等方式稳定工作岗位。


同时,认真做好困难职工的就业帮扶。张得志表示,工会作为职工群众的“娘家人”,将重点关心和帮助困难职工及其家庭成员,努力稳定他们的就业岗位。视疫情情况,谋划、组织好“工会就业服务月”“困难职工家庭高校毕业生阳光就业行动”等就业服务活动。对就业确有困难的职工,要配合政府提供精准就业服务,推动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切实缓解就业压力。


在做好职工关心关爱工作方面,聚焦职工心理健康,开展职工心理疏导、情绪支持等服务。对疫情期间参加抗疫医务人员和防控一线职工开展送温暖慰问,并帮助他们解决家庭生活困难。下一步,各级工会将对低收入职工群体受疫情影响情况进行摸排,及时将困难职工家庭纳入帮扶范围,按规定给予生活救助、子女助学和医疗救助。


每家配备一名

“就业服务专员”


在就业方面,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副局长张岚表示,上海聚焦促匹配,建立用工保障和线上招聘平台,建立了重点企业用工24小时调度保障机制,为涉及保障城市运行必须、防疫防控必须、群众生活必须的重点企业,每家配备一名“就业服务专员”,及时对接企业实际需求和现实困难,做到企业员工总数清、空岗结构清、需求人数清、问题困难清,并针对性地提供公共就业服务,首批就帮助企业解决用工近千人。


充分运用线上信息平台,按需开发实用功能,在“乐业上海”微信公众号上线“重点保障企业人力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引导企业间的人力资源余缺调剂。在防疫物资生产流通行业、人民生活密切相关行业中,凡有企业因停业出现大量员工闲置,或因业务激增面临用工紧缺的,均可通过平台登记信息,人社部门将在后台及时整合,帮助企业实现供需互通。


此外,针对高校毕业生,会同教育部门联合举办“2020年上海市高校毕业生网络联合招聘会”。自2月26上线至今,已经组织234家单位参会,提供各类高校毕业生岗位6600余个。通过便捷、安全的线上网络云招聘的方式,促进本市高校应届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实现不见面“握手”。


上海率先出台支持线上职业培训

拟培训人数达32.8万人


线上职业技能培训,既是提升劳动者职业技能水平的重要途径,也是减少疫情期间人员聚集的有效方式。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副局长张岚表示,为了支持企业利用停工期间组织职工开展线上职业培训,提升技能水平和职业素质,同时促进企业稳定岗位,2月6日,市人社局会同市财政局印发了《关于做好本市受疫情影响企业职工线上职业培训补贴工作的通知》,在全国率先出台支持线上职业培训的政策文件,受到企业和职工的广泛欢迎。


此外,为快速推进此项政策落地,市人社局一方面通过各种形式,及时做好咨询服务、申报受理等工作;另一方面,积极研究开发线上培训信息数据比对系统,为培训补贴对象的审核提供技术支撑。截至2月底,全市各区共受理电话邮件咨询2.3万件,接待咨询企业9449家,受理企业申报备案1612家,拟培训人数达32.8万人。


见习记者 | 张叶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