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2 大愛無疆 薪火永續——記黃仲咸和福建省黃仲鹹教育基金會

大愛無疆 薪火永續——記黃仲咸和福建省黃仲鹹教育基金會

人物名片

黃仲鹹(1920.11-2008.7.30),印尼籍華人,祖籍福建省南安市碼頭鎮仙都村。福建省黃仲鹹教育基金會獨資創會理事長,傾家做公益,獨創“養金母雞下金蛋”的基金會自我造血運模式。在家鄉享有“南安陳嘉庚”美譽。

大愛無疆 薪火永續——記黃仲咸和福建省黃仲鹹教育基金會

如果你關注南安的教育醫療事業,那散盡家財做慈善的黃仲鹹老先生是必然要學習的一課。從背井離鄉艱苦創業到成為富甲一方的商賈;從捐建家鄉仙都小學到面向全省老區山區的獎教助學;從用結餘資金做公益到不斷變賣海外資產、傾家創辦基金會……黃仲鹹老先生以其艱辛的創業歷程和無私的奉獻精神譜寫了一曲輝煌絢麗、感人肺腑的生命樂章,為世界華僑華人樹立一個光輝的典範,成為商界楷模、慈善豐碑。

大愛無疆 薪火永續——記黃仲咸和福建省黃仲鹹教育基金會

黃仲鹹故居。

遠渡重洋艱苦創業

1920年11月,一聲響亮的啼哭在南安市碼頭鎮仙都村的一個貧農家庭響起,黃仲鹹的出生既給這個家庭帶來了希望,無疑也增加了負擔。

因家貧,少年黃仲鹹輟學,15歲即離鄉背井,南渡印尼謀生。黃仲鹹的第一站是印尼的一個小島——萬嘉縣,他是這個島上第一個中國人,剛開始他給人做農活、養豬、當水手。

1948年,黃仲鹹接手經營大哥手下的一個農場。之後,看到船運業是印尼的朝陽產業,黃仲鹹組建起自己的船隊。1960年,黃仲鹹組建了自己的銀行——大眾福利銀行,並逐漸將產業擴大到紡織業、房地產業。

在千島之國,黃仲鹹靠能吃苦、敢打拼,靠誠信為本,靠能抓準商機,穩紮穩打,涉足的行業涵蓋日雜小店、農業、航運業、紡織業、造紙業、銀行業、房地產,他做一項,成功一項,尤其是銀行業,使他大有斬獲,資產呈幾何級數增長,最終成為華僑界大富豪。

大愛無疆 薪火永續——記黃仲咸和福建省黃仲鹹教育基金會

位於南安市區的“必利達大廈”作為基金會永久業產,“養雞生蛋”,以確保基金會的基金源源不斷,生生不息。

興學助醫惠及八閩

1959年,作為印尼優秀華僑代表之一,黃仲鹹應邀回國參加新中國成立十週年慶典,目睹了新中國成立後祖國的鉅變,也看到了家鄉落後的面貌。他慷慨解囊,在家鄉捐建仙都小學,開啟了在故土家園的公益之旅。此後,他經常從海外寄麵粉、白糖、藥品和食用油等接濟鄰里鄉親,捐贈農機設備、果樹苗、化肥等支持家鄉農業發展。

“要改變家鄉落後面貌,最根本的是要發展教育和衛生事業,首先要從改善辦學和就醫的條件著手。”改革開放後,黃仲鹹不斷捐獻巨資為南安多所學校、醫院等興建樓宇;對所有捐助項目的選定和實施他都一一把關,一個月裡大半個月回到故鄉,到建築工地視察工程進度,檢查建築質量。

截至上世紀末,黃仲鹹先後為南安近20所中小學捐建教學樓、科學樓、師生宿舍樓30多幢,同時,他還為南安5所醫院捐建7幢門診大樓、病房大樓。此外,他還助建安溪一中、長汀“希望小學”、南安兒童樂園和婦幼保健院等8個工程。

有感於國弱民受欺,需得教育強國。1990年,黃仲鹹創建“南安縣黃仲鹹教育基金會”,把公益慈善活動職業化,廣泛地開展獎學獎教和助學活動。該基金會是南安縣第一個面向全縣開展公益捐贈的基金會。

黃仲鹹的公益捐贈不僅只在南安本地,2002年,已經82歲高齡的黃老和時任省老區建設促進會領導的許集美得知老區山區有不少學子因家庭貧困而輟學的現象後深感痛心,決定聯手在省老區、山區開展助學扶貧活動。最終,由黃仲咸和基金會出助學扶貧資金,由許集美和省老促會組織、訓練大批基層幹部對全省9個設區市老區山區品學兼優的貧困中學開展助學扶貧活動。助學扶貧項目至今已持續開展了18年,取得良好的社會效益。基金會現每年捐資515萬元用於該項目。

大愛無疆 薪火永續——記黃仲咸和福建省黃仲鹹教育基金會

廈門市必利達大廈。

傾盡家財永續奉獻

因公益活動所需投入的資金越來越多,黃仲鹹從上個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變賣海外資產以獲取資金支持國內公益事業。為確保其公益事業能持續運作下去,黃仲鹹不斷探索公益慈善運作模式。1990年,黃仲鹹開始從商界隱退,幾乎變賣掉海外所有資產,把資金帶回國內。1991年和1994年,他先後斥巨資在南安和廈門各建造一幢“必利達大廈”,並以物業出租的經營形式獲取源源不斷的收入,為公益活動提供穩固的資金保證。

2000年,黃仲鹹回國定居,全身心投入公益事業。他自喻為“落業歸根”。“落業歸根”與“落葉歸根”雖一字之別,但其愛國激情感人肺腑。

2004年,黃仲鹹把基金會升格為“福建省黃仲鹹教育基金會”,而“南安縣黃仲鹹教育基金會”則隸屬為分會。2005年2月,他和夫人戴子媛女士在廈門市公證處立下遺囑,將其在海外打拼近70年積攢的財產(時值5億多元人民幣)悉數贈予福建省黃仲鹹教育基金會。基金會運用以上業產從事物業租賃和理財投資等經營,獲得源源不斷的資金收入,持續奉獻社會公益事業。黃仲鹹終於如願實現了基金會的“自我造血”。他把這一獨創的運營模式形象喻為“養金母雞下金蛋”。他常對身邊的人說,“這是永久性的事業,要將這事業永遠做下去”。

節儉生活關注民生

和揮撒億萬家財做公益的氣概形成巨大反差的是,黃仲鹹個人生活卻十分儉樸。他平時和員工圍在同一張桌子用餐,不允許伙房為他個人搞特殊化伙食。他的臥室在大廈最頂層的一個10來平方米小房間,夏天熱得滿身大汗也捨不得裝空調。他平時穿的衣服大多是從地攤上淘來的,一件衣服穿了十幾二十年也捨不得換新的。腳上經常穿的是十幾塊錢的粗布鞋,手上戴的是幾毛錢的勞動手套,用久了用破了也捨不得扔,縫縫補補繼續用。出行輕車簡從,乘坐飛機都選經濟艙,不住豪華酒店。

黃仲鹹事業有成後,他並沒有按南方人的習俗在家鄉翻建祖屋、修葺祖墳以示“光宗耀祖”,他在家鄉仙都村的瓦房只是花點小錢作了簡單的修繕,資金都被他用在建學校、村委樓、骨灰堂(德孝堂)和修水泥路等服務民生項目上,為家鄉文化教育、移風易俗等辦實事。

2005年,夫人戴子媛女士去世,黃仲鹹只舉行簡樸的告別儀式,不讓親朋好友送花圈,不按習俗做“法事”(功德)。也許,最長情的表白就是陪伴,他把夫人的骨灰盒放置在自己的住所常“陪伴”。而後,他把節省下來的資金在家鄉的中學捐建了一幢綜合樓和一幢宿舍樓,命名為“子媛樓”,用以紀念夫人。

薪火相承慈善花開

2008年7月30日,黃仲鹹辭世。這是家鄉人民的重大損失,是中國慈善界一顆巨星的隕落。黃仲鹹一生所獲的嘉獎不計其數,被譽為“南安陳嘉庚”。福建省人民政府多次授予“樂育英才”金質獎章,兩次為其立碑嘉獎,授予“福建省榮譽公民”等稱號;國家教育部授予“尊師重教、振興中華”獎牌……

黃老辭世後,在黨政各級領導部門和社會各界的關心幫助下,基金會秉承黃仲鹹的遺願良性運行並不斷髮展壯大。2017年11月,基金會被福建省民政廳核定為慈善組織。近幾年來,基金會每年公益捐資額在1300萬元左右,在社會公益慈善事業路上不斷作出新奉獻。

截至2018年年底,黃仲咸和基金會公益捐資累計6億多元。獨資捐建和出資助建的學校、醫院樓宇等公益性建築項目有100多個,總建築面積達19萬多平方米;在福建省山區、老區已獎助高中、中專生105050人次,發放獎助學金7002.5萬元;在南安市,已獎助師生37152人次,發放獎教助學金1807.6萬元;在廈門市、泉州市、南安市已捐資320多萬元慰問貧難歸僑,幫助有困難的歸僑子女上學……此外,還創設福建省黃仲鹹文學獎,資助地方史志的編纂和出版,支持災區群眾重建家園,為家鄉老人發放生活補貼等,為社會公益慈善事業作了大量積極的奉獻。

黃仲鹹“艱苦創業,愛國奉獻”崇高精神已深深紮根於廣大受獎助學生心中,並綻開朵朵美麗的愛心之花。

“對於您的幫助,我無法用語言表達,我會奮發向上,爭取一次次的進步,我一定會以您為榜樣,做個有用的人,回報您的愛心,回報社會的關懷。”在黃仲鹹紀念館內有兩面大大的展框,張貼著幾百封從全省各地寄來的感謝信,這只是先生收到的10多萬封感謝信中的一部分。

“他的全部生活就是愛國、愛鄉和公益。他跟我們說得最多的話就是不管什麼人都要愛國。”黃仲鹹的精神深深地激勵著廣大受助學生熱愛祖國、勇於拼搏、樂於奉獻,以積極樂觀的心態面對學習生活和工作。在先生精神的鼓舞下,許多曾經受獎助的學生已經成長為一些單位的中堅力量,甚至是國家傑出人才。他們在認真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不忘感恩回饋,經常捐資出力支持社會公益事業,成長為新一代愛心傳遞者。

榮譽牆

★2010年2月,國家民政部授予“全國先進社會組織”榮譽稱號;

★2013年5月,中國老區建設促進會授予“支持老區建設先進單位”榮譽稱號,同年6月,福建省人民政府授予“福建省華僑捐贈公益事業突出貢獻獎”榮譽稱號;

★2014年10月,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授予“全國社會扶貧先進集體”榮譽稱號;

★2015年10月,基金會榮獲“2015中國消除貧困獎捐贈獎”,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親切接見基金會理事長黃滌巖併合影表彰;

★2016年6月,福建省人民政府授予“福建省捐贈公益事業特別貢獻獎”榮譽證書;

★2018年10月,在福建省老區、山區開展獎助學活動的項目榮獲“善行八閩——海峽公益慈善項目大賽”最佳人氣項目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