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2 紅河少數民族同胞——哈尼族

紅河州具有山區多、民族多、邊境線長等特徵。除漢族外,境內還居住有哈尼、彝、苗、傣、壯、瑤、回、布依、拉祜、布朗(莽人)等10個世居民族。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風俗習慣,宗教信仰,民族文化等等!


紅河少數民族同胞——哈尼族

今天小編先帶大家瞭解紅河州各個民族中的哈尼族!

紅河少數民族同胞——哈尼族

哈尼族內部支系繁多,有多種自稱,其中哈尼、卡墮、雅尼、豪尼、碧約、白宏等六個自稱單位人數較多,另還有哦怒、阿木、多泥、卡別、海尼等自稱單位。1949年以後,根據本民族大多數人的意見,以人數最多的自稱——“哈尼”為本族統一的名稱。紅河哈尼族,是紅河州的主體民族之一,主要分佈在紅河南岸的紅河、元陽、綠春、金平4個縣。


紅河少數民族同胞——哈尼族


紅河少數民族同胞——哈尼族

哈尼族文化藝術絢麗多姿,有神話、傳說、詩歌、故事、寓言、童謠、諺語、謎語等。神話,傳說中有敘述萬物來歷的《創世紀》;有謳歌人類戰勝洪水,繁衍生息的《洪水記》;有反映哈尼族歷史遷移的《哈尼祖先過江來》等。詩歌主要有“拉八熱”和“阿基估”兩類。“拉八熱”多在婚喪、節日、祭祀以及其他莊重的場合吟唱,曲調莊重嚴肅。“阿基估”即山歌,只能在山間田野唱,以愛情為主,男女對唱。

紅河少數民族同胞——哈尼族


紅河少數民族同胞——哈尼族

哈尼族多居住在半山腰,依山勢建立村寨。紅河、元陽、綠春等地住的是土牆草頂樓房,以石墊基,以木為柱,土基砌牆,屋頂鋪茅草,少數用瓦。樓房有上、中、下三層,下層關牲畜,中層住人和存放糧食,上層堆放瓜菜等雜物。


紅河少數民族同胞——哈尼族


紅河少數民族同胞——哈尼族

哈尼族喜歡大碗喝酒,酒多是自家釀製的甜白酒,醇香、甜蜜;極愛吃肉,豬、牛、羊、雞、鴨,大塊朵頤,大碗喝酒才是主人待客之禮,客從主意之道,大家聚集一堂,盡歡而散。村裡有人家殺豬宰雞或做了什麼可口的食物,各戶男女長者都被邀去共食,而且把肝臟等最鮮嫩可口的部位俸敬給老者享用。把吃鮮剩餘的豬肉、牛肉製成別具風味的火燻臘肉和乾巴,常年儲備以待客。

紅河少數民族同胞——哈尼族

哈尼族信仰多神和崇拜祖先。哈尼族過去認為火是家庭的生命,對火很敬畏,必須保護火種長久不息。每家都有數個不同的火塘,火塘的火不僅要煙火不斷,而且每個火塘的用處也不能弄混。


紅河少數民族同胞——哈尼族

在紅河南岸哈尼族社會中,神靈鬼魂有主次之分。其主要的神有天神、地神、山神、寨神和家神。這些神靈是須臾不可怠慢的,要定時祭祀。“龍樹”被認為是人類的保護神,各地每年都要祭祀。


紅河少數民族同胞——哈尼族


紅河少數民族同胞——哈尼族

哈尼族婚俗:男女豐年往往以配對就宴的方式,選擇戀人,一般在配對就宴前,男方在徵得女方應諾後,由小夥子湊錢,請烹調師傅主廚,殺公雞、煮肥肉、炒菜、打酒、泡糯米進行準備。夜裡10點鐘左右開宴,參加者約10—30人,圍觀者熙熙攘攘。屆時燈火通明,桌上擺滿各式菜餚。先將煮熟的大公雞頭朝上擺上餐桌,並把兩個雞睪丸和一隻活螃蟹懸掛在雞身上,由“夥子頭”和“姑娘頭”從首席坐起,其餘男女依次配對入坐,隨後舉杯祝酒對歌,盡興方散。這時小夥子們用芭蕉葉包上糯米飯和菜送給姑娘們在回家的路上吃。


紅河少數民族同胞——哈尼族


紅河少數民族同胞——哈尼族

哈尼族是節日最多的民族,據說大大小的節日平均每一個月就有一個節日!不同地區的哈尼族所過的節日也有區別!紅河哈尼族最主要傳統節日有姑娘節、昂瑪節、苦扎扎、吃新米、十月年等。

紅河少數民族同胞——哈尼族

姑娘節

關於這個節日有個傳說:相傳古時候,碧播寨有一個美麗的姑娘,她與一個英俊的青年獵手相愛了,但她的父母不允許,硬把她許給了土司的獨眼兒子,姑娘悲痛欲絕。二月初四這一天,她上山砍柴,遇見了三個與她命運相同的姑娘,於是她們互相訴苦,最後,一起跳崖自殺了。事情過後,哈尼族人覺得這是很痛心的事,認為不該再繼續幹涉自己兒女的婚姻,於是,把二月初四這一天定為姑娘節。節日這天,未婚的小夥子向情人借來漂亮衣褲,打扮成姑娘的模樣,翩翩起舞陪伴情人,直到太陽偏西。已婚的男人這天要特別勤快,他們要為自己的妻子服務一天。


紅河少數民族同胞——哈尼族


紅河少數民族同胞——哈尼族

昂瑪節

哈尼族認為龍是他們的保護神。關於祭龍,有這樣的一個傳說:古時候,哈尼族的祖先來到哀牢山時,有個山魔天天來到寨子騷擾村民,還要村子每年二月給他送一個姑娘。後來有個叫碑孃的寡婦,將自己的兩個兒子打扮成姑娘,送給山魔,夜晚,當山魔喝醉後,兩個小夥子拔出刀子刺殺山魔,山魔被殺,她的兩個兒子也力竭而亡。為了紀念這兩個小夥子,人們舉行這個節日。節日這天,全寨殺牲祭祀,並選出兩個小夥子裝扮成姑娘,在人們的簇擁下巡遊寨子一週。這天,青年人還要騎魔秋。此外,還要舉行賽歌、跳舞等活動。


紅河少數民族同胞——哈尼族


紅河少數民族同胞——哈尼族


紅河少數民族同胞——哈尼族

苦扎扎節

節日來源於一個傳說:相傳在遠古的時候,哈尼族人崇拜一個名叫“威嘴”的神人。每年五六月間,威嘴神人都要到山寨巡視,看看人、牲畜和莊稼,給人們帶來了幸福,為了感謝威嘴神人,人們籌辦了隆重的歡迎儀式,迎接神人進寨,以驅除邪害,保佑人民安寧幸福。這樣代代相傳,就成了今天的節日。 節日裡,人們要準備豐盛的食品,還要宰殺牲畜祭祀神人。磨秋場是節日的主要娛樂活動之一,磨秋場上人山人海,藝高膽大的小夥子往往爭先恐後地登場表演,以博得姑娘的愛慕。除此外,還有其他的活動,如跳舞、盪鞦韆、摔跤等。夜晚,全村老少圍坐在髯火旁,聽老人“講古”。節日的最後一天傍晚家家戶戶都要點燃一個火把,並舉火把照遍屋內的每一個角落,表示驅逐邪惡,然後將火把送到村邊的路旁,以先後順序,排成一條火龍,朝東南方向延伸,以示將邪魔驅向遠方。


紅河少數民族同胞——哈尼族


紅河少數民族同胞——哈尼族

新米節

新米節是哈尼族的傳統農事節日,每年農曆八月,當田裡稻穀泛起楊梅色的時候,擇日舉行。有些地方選在龍日,因為“龍”在哈尼語裡有“多起來”“增添”的意思。哈尼人希望經過吃新谷、喝新谷酒的儀式,預祝稻穀豐收,越吃越多。節日這天早晨,每家戶主來到稻田邊,選一個穗長粒大的稻穗,搓下少量稻穀、用樹葉包好掛在田裡,以示稻田多結稻穀。他們還釆一把穀穗帶回家去,椿出新米,做成新米飯,擺設新谷酒,宴請村中頭人或家族親戚。他們還用一部分新米爆米花。在晚飯之前,每家都要先用新米飯,米花等祭祀祖先,再用米花餵狗。據說,很古以前,世間所有作物在一次大洪水時都被沖走了。水退後,一隻小鳥發現了一穗稻穀,正欲啄食,一隻狗嚇飛了小鳥,檢回了谷種,從此人們才重新種植水稻。因此,每逢哈尼人吃新谷,定要先獻給狗吃。也有地方傳說,是天神之女俄瑪揹著父親,偷偷將稻穀種送給人間,並教會哈尼人耕種的方法,結果天神震怒,將她變成狗發配人間。哈尼人不忘她的功德,因而年年祭獻。祭祀結束,家人及賓客們才開始享用豐盛的谷飯,新米酒。據說,吃得越多越飽越好,秋收時稻穀才會粒粒飽滿,永遠吃不完。過完新米節,便開始動鐮秋收了。


紅河少數民族同胞——哈尼族


紅河少數民族同胞——哈尼族

扎勒特節

哈尼族民間有這樣一個傳說:古時候,有一個阿媽,生了三個兒子,他們分別變成豹、鳳和龍。長子和次子都不贍養老人,有一天,三子送給阿媽三包東西,它們分別變成稻穀、家畜和三對夫妻,使老阿媽過上了好日子。老阿媽想起了自己三子的孝心,於是,將此日定為龍日,以後演變成節日。節日的頭一天,村民把寨子的每一個角落都打掃得乾乾淨淨。然後洗澡換新衣。節日裡,人們都身穿節日的盛裝,顯得格外的精神。各家各戶還要春制糯米把餅、做黃米飯,釀製香甜的“悶鍋酒”。節日裡,要舉行祭祖先、神靈的儀式。祭畢,開始吃街心酒宴。請德高望重的老人先人席,然後大家坐在桌子的兩邊,先向老人敬酒,接著互相敬酒。慶豐收,祝全寨平安,來年風調雨順。節日裡,還舉行各種活動。如盪鞦韆等。到了晚上,各村寨草坪上燃起簧火。青年男女在舞火旁載歌載舞,盡情歡樂。在墨江一帶,頭一年出嫁的新媳婦們,聚集在村外講述著自己的新婚體驗,嚴禁男人偷聽。


紅河少數民族同胞——哈尼族


紅河少數民族同胞——哈尼族

十月年(長街宴)

十月年,是哈尼族的主要節日,時間從夏曆十月第一個屬龍日開始,直至屬猴日結束,歷時五六天,是哈尼族一年中最長,內容最豐富的節日,類似漢族的春節。長街宴是哈尼族人民祭護寨神、拜龍求雨的節日,也是作為莊稼人的哈尼族人們最盛大的節日,節日當天,家家戶戶要做黃糯米、三色蛋、豬、雞、魚、鴨肉、牛肉乾巴、麂子乾巴、肉鬆、花生米、紅米飯等近40種哈尼族風味的菜餚,準備好酒,抬到指定的街心擺起來,一家擺一至二桌,家家戶戶桌連桌沿街擺,擺成一條700米多長的街心宴(當地人稱長龍宴或街心酒)。當太陽落下山坡,天漸漸黑下來時,青年男女就紛紛成群結隊到寬敞的地方,燒起一堆堆篝火,人們圍著篝火,敲起牛皮鼓、硭鑼;彈起三絃、四弦;吹起樹葉、竹笛。男女青年們踏著鼓點,翩翩起舞。歌聲、鼓聲飄蕩在山寨的夜空。


紅河少數民族同胞——哈尼族


紅河少數民族同胞——哈尼族


紅河少數民族同胞——哈尼族


紅河少數民族同胞——哈尼族

除了這些,還有很多紅河州哈尼族大大小小的節日等你來發現,紅河哈尼族人民期待你的到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