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6 西安楼市的十字路口,全看选择

撰文=徐三刀

西安楼市的十字路口,全看选择

西安楼市的十字路口,全看选择

社会比小说更魔幻,楼市比诗歌更现实,房价比菜价更警醒。

历经四十年的超常规发展,二十多年的楼市迈进,史无前例的财富大爆炸,房地产已经成为摆在人居生活面前的一道坎。

面对房地产狂飙猛进,投资者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只要抓住先机,三五年之间,就能资金翻倍。对于房价的无序上涨,安贫乐道、无私奉献的人们,只能望房兴叹,转眼,一夜之间,被掏空六个钱包。

一个残酷的事实,终于被反复实践验证,回到1997年,夏洛穿越回来告诉大春的话千真万确:别念书了(因为大春念书倒数第一,实在没有竞争力),把钱拿来买北京二环内的房子!

西安楼市的十字路口,全看选择

九十年代初,北京房价已经超出了人们的购买力,公知纷纷叫苦不迭,打破两万时全民痛骂不断,坐等暴跌大戏。结果,房价来了一个弧线飞跃,生活彻底被打入低谷,北上广深房价打破5万+,满大街人们提着家伙什到处找牛刀,想要找回自己失去的青春和房子......

于是,一个比较担忧的问题出现了,以后房价还会跌么?

西安楼市的十字路口,全看选择

在与房价长期战斗的岁月里,人们逐渐掌握了一系列遏制房价上涨的方法,从2005年“国八条”调控开始,政策抑制房价已有14年之久......

站在土地财政的观察角度,土地价格增长,拉动房价上涨,2010年北京拉开全国首次限购;土地价格再涨,拉动房价再涨,2016年北京拉开全国二次限购,在政策与房价反复厮杀之中,北京房价终于打破5万+。

北京限购政策影响分析》基于2016年至2017年初北京均价涨幅约30%,2017年北京出台317限购政策;限购令下,均价瞬间跳涨4000元/平,客户心理预期转变时间周期约为4个月左右,市场成交量下降约50%,均价从38800元/平继续上涨至迄今的均价44800元/平,涨幅15.2%。

上海限购政策影响分析》基于2015年至2016年初上海均价涨幅约15.8%,2016年上海出台330限购政策;客户心理预期转变时间周期约为7个月左右,虽然市场成交量下降约53.8%,但是均价从33000元/平继续涨至迄今的均价56000元/平,涨幅约69.6%。

深圳限购政策影响分析》

基于2015年至2016年初深圳均价涨幅约87%,2016年深圳出台最严厉的325限购政策;由此即刻带来客户心理预期的转变,同时市场成交量下降约55%,价格跳涨8%后长期保持稳定。

苏州限购政策影响分析》基于2015年/2016年苏州均价涨幅约70%,2016年苏州出台103限购政策;由此即刻带来客户心理预期的转变, 虽然市场成交量下降约50%,但是均价从20000元/平继续涨至迄今的均价25000元/平,涨幅25%.

成都限购政策影响分析》 2018年“515限购升级”成摇号分水岭,开盘认购率直线下滑,第4季度开始客户心理预期出现巨大改变,年末中签客户放弃选房率高达50%以上,政策效果明显。

成都限购政策影响分析》基于2018年年初成都均价涨幅约20.8%,成都出台515限购政策;客户心理预期转变时间周期约为8个月左右,虽然市场成交量下降约12.7%,但是价格继续保持15%的涨幅。

仔细看一下,就会很清楚的发现,限购确实起到了抑制房价过快上涨的作用,但因为限购扭转了市场发展轨迹,即便是限购,也没有彻底浇灭房价!

西安楼市的十字路口,全看选择

通过两次限购观察和总结,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值得借鉴和参考的内容:

其一,在限购启动之初,大部分城市因为限购限售,导致在很长一段时间之内房价上涨过快。这就是被人们误读的“越限越涨”,普遍上涨在10%以上,因为供给失衡导致恐慌性置业。

其二,客户预期会有转变,因为限购拆分消费群体,随着限购和限售双重挤压,一些城市市场凉气从郊区向主城蔓延,一般在一年多左右,快的只有半年,客户因为市场冷暖变换预期。

其三,最严限购令下,城市月均成交量会下降,一般为下降50%左右。但因为要“稳增长、稳预期、稳投资”,市场供给也收缩,成交均价一般会根据城市发展阶段的不同继续提升一定幅度。

总而言之,2016年以来这一次限购与2011年限购情况大不一样,因为外部压力变大,没有暴涨暴跌的可能性,房地产既要挤掉水分,又要成为稳定经济的压舱石,或者风阻尼器,因此,一个字“稳”!

2015年国家大力鼓励“去库存”之前,多个城市的房价多年涨幅甚微,但是从2016年开始多个城市的房价开始飙升,背后核心的逻辑就是城市整体的“供求关系” 发生了根本的逆转。

房价上涨的根本原因其实还是“供小于求”,房子供应实在太稀缺。当房子稀缺到需要限制购买行为,才能一定程度控制“哄抢稀缺”的行为,客户的心理预期自然会发生转变。

现实情况是,尽管各个城市都在大张旗鼓的搞限购限售限贷,调控雷厉风行,不换思想就换人;但供给量始终是“细水长流”,房价照样上行。

西安楼市的十字路口,全看选择

一面谨小慎微供给房源,一面大张旗鼓操办调控,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就是为了解决民生困难!在特殊的国情之下,既要看到“生产力的普遍落后”,又要解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想要搞现代化建设,想要“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发展”,想要快速脱贫,想要修桥铺路,最急不可耐的一点是:资金

现在搞城市建设,必须借钱谋发展,但很遗憾和平年代,根本不允许野蛮扩张和掠夺

(例如英美的圈地运动),想要快速崛起,必须跨越原始资本积累。只有通过基础建设,加快原始资本积累,再投资、再收税、再抵押,形成循环。

但“只有资本才能成为资本作为抵押”,城市土地资源,是城市发展最大的存量资产,如何变现?绝对是一个经典问题!

城市化建设需要启动资金,就必须要借贷搞建设,“土地财政”的作用,就是利用信用制度,将这笔隐匿的财富,转化成为启动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巨大资本。

大部分人只会痛斥房地产开发的原罪,却从来不肯承认土地财政对于城市发展的重要意义,只知道修桥、铺路、盖学校、建医院、修地铁全靠税收,却从不问这一部分税收究竟从何而来?

如果不了解,你也就无法知道,政府对于土地财政的重视程度。更不清楚,大部分税费都被间接缴纳,居民负税的“痛感”远低于发达国家。

仅有一次的赋税“痛感”指数,就在买房。但买房的痛苦指数也被房价上涨的快感所冲刷,而且因为买房之后,房子变成了资产,市场以高收益的方式,抹平了这一丝痛苦!

至少改革开放四十年,自2003年确定房地产为支柱产业以来,除了买小产权、无证房、烂尾房的群体,大部分购房者都参与了楼市红利分润。

西安楼市的十字路口,全看选择

近年来,一些媒体公布城市土地依赖度,其实,有一些现实没调研清楚。

因为最不依赖土地财政的城市只有两种,一种是顶级发达,例如北京、上海、深圳,早就不依赖卖地;还有一种是顶级枯竭,例如玉门、盘锦、鹤岗,因为土地不值钱。夹在中间的城市最难受,土地价值被市场认可了,又反而被质疑依赖土地。

西安便是一例,过去,西安城市经济实力绵薄无力,地价太低,出让金十分微薄;现在,西安城市经济终于冷灰复燃,地价翻倍,又被质疑靠土地发展。

近十年来,西安最惨的一年,就在2014年,四项数据全部下滑,那个时候,为什么没有人站出来说,西安经济出现问题,西安房价存在问题?

备注一下:固定资产投资猛跌(1-11月份,总投资1614.35亿元,下跌3.4%),建设规模急剧缩水(1-11月份,仅有2131个,直接下降了7%),土地流拍严重(土地流拍达到了十年之最,逼近1700亩左右),新房价格下跌(新房6588元,同比下跌305元/平)。

西安楼市的十字路口,全看选择

>备注:2014年1-11月房地产开发下跌

西安楼市的十字路口,全看选择

>备注:2014年1-11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下跌

西安楼市的十字路口,全看选择

>备注:2014年-住宅、商办、商铺价格类比

而近十年来,西安最鼎盛的一年是2018年,经济重回全国TOP20强,固投、建设、土地、新房连创新高。但我们要说的一点是,正因为城市发展进入快车道,西安的投资价值才站在十字路口!

最后总结一下,被感情羁绊的判断是丧失焦距的,摆在面前的现实是无比清醒的,如果大家抓不住小周期,一定要紧抓大趋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