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在六十年代或者是七十年代貧困的歲月裡,你還記得第一次喝啤酒的經歷嗎?

藍天碧水155547561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個夏天,有一位大姐帶我來到洛陽城……!

當年三哥從部隊回洛陽探親,我放暑假把三歲的小侄子從豫東老家(由爺奶帶著)送到洛陽去,三嫂在洛陽工作,讓他們一家團聚。我當年也就十四歲(上高一),隨回老家探親的大姐(老鄉)返洛陽。

農村娃沒出過遠門,看啥都稀奇和新鮮,大姐等於帶兩個孩子一路照顧,甚是感激!

剛到洛陽生活期間,侄子與我形影不離,睡覺都得抱著我喊“俺小叔”,現在想來如在眼前一樣。後來他與爸媽熟了,我們才能分開。

記得那是一個明媚的夏天,三哥和我騎車結伴同行,去“廣州市場”和“上海市場”遊玩。當騎近一小時滿頭大汗時停下來,帶我走進門口掛滿豎條綵帶,花花綠綠被風扇吹的舞動著的商店,裡面的人們很多且歡快!三哥給我買份象雞蛋黃樣的食品,我覺得很是涼甜香,這是我除了在老家吃的“冰糕”,在城裡吃的正式冷飲,後來才知叫“冰淇淋”。三哥端一碗類似“黃豆水”的液體,蹲在地上看似很享受地吸吮著,我走過去疑惑地看著,三哥舉起碗示意我嘗一下!我忙伸頭喝一口,忍不住就吐在地上,我說這是啥傢伙?跟涮鍋水一樣!難喝死了!三哥哈哈大笑😁

也不言語只管喝他的那啥?

返回途中我不停追問,才知那玩意叫啤酒,還是生的,喝了降溫又順氣。

而今,小侄子成大侄子,三哥也奔七十了,孫子都比當年“侄子”大,我也奔六了,哎~





學民思考


印象最深的是八十年代初,那個時候的啤酒應該是純,但一開始喝特別難喝,不過喝上幾口就順口了,有人說像馬尿味,有人說像爛地瓜味,但大一點的說這是好東西是液體面包,那個時候第一年跟著別人出外打工,晚上工友們到一起都喝點,歲數大的都喝白酒,我們年小的就喝啤酒,有個歲數大點的酒鬼聽說啤酒是液體面包雖要喝,我們就是不給他,那個時候他喝的就有點暈乎乎的了,有人把一斤多的散白酒都裝在那個空酒瓶子裡,故意放他旁邊,他抓過來一口氣就喝乾了,然後動都沒動就歪倒不醒人事了,再然後所有人都笑翻了,直到現在仍記憶猶新,😁😁😁


用戶106162053387


還真記得。

喝的是萬力啤酒,而且是散裝的。萬力啤酒這個牌子可能知道的人都不多。

當時是提著開水瓶到廠打的,怎麼打的記不清了,只記得當時幾個同學,騎著幾輛單車,提著開水瓶去打的,回來喝得,一個個臉紅耳赤。

那是第一次喝啤酒,隨著大眾,叫喝就喝,說幹就幹,好不好喝怎麼感覺,一概沒印象。


權論


一九八零年我們在一拖幾個分廠學習熱理,當時集體住在廣州市場澗西旅館。剛到時組織我們去西工百貨大樓後小街一家國營食堂會餐。吃的啥不記得了,記住的是第一次喝洛陽啤酒,用小碗喝的散裝啤酒。那時候基本沒酒量,喝了三碗就暈了,咋咋呼呼地坐公交車回到住地。到現在幾十年了,我還是在夏季愛喝洛陽宮啤酒,算是有始有終吧。


4904179701791


70年代是國家計劃經濟,那時不管什麼東西都憑票憑證,但是還真不記得有酒票酒證,反正不隨便,過年啦家家戶戶肯定能分到酒,是白酒散裝,啤酒是桶裝,一年也見不到幾次,那時侯喝酒的人不象80年以後,酗酒的很少,喝酒都用小盅,把酒燙熱後才能喝。而且喝酒的大部分是老年人。喝一口咂摸半天,就是這樣。


老王頭246799295


記得呀,喝啤酒與貧困無關,因為那時的啤酒多半是桶裝(專用有蓋的啤酒桶),只一角五分一大碗,(瓶裝也才五角一瓶,但沒桶裝好喝),如果熱天再買個五分的冰棒泡啤酒碗裡。特別解渴過癮!


輕鬆健身192


那個時代、煙臺賣啤酒散裝的多(生啤)商店用罐頭瓶當容器!一瓶一斤兩毛!再來兩毛錢的花生米喝著挺爽!夏天買支冰棍放在啤酒裡涼爽好喝!現在進步啦,都喝瓶裝的罐裝的!

喝啤酒我是在一九六八年參加工作才開始喝的!直到現在啤酒的情結一直不能忘懷,年青時狂喝,現在老了,也注重保養了,改掉㕳酒惡習,堅持一天中午喝一瓶啤酒!即便有喜筵最多喝三瓶!啤酒是我的最愛,一輩子沒喝過白酒!


快樂老人210707407


三十幾年沒喝過


鄉村農野


那時候啤酒的品牌很少,不像現在品牌多的數不過來。記得最早喝的是青島啤酒,味道像馬尿不是一般的難喝,而是非常難喝。經過幾十年的適應,現在喝起啤酒來感覺還不錯,夏天喝冰鎮的挺爽,冬天喝加熱的啤酒和米酒味道很相似,喝起來美滋滋的挺好。


快樂人生看世界


第一次喝啤酒真心喝不慣感覺好苦不喜歡喝所以到現在我還是堅持喝白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