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7 谋定而后动,则无往而不胜,“谋”在先才是王道。

谋定而后动,则无往而不胜,“谋”在先才是王道。


1

鬼谷子认为,事物都是处于不断变化中的,只有不断地变化,才能产生问题。要解决问题就需要谋划,只有通过谋划才会产生计策,进而将谋略用于实际问题当中。然而,解决问题的方法都是通过研究计策产生的,有了方法才能有游说决策者,使之前进,进而不通,再退一步,进退之中形成制度,以此制度解决现实中的问题。

万事万物的变化都有一个相同的道理,控制万事万物也就需要同一法则。事情的变化都是由于事物自身的渐变引起的,而事物又产生于谋略,谋略生于计划,计划生于议论,议论生于游说,游说生于进取,进取生于退却,退却生于控制,事物由此才得以控制。

2

《孙子兵法》中讲道:“兵者,国之大事也。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战争是国家的头等大事,关系到军人、百姓的生死,国家的存亡,是不能不慎重周密地观察、分析、研究的。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战略谋划是企业的灵魂,是引领企业未来发展的核心力,对带动企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有“谋定而后动,知止而有得”的说法。

谋定而后动,则无往而不胜,“谋”在先才是王道。


企业的决策如同作战用兵的战略战术,必须做到三思而后行,从而实现“未战而庙算胜”。不论是经营企业还是在战场上指挥作战,欲望越是强烈,越是不要急于行动,谋定而后动,则无往而不胜,“谋”在先才是王道。

谋定而后动,谋无正邪,有胜乃大。凡是出谋划策的人,筹划的计谋都要遵循一定的法则,一定要弄清楚缘由,以便研究实情,根据研究来确定“三仪”。

“三仪”就是上、中、下。三者相互渗透,就可以从中领悟出奇制胜的计谋,而奇妙的计谋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从古到今都是如此。

鬼谷子认为,世间主要有三类人:愚蠢的人、不诚实的人、贪婪的人。愚蠢的人不懂得深思熟虑,没有自己的见解,往往人云亦云,因此是最容易被蒙蔽的;不诚实的人满口谎言,经常违背自己的良心做事,又担心事情会败露,这样的人既欺骗了别人也欺骗了自己,因此他们会显得异常胆小怕事;贪婪的人贪得无厌,往往会在利益面前经不起诱惑而乱了阵脚,往往因为小恩小惠就忘记自己的原则。

谋定而后动,则无往而不胜,“谋”在先才是王道。


3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只有管理好自己的欲望,控制自己的贪婪,不过分计较得失,才能在人生旅途中获得真正的幸福和快乐 。鬼谷子认为,凡是感情相同而又相互亲密的人,大家相互学习、相互鼓励,就可以共同进步,共同获得成功。

凡是欲望相同而关系疏远的,只有一部分人得利,而另一部分人却会受到伤害。凡是恶习相同而关系疏远的,一定是部分人先受到损害。所以,如果能相互带来利益,就要拉近双方的关系,如果相互牵连会造成损害,就要疏远关系。这就是有定数的事情,凡是这类事情都是一样的道理。

所以,墙壁通常因为有裂缝而倒塌,树木通常因为有节疤而折毁,这些都是很常见的现象。而事物又生于谋略,谋略生于计划,计划生于议论,议论生于游说,可见各种事物不论反复多少次都是有一定规律的。

谋定而后动,就是在做事之前先考虑清楚做这件事的后果和过程,把一切算尽,懂得适时而止,这样才会有不错的收获和所得。在生活中,要理性地对待身边发生的一切,特别是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要冷静地处理,而不是采用慌乱、盲目、不理智的处理方式,两种结果会大不相同 。

对将要发生的事考虑清楚预期的结果,先“谋”而后再“动”,这样才不会因为没有准备好应对策略导致错失机会。懂得停止还是继续行动,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需要历练,需要时间,更需要大风大浪的洗礼,正所谓不言而喻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谋定而后动,则无往而不胜,“谋”在先才是王道。


4

谋定而后动,就是要求我们在面对一切难题的时候都要首先了解清楚事情发展的情景、特点,把握事情发展的方向,这样才不至于因为慌乱而错失分寸。理性地处理事情,才是正确面对问题的态度,“谋”在先,而“动”在后,先谋后动,方能妥善处理好事情。

— 课程推荐 —


谋定而后动,则无往而不胜,“谋”在先才是王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