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31 从方音改变

【江苏:宿迁市宿豫区人民检察院】孙晓娟 万晓东


从方音改变


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检察院有个90后“新人演说家”,进院不到两年的时间,在市、区大大小小的舞台上都能时常见到她。当然,她也不是天生能说会讲,且看她的“打怪升级”之路。

她叫丁文,出生在上世纪90年代乡镇粮管所的大院里,是地地道道的宿迁人,受周围环境的影响,自小就对“h、f”的发音稀里糊涂。在接触汉语拼音后,小小的身体里开始有了大大的执念:不光自己要说对说好,更要身边所有人都 分 清 楚“h、f”。 于 是 ,“ 黑化肥发灰会挥发,灰化肥发挥会发黑……”绕口令,成了家庭开饭前的必备活动。

长此以往,诵读也成了丁文的一项兴趣爱好。从小学一直到大学,朗诵比赛、演讲比赛上都有她活跃的身影。对,就是那种抑扬顿挫、声情并茂,最好听了让人想流泪的演讲方式。

进入宿豫区检察院工作后,本以为这项“技能”会被隐藏在办公室收发文件等琐事中,无处可施。然而,在全院一次演讲比赛上,办公室原参赛选手突然因故不能参加,这次机缘巧合,让刚进院一个月的丁文硬着头皮登上了全院的舞台。面对台下陌生的面孔、背诵着临时写成的演讲稿,紧张之余仍不失水准,还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由此,全院的同事们都认识了办公室新来的这个90后小姑娘,同时也拉开了她迈向更大舞台的帷幕。

“往往你以为即将迎来一劳永逸的生活或工作,等待你的却是更困难的打怪升级。”丁文回忆说。的确,她没有乐此不疲地沉浸在“小确幸”中,内心沉睡的爱好被悄然唤醒,她先后3次在区级机关组织的演讲比赛取得了优秀名次,向全区机关干部展示了检察干警的风采。

2018年,江苏省检察院提出“精品小课堂”“PPT推广与制作”等重点工作项目。学习过平面设计专业的她制作起PPT来是轻车熟路,但是配合演示稿讲出来的时候,总是有些不对劲,浓郁的“朗诵腔”脱口而出,嘴巴跟不上大脑,大脑跟不上PPT,挫败感油然而生。

“演说不是演讲,应当用最简单的方法把PPT的内容介绍给别人。”想明白这一点后,丁文开始关注《超级演说家》电视节目。她记录下演说家在演说过程中的语言节奏、形体动作,学会用接地气的“土语”表达检察专业名词,让复杂的案件信息变成娓娓道来的小故事。

再次站在舞台上的那一刻,丁文感觉自己不再是聚光灯下的参赛者,而是与观众面对面交流的交流者。观众也纷纷抬起了头,欣赏着精美的PPT,倾听着她的讲述,从她的话语中感受到“原来检察工作离我们的生活那么近”。

在全市“小课堂”和“PPT”竞赛获得名次后,丁文在院里就闲不住了。“小丁,我明天去参加典型案例评选,录了一段视频,你给指点指点。”“丁丁,快听听我这段讲解词好不好。”面对各种求助,丁文使出十八般武艺,“你这个眼神有点游离哈。”“感觉像在背课文,讲的时候要有代入感。”在她的帮助下,同事们的演说水平也提升不少,市区演讲比赛、检察系统小课堂、PPT制作大赛,宿豫区检察院斩获了诸多奖项。

“也许昨夜还是菡萏的,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它现时的明艳;而当初的芽,却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满了牺牲的血雨。”丁文知道这一切才刚刚开始。

(本报通讯员孙晓娟 万晓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