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2 那個戰役?秦國崛起,魏國衰落,從此改變戰國格局

那個戰役?秦國崛起,魏國衰落,從此改變戰國格局

戰國時期,有那個非常著名的戰役,成為新霸主秦國崛起,老霸主魏國衰落的標誌?

那個戰役?秦國崛起,魏國衰落,從此改變戰國格局

河西之戰是戰國時期,魏國與秦國為爭奪關中河西(今山西、陝西兩省間黃河南段以西地區)地區發生的大規模戰爭。就秦國和魏國之間的河西之戰,前後反覆交戰數次。雖然秦國在初期經常被魏國壓著來打,處在下風,甚至已經出於很危險的境地。

在這種情況下,秦國被迫向天下求賢,急於改變落後捱打的局面。然後,就有了商鞅變法,讓秦國國力大增。

那個戰役?秦國崛起,魏國衰落,從此改變戰國格局

此時魏國因為中原地區的戰爭,而精銳喪失殆盡,國力大損,讓秦國看到了最終奪回河西之地的機會。少梁之戰就是一次決定性的戰役。少梁之戰發生於公元前362年,彼時,秦國在位的君主為秦獻公,魏國在位的君主魏武侯。圍繞著少梁這一兵家必爭之地,秦國和魏國之間再次較量。

少梁(今陝西韓城南)本為秦國同宗嬴姓諸侯梁國的都城,後梁國被秦國所滅,該地區成為秦國的疆域,改稱少梁。早在春秋時期,少梁因為在黃河岸邊,是著名的渡口,所以成為秦國和晉國的兵家必爭之地。進入到戰國時期,魏趙韓三家分晉後,秦國和魏國依然在該地區展開了多次戰爭。

到了戰國初期,魏國在李悝變法後走向強大,特別是魏文侯在位時,任用了李悝、吳起、樂羊、西門豹、子夏、翟璜、魏成等人,將魏國治理得井井有條,國力日盛,因此魏國成為戰國七雄中第一個稱霸的諸侯國。

那個戰役?秦國崛起,魏國衰落,從此改變戰國格局

強大之後的魏國,必然要四處征戰,於是魏國從秦國手中奪取了河西之地,包括了少梁地區。

公元前362年的時候,魏武侯因為對趙國的王室繼承進行干預,爆發了魏國對趙國、韓國的戰爭。對此,秦國乘魏國與韓國、趙國作戰之機,精銳部隊盡數撤離河西之地,出兵攻打魏國,在少梁(今陝西韓城南)大敗魏國軍隊,魏軍主帥公孫痤也被秦軍俘獲了。

那個戰役?秦國崛起,魏國衰落,從此改變戰國格局

進而秦國大軍繼續佔領龐城(今陝西省韓城市東南),實現了對戰前的目標。不過,秦軍之所以在少梁之戰中取得勝利,主要是因為魏國的主力當時根本不在河西之地。

公元前362年,魏與韓趙聯軍在澮水作戰,並且取得了勝利,逼迫讓趙國割讓了大片土地給魏國。

根據《史記》史料的記載,秦國之所以能佔領少梁、龐城(今陝西省韓城市東南),也是因為魏國的戰略放棄,當時魏國只能集中力量,在東線作戰。但是,在結束了和韓國、趙國之間的戰事後,魏國以龐涓為主將率軍攻秦,龐涓用“攻其必救”之策,一舉突破秦河西防線,威脅秦都櫟陽,秦被迫將都城遷回涇陽。

那個戰役?秦國崛起,魏國衰落,從此改變戰國格局

在少梁之戰後,也即公元前361年,秦獻公去世,其子秦孝公即位,從此拉開了轟轟烈烈的商鞅變法,讓秦國全面走向強大,為統一中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