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历史上日本人帮溥仪建立“满洲帝国”而不是“大清帝国”,这是怎么回事?

平凡人写天下事


先大概讲下“伪满洲国”(1932~1945年)是怎么回事。其实在日本将朝鲜纳入版图后,就非常阴险的实施“以鲜治华”的策略,从1910年起,不断以朝鲜人渗透聚居东三省,并不断的制造事端。



1928年,日方策划“皇姑屯事件”,炸死了不受控制的张作霖,张学良随即于年底宣布“东北易帜”,服从国民政府。这令一直对东三省有领土野心的日本大为震动,由“土皇帝”的割据到服从“中央管理”,吞并的事会更不好办。早在1927年,日本就有将满蒙地区作为侵华基地的阴谋。首相田中义一建议: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欲先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于是乎,日本建立“伪满”的计划紧锣密鼓的展开了。



1931年日本制造事端,发起“九一八事变”,张学良未加抵抗,只用两个月,日军占领东北全境,并在各省建立亲日政权,黑龙江的马占山,吉林的熙洽,辽宁的藏式毅,给建立“伪满”做好了物质准备。特别说明一下,马占山只是在日本占东三省大部地区后,迫于形势于1932年2月“降日”,同年4月则成立“抗日救国军”反击日寇,这个人是“身在曹营心在汉”的,是爱国将领。



1932年2月,由关东军司令本庄繁主持,东三省各地“亲日代表”,会议迎回满清废帝溥仪,并发布“满蒙独立宣言”,脱离民国中央政府,并经“满蒙居民的自由选择”,成立‘’完全独立自主之政府‘’。于1932年3月1日,成立由溥仪执政的“伪满洲国”。中国和当时的国际组织“国联”对此是断然否认的,而日本则不惜退出国联。



1934年,改“国号”为“满洲帝国”,溥仪称“皇帝”。那为何称“满洲帝国”,而非“满清帝国”?阴谋啊,差之一字,谬以千里。

日本对东三省终极目标,是要将其如朝鲜一般,纳入版图。他们强调是“满洲”而不是“满清”,是为了说明只是地域上的称呼,是一个全新的“国家”,而不是清朝的复辟,为的就是将东三省地区和中国彻底撇清关系,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史海寻踪


清朝属于华夏朝代,清朝皇帝不但直接统治大清帝国,而且还是周边一些国家的共主。所以才被尊称为天子。

东方天子,行中正之道,直辖之地称为中国,天子治理中国依惯例拥有三玺,即皇帝之玺丶皇帝行玺丶皇帝信玺。天子治理天下依惯例拥有三玺,即天子之玺丶天子行玺丶天子信玺。

鉴于清朝皇帝直接统治中原,而中原皇朝的皇帝就是东方之主就是天子,所以中原皇帝执六玺。

日本按例本为华夏边缘之藩属,日本天皇按例只是日本国君,国君执三玺,即国君之玺丶国君行玺丶国君信玺。

清朝推位让国,中国走向现代国家体制。而日本为了侵占中国东北,一方面对东北实行军事占领,另一方面日本为了让占领东北变得“合法”,于是扶植清朝逊帝溥仪,重新登基做“皇帝”。

之所以溥仪先生出任的是“满洲皇帝”而非“大清皇帝”。是因为:

1,大清皇帝代表中国,而当时日本的目标只是将东北从中国分裂出去,并加以占领。倘若溥仪先生出任“大清皇帝”,那就意味着,东北的主权依然归属中国。

2,大清皇帝是天子,而日本天皇只是国君,按东方礼数,国君只是替天子守土的大臣。君臣不和,自古有之。但君臣地位的尊卑是无法改变的。日本人当然明白这个道理,所以决不会让溥仪先生重登天子之位,而只能让他出任“满洲国主”。不然以后与日本天皇见面时,天皇对溥仪先生行磕拜礼,心有不甘,不行大礼又会被视为没教养。

3,日本占领东北的目的是想以东北为基地,试图进一步进驻中原。如果让溥仪先生出任“大清皇帝",将过早的暴露日本的意图,让民国的各股势力都知道没有妥协的余地,被逼着与日本决裂,进而拼死抗日。


鬼影147951010


1956年7月2日,沈阳特别军事法庭,末代皇帝溥仪穿着“981”号的囚服,以战犯和证人的身份出席法庭。站在证人席上,溥仪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最大汉奸爱新觉罗·溥仪。今天我站在我们祖国庄严的法庭上,对日本帝国主义分子战犯武部六藏(伪满洲国国务院总务长官)、古海忠之,奉行侵略政策,操控伪满洲国政权,奴役东北人民的罪行作证。”

溥仪把自己定义为“最大汉奸”,因为他清楚自己的罪过,作为末代皇帝为了复辟大清朝实现皇帝梦投靠日本帝国主义,成立“伪满洲国”,变成日本侵华的工具。

溥仪这个“伪满洲国”的皇帝过得非常不舒服,充满屈辱,不过是日本人的傀儡和棋子。溥仪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上陈述了日本帝国主义奴役满洲的计划和实施过程,以及他如何遭受日本帝国主义者的监视,无权甚至无个人的人身自由。当溥仪控诉日本人杀害他妻子谭玉龄时,情绪开始失控,他用手使劲地拍打证人台。

在讲到天皇裕仁送给他天皇神器宝剑和镜子时,溥仪再次无法抑制激动的情绪:“当我拿着这些东西回家时,家里人都哭了。这是我这一代人的耻辱。”日本战犯的辩护律师认为这是攻击日本天皇的祖先,溥仪大声回击:“我可没有强迫他们,把我的祖先当他们的祖先!”这句话引起哄堂大笑。

跪拜日本的天照大神为祖宗,这是溥仪一生最大的耻辱,真可谓是“数典忘祖不肖子孙”。日本占领东北成立“伪满洲国”以后,为了把东北变成日本的国土首先想要让东北的老百姓能够彻底认同日本文化,于是日本就决定大力进行文化渗透,1940年关东军让溥仪前往日本,在拜见了日本天皇且获得日本天皇的认可,溥仪成功的迎回来日照大神的三件神器,在皇宫的旁边建了一个寺庙。关东军要求溥仪每年的初一十五都得去拜见日照大神,以至于每次溥仪要去拜见日照大神的时候,都偷偷地在自己小房间里祭拜祖宗,乞求原谅。连祖宗都要换了,这皇帝当得真憋屈。

末代皇帝溥仪为何要当汉奸甚至连祖宗都不要了?

末代皇帝溥仪的一生非常具有戏剧性,他三岁被抱到宫里,稀里糊涂的就成了大清的末世之君,等到溥仪长大成人之时,大清早就灭亡了。溥仪退位之后,遗老遗少们野心勃勃准备复辟,溥仪的师傅们无时无刻不在溥仪耳边念叨着大清复国,这使得溥仪从小就在心里埋下了复辟的种子。

民国十三年(1924年)11月5日,冯玉祥无视民国优待清室条件,派鹿钟麟带兵入紫禁城,逼溥仪离宫并获得大量宫中财物,溥仪搬进北府(载沣的居处),继而于11月29日又逃进日本公使馆 。次日,日本公使芳泽谦吉对外界宣布“容留”溥仪。

1928年,孙殿英盗掘东陵,乾隆、慈禧都遭到剖棺毁尸的厄运,而国民政府对这一引起公愤的恶性事件处置不当,未能妥善安抚溥仪。祖坟被挖,溥仪对孙殿英恨之入骨,在天津设下灵堂,并且对着列祖列宗发下毒誓:此生不杀孙殿英,枉为爱新觉罗子孙。溥仪后来自己说,这一事件比他自己被驱逐出宫还严重,致使他复辟、复仇的思想达到了一个新的高点。

溥仪的状况和欲望日本是一清二楚,为了把溥仪变成日本侵华的工具,日本一步一步把溥仪推向了历史的耻辱柱上。号称“东方的劳伦斯”称号的日本特务土肥原贤二利用溥仪的复辟心理给他描绘了一幅美好的皇帝梦。

溥仪在自传中描述土肥原外貌——“他那年是四十八岁,眼睛附近的肌肉已出现松弛的迹象,鼻子底下有一撮小胡子,脸上自始至终带着温和恭顺的笑意。这种笑意给人的唯一感觉,就是这个人说出来的话不会有一句是靠不住的。”土肥原告诉溥仪,日军只对付张学良一人,“因为他把满洲三千万人闹得民不聊生,日本人的权益和生命财产也得不到任何保证,这样日本才不得已出兵”。之后又表示关东军对满洲领土绝无野心,只是“诚心诚意地要帮助满洲人民建立自己的新国家”。土肥原说,我们大日本只是想帮助满洲的人民建立一个新的国家,而且也希望陛下,咱们的宣统皇帝重新回到他的发祥之地,领导国家。

1931年11月 19 日,天津发生暴乱,趁着溥仪居住地看守空虚,土肥原带着溥仪出逃至旅顺。溥仪于民国二十一年九月与日本签订了《日满议定书》,成立满洲国,自民国二十一年至民国二十三年的两年间溥仪任满洲国执政。民国二十三年在日伪军的扶植下改国号为“满洲帝国”,改称“皇帝”,改年号为“康德”。三月一日登基。满洲国成立后,根据事先的安排,溥仪同日本帝国主义签订了《日满议定书》这一卖国条约,使得日本侵略者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各个领域全面控制了满洲国。

关东军为了对外保持“满洲国”的“国家”样子,在“形式”和“礼仪”上也较为注意维护溥仪的“皇帝”尊严。民国二十四年,已经就任满洲国“皇帝”的溥仪在关东军的安排下,乘坐比睿号战列舰访问日本。作为合作的标本,日方为这次访问下了不少工夫,日本天皇亲自迎接,随处可见挥舞小旗欢迎的日本民众,表现“日满和谐”的姿态。此次访问极大满足了溥仪的虚荣心,溥仪居然特别赋诗一首:海平如镜,万里远航。两邦携手,永固东方。于是访日归来的溥仪才有了《回銮训民诏书》中“我国建立……皆赖友邦以仗义尽力… …朕与日本天皇陛下, 精神如一体。尔众庶等, 更当仰体此意, 与友邦一德一心, 以奠定两国永久之基础, 发扬东方道德之真义”等一番感慨之言。

溥仪的复辟梦皇帝梦不过是一厢情愿,永远摆脱不了日本侵华的傀儡和工具的命运。让溥仪没有想到的是此后等待自己的是一系列噩梦,不仅一言一行都要受日本人的监视,而且还要时时刻刻为自己的性命担忧。婉容精神失常,谭玉玲被人所害,纹绣与自己离婚,在日本人的统治下连满洲国皇帝的家庭生活都是悲催的。对溥仪来说最凄惨的就是连祖宗都不敢认,偏偏就跪拜日本人的天照大神为祖宗。当汉奸也是有代价的。


非常道毕延河


日本妄图分裂中国蓄谋已久,并一直在东北寻机创立亲日伪政权;早先,日本向奉系军阀、掌控东北的大佬张作霖暗送秋波,老谋深算的张在涉及大是大非的问题上颇有头脑,他软硬不吃,发现了张的桀骜不驯,关东军制造皇姑屯事件,将其暗杀了;后又试图控制接替其父掌握关东的少帅张学良,杀父之仇与民族大义促使少帅东北易帜;日本关东军拉拢张氏父子的计划宣告失败。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呑噬了东三省,1931年底,原日本陆军大臣南次郎(因九一八事变引咎辞职)前往东北,与关东军司令官本庄繁和关东军特务机关长土肥原贤二密谋扶植新的亲日势力。1932年1月28日,南次郎向天皇作了《“满洲”近况》的报告,提出在中国东北建立“新国家”。

一直冀望复辟清朝的前清遗老遗少们闻风而动,满清宗室贵族熙洽(时为吉林省军区参谋长),寻机率先打开吉林城门向日本投降(日本侵华以来第一个投降日寇的中国官员);熙洽密信末代皇帝溥仪,请他回到“祖宗发祥地,复辟大清,救民于水火”;在日本的支持下,先占东北,再图关内;图谋不轨的熙洽及前满洲贵族向日方提出迎接溥仪至东北建立国家,这与日本关东军认定溥仪是合适的傀儡人选一拍即合。



1932年3月1日,伪满发布《“建国宣言”》,伪“满洲国”宣布成立。6日,溥仪从旅顺出发,9日在长春宣布就任伪“满洲国执政”,“年号”为“大同”。同时任命各“府”、“院”、“部”负责官员,伪满洲国正式建立,《日满议定书》规定日本正式承认伪“满洲国”。



个人认为之所以是满州帝国非大清帝国。

1.日本目的是分裂中国,促成原大清帝国形成国中有国的现实,让满州国与民国长期对峙,以便鱼翁得利。

2.如日本协助溥仪恢复、建立大清帝国,这是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必然会团结一致、同仇敌忾,驱逐日本侵略者,无异自掘坟墓!


3.满洲国实质上是日本的附庸,不受限于国民政府!日本可掌握东北的铁路、港湾、航路、航空线控制权,以便攫取日本军队所需的各种战略物资,方便日本今后进攻苏联“向北发展”。

4.而日本通过控制这个“满州国”的经济,能实现日本以战养战的企图,还可以通过向中国东北移民解决日本人多地少的问题,进而有了占领中国的永久根据地!


希望星晨58298869


日本人支持溥仪做满洲国皇帝而不是大清帝国的皇帝是非常阴险的,想达到长久霸占东北三省的目的。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人为达到长期霸占东北三省的目的,把清朝废帝溥仪从天津接到长春做满洲国傀儡皇帝,年号叫康德,因此溥仪又叫康德皇帝。爱新觉罗溥仪(1906年一19617年)是清朝最后一任皇帝,3岁登基,由隆裕太后和醇亲王载沣摄政,6岁退位(1912年),此后,溥仪开始传奇的一生曾三次登基称。溥仪当上伪满洲国皇帝后去日本拜访日本天皇,把皇室子弟送到日本学习先进军事和技术,有着很大的野心,希望将来依靠日本人在东北重新打进关內恢复大清帝国。但是,日本人却想把东北三省从中国分裂出去,如果扶持溥仪做大清帝国皇帝,东北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日本人是侵略者会遭到全世界人民的反对。日本扶持溥仪做满洲国皇帝,造成满洲国是独立于中国之外的假象,最终达到把东北地区侵占的目的。日本人垂涎东北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二战时期东北地区的国民生产总殖超过日本,居亚洲第一位。日本政府曾计划向东北移民五百万,一九四五年日本政府在败局己定的情况下曾计划抛弃日本本土,把政府搬到东北地区。后来美国人在日本本土扔了两颗原子弹,苏联百万大军出兵东北给日本七十万关东军以毁灭性打击,撤底击碎了日本人侵略中国东北地区的野心。





关东侠客


为什么是(满洲国)而不是大清帝国呢:

这个问题是日本朝野计划很久的企图吞并中国领土的阴谋,满洲国只是计划的开始。

日本近代有一个很有影响力的人物写了一篇文章叫雄归大陆,该书明确指出了日本图谋并企图侵占中国的野心,它在日本的影响力就如同希特勒的我的奋斗。该书极力鼓吹日本民族应重返大陆建立帝国,也就是在这本书的指导下日本政府一直在做着图谋的打算和实施着该计划的梦想。因该书以被例为禁书,所以不能透露该书作者的姓名。

日本人帮助溥仪成立满洲国的意图并不是只建立一个分裂国家政权那么简单,它只是日本人图谋中国领土的开始,第一步先独立,第二步殖民,第三步吞并。也就是在这三个方计的指导下,日本人通过情报机关把簿仪弄到了东北,并成立了所谓的满洲国,其实满洲国的一切权力全部撑握在日本人手里,而溥仪只不过是个傀儡…这个问题溥仪在他的自传中说的很明白。

第一步分裂得程了,就开始进行第二步计划,"殖民”大家可能都知道日本当时发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满洲拓荒团运动,在日本国内大造声势诱说日本民众参加开拓满洲国的拓荒团,当时日本在抗日战争结束时共向当时的满洲国殖民了8万户.大约二十万人,开拓团.约850个;开拓青年义勇队约8万人;勤劳奉仕队约5万人,在东北的日本学生从事开拓的约5000人;此外,还有约1.8万户日本占领的朝鲜人的开拓民。

当然了随着抗日战争的胜利结束日本侵华的野心也就终止了,当时日本政府在美军的攻击下知道本土以守不住了,于是日本政府制订了一个计划,那就是绝不向美军投降,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把日本政府迁往东北继续和美军战斗到底,但这一计划让苏联红军给彻底的破灭了,最后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接受了波斯坦通告宣布投降。

为什么不叫大清国而叫满洲国呢?它是这样的.假如叫大清国那日本的分裂阴谋是无法得程得程得,因为大清国在法理上是属于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是没法独立的,所以日本政府就搞出了个满洲国来完成他们的侵占梦想,大至情况也就如此吧。

个人的一点认识和看法,如有不对之处请批评指正。


与风互语



125878215蜂獾


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

就中国方面:东北民众不断反抗日本的侵略统治,使得日本如果要占领东北就必须消耗大量的军事力量,而相对于扶持一个傀儡政权来说,可以充分利用满清在东北的影响力遏制中国人民的反抗,减轻日本在东北的压力

就日本方面:日本的目标不仅限于中国,而是意图称霸世界,夺取中国是其第一步战略,占领东三省是第一步实施的策略,而“以华制华”是日本的既定方针,即以占领地区傀儡政权制约当地人民反抗,可以使日本的军力最大程度的盘活

就国际社会来看:当时英法控制下的“国际联盟”意图将东北变成国际社会共同支配的地区,这损害了中国的合法主权,也损害了日本的侵略利益,因此日本妄图通过扶持傀儡政权,对外宣称是支持“清朝复辟”来绕过国际联盟的制约,这实际上是当时日本不具备和英法公开翻脸的实力,不过是权宜之计


幕清歌


这个问题跟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的侵略扩张政策有很大的关系!

其侵略政策:田中奏折就说的很明白,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支那);欲征服中国(支那),必先征服满蒙!日本侵略者需要的是一个糊弄中国人的愰子——提线木偶傀儡!不是什么帮着溥仪去复辟大清帝国!所以,从根本上,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一旦达到目的,就不需要再为自己罪恶的行径去寻找借口或者是张挂遮羞布了!

九-一八事变吞并中国东北之后,日本军部相当一部分军人深感凭日本国力无法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但由于后来少壮派军人掌权,全面侵华战争开始!溥仪更是被日本人撇在了一边……而疯狂的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最终也未能在三个月内灭亡中国!

‘伪满洲国’,1932年3月在长春成立。扶溥仪为‘执政’。年号‘大同’。1934年3月称‘满洲帝国’,‘执政’改‘皇帝’,年号‘康德’。1945年是随抗日战争胜利而被摧毁!


云卷云舒152754837


1932年末代皇帝溥仪在日本人的帮助下从天津逃回东北,建立了所谓满洲国,两年后的1934年3月1日,溥仪于长春郊外杏花村祭天登基,改国号为“大满洲国”(和原来有什么区别吗),宣布年号为康德。在登基仪式之前溥仪极力想把国号恢复为“清”,日本人断然拒绝,甚至不允许溥仪穿黄龙袍进行登基仪式,只能穿“满洲国陆海空三军元帅服”。同时规定溥仪宗室不能用“皇”字,只能用“帝”字,不能回沈阳东陵祭祖等。日本人为什么在这些细枝末节上如此繁复?又为何坚决不让溥仪用“清”作为国号?

保持中国国土分裂状态

对华夏周边国家来说,大一统的中国是可怕的,庞大的国土面积、丰沛的资源、充足的人口,这种国家的战争潜力让人想想就绝望。任何打中国主意的国家都必须设定一个前提,中国处于分裂或者分治状态。日本在明朝万历年间曾经有一个狂人叫丰臣秀吉,他尝试了下挑战这个规则,还没来得及进攻明朝本土就被一通暴打。至那以后,日本吞并中国的野心还在,但手段开始变化,即使甲午战争胜利也没有尝试鲸吞中国,而是采取逐渐肢解的方式。这种方式一直保留下来,彼时之日本,现在台湾的李登辉(或者还是叫岩田政男比较好),都是这套理论的践行者。


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的原因之一就是张学良易帜,中国已经完成了名义上的统一。如果扶植的溥仪恢复了”清“这个国号,国体性质就会变成原有帝国复辟,至少在名义上清朝的领土应该还是原来中国的全部。那么整个趋势就是统一而非分裂,新的清可以南征统一,民国政府也可以北伐统一,双方在名分上都不吃亏。那样就没日本人插手的余地了,故此,他们绝不会允许这种事情发生。

限制溥仪势力范围

日本人选定溥仪为傀儡其实很花了些心思,溥仪在遗老遗少中颇有人望,而且并无子女(传言其无生育能力)。他们扶植溥仪只是为了向完全吞并东北过度,溥仪在位期间日本大量向东北移民,并强制推广日文。到了溥仪死掉,日本基本能够完成人口和文化的侵略,无子女的溥仪将治下领土奉献给天皇就顺理成章。

但颇有人望的溥仪很容易扩展势力,彼时满清的遗老遗少们可是遍布全国的。人的势力一扩张,野心就容易膨胀,清朝皇室不止溥仪一根孤苗,万一溥仪势力扩张到脱离控制,再把皇位传给皇室其他成员,日本人就会鸡飞蛋打。所以日本严格界定国号,也严格界定溥仪势力的极限,不能超过河北地区。

解构华夏历史

现代人基本理所当然的认为东北是中国领土,除了极少数的二笔没人会否定这点。但日本当时钻了一个历史的空子,为东北地区是满族起家的地方,之后又统一了中国。所以他们声称东北并非华夏的领土,所以满洲人(皇太极改族名时叫满洲)才能建立政权,满洲人之前这是无主之地。

这当然是胡说八道,现在有人跟老朽说这话,我肯定会抽他,老子祖宗八代都在这混,你说我是外国人?明朝的卫所还没倒呢,唐朝屯兵的夯土墙还在呢。但在那个知识无法普及的年代,这种论断非常容易混淆视听。把国号定为满洲国,正好可以侧面证实他们的论调,并且淡化自己侵略者的形象。

方便殖民统治

在中华传统礼法概念中有个隐性的规则,国号单字为大。除了乱世,大一统王朝国号都为单字,朝贡国的国号为双字或多字。而且一般上国为朝,下国只能为国,甚至很多下国不能称帝,只能为国主。

日本花心思叫满洲国其实有矮化溥仪政权的含义,虽然儿皇帝本身已经不需要矮化什么。更重要的是确立主从关系,把中华朝贡体系套到溥仪政权上,自己做宗主国。这种关系确认后,殖民统治会方便很多,明朝时候朝鲜就一直主动向明朝学习。朝贡关系一旦确定并深入人心后,日本再推行移民和文化侵略时的阻力会小很多。

故此日本才禁止溥仪的宫殿叫“皇宫”,只能叫“帝宫”。不允许溥仪祭祀东陵,因为日满亲善一体,满洲国皇帝应该祭拜日本祖宗。努尔哈赤泉下有知,估计会气活过来,亲手格毙了这不孝子孙。

很庆幸这样的统治只维持了十四年不到,若超过五十年,后果不堪设想,台湾日据五十年,遗毒至今。若老朽生在那样的东北,要么是个精日分子,要么就得羞愧的跳浑河自杀,万幸,万幸!

PS:作为东北人,不愿看到任何满洲国的印记,这篇就不配图了,诸君包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