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8 基层公务员及事业单位将越来越被重视!

11月1日人社部召开会议,通报2017年第三季度人社工作进展工作情况,明确基层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将迎来变革。政策向基层倾斜,人事管理方面也将会更加明确。新一轮的变化如何,一起看看去吧!

政策方面有倾斜基层公务员态势

公务员队伍,随着风起云涌暴风骤雨的社会变革和政府职能的转变,慢慢褪去了它光鲜亮丽的光环。而作为最基层的公务员,如今更是悬崖走马,如履薄冰,已经逐渐沦落为高危的弱势群体。区别于有职务的领导干部,只是工作范畴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打工者和辛勤的劳动者。从今以后,基层公务员可就要变天啦!

基层公务员及事业单位将越来越被重视!

2018年度中央国家机关及其直属机构的公务员考录工作继续坚持重视基层用人导向。这次招录明确,省级以上党政机关录用公务员,除部分特殊职位和专业性较强的职位外,全部用于招录具有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人员。市地级以下职位,以招录应届高校毕业生为主,引导和鼓励优秀高校毕业生报考基层单位职位。此外,中央机关直属机构市地级以下的职位,原则上安排15%左右的计划专门用于定向招录,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服务基层项目人员,其中重点招录大学生村官15%。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更明晰

基层公务员及事业单位将越来越被重视!

人社部下一步将推进事业单位管理岗位职员等级晋升制度试点意见研究制定及后续试点工作。组织实施艰苦边远地区全科医生特设岗位计划。制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奖励等配套规定。改善事业单位现混乱的人事管理模式。

事业单位套用行政单位管理方式管理工作人员.导致事业单位缺少完整而系统的人力资源。发展规划和人才培养与管理制度,人事工作缺乏创新和活力,管理手段单一落后。这些问题将会得到进一步的改善。

这些政策的出台,基层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方面将会发生重大变化,是好还是坏,相信大家心里已明白。至此,我们可以知道国家政策越来越重视先前出现问题和没有顾及到方面,在公平公正的道路上疾驰,希望也在向我们招手。努力吧,亲们!

公务员面试应急应变类答题的四大技巧

公务员面试中的题型较多,相对于应急应变类的题型很多考生觉得比较简单,没有技术含量,但真正在答题的过程中却对很多题干中的问题分析不到位,考虑不周全,没有展现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所以考官主要想测查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无法获取,考察不了考生的解决问题及灵活性的特征,最终面试分值就会较低。那么如何让考官觉得你答题有亮点更全面不丢分,脱颖而出呢?中公教育专家为各位考生整理总结出四大答题技巧:

一、注重审题:信息提取至关重要:

应急应变类的题目中描述的场景都是大家生活中或工作中知晓的场景,读完题目大家都知道大概怎么解决,但就是语言表述不出来,无法用要点去陈述答题,甚至有部分考生刚毕业,没遇到过工作中的场景,根本没有思路,只会一句话答完。其实审题有两大信息需注意:1.题干中的人物,搞清楚当时的人物身份关系,可考虑解决的步骤;2.题干中的问题尤其要找寻清楚,一切解决要以工作为目的,体现服务意识,多个问题要分轻重缓急,注意排序。只有这样,应变类的题目才能体现考生的周到思维。

二、解决问题的措施讲究可行性:

应急应变类的题目在答题中考官比较在意你的解决措施,面对各种各样的人物关系,事件之间的问题,你能怎么做,你要怎么做,你会怎么做,主要体现出你的意识及执行力。简单一点说,其实就是考察考生的情商与智商的综合体。

应急应变题在公务员面试中已成为必考题,主要分为一般突发类和公共危机类。一般突发类主要是指以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突发事件为背景进行设置,重点考查考生应变能力题。主要处理在工作和生活中发生的突发事件,考察的是考生两方面认识:一是对正常工作秩序的重视,所以解决的措施要有避免对原有工作计划造成不利影响的意识;二是题干中的突发问题通常会与职业服务及群众,同事,领导多个人物关系具有紧密的联系,所以解决问题时要考虑人物间的合理性,事件解决的可操作性。而公共危机类题目,这类题目难度系数较高,国家针对公共危机事件有明确的处理办法及处理流程,考生需注重大局意识和事后追责的总结收尾即可。

三、重视逻辑表述

面试的表达语言是否流畅,答题是否有逻辑是考官注重的另一个考察因素。故此,每位考生需在答题中注意总分,要点1,2,3的排列,这样一方面能把题干中的问题都一一罗列解决,体现全面度;另一方面能让考官听着舒服,展现自身的条理性和逻辑思维,能够给自己加分。

四、充足的想象力

对于答好应急应变类的题目,考生们审题结束后,首先,可以适当想象下当时的场景,这样会让自己考虑到一些解决问题外的画面,能够有创新的解决细节,可为自己加分。

其次,脑海里想象出画面,可以让考生能反应出解决问题的逻辑性,会区分轻重缓急,将所有的矛盾都轻而易举的展现的自己的脑中画面里。最为紧急的,必须解决的问题放在第一位。其他的问题依照生活经验和工作经验依次解决,讲究针对性,可操作性。

最后,中公教育专家建议所有考生在面试前,多练习应急应变类的题目,多假设自己遇到的问题场景,不断积累解决的措施,多练多答。

目前,结构化面试对于很多考生来说还是一个比较神秘的面试形式,很多时候考生以为自己回答的内容很好很精彩,但是成绩出来以后却不令人满意,这其中的问题究竟在何处,今天中公教育专家就应变能力这一部分内容向广大考生进行深入分析,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在面试的时候有个更好的表现。

第一、把握思考时间 体现工作效率

在处理自然灾害的时候我们常说时间就是生命,所以在大型灾害后,政府各方都会迅速反应,连同中央都会第一时间下达命令要求。其实这就给了我们一个信号,处理突发问题,反应速度很重。相较于很多考生面试期间,思考时间过长,这本身就会给人一种反应较慢的感觉,这就是应变能力弱的体现。另外思考时间比较长会让考官误认为考生对题干当中假设的问题是没有处理办法的,时间长证明我们在编答案而不是自己的真正想法,缺乏处理突发问题的经验。介于这种考虑考官肯定会在打分的时候有所顾虑。所以为了避免考官的这些误解,考生在回答应变题目的时候一定要缩短思考时间,大致来说越短越好,最长也不要超过半分钟,当然在初期大多数考生都做不到,主要是因为经验的缺乏,不能瞬间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这就需要考生在备考期间多做题,专项练习——将大量应变能力的相关题目放在一起进行夯实,效果是非常显著的。

第二、抓住身份信息 确定权限范围

第二个要与大家进行交流的问题是考生在处理一些突发情况的时候缺乏权限意识。应变的问题比较多,解决起来都需要考生说一下处理对策,但是为了更好的考查考生是否符合政府工作人员的基本要求,往往考题当中都会将考生定位于政府机关单位的一些基层的工作人员,身份相对确定、明确,而相较于很多突发问题,比如:诈骗、消防安全、交通拥堵、食品安全等问题,远远超出了基层公职人员的管辖范围,这时考生应该做的联系相关的主管方,最多也就是配合他们解决问题就好,但是很多考生往往会自己都直接进行了解决,这会给考官一种新人缺乏权限意识,以后工作可能会出现越权的嫌疑,进而会影响成绩。所以建议考生在审题期间不仅要注意抓住所有需要解决的突发问题,还要注意题干当中对考生身份的限定,以此来确定题干中的问题是否需要我们直接进行处理,进行展现考生的权限意识,这对于考生答题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寻求合适方法 细节展现经验

最后一个容易被考生忽略的问题就是解决突发问题对策的细节。应变能力的题目由于思考时间短,需要解决的突发问题比较多,所以很多考生都会在回答的时候把注意力放在找问题上,从而就会忽视了问题解决对策的细节。但是大家要注意,应变能力考查的是考生解决问题的经验,对策的细节缺乏给考官的感觉就是考生虽然审题全面,但是经验还是缺乏,所以这样的回答方式只能是在言语理解方面的成绩高一点,但是应变能力的成绩肯定会受到影响。所以考生在提对策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解决对策细节的把握,如:安抚群众情绪。先要对群众因为一些问题没有解决而产生情绪方面的失控表示理解,再说明着急不能解决问题,只会让问题的解决效率更低,所以希望对方冷静,表示会帮助对方解决问题。以此来展示考生处理问题的经验,进而给自己的应变能力加分。

中公教育提醒考生在进行结构化面试备考的时候,很多面试技巧是广大考生所忽略的,总以为题目会回答了就可以了,其实这是错误的,在这里希望大家在备考应变能力这一部分内容的时候能够注意上面我们所谈到的这些问题,争取在面试的考场身上有一个精彩的表现,取得成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