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4 氣血兩虛的脾胃論治隨感

臨床上氣血兩虛的患者不少,有很大一部分屬於脾胃虛弱的,今天談談有關用藥的一點心得。

氣血兩虛的脾胃論治隨感

脾胃虛弱是本症的主要因素,但是,由於患者的各種差異(年齡,性別,地域,體質等),就會出現各種兼夾症(或者說是相同的證候,只是幾個因素的比重不一樣),。

因素:①脾虛②溼邪③熱邪④瘀血⑤寒邪。氣血兩虛的脾胃論治隨感

正是這些因素,形成多種組合。例如,脾胃虛寒,脾虛溼盛,脾胃溼熱,脾虛夾瘀等基本類型。複雜一點還有,脾虛寒熱錯雜證,脾虛溼盛夾瘀,脾虛胃實證等,臨床實際以複雜的為主,真正簡單證型到是不多。氣血兩虛的脾胃論治隨感

因此,治療本病時需要抓住本病的主要原因(脾虛),也要充分考慮其他組成因素。這是中醫診治疾病的一個思維過程。所以,中醫醫師們在開具處方時往往都會有相同之處。但是,由於每個醫師的年齡,性別,地域,文化水平(廣義的),對疾病的理解體會等各有不同,也會形成一定差異。此處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各有千秋。

氣血兩虛的脾胃論治隨感

治療上,以健脾為主,針對其他邪氣加以用藥即可。需要注意的方面有,以脾虛溼盛舉例,脾虛為本,溼盛為標,到了具體患者,①一定要分出主次,以便制定治療的根本大法②究竟有哪些因素形成的本病,以便決定用藥的範圍③各種因素在本病中的比重,這個可以決定藥物在處方中的分配比例④要找到各個致病因素之間的因果關係,時間關係等。這可以決定有些藥不需要用,那些藥必須要用。⑤即便是脾虛溼盛這個簡單的症候也會有很多的臨床症狀,患者究竟以哪種症狀為重。(同樣的病因,在不同病人身上,會出現不同的症狀),用藥時要充分考慮藥物的歸經。⑥要從患者體質來考慮分析為什麼同一病因會出現不同症狀。同樣脾虛,陰虛質患者一般會化燥,而痰溼質患者則多出現溼盛為主的症候。⑦病走熟路,要了解患者的身體狀況與先天稟賦,如患者先天血管不耐用,那麼,感冒的時候多會頭痛,如果患者先天寒溼體質,那麼感冒時多會周身疼痛。也就是說,患者天生肚子太好,那麼脾虛溼盛多會出現大便的變化,如果這人皮膚不好,那麼,同樣的脾虛溼盛,就容易出現溼疹。用藥時要有所考慮。

氣血兩虛的脾胃論治隨感

一點個人理解。

我是中醫隨感,如果您喜歡,請關注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