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4 “村道通、饮水洁、民众乐” 村民都夸他“检察院派来的第一书记就是靠谱!”

“村道通、饮水洁、民众乐” 村民都夸他“检察院派来的第一书记就是靠谱!”

“村道通、饮水洁、民众乐” 村民都夸他“检察院派来的第一书记就是靠谱!”

(右一为陈自印)

“承担组织重托,身肩百姓期待,一定要履行好自己的职责,为群众办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来不得半点含糊。”谈起驻村工作体会,凤山县乔音乡那王村“第一书记”、南宁铁路运输检察分院控申处处长陈自印如是说。

2015年十月,陈自印据组织安排,带着行李,住进了凤山县乔音乡那王村,担任第一书记。到任后,陈自印迅速转变角色,第一时间融入那王村的生产、生活与建设,与干部群众一道发展地方经济,致力脱贫攻坚。精准扶贫、筹资修路、兴修水利、清洁环境、定纷止争、兴建村部办公楼及广场……两年多过去了,在他和各方共同努力下,那王村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着变化,村容村貌有了较大的改观,呈现出“村道通、饮水洁、民众乐”的喜人景象,迈出了脱贫的坚实步伐。村民得到了实惠,凝聚了心气,纷纷点赞:“检察院派来的第一书记就是靠谱!”

2018年4月4日,陈自印被评为自治区优秀贫困村党组织第一书记。

驻村驻心 摸清家底

“村道通、饮水洁、民众乐” 村民都夸他“检察院派来的第一书记就是靠谱!”
“村道通、饮水洁、民众乐” 村民都夸他“检察院派来的第一书记就是靠谱!”“村道通、饮水洁、民众乐” 村民都夸他“检察院派来的第一书记就是靠谱!”
“村道通、饮水洁、民众乐” 村民都夸他“检察院派来的第一书记就是靠谱!”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要当好第一书记,无论出思路、做决策,还是化解矛盾、帮扶群众,不掌握第一手资料是不行的。到任后,陈自印马不停蹄地进村入户“摸清家底”,对扶贫信息进行精准摸排:他和老人谈健康,和年轻人谈收入,和上学的孩子谈学习……先后走访那王村辖的18个村民小组、32个自然屯,详细记录每家每户的人口、牲畜、林地面积、经济收入等,确定了村内的贫困户危房、破旧道路、河道护坡等,形成了翔实的贫困户信息档案,“第一书记”的任职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也随之产生。摸清了村情,也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陈自印的一举一动村民都看在眼里,开始相信这个“第一书记”确实是要“动真格”。

“村看村,户看户,农村富不富,关键看干部。”党员干部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是带领群众致富的关键,基层党建工作是第一书记的重要职责。陈自印提出建设能干事,能干成事,亲民、近民、爱民的村“两委”班子,组建一支团结一心,敢干实干,共谋发展的和谐班子,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抓手,建立村委会例会制度,有效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建立村党支部委员相对固定联系党员和自然村群众的制度,将党和国家的有关政策传递下去,将服务群众的工作落实下去。如今,那王村的村班子增强了凝聚力和向心力,党员干部说话有人听、办事有人随,党群干群关系融洽,基层组织焕发了活力。

扶贫扶根 精准目标

“村道通、饮水洁、民众乐” 村民都夸他“检察院派来的第一书记就是靠谱!”

那王村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冬季短而干,夏季长而湿,山上林木郁郁葱葱。村民种植的油茶、大红八角、核桃、板栗等果业几乎年年丰收。此外,全村还有杉木、油茶6700亩、桑田等农特产。然而由于地形复杂,灾害性天气较多,一到下雨天,村屯土路就变成了“泥浆路”——道路不通畅,农产品运出难,村民有货卖不出,大家一筹莫展。修建宽阔畅通的硬化道路是村民们盼望已久的事。

陈自印深知解决村通公路问题刻不容缓,为了改善村民们的出行环境,陈自印写材料、打报告,多次向乡党委和县相关部门进行汇报,寻求支持。经他的多方协调下,一条总长12公里,路基7米、路宽4.5米,造价830万元的村级公路终于在今年3月建成使用,方便了村民的出行。2016年来,那王村另外先后硬化了屯级道路16条共35公里,耗资1050万元;新开建设沙路5条共18公里,耗资270万元。上述公路的建成投入使用,15个小组482户2022人得到了受益。

道路通则百业兴,各村屯逐步变了个样,特色产业不断扩大。村民陈颖购买了2台大货车搞运输,将山里的杉木等山货运往广东等省销售,成本比没有硬化屯级道路时降低1倍以上,收入十分可观。陈自印推动全村成立10个合作社,每年养殖20万羽核桃鸡;大力发展特色水稻、蔬菜果业,扶持贫困户种植传统水稻;重点扶持贫困户打造无公害蔬菜基地,带动36户贫困户参与蔬菜种植;扶持23户贫困户种植百香果,扶持全村发展优质核桃、油茶基地。通过上述措施,带动贫困户150户、人均年增收2000元以上。

“陈书记,我们屯饮水很困难,请您想办法帮我们解决,谢谢!”驻村不久,陈自印就收到了那飘屯村民发来的短信。那飘屯位在地势较高的半山腰上,全屯有36户145人,原建有一个水窖,但因容积小,加之年久失修,下大雨时漏水严重,每年秋天过后雨量减少,进入干旱季节时水窖就干涸,各家各户只好“各显神通”,有的自挖水水井,有的到山上引来泉水,有的买来简易水泵到山下抽水……由于取水地点远,山路崎岖难行,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用水十分困难。村民的请求犹如一道命令,陈自印把饮水工程列为那王村重要民生项目之一,投入“饮水大作战”中。

陈自印利用各种资源,四处奔波,向当地水利局等相关部门多次协、千方百计筹集资金,并积极带领水利局工作人员进屯调研,了解情况,并且严把工程质量监督关,确保饮水工程的顺利推进。一日,陈自印在爬高查看旧水柜时,不慎一脚踩空,重重地摔了下来,但他没有声张,忍痛继续工作……功夫不负有心人,项目终于得到相关部门的审批。那飘屯新建起了一个容量达150立方米的水窖,有效地解决该屯村民吃水用水难的问题。据统计,两年来,陈自印与村委一班人帮助村里建设人饮水池4座28万元;修建河堤400米,耗资100万元;修建水利灌溉渠道17条9400米,耗资141万元。当村民用上甘甜的自来水时,心里都乐开了花。

志智双扶 文化惠民

“村道通、饮水洁、民众乐” 村民都夸他“检察院派来的第一书记就是靠谱!”“村道通、饮水洁、民众乐” 村民都夸他“检察院派来的第一书记就是靠谱!”
“村道通、饮水洁、民众乐” 村民都夸他“检察院派来的第一书记就是靠谱!”“村道通、饮水洁、民众乐” 村民都夸他“检察院派来的第一书记就是靠谱!”

日子逐渐好起来的那王村民对精神文化生活有了更高的追求,对“文化富民工程”有了更强烈的渴望。但由于种种原因,新建新村部公共服务中心一直得不到立项。

乔音乡那王村位于凤山县西北部,属于高山高寒区。第一次进村,村部简陋的办公条件就给陈自印留下了深刻印象——那王村的村级服务中心只有一栋小楼,由于年久失修外表破败不堪,村里连最基本的宣传栏都没有,偌大的村会议室里空空如也,连一张像样的办公桌椅都没有,党员干部开会学习只能临时东拼西凑搬板凳,记笔记也只能趴在腿上勉强将就。陈自印看在眼里,也记在了心里。

陈自印及时把增建村部办公楼、改善文化设施条件的想法向后援单位、南宁铁路运输检察分院院党组进行了汇报。很快,陈自印的请求就得到了南宁铁路运输检察分院检察长阳寿嵩的大力支持,批复办公经费10万元捐赠给那王新村,作为新建村部办公楼、篮球场、气排球场、戏台等设施的启动资金。于是,陈自印与村委一班人研究成立了项目建设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分工,图纸设计、施工方案、工程招标、开工建设,一项项均如火如荼展开……

资金出现缺口时,陈自印又一次次地往乡里、县里跑。找第一次没能解决,又找第二次、第三次……最终,经过几个月的跑动及多方筹措,陈自印续建为那王村找来资金90万元,建起了村部办公楼、篮球场、气排球场、文化室、戏台、无线网络宽带、村群众活动中心等设施。目前,相关设施已施工完毕,待验收通过即可投用,将为那王村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注入新的活力。

从陌生到熟悉,再到融入;从靠近到谈心,再到交心,陈自印用心描绘出的发展、脱贫、致富的新篇章留在了丰收的田野里,也留在了群众心中。陈自印说,那王村的经历将是他人生中的一笔宝贵财富。

“村道通、饮水洁、民众乐” 村民都夸他“检察院派来的第一书记就是靠谱!”

审核:孙桂江


分享到:


相關文章: